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新业态呼唤电力需求侧管理与时俱进
——解读重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负荷管理办法》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苏伟
近年来,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尖、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叠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因素,我国电力供需平衡压力日益增加,挖掘需求侧调节潜力是缓解紧张形势经济且高效的手段。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作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行业的专家认为,两个办法的修订与时俱进,对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深入挖掘需求侧资源 持续培育需求响应业态健康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加强全社会用电管理,综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用电环节实施需求响应、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推动电力系统安全降碳、提效降耗。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分别于2010年、2017年发布了两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现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自2017年9月20日起实施,对推动节能减排和电力经济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电科院高级专家、教授级高工钟鸣和中国电科院用能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李德智认为,与时俱进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助于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调节用电需求,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电力系统安全降碳。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5%;《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加强引导用户侧可调负荷资源等新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推动需求响应市场化运行奠定了政策基础。近年来,以削峰填谷为主要形式的需求响应业态推广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出台了需求响应实施细则,国家电网经营区培育需求响应资源库超4700万千瓦,南方电网经营区需求响应能力超1100万千瓦,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主任蔡义清认为,与2017年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相比,新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丰富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涵,突出需求响应和电能替代两项重点内容:一是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引导具备响应能力的电力用户自愿调整用电行为,主动削峰填谷获取补偿收益,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积极性;二是科学有序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措施,实现主要使用绿色电力的替代用能模式,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电气化水平。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从推动市场化需求响应、促进节能降耗、扩大绿电消费、保障电力安全等方面不断丰富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虚拟电厂运营商、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不断涌现,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绿色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全方位发挥需求侧资源潜力、加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全面提高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水平。
《电力负荷管理办法》:保电网安全稳定保民生用电
2011年,为应对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各地政府部门和电网企业结合实际出台了具体操作办法,在降低高峰时期用电负荷、保障民生及重要用户用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用电秩序平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用电负荷特别是居民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全国范围内夏季、冬季用电负荷“双峰”特征日益突出,极端气候现象多发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的压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同时社会各方面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兜牢电力安全保供的底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以来,结合全国电力负荷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内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在《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基础上研究起草了《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蔡义清认为,《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原《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基础上,将需求响应作为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措施,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结合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强化电力负荷调控管理能力。一是逐步将需求响应作为电网经济运行常态化调节措施,从实施执行层面进一步明确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等单位职责;二是细化有序用电方案,科学规范有序用电全流程;三是加强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平台支撑,不断接入各类用户主体,精准实施负荷信息采集、预测分析、测试、调控、服务等工作。
蔡义清建议,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各地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电网企业以及电力用户等多方联动,引导电力用户联合电网企业摸清负荷分类,构建可调节负荷资源库,形成典型行业领域电力负荷管理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增强其科学性、有效性,指导有关方面做好电力负荷管理工作,保障全国电力运行平稳有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代理合同(2025版)》意见的通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依托广东电力市场零售合同标准范本,修编了本范本,优化调整签约主体范围,扩充完善使用说明条款,简化需求响应代理套餐模式,对等增加双方权利义务,细化明确交易模式说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近日,安徽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亳州电网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的通知。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亳州电网预计最大负荷约340万千瓦,同比增长11.66%(2024迎峰度夏年最大304.5万千瓦)。亳州市大中型企业少,峰期居民负荷占比65%以上,可调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提高新能源发展韧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通知》(新发改能源〔2025〕32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优化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和价格机制、科学平稳推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地方开展绿电直连等试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运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加快绛县开发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引导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价格激励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电网企业用于负荷管理系统平台及装置的建设、运行、维护费用,纳入输配电价成本核算。持续完善对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电价支持政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公示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共包含107家单位。详情如下: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公示各有关单位: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组织完成了2025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6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海南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补偿标准:约定型削峰响应采用电量补偿#x2B;容量补偿方式,日前邀约响应和日内紧急响应采用电量补偿方式,电量补偿标准单位为元/千瓦时,容量补偿标准单位为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9日,宁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负荷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在电力出现不同的短缺等级时,实施相应的有序用电(负荷管理)方案,原则上优先选择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电
6月5日,汉中市发改委发布汉中市电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草稿),文件指出,鼓励屋顶分布式项目开发,推动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支持优先采用“自发自用”建设模式,鼓励分布式光伏项目配置储能设施,减小公共电网运行压力。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应当共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汉中市电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草稿)》,其中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推动储蓄、火电、水电等多种电源与新能源发电协同运营,有序发展多能互补项目;健全多能源发电协同调度机制,统筹优化调峰电源运行,保障新能
近日,华北能源监管局对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开展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及装置网络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组邀请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力企业和电力科研机构等单位的资深专家,深入电力企业负荷管理中心、设备机房及终端现场,细致查阅安全防护方案、巡检记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印发2025年桐乡市迎峰度夏(冬)电力负荷管理专项补贴实施方案,为贯彻电力稳供政策,缓解电网供需矛盾,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特制定空调负荷、移峰填谷(以下所说移峰填谷包含集中检修)、电力需求响应、地方电厂顶峰发电价格补偿机制。按照“安全可靠、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能源局正式批复济宁供电公司成立济宁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该中心成为山东省首批成立的市级虚拟电厂服务中心之一。济宁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与济宁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在山东省虚拟电厂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主要负责济宁市虚拟电厂资源审核、档案管理、运行监测等工
5月6日,锦州市工信局关于印发锦州市2025年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1.上年度电力供需情况分析500千伏变电站2座(董家、北宁),容量300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5座(含开闭站2座),变电容量4140兆伏安;220千伏电气化铁路牵引站13座;公司所属500千伏输电线路16条,220千伏输电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浙江武义发布2025年武义县迎峰度夏期间负荷管理工作方案,提到,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景观照明等离散资源纳入建设范围。在用电紧张期间,积极组织用户侧储能、自备电厂等灵活资源顶峰发电,确保虚拟电厂在电力保供中发挥实效。原文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为提升供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日前,南方电网贵州都匀惠水供电局正式启动全域智能电表升级改造工程。此次工程计划今年完成1640个台区设备升级,更换5.5万余块老旧电表,实现低压台区宽带全覆盖及高频数据采集能力,以精准服务赋能用户美好生活。智能电表作为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用电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economicdispatchproblem,EDP)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满足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发电成本分配发电厂的出力。《中国电力》2025年第6期刊发了刘刚等撰写的《考虑虚拟电厂的电力系统一致性经济调度方法》一文。文章通过保持对总功率失配的分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详情如下: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