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三种不同情形下的日本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如果取消运行年限上限的规定,我们将第三种情景的运行期限设定为60+α年,即60年加上因新安全基准合规审查而停运的时间α。如图2所示,在60+α的条件下到2050年装机容量仍然相差8.4GW。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不通过新建或扩建将难以保证日本既定规划目标的实现。其实日本政府是打算通过开发建设新一代反应堆来弥补缺口。尽管日本政府避免触及核电新建或扩建的敏感话题,但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退役的14台机组装机容量正好是8.3GW,由此可以推断出日本新一代核电装机容量规划大概在8.3GW左右。在此基础上如果考虑60+α情形,到2050年核电装机就可以维持30台左右的存量,从而保障核电占比远期目标的实现。
图2 60+α情形下的日本核电装机容量预测
三、开发建设新一代反应堆
2021年6月,日本的“绿色增长战略”将核电列为14项重点创新技术之一。2022年7月,日本公布了“创新堆开发技术路线图”,新一代反应堆的开发建设旨在创建本质上更安全、更高效的核电站,这些反应堆可能有助于开发更可持续的核能,也可用于供热、制氢以及工业应用等领域,该路线图提出了创新型轻水反应堆、小型轻水堆、快堆、高温气冷堆和聚变堆等5种堆型的开发和发展规划。
1.创新型轻水反应堆。日本现在的反应堆以二代核电技术为主,没有三代反应堆,只有4台三代+的ABWR(改进型沸水堆)在运,包括柏崎刈羽6、7号机组,浜冈5号机组,志贺2号机组,还有在建的岛根3号机组、大间机组、东电东通1号机组均采用ABWR。日本同属三代+的反应堆还有APWR(改进型压水堆),但目前没有在运机组。在沸水堆基础上推出的创新型反应堆有三菱重工的SRZ1200(120万千瓦),东芝的iB1350(135万千瓦)等,在压水堆基础上推出的创新型反应堆有日法合作的APWR和EPR结合体ATMEA等。这些创新型轻水反应堆最大的看点是增加了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设置了堆芯捕集器,以防止堆心熔毁,实际上就是在现有轻水反应堆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并非新一代核电技术。其优势是可充分利用现成技术,产业链基础完善,可尽快投入开发使用,因此日本计划2035年左右开始投运。
2.小堆。小堆是指30万kW以下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具有工期短、成本低、更易冷却等优点。日本政府在第六个《能源基本计划》中明确表示,将推进模块化小堆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的国际合作。日本小堆主攻方向着眼于本国技术成熟的小型轻水堆。三菱重工开发的小型轻水堆输出功率从3万kW到30万kW不等,可用于发电和船舶动力,最小的微堆输出功率仅为500kW,使用了高导热石墨基材料,无需液体冷却剂即可从堆芯中散热,反应堆堆芯和所有其他设备将被密封在密封的胶囊形容器中,可用于备用电源;东芝开发了适用于分布式电网的微型模块化反应堆MoveluX,输出功率为3000~4000kW,可以跟踪电网调节负荷,压力容器地下布置,创新的一体化设计消除了一些事故工况,在不更换燃料的情况下运行大约20年。日本计划2045年前建设运营。但目前日本国内有关小堆的安全合规标准还没出台,实际落地还有很大困难。因此,日立GE基于沸水堆技术开发的“BWRX-300”,在2030年前将首先在加拿大投运。
3.快堆。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常阳”实验快堆和“文殊”原型快堆的开发和建设。由于快堆安全事故不断,加之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核电政策紧缩,2016年12月,日本政府就决定废弃“文殊”,同时确定新的快堆开发方针,其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实现高放废弃物减量化,降低有害度,有效利用铀资源,提高核燃料循环利用的效果。2018年12月,政府制定了三步走的快堆开发“战略路线图”。第一步到2023年皆在促进多种技术路线竞争,为遴选出技术成熟和经济性好的堆型做铺垫。2022年12月,日本修订了“战略路线图”。从2024年起快堆开发将进入第二阶段,即启动示范反应堆的概念设计,以钠冷快堆为主,在综合比较轻水快堆和熔盐快堆的基础上确定示范堆选型。2028年之后进入第三阶段,即开发建设示范堆,并计划于2045年开始运行。由于日本国内新建核电困难重重,“文殊”废堆后,日本研发重心转向参与法国先进钠冷科技工业示范堆“Astrid”的快堆计划;2019年又参与了美国的钠冷快堆多用途试验堆(VTR)的研发;2020年又与法国合作共同开发一种罐式钠冷快堆;2023年日本又携手美国在怀俄明州计划建造一座发电功率为345MW的快堆,并计划在2028年投运。
4.高温气冷堆。日本之所以看好高温气冷堆是由于其具有供热、制氢等用途广泛的特点,可有效支撑其氢能社会的国家战略。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在茨城县大洗町运营的实验堆“HTTR”功率为30MW,1998年达到临界,2004年反应堆出口温度达到950摄氏度,创世界之最。福岛核事故发生后长期停运,2021年7月重启。2022年又开始进行供热、制氢试验。三菱重工基于此技术开发的高温气冷堆,产生的水蒸汽的温度最高达到950摄氏度,制氢能力有望达到每小时28万Nm3,比一般的高温气冷堆高2倍。目前,日本正在与英国、波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高温气冷堆项目进行合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的球床反应堆比日本制造的块式反应堆尽管更有价格优势,但性能上还是日本的技术更加领先。日本示范堆计划在2035年左右投运。
5.核聚变堆。可控核聚变的前景对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尤为重要。日本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热核聚变ITER项目,日本参与的工程师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承担的技术课题也最多。世界各国核聚变实验装置最多的是采用超导托卡马克方式。上世纪80年代,日本便拥有全球4座大型托卡马克之一的JT-60U,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现聚变能量倍增系数Q超过1的托卡马克装置。日本在此基础上又联合欧盟打造新一代的先进聚变反应堆JT-60SA,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核聚变实验装置,计划2023年夏季开始正式运行。世界各国有15个核聚变装置采用螺旋型方式,其中设在日本国家核聚变科学研究所的“LHD”螺旋型核聚变装置为规模最大;全世界还有11个核聚变装置采用激光方式,日本大阪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也设有“激光Ⅶ号”核聚变装置。2023年2月18日,日本出台了第一个“核聚变国家战略”方案,提出要重点培育核聚变产业,促进国际市场开发。根据ITER项目的开发进度计划,2025年同步开始进行约束和维持等离子体稳定性的实验,2035年同步开始进行氘氚燃烧实验,2050年日本将正式建设和运行核聚变原型堆。
四、对日本核电新政的思考
