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已启动院士增选工作【相关阅读:79名新院士!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含增选指南)】。中国科学院现今全体院士共823人,能源领域有哪些?北极星电力网梳理如下:
系统工程学家,主要从事网络化系统特别是能源电力系统优化与安全理论与应用研究。1955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该校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如
微电子器件专家,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1969年1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福建南安。199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199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7年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简水生
光纤通信和电磁兼容专家,主要从事光纤通信及光电子器件研究。1929年10月25日生于江西萍乡。1953年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明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半导体存储器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的研究。1964年4月生于江西丰城市。198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1988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德馨
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家,目前正在从事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和光电模块的研究。1936年12月20日生于河北乐亭。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1958年12月生于山东淄博市。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祖煜
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1943年2月生于重庆。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会明
炭材料科学家,主要从事先进炭材料研究。1963年10月31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系,1987年、1992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时杰
电力系统学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1945年7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1年于华中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86年于加拿大Calgary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祯祥
电工、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1930年5月24日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研究。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9年获该校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雅玲
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研究。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市。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和2002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专家,主要从事能源动力领域中极端条件下热质传递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1964年9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长期从事热力学和能源动力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1957年5月9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皋
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29年1月2日生于江西南昌。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1954年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汽车动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1958年10月生于湖北天门县。198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1984年于大连铁道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于丹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予
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1927年7月26日生于四川乐山。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汪耕
电机设计专家,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1927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大中
核工程与核安全专家,早年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后从事低温核供热堆研究。1935年2月11日生于河北省昌黎。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2年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
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宜灿
核能与核安全专家,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1964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先后于1985年和198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研究。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专家,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1956年9月生于安徽无为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4年获南京工学院硕士学位,1991年于德国汉堡国防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
电工学家,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1935年7月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楚汉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与抗震研究。1933年10月11日生于广东梅州。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清杰
材料科学家,长期从事热电材料等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与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材料制备和工程应用研究。1958年11月生于河南省西峡县。1982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199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寿
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主要从事热质传递理论和储能技术研究。1961年生于陕西省。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1986年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美国夏威夷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阳升
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专家,主要从事煤层气、盐矿、油页岩和干热岩地热等下一代资源能源开采的科学技术研究。1955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82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工程力学专业,1986年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
电力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研究。1940年4月7日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远
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主要从事低温工程和微、小型制冷技术研究。1938年7月16日生于江苏金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志刚
材料学专家,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材料方面研究。1955年3月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6年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将举办1场开幕式、1场领袖闭门会、1场院士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论坛在京成功召开。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百人会理事会暨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总结,主题为《从新能源汽车革命演进过程看汽车产业竞争态势与趋势》,以下是他的发言原文,略有编辑节选。01从2021-2025年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主题为“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将举办1场开幕式、1场领袖闭门会、1场院士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2025年3月2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化工出版社出版的《氢能手册》新书发布会在中国有研大厦成功举行。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作为氢能专委会的依托单位,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专委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为本次发布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
3月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举行会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特变电工电装集团沈变公司研发的22项输变电新产品日前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
3月21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举办燃气轮机、非能动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进大会。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以赴打造燃气轮机、非能动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出席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国务院国资委
2025年3月10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其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离网型兆瓦级AEM制氢装备进行现场检测。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通过视频远程见证。经检测,SGS确认该设备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判定检测结果为合格。唐叔贤院士在见证过程中表示,该装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三一氢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将为该项目提供8台1200Nm/h碱性电解槽,并配套2套4800Nm/h气液分离系统、1套9600Nm/h气体纯化系统等核心装备,助力全球首个液态阳光技术大规模工业化示范项目落地。此次中标标志着三一氢能在绿
10月12~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在京举办。年会围绕“求实奋进九十载,创新电靓新时代”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院士专家论坛、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等30项学术活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此次年会上专家学者和各方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电网技术创新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10月13日,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特邀院士专家报告与对话的形式,探讨电力科技重大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启迪新思路,开拓新路径,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调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人员的通知。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调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人员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4〕63号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经商有关单位,现对全国电力安
按一流总部建设要求,10月31日,国家电投举办第十期信干成大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作《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专题授课。国家电投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直属党委书记栗宝卿主持并讲话,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陈维义,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出席。管晓
8月17日,由国网天津经研院牵头的“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与跨域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经由管晓宏院士为组长,6位电力系统、大数据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鉴定。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今年经研院第二项成果获得该鉴定水平。数月以来,为筹备202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经研院系统整理
“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达到7842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7亿千瓦,光伏正式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在近日举行的“一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同期内,光伏发电量不断增加,消纳利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
7月22日,一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林虎,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高凤林,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专
7月15日至16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要求,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科学分析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下
2023年全国高考分数已经出炉,各大院校录取通知书已经在学子期盼中飞向各地。未来又有多少新生力量加入我们储能行业?于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在“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首次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精准培养覆盖电源、电网、用户、居民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
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展柜前,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参展代表祝菁正在向参展嘉宾及客商介绍:“我们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煤炭从输送带清洁高效地运至火车,在煤炭矿区基本看不到煤炭,灰尘也显著降低了,实现了‘产煤不见煤’,天蓝云白草地绿。”这是发生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特变电工电装集团沈变公司研发的22项输变电新产品日前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4年12月26日,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在温州开工,这将是全国首个面向深远海的风电母港项目。依托母港建设,浙江计划到2030年打造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的时代来了,带着机遇,也带着挑战。温州平阳南麂岛上的风力发电机丨刘光涨摄海上风电优势卓异,为什
科技之光点亮精彩的赛事,也赋能城市的未来。2024年是“后亚运时代”的第一年,前三季度,杭州的生产总值(GDP)达到15215亿元,同比增长4.5%。在“后亚运时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持续激发科技潜力,借助多项能源电力创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的低碳转型。(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
在电力系统中,柔性技术通常指灵活的电能变换与控制技术,它基于大功率、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器件,可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功率等各类参数的实时调节,具有可控性好、适应性强、响应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文/特约记者徐梓沐谢浩铠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把多项柔性技术应用于电网建设与
10月13日上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主旨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昕伟,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
10月11日,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公布,国网天津电力牵头、国网天津电科院具体承担完成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获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电力科学技术奖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13家电力企业共同设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具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微信公众号“电网头条”作者:头条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电力行业更是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行、领跑的巨大转变,走过了从“用上电”到“用
7月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再领会、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实招硬招,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深化科研改革、健全激励
6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新一届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暨重大攻关任务布局咨询活动。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舒印彪主持重大攻关任务布局咨询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司科技咨询委员会副
2024年3月9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夏长亮院士、罗安院士、高翔院士、欧阳晓平院士、陈维江院士、何雅玲院士、王耀南院士、向锦武院士、饶宏院士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同时,会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