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5月30日,中国石油宣布,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广东石化项目)全面投入商业运营。
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级炼化基地横空出世
广东石化项目是中国石油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于2023年2月27日全面投产,项目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120万吨/年乙烯,配套建设30万吨原油码头和10万吨产品码头,占地953公顷,工艺装置41套,设计加工高密度、高含硫、高氮、高残炭、高金属、高酸值“六高”特性的超重劣质原油,形成了炼化业务独具特色的重质劣质原油深加工路线,实现了“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
作为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项目,广东石化项目不仅拥有全球单套最大芳烃联合装置、全球单线能力最大聚丙烯和全球单套最大苯乙烯装置,以及国内最大常减压电脱盐、国内最大气分“五项第一”,而且其原料适应性、高附加值产品、能耗水平等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安全、应急体系配置更加完善,园区“三废”处置高效,是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效益型石化基地。
从可研设计阶段起,该项目就运用了大量自有技术,国产装备超过90%,核心控制系统完全实现国产化,智能工厂实现了“五统一”管理,为精益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由中国石油自行设计建造,是目前国内自主技术规模最大国产化乙烯装置,所运用的“乙烯裂解炉高效节能技术”,使超高压蒸汽产量增加了20%、裂解炉热效率达到95%。
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该项目催生了我国炼化技术的自主创新。广东石化加工的原料,包含世界上最难加工的劣质重油,项目炼油区装置均应用了先进成熟的技术,可满足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要求。中国石油石化院自主开发的烷基化装置新型高抗杂质、低成本非贵金属合金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不仅保障了装置如期开工,还解决了催化剂“卡脖子”问题,成本降低80%;自主研发的PHG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印证了中国石油汽油加氢自主技术的成熟度和先进性。
广东石化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国家炼化一体化产能布局,有力支撑了我国乙烯产能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乙烯需要大量进口、高端化工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同时,将推动我国石化产业链加快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对提升我国石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广东石化项目可生产20多种清洁油品和200多种化工产品,将与工业区其他企业实现原料隔墙互供、上下游产业配套支持,进一步提升华南地区石化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国产化率。目前,中国石油以广东石化项目为核心,在工业园区配套了商储库、ABS等项目,形成了配套的项目群,总投资800多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税金120亿元,有力拉动地方约5600亿元规模的中下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9月2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必雄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立强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座谈交流。中电工程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郑良杰出席会议。杨立强表示,油气新能源公司坚定不移贯彻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满深503-H7井近日在8525米地下超深层获得日产75吨高产油气流。至此,塔里木油田已有100口8000米级超深井开采出工业油气流,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气深地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超深层油气资源量占我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氢能方面,2022年中国石油开展4个氢提纯项目前期研究,其中四川石化项目已建成投用。“点燃”冬奥历史上首支“绿氢”火炬,持续稳定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清洁氢能,累计供应161吨。新增高纯氢产能1500吨/年,
9月1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广西北海LNG接收站二期工程第二阶段两座20万方预应力混凝土全容罐顺利完成全国首次智能化同步双升顶,标志着该项目距离按期投产供气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广西北海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
9月20日,“能源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中国石油首座智能超级充换电综合示范站开业仪式在北京举办,这标志着中国石油首座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换电、电池检测、非油“七位一体”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站正式启动。中国石油北投冬奥村超级充换电站位于北京冬奥村南侧停车场,是中国石油落实国家“
9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17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重人本的员工发展促民生的社会贡献四个方面展示中国石油在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年度履责业绩
9月中旬,巴彦油田铁路专用线顺利通过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巴彦油田原油外输“最后一公里”正式打通,油田地面建设主要控制性工程悉数完工,全面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内蒙古西部首条原油转运站铁路专用线全面达到投运标准。巴彦油田铁路专用线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临河站
记者从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获悉,截至9月19日,中国石油新能源绿电累计发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实现清洁能源利用量61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近160万吨。这标志着中国石油清洁电力业务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迈上规模化发展新台阶。近年来,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双碳三新”领导小组的工作部
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9月21日,中国石油第17份社会责任报告重磅发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石油2022年度积极履责的足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供应商,中国石油积极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石油力量,彰显了负责任的央企形象。高站位
日前,来自卡塔尔的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LNG,累计向京津冀地区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米。当前正是备战冬供的设备检修窗口期。负责运行管理唐山LNG接收站的昆仑能源京唐LNG公司,抓牢安全运行,抓稳外输供
经过近3年不懈努力,围绕“全面感知、自动操控、趋势预测、优化决策”低成本稠油物联网建设目标,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风城油田作业区研究出适用于稠油吞吐开发区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通信组网等配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个低成本稠油物联网系统。“我们打破了‘单井自动化建设只在单井’的固化思维,形成了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60万吨/年延迟焦化除焦过程和焦炭池有机废气收集治理EPC项目(第三次)招标公告,主要目的实现对60万吨/年延迟焦化除焦过程和焦炭池有机废气收集治理,并对冷焦水、切焦水流程进行改造,实现密闭。通过本次改造,将除焦过程和焦炭脱水过程中挥发