从日本核电新政出台的背景来看,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世界油气市场价格全面飙升,日本能源供应紧张,电力供给形势严竣,近一年来日本国内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价格平均已分别上涨20%和40%;另一方面,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相继调整核电政策,加快核电站建设布局,而日本核电利用率却长期保持在低水平,核电站重启面临重重困难。简言之,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重新采取积极的核电发展政策。
综上所述,首先加快既有核电重启是重振核电新政的关键。在已通过新安全合规审查但尚未重启的机组中,柏崎刈羽6、7号机组因东京电力公司违反核物质防护规程曝光而被叫停,东海第二核电站因当地居民起诉被法院判决不得重启。在已获准重启的核电机组中,去年8月美滨核电站3号机组又再次发生了泄漏事故,2023年1月高滨核电站4号机组由于驱动反应堆控制棒进出堆芯的装置电流异常造成自动停止事故,重启工作存在的这些事故隐患,给核电重启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没有政府的强有力推动,重启进程未必能加快。
其次,延长既有核电运行期限是提高核电经济性、实现2030年核电占比目标的基础。核电机组运行长期化是发展大势,此举将有助于防止核电装机容量突然出现“滑坡”,但对核电技术创新反而可能起到抑制的效果,因为投资建设一座新核电站毕竟需要巨额资金,而且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机组延寿长期化将会影响电力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新一代反应堆的积极性。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开发新建并不意味着日本核电的增量,日本早先计划新建的6台机组至今也没能开工。由于日本新建核电站选址困难,只能在废堆原址上通过重建或改建来取代退役的反应堆。目前重建或改建所圈定的新一代创新型反应堆,其实都是一些日本既有的改良技术,优先推广的是尽快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技术。因为按照现有的安全合规基准,一座新核电厂从选址开始到建设完工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其实,从现在开始无论新建、还是重建或改建都已无法赶上中长期核电占比规划目标的需求。但新政的出台,日本核电发展终于在长隧道尽头看到了一道曙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言中指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A股每股现金红利0.16元(含税)。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8日,中广核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式成立“反应堆冷却剂化学联合研究中心”,并举行研讨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在核能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更深层次、更富成效的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双方持续、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助推我国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商务部消息,英政府公布基础设施十年战略,计划投入至少7250亿英镑。其中包括英国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英首个区域性氢气运输网络和储能设施,推动战略性输电网络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政府6月19日发布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在未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
7月11日,中国石油墨策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以视频形式在北京和德国慕尼黑两地举行。集团公司董事长戴厚良出席揭牌仪式并强调,要志存高远、锐意进取,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研究院建设,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业绩,为集团公司建设国家能源化工战略科技力量和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促进中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有一批老旧机组寿命期满,即发电许可证到期,面临延寿改造。据初步统计“十五五”期间投运达到及超过30年、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的煤电机组共290台机组,总容量9819万千瓦。其中,以30万千瓦等级为主,共6662万千瓦,占比68%。地区分布方面,以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为主,
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助力内蒙古构建系统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品绿色竞争力,促进绿色消费,同时也为内蒙古融入全球绿色经贸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主论坛上,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在三个“十大”问题难题中,有6个与能源领域紧密相关,涵盖了深海规模化采矿、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深空能源探索以及能源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在电解铝、纺织品(山羊绒产品)领域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的原则,自治区统一发布产品目录,分阶段拓展至新能源、稀土、冶金、化工、大数据、农牧等领域的重点产品,突出重点产品绿色电力消费认证,鼓励使用绿电替代传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新华社太原7月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时指出,重点要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要在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前提下,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同时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