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No.1
核能制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核能是一种可大规模利用的零排放清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能源技术选项,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供热方案深度脱碳、支撑绿色氢能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在2025年达到7000万千瓦。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业内普遍预测到2030年在运核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2亿千瓦,核电发电量有望超过美国,核电占比将上升到10%左右。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张平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与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能量密度高,反应堆功率较大,运行稳定,一般可作为基荷使用。将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合理匹配使用,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的特长。目前核能的使用以发电为主,若能用于制氢,不但可以提供大规模、高效、稳定的氢气供应方案,还可以拓展核能的应用领域,提高经济性。
核能制氢主要技术路线及其特点简述如下:
核热辅助的碳基燃料重整。目前化石燃料转化制氢过程中,煤、天然气等既作为制氢过程原料,又作为吸热反应的燃料。如果利用高温气冷堆的工艺热,替代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热解或重整制氢过程中作为热源的部分,可以减少化石资源的用量,并降低相应的碳排放。以天然气重整为例,目前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每生产1千克氢气需要消耗3.5千克天然气,产生大约8.8千克二氧化碳。由于重整过程为强吸热反应,需要额外的燃料燃烧提供需要的热,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用高温堆工艺热作为甲烷重整热源,可以显著减少作为燃料的天然气用量。根据日本原子力机构的计算,与传统的蒸汽重整过程相比,可以减少约三分之一的用作燃烧燃料的天然气用量,也减少相应份额的二氧化碳排放。该技术成熟度高,与高温气冷堆耦合重点需要开发气体加热的甲烷重整器,可借鉴相关领域的技术,适于近期或中期布置。
高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水的直接热分解是原理上最简单的制氢方法,但热力学分析表明在温度高于2500开尔文时,水的分解才比较明显;而在此条件下的材料和分离问题都很难解决,在工程上基本是不可行的。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化学反应耦合、形成闭合循环过程,多个反应净结果为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这就是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该方法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如800摄氏度)实现水分解,具有制氢效率高、易于放大、与高温反应堆耦合特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最适宜利用高温气冷堆工艺热的核能制氢方法。目前研究最充分、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过程包括碘硫循环和混合硫循环。目前该方法处于实验室到中试研发阶段。
高温蒸汽电解。用高温气冷堆或者太阳能技术给系统提供高温热、低温热或蒸汽,电能消耗可以大幅降低,实现高温下的蒸汽电解。其优点包括:热力学上需要的电能减少;电极表面反应的活化能能垒易于克服,可以提高效率;电解池中的动力学可以得到改善等。该方法处于实验室到中试过渡阶段。
核电电解水制氢。目前广泛应用的核反应堆为压水堆,由于其蒸汽出口温度约320摄氏度,难以与热化学循环、高温电解、甲烷蒸汽重整等方法耦合,但可以利用核电经碱性电解或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实现制氢。在电力过剩、核电经济性好或者需要高纯氢气的场合,可采用核能发电再经常规电解方法制氢。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与制氢过程耦合不需要像其他制氢方法那样需要流体及热力学的连接,仅通过方便的电力传输即可实现。该方法成熟度高,技术上基本不存在障碍,但从核能到氢能的整体转化效率较低。
核能制氢作为大规模绿氢制备的有效途径,受到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核能大国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多个国家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和产业化推广,并给予政策支持。
日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核能制氢研发,在热化学碘硫循环方向上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建成了工程材料制作的实验室规模碘硫循环试验台架,并对核能制氢安全性、经济性及制氢厂与反应堆的耦合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日本发布的氢能研发规划中,明确将高温堆制氢作为未来氢气制备的重要方法。
美国一直在推进核能制氢研究,主要聚焦高温蒸汽电解、混合硫循环及碘硫循环等技术研发。2020年10月,美国能源部启动了首个利用核能的高温蒸汽电解制氢项目。
法国发布《制氢方法》,明确核能发电制氢具有可控和无碳双重优势,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核氢战略是集中发展可以与核电或再生能源耦合的、能够可持续生产的制氢工艺,对高温蒸汽电解技术、碘硫循环进行了深入研究。
英国核工业委员会2021年2月通过的《氢能路线图》提出,到2050年核能制氢将提供英国氢能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计划使用大型核电站、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先进模块化反应堆通过常规电解、电解高温蒸汽、高温分解水等方式制氢。英国正在研究支持核能制氢的有关政策,包括将加大先进模块化反应堆(超高温气冷堆)研发、将核能制氢归类为绿氢、将零碳发电生产绿氢作为首选方案、建立一个积极的碳价体系,以及给予设立资助、补贴计划和政府直接融资等。
加拿大国家核实验室、安大略理工大学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与超临界水堆耦合的铜氯循环的研发,建成闭合循环台架,并提出开展中试的计划。
韩国政府也在2005年提出了明确的支持高温气冷堆及相关制氢技术的研发规划,印度、俄罗斯等国也都开展核能制氢的研究。此外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经合组织核能署等机构对核能制氢也高度关注,并支持了多个协调项目。
No.2
高温气冷堆及核能制氢技术发展与路线讨论