9月25日上午,盛虹石化10万吨/年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装置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正式投产。连云港市副市长朱兴波、徐圩新区党工委书记石海波、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小苏出席投产活动。这是省内第一次大规模成功利用二氧化碳的里程碑项目。采用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ETL工艺技术,每年可主动吸收二氧化碳15万吨,将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化扬州石化码头仓储有限公司库区VOCs深度治理项目吸附吸收装置候选人公示,青岛诺诚化学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预中标,报价756万元。
我国的石化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突出表现在由产业总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由保障性供给向功能性、差异化、经济型供需转变,同时产业约束要素更加相对多元。我国石化行业面临多个拐点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8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建立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健全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交易体系,为优质新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实施老旧装置综合技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依托现代煤化工项目开展关键材料、工艺技术装备攻关及应用推广,提升节能减排降碳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各地区要立足产业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8月24日,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标准,遴选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重点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行业智能化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二批)》,《目录》中包括了难降解化工废水电催化氧化关键技术、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富甲烷气绿色高效转化制合成气成套技术、气体净化膜材料等28项技术/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
8月7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召开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建设推进会,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转入建设阶段。至此,独山子石化开启向乙烯年产能超300万吨“化工航母”进军的步伐。该项目7月18日列入国家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方案,7月24日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核准。该项目是促进国家石化产业供给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答复关于加快煤制油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答复中称,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相关全国、能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行业需要、技术发展等,开展煤制油标准体系研究,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为煤制油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院)成功开发出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制备技术,并完成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批量化生产,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氢能具备清洁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等优势,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PEM电解水催化剂被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9月19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对《关于支持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共包括十七项措施,明确推动落实石化化工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制定石化化工领域节
4月28日,中国石化与巴斯夫为南京一体化基地扩建项目奠基。该项目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的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巴斯夫”)负责运营。该项目包含新建一套丙烯酸叔丁酯(TBA)装置,扩建丙酸(PA)、丙醛(PALD)、乙烯胺(EEA)、乙醇胺(EOA)和精制环氧乙烷(PEO)等多套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近日,在河南洛阳吉利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施工现场,百余名工人正在忙着箍钢筋、扎桩基,几台吊机运送着施工材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吉利以石化产业为根基,谋划了100万吨乙烯、60万吨PX、110万吨PTA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如何解决企业落地后的污水处理问题成了
日前,东营市发布《关于印发东营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将建设1000万吨炼油装置,规划1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详情如下: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东营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东营市人民政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国内石化行业转型亦在急速前进。在国家层面政策大力引导下,当前,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紧锣密鼓落地实施,化工园区也被视为全行业规范化、集群式、一体化发展的典范,赢得多地高度青睐。在近期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与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在广东惠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宏观经济复杂严峻,行业发展面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衰退、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四大不确定因素。同时,江苏响水“3·21”事故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存、舆论氛围进一步变差。在这样的背景下
2019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5月23-24日中国·惠州届时园区与产业界高层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全国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进程及现阶段化工园区发展重点;发布“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及潜力园区10强”、第二批“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名单,并做典型经验介绍;石化原料多元化竞争格局、烯(芳)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行业绿色标准,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绿色标准持续完善四方面的目标。《指导意见》提出,
江苏省近日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让成千上万家化工企业备受关注。作为化工大省,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产业链发生影响。这回《意见》主要明确了江苏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措施,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并对沿江、沿海、太湖和苏北四大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