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1~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138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用电量3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上扬的用电量曲线反映出当前各行各业强信心、开新局的良好发展态势,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生机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有力支撑生产需求企稳回升、消费市场复苏回暖,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坚强保障。
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正增长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走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厂房,生产线上一排排丝筒平稳转动,一缕缕原丝抽出成型。
“今年前3个月,我们集团工业总产值达48.4亿元,同比增长19%。”吉林化纤集团副总经理孙小君告诉记者,为更好满足生产需求,该集团于年初向供电公司提出用电增容申请,“目前,我们集团各类生产设备总用电容量达41.2万千伏安,较2022年四季度增长118%。”
产能提升、产业升级、供需两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1~3月,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达24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其中工业用电量达44.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5%,反映出各地工业生产活动加速恢复、扩张的趋势。”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售电量管理专责杨伟龙告诉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透露,年初以来,我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为实现全年的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从用电数据来看,1~3月,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9479亿千瓦时、4049亿千瓦时、6441亿千瓦时和1234亿千瓦时,增速分别为2.5%、2.0%、6.4%和3.0%;2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16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夏、青海、甘肃、西藏4省(自治区)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4.6%、12.2%、10.9%、10.3%。全国各地铆足干劲、抢抓开局,全力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增强市场活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用电数据在攀升,供电服务在加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再提升行动,并开展“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客户大走访活动,聚焦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强化电力保供、降低用能成本、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主动对接客户用电需求,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助力经济企稳回升。
工业用电量占比超六成
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
在浙江,现代纺织产业链已成为全省着力打造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为了更好服务纺织印染产业发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利用“电力透视产业链”数字产品,在线分析全省纺织业33个细分行业共14万家高压用电企业的电力数据。
“2~3月,绍兴纺织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4%,纺织产业链上游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中游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9.6%、28.4%,客观上反映了相关行业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绍兴供电公司能源数据应用中心副主任张良介绍。
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从用电数据来看,一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全国工业用电量13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2%;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0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用电数据在增长,发展质量在提升。山东一季度工业用电量达138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其中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新兴行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折射出山东工业“向新向绿”转型步伐强劲。宁夏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领跑全国,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幅超过113%,反映出全区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供给质量持续改善的发展态势。
充足的电力供应也为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浦东新区能源数据平台整合上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数据,开发电力经济指数等特色应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辽宁的供电企业联合政府部门组建攻关团队,研发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工业附加值增速预测产品,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在安徽,供电员工帮助当地矿山企业优化用能方案,降低生产能耗,服务“绿色矿山”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电体验提升,助力稳定生产,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第三产业用电量呈增长态势
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
春光无限好,赏花正当时。3月17日一早,500多名旅客乘坐今年新疆开行的首趟“杏花号”旅游列车,从乌鲁木齐驶向新疆春天的“第一站”——吐鲁番,开启赏花之旅。
年初以来,新疆各地旅游市场消费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1~2月,新疆累计接待游客约22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收入约163亿元,同比增长11.6%。这在电力数据上也得到了体现。“截至3月底,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营区域内旅游业及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客户数量达8.39万户,同比增长8.33%;用电设备运行容量414.67万千伏安,同比增长8.57%。”国网新疆电力营销服务中心专责叶尔森·赛里克告诉记者。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文旅热”反映出消费呈现回暖向好趋势,对恢复和扩大消费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国内消费繁荣的“信心催化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11.2%、6.9%、6.0%、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从“淄博烧烤”走红全网,到“赏花经济”争相“绽放”,消费市场展现出的良好恢复势头,从电中可见端倪。
在甘肃,第三产业用电量在一季度呈现出相对较快的增长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41%,增速同比提升4.95个百分点。在福建,新兴服务业发展潜力持续释放,福州市充换电服务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分别为50.01%、35.95%、17.26%。从全国范围来看,3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达14.0%,拉动一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实现4.1%的增长。
透过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整体恢复向好的态势。进入二季度,电力将继续在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4月11日,江苏发改委公开征求《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一)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自发自用电量比例暂不作要求,适时明确具体比例。(二)确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需求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需
国际能源署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据这份名为《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介绍,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当前日本的总用电量,占2030年全球总电力消耗的不到3%。报告认为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福建莆田赤山岛是一个远离内陆的小岛,长期以来,因为缺电,萦绕在岛民耳边的除了天风海涛,还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村民方玉清的家距离发电机不足十米,对于这个“老邻居”,他又爱又恨。因为没有它,做不了饭、看不了电视,有了它,自己每晚都要戴着耳塞入睡。方玉清说,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
4月12日,储能业内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落幕,尽管由于大风天气原因,展会最后一天行程取消,但整个展期仍吸引了20万人次专业观众到场,观摩近800家国内外储能全产业链展商带来的前沿技术产品盛宴。规模较以往扩大之外,其实我们参加本次展会也明显感到了许多新变化,我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这里对发改能源【2025】357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做个简单的分析,总结出几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1、虚拟电厂的定义意见中提到: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
在能源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最近的一则消息令人瞩目:2024年江苏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江苏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自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江苏绿电年交易量从最初的13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总体碳排放量不容忽视。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结合最新政策要求,天合富家为广大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上,鹏程无限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时代天源,正式发布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储蔚Powerlink交直流一体舱以“高性能、长寿命、高集成、易运维”为核心理念,通过采用314Ah电芯104S长箱方案、四级联动消防系统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在能源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最近的一则消息令人瞩目:2024年江苏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江苏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自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江苏绿电年交易量从最初的13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3月甘肃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3月,全省完成发电量2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1-3月,全省完成发电量60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6%。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5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3%。1-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51.12亿千瓦时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文件明确,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2024年以来,安徽省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绿色转型取得新进步,改革创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翻开2024年浙江电力生产消费统计表,两个数据很有意思。一个是2024年浙江最高负荷1.23亿千瓦,其中受入外来电力4594万千瓦,约占1/3。另一个是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外来电量2297亿千瓦时(包括中长期电量和现货市场购入电量),同样约占三分之一。两个占比1/3,可见外来电无论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如何理解“136号文”内容、把握关键,将直接影响各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质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3月甘肃省电力生产运行情况。3月,全省完成发电量2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1-3月,全省完成发电量602.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6%。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5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3%。1-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51.12亿千瓦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产业用电成本支持资金申报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标准。用电支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用电量(生产经营用电指按照工商业用电或农业生产用电类别执行的用电量,不含企业居民生活用电类别的用电量,不含企业自发电量、不含企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5年1-2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29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累计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47%。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3.36亿千瓦时、同比增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电力行业持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6%,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仍是主力,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作为能源行业的骨干央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从煤炭到石油,从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如何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端好我们的能源饭碗”,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月20日,以“创变时代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4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0.2%、12.4%、9.7%。分产业用电看,第二产业强势领跑,工业经济韧性显现。2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4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强劲表现既与春节后制造业产能快速释放有关,更得益于
春风拂过黔贵大地,万物复苏;号角响彻苗岭山川,万象更新。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3月19日,记者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获悉,今年1~2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2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经济在新年伊始呈积极向好态势。数据揭示经济“开门红”从用电情况来看,
2025年1-2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7.3,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7.3%,年均增长6.5%,同比增长1.6%;扣除上年同期闰年多一天因素,全行业用电日均同比增长3.3%。1-2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73.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73.8%,年均增长11.7%,同比增长8.2%;扣除上年闰
1-2月,青海省发电量17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其中:水电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火电27.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8%;风电3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太阳能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1-2月,全社会用电量172.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第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