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好、冷却剂出口温度高的优点,除发电外,在制氢、高温蒸汽供应等核能综合利用方面具有优势,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优选堆型。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即开始了高温气冷堆研发工作,2001年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建成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2003年实现了满功率运行;之后开展了包括在氦风机停止运行情况下的安全性验证在内的大量研发工作。2006年,国家设立了“大型先进压水堆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华能集团等单位通力合作之下,重大专项工作取得了大量重要进展与成果,2021年9月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首次达到临界,2022年12月达到了双堆初始满功率,实现了“两堆带一机”模式下的稳定运行,为工程投产商运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领域的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果将高温气冷堆技术与先进制氢技术耦合,可实现大规模、高效、持续、稳定制取无碳排放的氢气,有望成为我国大规模供应氢气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占领第四代核能技术、核能制氢及其综合利用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在重大专项支持下,清华大学从2006年开始了以高温气冷堆工艺热应用为背景的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和高温蒸汽电解制氢技术的研发,“十二五”期间建成集成实验室规模的制氢装置并实现了连续运行,解决了制氢技术的关键工艺问题;“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了热化学循环制氢关键设备、中间换热器、核能制氢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设备放大、中试规模制氢厂设计等工作,已具备开展中试规模验证和示范的条件。
当前,高温气冷堆制氢正处在研发的关键时期,关键技术有待加快突破。高温气冷堆制氢需要将出口温度从目前的750摄氏度提高到950摄氏度左右,在超高温运行状态下相关反应堆物理热工设计、安全分析、工程材料研发,以及中间换热器等关键设备研制、热化学制氢工艺中试阶段的设备放大、系统优化以及与高温堆耦合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工程化挑战,后续亟需保持持续稳定、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开展高温堆制氢中试规模示范及以核能制氢为核心的氢、电、热综合供应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继续保持我国高温气冷堆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
在技术路线方面,由于高温气冷堆工艺热供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制氢技术应考虑以主要利用高温工艺热、减少甚至消除制氢过程碳排放的路线。为此,近期到中期可重点发展技术相对成熟、可减少碳排放的核热辅助的甲烷重整,进行工程规模示范;开展无碳排放的热化学循环制氢中试示范;中远期实现以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为核心的高温堆综合能源供应,并实现与氢冶金、石油化工等大规模用氢场景的结合。
No.3
推进高温气冷堆制氢中试及商业示范的建议
核能制氢前景广阔,高温气冷堆制氢有望成为我国核能制氢产业领先世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根据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到2035年可以实现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60年高温气冷堆制氢形成每年生产2000万吨氢的能力,供给我国15%~20%的氢能需求,与核能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地位相匹配。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高温气冷堆制氢作为我国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研究制定国家氢能战略及发展路线图时,将核能制氢,特别是高温气冷堆制氢作为氢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将高温气冷堆及其制氢技术列入新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继续给予支持。美国、日本等相关国家已经在加快高温气冷堆研发,我国高温气冷堆、热化学循环制氢等技术的研究正在关键阶段,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建议加大研发支持力度,统筹考虑核能发展的技术布局,将高温气冷堆及其制氢技术列入新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是加强科普及宣传工作,提升公众对核能及氢能的认知和接受度。核电长期面临公众可接受性和邻避效应问题,民众担忧与地方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相应影响了核能制氢技术的发展。需要面向公众加强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22日,海南公司“国和一号+”荣成零碳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充分利用核电项目的厂址及周边自然资源和政府资源,借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各应用场景,构建出以核电为中心的综合智慧能源应用场景模型。在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核能制氢等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好核电厂
一直以来,欧盟多国对于是否要将核能制氢纳入“低碳氢气”分类的争论不断。业界认为,在法国的强烈呼吁下,欧盟有可能对当前能源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核能制氢产业的春天或将到来。近日,法国联合其他八个欧盟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致信称,基于当前欧盟制定的“科技中立”主张和“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能源
一直以来,欧盟多国对于是否要将核能制氢纳入“低碳氢气”分类的争论不断。业界认为,在法国的强烈呼吁下,欧盟有可能对当前能源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核能制氢产业的春天或将到来。近日,法国联合其他八个欧盟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致信称,基于当前欧盟制定的“科技中立”主张和“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能源
