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政策正文

浙江衢州: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智能光伏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8%以上

2023-04-10 10:41来源:衢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抽水蓄能清洁能源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6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衢州市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县城融入全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产业链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产业项目。

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深入推进“双碳”系统性变革,打造“双碳”智治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率先探索能源“双控”向碳“双控”转变的实践路径。高质量实施碳达峰方案,率先构建“双碳”市场化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领域国家和省级绿色低碳试点全覆盖。健全清洁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智能光伏,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8%以上。大力推进“两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推进农村生态资源统筹开发“一县一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全国试点市。

原文如下: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衢州市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衢州市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纲,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以转变城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聚焦缩小“三大差距”,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夯实根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好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普惠性、基础性保障,更大力度推动人口分布、公共服务、产业配套与城镇发展空间的有机匹配,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

2.坚持市域统筹。市级抓好顶层设计,加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资源要素的市域统筹和推进力度,强化指导、督促、检查和向上对接争取,做好市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政策的统筹衔接。各县(市、区)落实主体责任,因地制宜推动工作落实,共同做活“一盘棋”。

3.坚持改革突破。注重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主动承接全国全省性改革试点任务,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域试点,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政策,加强各项改革的综合集成、协同配套,进一步放大综合效用。

4.坚持项目为王。突出实操性、科学性、前瞻性、牵引性,加大重大项目的谋划和推进力度,加快推动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投用、一批偏远零散乡村撤并搬迁、一批优质共享机制创新落地,打造更多让老百姓真实可感的标志性成果。

5.坚持稳妥推进。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守牢生态保护红线,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和改革,有效防范和处置各类风险,稳住农业农村基本盘,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三)主要目标。

1.定性目标。在全省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中争当示范,在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走在前列,全力争创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域试点,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展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衢州实践的精彩篇章。

2.定量目标。到2027年,重大项目方面,全市滚动推进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额超3000亿元。人口集聚方面,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整村搬迁自然村700个以上,中心城区人口达到64万人,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县城人口分别达到18万、20万、15万、15万人。产业发展方面,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县域工业比重达到5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400亿元,A股上市公司超过30家。基础设施方面,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城镇5—10—15分钟幸福生活圈基本形成,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3%以上,供水实现“一源一备”,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100%。公共服务方面,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到70%以上,现代化学校占比提高到30%以上;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政府办村卫生室占比提高到60%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5%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增加到27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5个。生态环境方面,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市区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23微克/立方米,全域建成“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成为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和美乡村方面,全市和美乡村建成率达到90%以上,创成和美乡村示范县5个、示范带10条、示范村100个、和美庭院5万户;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2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4以内。

二、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1.推进产业平台提档升级。持续深化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推动开发区创强、高新区进位。加快高端电子材料“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国际氟硅钴锂新材料产业基地,智造新城创成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联动推进各县(市、区)做大做强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培育壮大“一县一业”,重点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每年招引落地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

2.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全面提升智造新城、各级开发区(园区)综合配套、产业服务、项目承载能力,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周边配套建设“万人集聚”安置区,加快白沙片区等集聚点建设。积极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设施配套和功能布局,开展服务业强县培育工作,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社为基础的三级商业体系发展格局。

3.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县城融入全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等六大产业链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产业项目。聚焦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实施一批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依托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实施一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历史经典等产业项目。强化县域旅游资源整合,持续打造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和长三角“后花园”。

(二)加快推动人口集聚。

1.创新优化搬迁政策。按照“70%进城、20%进镇、10%进中心村”的导向,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复垦、水库移民、乡村撤并、地质灾害整治等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房票、公寓等多元化安置模式,创新优化农民搬迁政策。集中资源力量推动偏远零散自然村整村搬迁,对整村搬迁涉及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龄段小孩和高龄老人,给予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帮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公积金管理机构为搬迁农户提供精准服务产品。

2.加快共富集聚点建设。根据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本辖区农民集聚小区(点)布局规划,制定农民搬迁集聚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谋划、推进一批“青年城”“共富城”建设,按照“全要素、全周期、成本价、小户型”要求,加强集聚点空间规划,因城施策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全市建设“万人集聚”共富安置区8个以上,“百亩千人”共富集聚点36个,并在周边布局建设一批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

3.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依托四省边际共富学院,建立培训—就业—增收致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培育新蓝领30万人次以上、新工匠2.5万人次以上、新农人5万人次以上。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等新型创业平台建设,建成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2家。健全社会保障政策,推动社会保险提标扩面,稳定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确保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清零。

(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1.畅通交通物流网络。统筹推进城际铁路、公路、航运、水运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城镇道路网结构、交通设施和停车场建设,全面消除断头路,加快瓶颈路段改造,推进市县快速通道建设,基本建成县域“50分钟交通圈”。优化提升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和中心站点建设,推动冷链物流服务向农村延伸,2025年前实现快递服务和电商配送行政村全覆盖。

