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必须立足我国国情、遵循电力系统技术特性和发展规律,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绿色、可靠的电力保障。
系统运行机理及特性变化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形态将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调控运行模式将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转变。物质基础与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改变,使得电力系统平衡、稳定机理与特性发生变化。
在电力平衡方面,新型电力系统中源荷双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系统平衡由传统的“确定性发电跟踪不确定负荷”转变为“不确定发电与不确定负荷双向匹配”,电力可靠供应和新能源高效利用难度大幅增加。为了实现电力系统功率实时平衡,需要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节潜力,通过资源协同互动实现系统功率平衡、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在系统稳定方面,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明显,造成功角、电压、频率等系统稳定问题突出,同时交直流、送受端、高低压电网的紧密耦合也进一步增加了系统连锁故障风险。此外,由于海量电力电子装置的响应特性差异显著,其接入交流系统使得以宽频振荡为代表的新型稳定问题不断出现。因此,电力系统将由“同步发电机为主导的机械电磁系统”向由“电力电子设备和同步机共同主导的混合系统”转变,系统的稳定特性将由“机电主导”逐步向“机电—电力电子装置协同主导”转变。
柔性灵活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蓝皮书》提出柔性灵活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具体而言,就是要科学统筹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共同发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合理优化电源装机结构。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其中煤电要在保障全社会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并重电源转型,要持续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鼓励退役火电机组实施调相功能改造、优化新建煤电机组选型,提高煤电机组的平衡调节能力。水电要由传统的“电量供应为主”向“电量供应与灵活调节并重”转变,要适当超前布局调峰气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新能源要提升主动支撑能力,逐步实现在电力供应和稳定支撑方面的可靠替代。
打造坚强柔性电网平台。构建“大电网”和“分布式”兼容并举的电网格局,形成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电网网架,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助力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扩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跨省跨区通道规模,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支撑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和电力送出。加快各区域电网骨干网架建设,科学推动电网分层分区,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推动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实现与大电网的兼容互补和友好互动。
提升负荷灵活响应能力。系统整合分散的需求侧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挖掘负荷侧调节能力。推动微电网、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参与系统调控,充分发挥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等资源的平衡调节和稳定支撑作用。
加快储能系统布局应用。科学推动各类型储能发展,形成多时间尺度的电能存储和电力调节能力,确保系统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发展相协调。加快抽水蓄能建设,积极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作用,有效应对新能源系统功率大幅波动。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加快在源网荷各侧的建设应用,充分发挥其快速功率调节支撑能力,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与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以“双高”为典型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控制对象较传统电力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调度运行体系,通过一次设备、二次系统共同发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坚持系统规划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发展
传统电力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常规电源出力稳定可控,且天然具备提供短路容量、惯量和一次调频的能力。因此,长期以来电力系统规划采用了“以荷定源、源荷定网”的思路。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各侧电力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电量平衡更加复杂、安全稳定问题呈现新特征,电力保供难度前所未有,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统一规划、统筹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常态化开展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准确把握电力电量平衡面临的形势任务,科学研判源网荷储发展需求。加强源网荷储统一规划,促进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储能各环节协同联动、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各侧优势特点和调节能力,共同维持电力电量平衡,在新能源全面实现安全可靠替代常规电源之前,需要合理规划新建常规电源、维护好存量机组。统筹好各类电源、储能与电网建设周期的差异,力争实现源网荷储一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二是加强各环节支撑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稳定水平。发挥好常规电源的基础性稳定支撑作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稳定支撑需求,因地制宜提出常规电源的发展路径规划。新能源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主动支撑能力,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逐步具备与常规电源相近的涉网性能,承担起作为主力电源的稳定支撑责任。发挥好储能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的支撑性作用,推动可调节负荷、非生产负荷参与事故紧急调节。
三是强化调度运行体系建设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复杂多变,控制变量成倍增加,新能源发电、储能、可调节负荷、非生产负荷均需要纳入调度范畴。要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调度运行体系,精准掌握电力系统特性变化,不断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统筹全系统调节资源,支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此外,对二次系统的高度依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需要统筹开展源网荷储各侧二次系统规划,通过一次设备、二次系统共同发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广域可观、可测、可控,保障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作者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开放共赢构建我国能源监管发展新格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变革深入推进。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机制,携手推动能源绿色清洁发展。中
12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参加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并作主旨发言。峰会上发布了《中国式现代化南网新实践》报告。该报告显示,作为能源电力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定不移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投身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成长,企业资产总额、售电量已超万亿,在世
最近,盐城响水县供电公司接到盐城市共建低(零)碳产业园的集结令和邀请函,紧紧围绕“争创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建强新型电力系统专班,深化变电站全停全转能力提升及新能源消纳能力研究,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打造绿色低碳“响亮”增长极。
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长期从事配电系统与微电网技术研究,在配电系统结构优化、微电网控制系统与装备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国之大者”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聚焦“国之大者”,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55686”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锚定“面上有提升、重点有
12月6日,宁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并发布了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蓝皮书《宁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宁夏是全国重要能源电力基地和“西电东送”战略最早送端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具备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先决条件。宁夏电网具有“地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张家口市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3〕9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宜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宜兴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建设储能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商业模式落地机制,支持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建设用户侧独立储能项目。探索储能融合发