日前,美国NuScale电力公司、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公司(ShellGlobalSolutions)、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犹他州联合市政电力系统公司(UAMPS)、燃料电池能源公司(FuelCellEnergy)、FPoliSolutions公司和GSE解决方案公司将联合开发用于小型堆(SMR)电厂的清洁制氢系统。该系统将用于NuScale的VOYGR
12月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征求《浙江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氢能方面指出:鼓励开展核能供热、核能制氢等核能综合利用,推进核电基地开展零碳未来城(园区)建设。鼓励现役和新建煤电耦合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氢能是清洁的二次能源,在清洁燃烧、氢燃料电池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更为重要的是,氢气可以将电力的生产与消耗脱钩,作为清洁能源载体,可以气态、液态、固体氧化物等多种形式存储和运输,且能量密度大、储能时间长,因此是一种可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手段。(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
氢能是清洁的二次能源,在清洁燃烧、氢燃料电池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更为重要的是,氢气可以将电力的生产与消耗脱钩,作为清洁能源载体,可以气态、液态、固体氧化物等多种形式存储和运输,且能量密度大、储能时间长,因此是一种可实现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手段。实现氢气的广泛应用,须开发出清洁
近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与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Corp)宣布合作开发无碳发电技术,包括核能制氢项目。Bloom能源公司和Xcel能源公司也已宣布计划在明尼苏达州的一座核电厂生产氢气。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DOE)已开放了一项价值70亿美元的项目申请,以创建区域清洁氢能中心。在AN
2022年8月26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科技创新私营企业氢能技术部主管米隆·博尔古列夫(MironBorgulev)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俄罗斯设计并建设一种新型高温堆,用以扩大制氢规模。博尔古列夫称,高温气冷堆(HTGR)采用氦作冷却,可产生750~850℃甚至温度更高的超高温蒸汽。俄罗斯目前尚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编译自TerrestrialEnergy)2022年6月9日,加拿大陆地能源公司(TerrestrialEnergy)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将与KBR工程公司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利用一体化熔盐堆(IMSR)制造氢气、氨气的可行性。2021年11月,陆地能源从美国能源部获得300万美元资金,用于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加
业内人士认为,成本控制是电解水制氢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和氢能应用需求的增加,电解水制氢行业快速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电解水制氢产业发展前景乐观,但成本控制仍是其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或成主流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氢能部主任王金意指出,
北京时间4月24日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罗景山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在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领域取得的联合研究进展。该研究题为“Highcarriermobilityalongthe[111]orientationinCu2Ophotoelectrodes”。团队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三峰环境3月25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垃圾制氢技术和工艺是制备氢能这种绿色能源的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方式和途径,目前垃圾制氢技术距离大规模实用化生产还有一定的距离。公司暂无进军氢能领域及开展氢能业务的明确计划。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中国化学3月18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化学近年来以“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为引领,聚焦主业实业,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新材料、工业
2024年2月6日,中集旗下电解水制氢装备专业公司中集集电,在中集集团总部举行了中集可再生能源制氢创新技术论坛暨中集集电低负荷运行电解制氢技术发布会。中集集电常务副总吕国爱做了详细技术发布报告,围绕“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如何实现低负荷运行”核心问题,从影响电解槽低负荷运行的原因、解决方案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东方电气提问:谢和平与公司合作制氢中试成功是否属实?东方电气方面回答表示:2023年,由公司与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获得成功。
麻省理工学院(MIT)工程师们设计出一种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反应器系统,旨在生产绿色、零碳排放的氢燃料。MIT的工程师们提出了系统的概念设计,可以高效利用“太阳热化学制氢”。该研究公布在《太阳能杂志》上。太阳热化学制氢(STCH)是零排放的替代方案。但是现有的STCH设计效率有限,只有约7%的
