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新能源汽车“满电出行” 行不行?

2023-06-07 16:37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余璇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达到52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左右;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超过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

另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7。

不难看出,在新能源汽车规模持续爆发式增长背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交出“亮眼”答卷。如今,与新能源汽车补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也成为百姓化解“充电焦虑”“里程焦虑”,“满电”出行绕不开的“关键小事”。

此次,记者从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动力电池发展现状等方面展开调查,并深入北京、海南两地,实地探寻新能源汽车长距离出行“满电”、随时“满电”的真实情况。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余璇)

交通核心区、热门景区、特殊时段仍存一定充电压力

五一黄金周前,记者首站到访海南,沉浸式体验在海南旅游度假是否存在“充电焦虑”。

4月19日,记者在海南三亚凤凰机场租车处提车时发现,当地租车公司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办理排队等候人员较多,部分车行新能源汽车租赁窗口排队人数超过10人。记者向工作人员了解到,三亚新能源汽车租赁火爆的原因,与补能问题基本都能解决有很大关系,三亚市区停车场、景区停车场、酒店停车场多配有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可随时充电补能。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监察处处长徐涛曾公开表示,为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普及,海南正滚动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一张网”建设,自2019年到2022年底,海南新能源充电桩从5600个增加至66000个,全省充换电站已超过200座。

“基本上到处都是充电桩,随时可以补电,但是晚上充电排队车辆较多,白天更方便一些,我们基本在景区补电,玩回来电也充好了。”来自重庆、自驾旅行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在几天体验中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景区充电桩建设密度较高,充电桩建设、维修普遍比较到位,但在交通核心区、热门景区、特殊时段充电压力仍存。

记者在三亚市区就遇到停车场虽有空闲充电桩,桩前也特别张贴“充电车位,禁止占用”等提示标语,但仍有燃油车占位停车的情况。此外,记者走访多家景区发现,仍有少数景区停车场尚未建设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补电需要在附近另寻充电桩。对于景区充电桩的建设、管理仍须进一步精准规范。

此外,记者走访多家充电站了解到,夜间排队充电现象确实存在,前来充电的车辆甚至比白天还多。

夜已深,在三亚凤凰机场附近一家充电站,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络绎不绝。网约车司机王先生告诉记者,夜间排队充电,有一部分原因是出租车和网约车每天零点以后的充电费用比白天高峰期便宜近一半。“白天充电还会影响接单,所以夜间充电才是最佳选择。”王先生坦言。

“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主要体现在充电设施的保有量、充电功率以及充电车位的专用化率等三方面,从桩车(纯电动汽车)比来看,充电设施的密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副主任、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刘锴认为。

记者了解到,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1年底,海南的车桩比就已经达到2.5:1,同期国内车桩比约为3:1。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高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4月21日,记者选择海南环岛高速,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分界洲岛景区码头出发前往海口市区,导航提示全程186公里,途经7个服务区。

记者随机选取莲花、中原、大路东红、定安、龙桥5个服务区进行观察,每个服务区3—9个充电桩不等,1个充电桩可满足2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多以快充为主,基本不需要排队等待,仅有莲花服务区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记者选取大路东红服务区充电,体验良好,未发现“僵尸桩”现象,充电不需要排队等待,电量从20%补充到80%用时30分钟,花费约55元。

“随着车辆的增多,长途自驾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要更加重视高速路沿线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刘锴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的高速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尤其要进一步提高充电设施的充电功率和车位专用化率。同时,应注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向车主推送充电设施和车位使用的实时状态。”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已有超过57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超过1.8万台充电设施,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

“建桩难”“用桩难”有望进一步改善

“小区里地面车位不让随意安装充电桩,只有地下车库车位的车主才能安装,多次与物业协商未果,现在充电只能去家附近‘打游击’。”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高高兴兴买了电动汽车,但没想到充电却成了一件烦心事,“时常会遇到车多排队及燃油车占位导致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很头疼。”

此外,记者在北京调查采访中发现,“买车容易充电难”仍为部分居民小区的顽疾。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仍有12.4%的消费者认为存在充电桩安装难问题。

对于小区这“桩”难题,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勇表示,应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科学布局。地方政府出台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实施细则,确保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桩或预留安装条件。老小区以“一桩多车”共享为原则,将共享充电设施建设列入小区综合改造范围。

现阶段,国家能源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居住社区、公路沿线、内部停车场等充电设施建设场景,明确具体政策措施和建设运营要求,提升了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一系列顶层设计加速推进,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厘清了思路。

“随着车辆的快速增加,充电需求的稳步提升加上技术路线的进一步明确,充电设施的技术选型和布局将越来越合理,充电也将越来越便捷。”刘锴表示。

此外,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将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

与此同时,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可以预见,“建桩难”“用桩难”问题有望进一步改善。

提升动力电池性能化解焦虑难题

除了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能保障,动力电池的自身发展也是“满电”出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日前,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规模全球领先的同时,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也实现了突破,逐渐形成以纯电驱动为主的多技术路线态势。但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动力电池仍有许多“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

在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普遍存在电池续航里程“不自信”,虚标、缩水等问题已成为行业顽疾。尤其是低温季节,续航里程缩水更加严重,百姓出行普遍面临“里程焦虑”。

“我这是一辆纯电动汽车,官方续航里程475公里,我开了将近一年,跑了10万多公里,现在每天早上充满电也就能到460公里左右。冬天全天开暖风,最多也就能跑250—260公里,一天也就能挣400多元。”网约车司机厉先生告诉记者,“有时遇到行程比较远的乘客,接完这一单,下一单就不敢轻易接了。”

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网约车司机的“里程焦虑”更为严重。记者在北京调查走访时发现,网约车司机接单数量普遍受到充电因素影响,不仅是充电等待时长影响接单数量,还有因自身车辆里程普遍缩水引发焦虑。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新能源网约车司机在续航还有50公里时,就开始严重担心“掉电”问题,只剩20公里时,就会表现出极度焦虑。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存在缩水,实际里程达成率在70%—80%就算优秀。更有测评结果显示,60余款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达成率仅为48.5%,平均缩水率超过50%。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特性,续航里程会因为温度、用车习惯出现缩水情况。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需要技术突破,动力电池应在高安全、高比能量、长寿命和快充、超充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动力电池的技术趋势有两个,一是解决超充的问题,5—15分钟充80%的电;另外解决能量密度的问题,动力电池的重量要与油箱的重量一样轻。”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是业内关注的重点。

业内普遍认为,平衡好能量密度和性能的关系是发展高能量高安全电池的关键。相较于液态及半固态,全固态电池需要把全部原理改变,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需要解决。而半固态电池与原有电池机理改变不大,是一种安全技术,也需要研究推广。现有液态体系也有很大进步空间,随着对热失控机理的认识逐渐深刻,已经可以通过热控制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

对于未来电池发展方向,田玉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以及车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特别是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城市试点;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