截至11月30日,今年内蒙古特高压外送电量1342.67亿千瓦时,占国网蒙东电力外送电量比重35.35%。今年,国网蒙东电力以绿为底色,重点推进蒙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动服务“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持续加快建设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工程、国电投白音华电厂接网工程、赛音昭500千伏开关站
11月16日,寒冷地区首批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全面开工启动建设。项目投运后,可有效缓解新能源富集地区调峰调频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新能源外送输送能力,提高负荷中心电力保供能力。随着能源清洁转型的深入,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不断提高,新型储能作为构建吉林省新型电力系统、支撑“陆
12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参加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并作主旨发言。峰会上发布了《中国式现代化南网新实践》报告。该报告显示,作为能源电力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定不移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投身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成长,企业资产总额、售电量已超万亿,在世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做好2023—2024年度电力迎峰度冬各项工作,确保电力有序可靠供应,阜阳市制定《阜阳电网2023—2024年度电力迎峰度冬负荷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据预测,2023—2024年电力迎峰度冬期间(2023年12月—2024年2月),安徽省调度口径最大用电负荷需求约5150万千瓦。迎峰度冬
南网报讯11月28日至12月1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到公司部分在粤企业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深圳供电局、南网储能公司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南网超高压公司龙门换流站等地,听取了电力保供和科技创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5日11点09分,沧州电网最大达到709.9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历史最大负荷705万千瓦增长0.695%,较历史度冬最大负荷684.7万千瓦增长3.68%。据了解,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精准开展省、地、县三级日前负荷预测,做好用电负荷趋势性分析研判,切实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加强迎峰度冬期
在南非政府宣布该国供电情况渡过“最艰难时刻”仅一个多月后,南非全国性限电“卷土重来”。当地时间11月30日,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对外证实,本周内将延续高级别限电水平,直至南非供电情况出现好转。这意味着单日南非平均将削减至少5000兆瓦时的供电,普通民众也将再度面临每日平均停电时长8小时的生活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9日,兰溪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2023年兰溪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的公示,公示期自2023年11月30日至2023年12月8日。文件提出,根据省电力公司信息,2023年全省电力供需形势紧张期间,电力生产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统筹考虑各种因素,2023年金华电网最大错避峰负荷为320万千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8日,嵊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11月28日—12月5日。文件提出,为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部门单位用电,避免用电紧张时发生大面积无序拉限电,积极探索电力需求响应等市场化管理
11月24日,山西省晋城市首个电网迎峰度冬建设重点工程周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周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工程新建220千伏周壁变电站1座、铁塔95基、架空线路33.631千米。该项目可提升晋城市主网供电能力,服务地区新能源就地并网消纳,为阳城县陶瓷工业园区、化工园区新增负荷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等九部门发布印发《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励各地安排用电、用水、用地、能耗排放指标,纳入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清单,将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投资项目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按规定给予用
11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签署深化应急联动备忘录,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三方四家电力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落地实施。目前,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有5家隶属中国广核集团的核电厂。根据此次签署的备忘录约定,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逐级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落实并细化应
受强冷空气影响,11月22日晚起,北京出现寒潮天气,气温降幅超过10摄氏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通过多项冬季供电保障措施确保首都地区电力可靠供应。依托精准气象预警预报系统数据,国网北京电力市、区两级电力调度密切跟踪天气和电力负荷变化趋势,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优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该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0日,湖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武汉市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WHCER-02-001-V01)。该文件是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旨在通过碳普惠机制引导居民合理、低碳用电,降低高峰时期电网负荷,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电力资源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负荷管理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期:2023年11月28日至2023年12月11日。细则中提出,需求响应执行程序一般包括响应启动、邀约确认、响应执行、过程监测、结果公示、资金发放、效果评估等环节。建立并完善与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8日,嵊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迎峰度冬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11月28日—12月5日。文件提出,为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重要部门单位用电,避免用电紧张时发生大面积无序拉限电,积极探索电力需求响应等市场化管理
11月16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启动全市虚拟电厂资源(调峰)规划工作,深入挖掘上海市可调节负荷资源潜力,提升虚拟电厂资源的响应能力,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国网上海电力牵头组建了负荷管理柔性团队,深入摸排可调节负荷资源分布情况,测算实际可调可控的负荷资源容量,预计于2026年年底实现全市虚拟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发布2022年春节期间电力需求响应补贴资金公示。详情如下:关于天津市2022年春节期间电力需求响应补贴资金情况的公示按照市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对拟列入天津市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的2022年春节期间电力需求响应补贴资金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自公示之日起
近日,云南省启动了2023年第一次电力需求响应,分别组织开展了邀约削峰响应、邀约填谷响应、日内实时削峰响应。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执行情况超预期。其中,邀约削峰响应成交容量150万千瓦,实际最大响应容量172.95万千瓦,执行率115.3%;邀约填谷响应成交容量20万千瓦,实际最大响应容量26.5万千瓦,执
数据中心成新耗能大户。2022年全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到2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约3%。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为2166亿千瓦时,为同期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1036.49亿千瓦时的两倍。随着互联网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提升至5%,到2030
加快推行电力需求响应正当其时(来源:微信公众号“配售电研究中心”文|姜庆国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改革专家)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修订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引导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参与市场化电力需求响应,开展绿电交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建充电基础设施应采用智能设施,推动既有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探索电动汽车负
关于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的报告市能源局局长王力平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2022年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国家、省能耗双控核算原则,202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3.75%,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超额完成2022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4%
9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主持会议。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智刚作工作汇报。李春临参观了公司发展成就展,调研了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生产经营、电网运行、电力安全保供等方面情况。李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