2.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电力、燃气、供水、污水等市政管网更新改造,县城供水厂实现“一源一备”,城镇居民天燃气气化率达40%以上。加快建立现代化城市防汛排水体系,提升水旱、火灾等灾害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市建成区5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有机更新,加快未来社区建设,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危旧房治理以及低效空间腾退改造,全面构建5—10—15分钟幸福生活圈,未来社区中心城市建成区全域覆盖、县城建成区基本覆盖。

3.优化文化体育设施。按照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文化地标,推进南孔书屋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基本全覆盖。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一县一品”打造历史风貌区。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三馆和县级“一场两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以及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城市百姓健身房等设施,基本建成城镇社区10分钟健身圈。

4.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筹集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2000套(间),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和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实现重点区域场地全面坡地化,步行路线无障碍闭环接驳,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居住社区无障碍改造率均达到100%。持续推进助残机构规范化建设,规范化“残疾人之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四)优化提升公共服务。

1.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十大行动,优化公办幼儿园布局,加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名校带新校、名校扶弱校、城区带乡村,5个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深入实施“县中崛起”行动,推进县(市、区)普高与省内优质高中开展“一对一”结对,提升全市普高教育教学水平。支持县城发展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争创全国职业教育样板城市。

2.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体系。实施县级医院等级创建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县级医院硬件设施提升改造,组织开展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培育1家具备三级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力争实现三级公立医院县域全覆盖。深化推进医联体建设,积极落实医疗服务“山海”提升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深化数字健康服务,推广普及“互联网+”医疗、护理、药事、中医、医保等服务。

3.完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域推进“助老三件事”,实现有需求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低保和低边的失能失智及高龄老年人家庭保洁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每个县城至少建有1家标准化的社会福利院,至少70%转型为国企或公建民营。推进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支持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扩大护理型床位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5%以上。

(五)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1.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健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长效机制,持续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清新空气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均跻身全国重点城市20强,全域建成“无废城市”、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钱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命名。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生物物种保护率达到100%。深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湖管护、优化水系连通,实施“一县一库”和水库连通工程,加快推进开化水库、寺桥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

2.推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深入推进“双碳”系统性变革,打造“双碳”智治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率先探索能源“双控”向碳“双控”转变的实践路径。高质量实施碳达峰方案,率先构建“双碳”市场化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领域国家和省级绿色低碳试点全覆盖。健全清洁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智能光伏,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8%以上。大力推进“两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推进农村生态资源统筹开发“一县一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全国试点市。

三、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一)大力推进农业创强。

1.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稳定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35万亩以上、11.1亿斤以上;累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0个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6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5个;到2027年底,争创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基地)95家、省级未来农场3家以上。

2.做强产业发展平台。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平台,大力推进“一县一园”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县统筹规划建设“1+4”市级现代农业加工园区、县级农产品加工专区,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力争入驻农业企业100家以上,未来农业园区年产值达30亿元。开展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累计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以上。

3.聚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市县统筹制定“一县一业、多县一业”发展计划和激励政策,推进香柚扩种3万亩,新建油茶林1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8万亩,推动双柚、油茶、茶叶三大产业进军百亿级。按照“一县一品”要求,加快培育柑橘、畜禽、蜂业等特色产业链15条以上,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50个以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主体,新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全面打响区域公用品牌,市域一体打造“钱江源”“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销售额超150亿元以上。

4.培育壮大乡村新业态。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千村景区化2.0”工程,推进景区村连片发展、提质升级,实现全市A级景区村庄覆盖率达95%以上。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精品民宿、文旅特色工坊、乡村度假酒店,推出体验游、亲子游、农耕游等旅游项目。深化“联盟花园”四市合作,组建“二十四节气联盟”,推出“节气游”“漂流季”“露营节”等活动。推进灵鹫山旅游度假区、六春湖龙之梦度假区、春风江山田园文旅颐养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二)大力推进农村创美。

1.重塑乡村发展空间。大力推进“衢派居民”试点建设。常态化开展规划设计下乡服务。有序推进“空心村”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扎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管理,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乡村建设用地需求。

2.提升农村宜居风貌。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98%以上。深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加强农房建筑设计风貌引导,联动开展庭院美化、降围透绿。推进管线序化和村内道路平整美化。狠抓农村供水工程常态化提升,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高于90%,水厂(站)县级统管率达100%。

3.开展和美系列创建。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推动美丽乡村整体迭代升级。加快打造和美乡村建设全景,统筹推进和美乡镇、和美乡村、和美庭院、和美示范带建设,加快未来乡村连片发展试验区建设。每年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带2条、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未来乡村)20个。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

(三)大力推进农民共富。

1.深化强村富民改革。深化打造共富综合体,强化政策集成、要素集成,推进村庄抱团发展,加快提高村集体经营效益,累计建成共富综合体30个,片区化强村公司维持在60家以上,实施“飞地”抱团项目50个。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团队参与乡村运营。

