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国网湖北电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梅欣
国网湖北电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梅欣在致辞中表示,构建安全可控、经济高效、清洁低碳、友好互动的智能配电网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梅欣强调,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配电网面临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双向、大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导致电能质量劣化等一系列挑战。国网湖北电科院将立足智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坚持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数字化转型、商业化运营的原则,构建可适应现代智慧配电网需求的数字化支撑体系,持续深化有源配电网形态特征、直流微电网控制与保护、故障高精度定位、敏感用户高质量供电等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深入推进武汉沌口配电网智慧化示范工程等“三类六项”新型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性的“湖北样板”,为全国智慧配电网建设贡献“湖北力量”。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电部蔡超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电部蔡超作题为《数字赋能配电网生产运行》的主旨报告。蔡超表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代供电服务需求明显增强。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电能已经是最重要的消费能源,人们对供电质量问题的敏感度明显增强,这也对配电的停电管控、故障抢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不管是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还是未来配电的发展需求,配电生产管理、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数字化转型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实现专业提档升级的必由之路。
国网湖北电科院总工程师沈煜
国网湖北电科院总工程师沈煜作题为《现代智慧配电网关键技术思考》的主旨报告。沈煜认为,从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来看,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就是“双碳”。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里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我国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跃升阶段。配电网的发展呈现交直流互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规模化接入的趋势,面临保障持续稳定供应(供好电)和加快清洁低碳转型(供绿电)的双重挑战。对此,沈煜提出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齐头并进推动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一是以坚强电网为平台,促进多能互补、多元互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二是通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安全等能力,推动传统配电网向现代智慧配电网升级。三是推动传统价值向新兴价值的拓展升级。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网规划中心金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配网规划中心金强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思考》的主旨报告。金强表示,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等将迎来规模化发展机遇,配电网已具备新型电力系统的全部要素,为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奠定物质基础,是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为适应接入主体多元化、电网潮流概率化、源荷边界模糊化、用能需求个性化、交易机制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满足源网荷储协调互动需求,促进配电系统智慧化升级,配电网规划设计需要坚持战略引领、绿色发展、适度超前、协同优化、差异实施等原则,注重高质量发展,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提升供电服务品质,提高电网效率效益,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分公司郑舒博士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分公司郑舒博士在演讲中分析了传统配电网过渡到现代智慧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和多元负荷并网,配网能否接得进;第二个问题是分散、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的接入,现有的配网控制体系能否控得住;第三个问题是多元主体市场化发展矛盾突出,网内网外运维运营能否服务好。围绕这三大问题,郑舒表示,配网要从“管道型”配电网向“平台型”配电网发展,要真正建成一个类似于平台功能的配电网,它具备资源的动态配置,数字化的管控以及服务增值的功能。
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
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总工钱康在会上表示,从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来看,要做到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这四方面。钱康表示,智能配电网将满足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需求,通过信息化与电力电子化的配电系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供应需求,具备快速恢复和自愈能力,并为服务于综合能源提供灵活的供电途径。
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主任杨帆
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保护和自愈的话题有了新的技术内涵与挑战。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主任杨帆在演讲中表示,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比例,解决有源配电网保护问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比例相对较低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线路侧保护的可靠动作。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短路方案的保护适应性问题、馈线自动化适用性问题和重合闸和防孤岛问题。第二个阶段,当分布式电源接入比例相对较高的时候,要实现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最小化脱网且系统扰动时不脱网,并发挥其支撑作用,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解决防孤岛保护与扰动穿越的平衡问题、解决自适应重合闸问题、解决故障精准隔离及供电恢复问题。
国网浙江电科院互联网技术中心智能配网技术室专职葛佳蓓
