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输配电价改革主要涉及四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和完善输配电服务准许成本和准许收入监管制度(即成本监审办法),二是实现输配电服务价格独立于发电上网电价和需求侧购买电能量价格,三是优化输配电价结构,四是优化输配电价水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张粒子)
5月15日颁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526号)(以下简称“526号文”),在前两个监管周期建立的输配电成本监审办法和定价办法以及核定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等改革的基础上,又在多方面对输配电价监管制度和水平进行了改革和优化,特别是在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直接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优化输配电价结构上实现了突破。实现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直接核定省级电网输配电价,不再以对原有电网购销价差进行微调的方式核价,是实现有效的网售分开、售电侧竞争和需求侧响应,进而促进电力市场良性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优化输配电价结构是公平分摊输配电成本、提高输配电网效率、促进智慧配电网、局域电网、微电网发展,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
输配电价结构设计与优化调整主要有六个维度的问题:一是用户分类,二是电价单一制与两部制的制式优选,三是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价差的确定,四是负荷率激励机制的考量,五是网损的计费方式择取及系统平衡费用与输配电价的关系等,六是输配电价是否需要体现发用电主体的位置信号。“526号文”全面改进了省级电网的输配电价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输配电价用户分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各类用户之间合理地分摊输配电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范输配电服务收费标准、降低电价监管成本和计费成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电结构和用电特性及价格承受能力的变化,用户分类也需要不断优化,最终可实现输配电价不分用户类别、分电压等级定价。在我国现行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体系中,大部分省份将用户分为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四大类,为了促进输配电成本在大工业用户与一般工商业用户之间的公平分摊,“526号文”要求逐步实现大工业用户与一般工商业用户归并为工商业用户。
(二)输配电价的制式主要有单一制电量电价、单一制容量电价和两部制电价之分。由于输配电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而变动成本(即网损电量成本)又与电能量价格密切相关,显然,从有利于实现准许收入管制的角度出发,采用单一制容量电价,并且网损成本通过电能量市场价格计费回收最适宜。但从促进供需平衡和约束输配电成本的角度来考虑,采用两部制——将一部分固定成本通过容量电价的形式回收,部分固定成本通过电量电价的形式回收,则更适合于在一个监管周期内电力需求增长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单一制电量电价最简单易行、计费成本低,适合于电压等级低、用电量少的中小用户。另外,考虑到中等用电量用户的用电特性差异大,统一实行两部制电价,一些用户可能会增加用电成本,而另一些用户会降低用电成本,从用户利益出发,应该给予选择执行电价制式的权利。因此,“526号文”规定,工商业(或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户,用电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执行单一制电量电价;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执行两部制电价;用电容量100—315千伏安的,以及现执行单一制电量电价的315千伏安及以上用户,可选择执行单一制电量电价或两部制电价,给予用户充分自由选择权。
(三)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价差应反映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用户之用电成本差异。在现行的输配电价体系中,各电压等级用户的容需量电价水平相同,仅通过不同的分电压等级电量电价来部分地反映输配电成本差异。“526号文”所附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表可以看出,第三监管周期将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状,分电压等级核定了输配电容量/需量电价,更加合理地体现不同电压等级用户用电成本差异。
(四)用户的用电负荷特性(包括季节和日内的峰谷特性、负荷率、同时率等)是影响输配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两部制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都可以激励用户降低峰谷差,峰谷分时电价和负荷率电价可以激励用户提高负荷率。“526号文”规定,选择执行需量电价计费方式的两部制用户,每月每千伏安用电量达到260千瓦及以上的,当月需量电价按标准价格水平的90%执行,相当于对高负荷率用户降低了需量电价水平,引导用户合理报装容量,提升电网整体经济性。
(五)线损成本一方面取决于网损率,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用户购买电能量的价格。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用户购买电能量的价格由市场定价,线损费用不再适于按基准上网电价计费,因此,“526号文”将线损费用从以往的输配电价中分离出来,以用户实际购买电能量的价格计费。此外,考虑到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占比的不断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电力辅助服务成本也将在用户用电费用中占比逐步增大,以及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尚不完善的阶段,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抽水蓄能电站之容量成本回收还需要电价政策支持等因素,“526号文”将工商业用户的用电价格结构调整为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包括辅助服务费用、抽水蓄能容量电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下一监管周期将需要研究输配电价是否需要体现发用电主体的位置信号。
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向科学监管又迈进了一大步,将有效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END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加速布局,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用户和产业园区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化机制有效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同时,江苏省支持企业用户建设“微电网+储能”系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等领
4月21日,新能源云平台公布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此次纳入2025年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6个,核准/备案容量603.81兆瓦,其中:集中式发电项目11个、核准/备案容量599.35兆瓦,分布式发电项目15个、核准/备案容量4.46兆瓦。此次变更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清单的项目共24
4月18日,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与行业领袖擘画光储未来蓝图。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在高端对话环节,黄海燕提出,当前的光伏产业已从“光伏单兵突进”迈入“光储协同共生”的时代,光储融合正
青岛胶州一家工厂屋顶进行的光伏逆变器实证对比测试结果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此次测试从2月25日至3月30日持续进行。数据显示,思格新能源的工商业110kW光伏逆变器相较于业内某一线品牌110kW光伏逆变器产品,平均发电量提升显著,达到0.41%的平均发电总增益,单日最高增幅更是达到2.12%。「效率领先的背后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我省新型储能健康发展,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通知》进行解读。一、政策背景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自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发布以来,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探索。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始终面临政策破冰、顶层设计和技术攻关的多重挑战,需兼顾电网运行的物理规律、市场运营的经济规律,以点带面式改革的难度与复杂度极高
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政策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探索,短期内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长期有助于能源结构优化。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释放“假日经济”新活力,可以为省内企业提供一定缓冲空间,提振信心,化解压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一、新政策出台背景从电力供应来看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3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吹响了号角。在新发布的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表中不再包含线损折价,而是将上网环节线损单列,按综合线损率计算用户应采购的线损电量,以其实际购电价格承担线损费用。《通知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2025年3月15日,是我国新一轮电改的十周年。新一轮电改开启十年来,我国整体建立了初步的输配电价制度,奠定了发用电直接见面的制度基础,新能源和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改革推动80%的装机容量进入市场、80%的用电量进入市场。多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形成雏形,国内29个省和地区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202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迎来第十个春秋。这场电力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为核心理念,重构电力行业的运行逻辑。十年间,市场交易规模倍涨,市场主体数量激增,“能涨能跌”的市场化电价机制初步建立,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雏形初现……一系列成果凸显出我国电力体制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关于十二届省委第六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文件提到,关于“打造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还有差距”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综合施策,全力降低工商业电价水平,2024年全年累计降低用电成本75亿元。二是全力推进电价
2025年,迟迟未能推进的绿电直供、隔墙售电或将迎来规模化落地。新能源消纳问题愈发严峻,出海贸易绿色壁垒逐渐高筑,在绿电供给和需求方迫切寻求匹配的情况下,绿电直供的呼声高涨,从中央文件强调,到地方试点,新能源和电网的博弈开始有了突破。2月13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兴仁屯脚坪寨风电场、晴隆县光照猫猫井光伏电站、望谟县蔗香光伏电站等项目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达到1800万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电价机制改革向整体和纵深推进,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在国家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电价机制改革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本文围绕未来一段时期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电价机制改革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对改革方向和思路的初步思考。(来源: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