2.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开展共富合伙人计划,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依托自身资金、人才、技术、渠道和品牌等优势,推出合伙项目,吸引青年人才、农创客、大学生等创业就业,每年推出200个以上共富合伙人项目,带动2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做深做实“农业龙头企业+小农户”联结富民机制,积极发展共富果园(茶园)、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每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000个以上。加快发展来料加工,建设来料加工“共富工坊”100个以上,实现固定从业人员15万人,年加工费发放20亿元以上,推动“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四)大力推进集成改革。

1.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实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加快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比例稳定在75%以上。深化江山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常山县宅基地资格权省级试点,全市域推广“两退出三保障”模式,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有偿退出试点,累计盘活利用农房总量达2.2万宗以上。全市域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累计打造农业标准地100块以上。

2.深化“两山合作社”改革。加快构建村统资源、县统运营、市统服务的“两山”合作开发运营体系,推行生态“标准地”开发模式,基本实现“两山合作社”对县域内主要生态资源的统筹开发运营,建成村级“生态账户”300个、生态开发“标准地”项目200个,实现村集体和农户“两入股三收益”增收10亿元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3年全面推广乡镇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到2027年实现集体林地流转面积占可流转面积95%以上。

3.探索“一县一乡(镇)”集成改革试点。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创建为契机,聚焦“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沿线,各县(市、区)分别选取一个乡镇,封闭式开展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打造6个以上在全省具有示范效应的集成改革核心场景。

(五)大力推进乡村治理。

1.倡导乡村文明新风。深化乡风村风家风建设,推动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村入户,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革新餐桌文明,推广喜丧宴席套餐制等做法。开展农村不良风气专项整治,加大对“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2.激发乡村文体活力。注重用文艺点亮乡村、用运动赋能乡村,持续办好丰收节、乡村运动会系列活动,过好“我们的节日”,办好“我们的村晚”,唱响“我们的村歌”,弘扬“我们的传统”,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乡村节气文化。

3.营造乡村治理环境。健全完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化“三民工程”,迭代升级“村情通”,持续巩固“万村善治”示范成果。推进全省市域信访工作现代化诚信信访试点建设,推动依法信访纳入村规民约。推进农村基层“三乱”问题专项整治,纵深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加大农村小微权力监督和群众身边“微腐败”整治力度,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1.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做强市区、做特县城、做优集镇、做美农村”的思路,完成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加快推进城镇详规和村庄规划修编,2023年年底前完成城郊融合、集聚建设、整治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五类村庄分类引导方案。完善县域乡村规划体系,构建“村庄规划+乡村设计+农房设计”乡村规划设计体系,推进国土空间设计(城市设计)省级试点。

2.明确各自发展定位。按照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不同县城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推进差异化发展。根据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重点镇发展,构建“大城重镇”发展格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积极稳妥推进乡镇、行政村调整。

3.深化农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强化管理队伍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体制。推动农房“浙建事”和“浙农宅地”应用贯通落地,优化农房建设审批流程,实行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完善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宅基地房地一体监管等机制,推进农村自建房排查整治。

(二)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全面实施电子居住证。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以积分制为依据的紧缺公共服务梯度供给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转让机制和农民市民化后权益退出与城镇住房等保障衔接机制。

2.有效推进“两进两回”。推进人才振兴专项行动,实施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支持乡贤和青年回乡创业就业,以人才下乡带动技术、信息、理念、管理等要素集成下乡。

(三)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力量有序参与。实施民生“夯基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公交通畅、农村用水保障、通讯提升、便民服务提升、社会安全保障等工作。全域打造幸福河湖,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73公里,创建美丽河湖18条、“水美乡镇”19个以上。加快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新改建农村公路400公里,路面维修1000公里,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5个、省“十大最美农村路”3条。实施快递业“两进一出”工程,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快递共富驿站)。

2.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城区与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基本达到当地城区平均水平。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提供住院服务比例达到60%以上,床位使用率达到70%,政府办的村卫生室占比达60%以上,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完成25家乡镇敬老院和300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造提升任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爱服务。

3.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施乡村数字化建设工程,加大乡村5G基站建设和偏远山村网络补盲力度,推广应用北斗、遥感、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装备,开通5G基站1500个以上,全市行政村千兆光宽带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乡村大脑+浙农系列”应用省市县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专班,建立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统筹推进工程实施。建立专班每周会商、牵头市领导每月调度机制,每季度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协调重大工作,开展晾晒比拼,总结前一阶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部署下一季度工作任务。各县(市、区)要强化责任落实,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围绕新型城镇化、未来社区、城乡风貌、“千万工程”、集成改革等各项工程,强化项目、资金、土地等要素统筹整合。健全完善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机制,统筹使用好财政资金,发挥好政府产业基金作用。不断深化与央企省企合作,引导市属国企积极参与投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用地保障,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三)强化督考评价。落实重点评价和系统评估相结合、常态监测和全面考核相结合要求,实施工程进展晾晒机制,每月通报各项工作进度,及时调度、及时预警,营造争先创优氛围。鼓励各县(市、区)立足实际、创新实践,及时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做法,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抽水蓄能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