2023年10月16日,全球首台(套)200Nm/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项目验收、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出席会议,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作为本次验收、鉴定专家组组长。该项目由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体负责,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九丰能源回应投资者问答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构建了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生产+销售”的氢气业务经营模式。九丰能源表示,公司积极布局氢气能源属性,即: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相关技术(如ALK、PEM、AEM等)与装备制造能力的研发与储备,输氢模式方面(如液氢、氨化、管道输
近日,中央研究院完成其自主研发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电解制氢(ICCHP)技术的15项核心专利及专有技术转让工作,标志着“中央研究院同步开展ICCHP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了国家电投力量。ICCHP技术是中央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一种先进碳捕集技术。中央研究院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9月1日,上海慕帆动力(以下简称“慕帆动力”)宣布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达晨财智、东方嘉富、高瓴创投、善水资本以及顺为资本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泛氢燃气轮机批量装配制造中心及大功率整机性能测试中心的建设,并推进公司全自主开发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5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官网发布关于对吉林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方案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指出:吉林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已通过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无相关反馈意见。原文如下:关于对吉林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方案进行公示
氢能一周项目汇总(9.2-9.8)1、攀枝花市西区签约5亿元氢能项目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日,攀枝花市西区与成都泰坦弘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攀枝花市西区氢能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氢能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氢能无人机、氢能农机具生产基地,综合能源站,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5日,宝马集团宣布将于2028年推出首款面向市场的量产氢燃料电池车(FCEV)。在“技术开放”的长期策略指导下,宝马将凭借自身在氢燃料电池驱动技术领域的积累、体系化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高档乘用车细分市场,率先为全球用户提供面向未来的全新零排放汽车产品。宝马致力于在205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4日,阳光氢能1200Nm/h碱性电解槽在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试车成功,氢气纯度高达99.999%,直流能耗低于4.3kWh/Nm,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旨在通过研究煤制油化工与“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6日。新疆呼图壁隆盛达锦华绿氢工厂建设项目在大丰工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呼图壁隆盛达锦华绿氢工厂建设项目是由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苏国富氢能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20亿,将分阶段建设光伏电站、万吨级制氢工厂、多座综合能源站和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榆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采购3辆氢燃料公交车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报价为:686.4万元;合计单价约228.8万元。公示显示,中标候选人第2名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的投标报价678万元,单价22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
近日,重塑能源与宇通客车合作开发的30辆氢能大型公路客车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为来往于宝山、嘉定、闵行、徐汇、浦东等多区的上班族提供市内通勤、园区接驳服务,助力上班族绿色出行。这批车辆搭载重塑能源自主研发并量产的镜星燃料电池系统,整车长约11m,配置49座,续航里程可达400km以上。据悉,重
9月3日,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大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会议强调,要以公交场景应用示范为引领,带动氢能城际物流货运车、大型氢能建设工程用车的应用,探索推广商业模式。会议强调:要加快
9月2日,成都经信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成都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以“揭榜挂帅”方式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工作,2024年实现全市新增推广5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成经信财〔2024〕82号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城市管
9月3日,InvestinginGreenHydrogen2024在英国伦敦召开,天合元氢副总裁卞铁铮博士应邀参加,并发表了《推动大型绿氢项目落地:从核心设备到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近年来,欧洲氢能行业发展迅速,在政策、金融、技术、产品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布局,氢能项目数量也显著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