针对一二次融合智能开关量子化改造,国网浙江电科院互联网技术中心智能配网技术室专职葛佳蓓介绍了量子化改造现状等背景问题。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目前主要运用5G虚拟专网、量子加密、北斗短报文三类通信技术进行无线通信“三遥”改造,其中量子通信技术能较好破解无线终端远程遥控和数据安全保障双重难题。量子加密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单个量子测量坍缩和不确定等物理原理,在理论上可以防止传输过程中发生分割-测量、测量/复制-重发等经典系统难以防止的攻击。对此,在“先中压后低压,先架空后电缆”建设总体思路下,她提出四项配置原则,一是存量智能开关、站房终端,应按照改造标准开展量子改造,存量改造后不满足自动化配置要求的,再安排增量站点开展量子改造。二是增量智能开关、站房终端。三是配网新建线路。应按照“一次建成、一步到位”的原则完成量子改造。四是配网技改等工程中涉及分段或者联络开关更换的。
珠海凡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砚云
会上,珠海凡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砚云表示,增量配网只有智能管控高效盈利,才能存活发展。增量配网经营要实现全过程精细化高效运营,达到无人工干预、环环相扣、堵漏增收、创收盈利,智能管控。王砚云强调,增量配网企业有两条主线管理:生产和经营。对于增量配网企业而言,只有安全供电才能做好电力配网的经营,投资后的安全生产、经营成效、投资时间、回报价值、实时管控是增量配网公司高层最重要的目标管理。
国网冀北电科院电力电量平衡研究室主管王泽森
国网冀北电科院电力电量平衡研究室主管王泽森在关于《冀北虚拟电厂的发展概况与实践》的演讲中提到,从市场化运营业务协同角度分为四个阶段,冀北虚拟电厂智能运营管控平台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了分布式资源聚合优化、市场交易、友好协同互动业务支持。系统包括运营监控、终端APP控制以及系统支撑等功能组成,按照不同的角色划分,不同的角色可以访问不同的功能应用。分布式资源商通过终端APP与平台的通信互动,实现虚拟电厂与分布式资源的互动响应。
南网深圳福田供电局高级工程师陈子涵
南网深圳福田供电局高级工程师陈子涵在会上全面介绍深圳福田区配电网高供电可靠性关键技术及建设运维经验。南方电网深圳福田供电局2018年在福田中心区建成2.5分钟高可靠性示范区,为深圳CBD提供世界顶尖可靠性水平的高品质供电服务。福田中心区高可靠性示范区尊重历史网架基础,基于深圳电网N供一备标准接线方式,自主研发分布式自愈策略,故障隔离及恢复用电平均耗时300毫秒左右,创下配电毫秒级复电记录。福田中心区高可靠性示范区建成5年以来,福田供电局将其建设与运维经验推广至福田全区,成效愈发凸显,2022年中心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仅0.6秒,福田全区客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首次缩减到2.5分钟以内。
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家吴俊宏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家吴俊宏作了《现代配电网发展类型与商业模式解析》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构建清洁、经济、安全的现代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给配电网发展带来挑战,要求现代配电网向“有源+智慧+自治”发展。基于新型的配电体制的配售电业态,即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微电网等。吴俊宏强调,增量配电网不等于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它是相对于传统电网投资模式的另一类配电网投资模式,具有独立的投资边界和电气物理边界,是部分微电网和源网荷储项目的基础。增量配电网可以通过配电业务的合理收益、网内电源购售的交易溢价、绿电环境价值获取收益。
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副主任杨志淳
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副主任杨志淳在会上作题为《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实践与思考》的报告。杨志淳表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电网的运行形态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 协同互动转变,有源配电网、微电网(群)、柔性互联技术长足发展,作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主战场,配电网的发展呈现交直流互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规模化接入的特征,面临保障持续稳定供应和加快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针对此,杨志淳分析了配电网形态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城市配电网、县域配电网和工业园区配电网柔性互联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柔性互联装置的硬件拓扑结构、协调控制架构、控制策略、控制模式、故障保护技术,分别针对多个示范项目对湖北公司在柔性互联技术方面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与分享,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
三峡大学副教授王灿
三峡大学副教授王灿在会议现场分享了《考虑负荷主客观权值的孤岛微电网低频减载策略》的报告内容,提出一种基于负荷综合权值的低频减载策略。该策略在弥补功率缺额的同时,不仅能够兼顾经济成本和频率恢复,而且能够同时兼顾负荷的多种属性和用户的主观偏好。所提出的高适应性熵值法。通过对零值的索引数据执行平移变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评估的准确性。构建一种包含多个角度和指标的负荷评价体系。该体系基于相对熵原理耦合负荷的主客观权值,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负荷切除带来的综合影响。相比于基于隐枚举法减载策略、基于负荷经济成本减载策略、基于AHP的低频减载策略和基于熵值法的低频减载策略,本研究所提减载策略能够显著的降低减载的经济成本、频率波动幅度、频率恢复时间,并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亚男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亚男对电动汽车参与配电台区治理的探索实践进行了分享。李亚男表示,电动汽车是最经济的分布式可调节平衡资源,组织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互动,可以缓解配电设备过载风险,助力电网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波动,其成效与作用会随着电动汽车规模的不断增加越发突出!同时,李亚男在作报告时真诚呼吁要加强产业间技术合作,探索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运行调控的市场机制,引导激励广大电动汽车车主参与电网互动中,推动车网互动最大技术价值实现和规模化应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双碳目标实现。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波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波作题为《新型配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展望》的报告。在报告中,王波教授对配电协同规划技术、配电自愈控制技术、配电资产管理技术、配电设备智能化及柔性配电技术、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等构建新型配电系统的十大关键技术作了详尽介绍,并对现阶段构建新型配电系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王波教授表示,新型配电系统=技术+管理+文化,需依托多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集成,开放共赢,以满足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新型负荷的增长和互动。
本次大会共吸引了近300位行业同仁参加,并得到了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分公司、武汉新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诺马连接技术(常州)有限公司、珠海凡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建设智能配电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北极星电力网会持续关注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大家共享行业动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作者:郝俊博1闫广颖2裴红兰2赵盈鑫2郝晋3单位:1.国网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2.国网运城供电公司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引用本文:郝俊博,闫广颖,裴红兰,等.基于贡献度的台区分布式新能源共享储能合作联盟收益分配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62-2472.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国家发改委将在试点探索、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方面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积极支持。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本地区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推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内容。《通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宜宾屏山富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评做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5年7月8日-2025年7月14日。项目名称:宜宾屏山富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地点:宜宾市屏山县建设单位:四川能投屏山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概况:(1)富荣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新建富荣1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近日,国网三门峡供电公司通过配自系统启动FA(馈线自动化)功能,31秒内成功完成故障区域精准研判、故障点隔离及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等一系列复杂操作,实现了非故障区的“秒自愈”。今年以来,国网三门峡供电公司紧紧围绕配网自愈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配自终端覆盖、开展配网线路保护适应性调整、FA配置
6月10日,云南电网公司发布《融入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重点聚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供应、推动云南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等7方面任务,部署了44项工作举措。坚强网架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主力军,云南电网公司持续打造坚实电网,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2025)开幕。正泰以“绿源+智网共建新型能源生态”为主题,携绿色能源产业主力产品、智慧电力综合解决方案、新业态培育成果、新场景应用及示范案例等重磅亮相,并与生态圈伙伴现场达成签约,立体化、多层次诠释正泰全链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工商业光伏上网的红线正在不断收紧。4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山东省未来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要求,对于年自发自用电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一、会议概况主题:柔性·互联·低碳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浙江·杭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北极星电力网支持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极星招聘、北极星学社赞助单位: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宇树科技、联想将携足式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将携机器狗,宇树科技将携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5月6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光擎”智脑大模型正式上线。在调度控制中心,方式计划室专职人员沈泽锴打开该公司“电网一张图”的“光擎”页面,输入“江一变1号主变检修,请帮我分析电网风险”指令,“光擎”迅速自主推演了主变检修操作后的拓扑结构,仅用5秒钟,便自动生成了电网风险等级、关联重要敏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山西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山西省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相较于传统模式,“三位一体”智能配电线路搭载的自适应智能型FA是指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在线路失电的第一时间启动自动恢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一、会议概况主题:柔性·互联·低碳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浙江·杭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北极星电力网支持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极星招聘、北极星学社赞助单位: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
近日,随着搭载TINYAI(小型化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在配网线路上完成自适应巡检作业,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配电网智能巡检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系统通过小型化人工智能方案,攻克传统无人机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难题,为配网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4月16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联合中科方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近日,在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陈河村,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烟店供电所外勤组组员包新桥按下一巢三机式无人机启动按钮,三台无人机依次从机巢起飞,以10千伏德三线24号“T”接杆为起点,向德三线首、末两端及分支线3个方向沿线飞行。在德三线首、末两端,胶囊式无人机移动机场、固定式机巢无人机也同步对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