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换电产业发展再迎新机遇

2023-06-26 09:4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充换电充电设施充电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预计今年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增量至少将是去年增量的两倍。”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由中国充电桩网、充换电百人会主办的2023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上表示。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近年来,充电技术快速发展、换电卡车的保有量也在急剧增加,充换电行业取得重大进展。在政策的持续加码下,充换电行业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

■■充换电产业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持续加码充电桩发展相关政策,行业热度再度引爆。1月6日,商务部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充电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和提高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水平。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宣布,新增公共充电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比例要求,明确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不低于10%。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是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视频致辞中总结道:“频繁出台的政策意味着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充电桩始终保持高增速。据中国充电桩网统计,2021年至2026年为充电桩行业快速成长期,预计2026年国内充电设施保有量达1766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在换电方面,启源芯动力营销事业三部总经理盛辉表示:“长期来看,伴随换电重卡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带来的能耗水平降低,充换电网络不断完善带来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提升,换电重卡行业增长动力已由早期纯政策驱动转向企业ESG责任及资产全生命周期运营经济性双重驱动,预计行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充电网络建设亟待关注

“总体来看,当前充换电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亟需进一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

对于充换电企业来说,盈利仍然是一大难题。“目前,无论是元器件企业充电运营商,还是充电桩企业,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盈利。”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贾俊国表示,“当前有些地方的充电桩设备招标价格已低至每瓦时2角多,如此低价根本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如何实现盈利、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是当前行业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与此同时,充换电产业的发展也对电网带来不小挑战。以国内电动汽车保有量第一的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高级业务经理向佳霓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随着政策驱动和技术成熟以及充电网络建设,电动汽车在上海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上海电网度夏期间午峰、度冬期间晚峰存在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现象。”

为了减少电动汽车充换电,特别是电动汽车集中充电行为给电网带来的影响,上海通过多种方式保障电力有效供应。向佳霓介绍,在政策机制方面,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等委办联合发布了《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和《上海市促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序发展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在上海大力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桩。同时推出了居住社区私人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引导车主主动到低谷时段充电。在电网调度方面,通过利用需求响应引导电动汽车用户响应电网需求,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国网上海公司持续开展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培育工作,积极推进电动汽车资源普查与接入工作。当前已培育电动汽车虚拟电厂5家,接入容量约12万千瓦。2022年,共引导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26次,其中削峰20次,填谷6次,总计削峰电量26.8万千瓦,填谷电量7.8万千瓦。”

■■充电基础设施需实现协调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周丽波表示,当前,我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已经从“能充电”向“充好电”转变。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角度来看,未来的充换电基础设施需要协同发展。“这意味着要把充换电设施放入城市的基础设施来协同规划。我们应该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充分考虑充换电设施布局结构,考虑是集中建设还是分散建设,布局快充还是慢充,而不仅仅只考虑车桩比。”

向佳霓表示,目前的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充电网络与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融合已经在政府、行业间达成共识,当下是建设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的黄金时期。“后续我们将加大各种探索和技术验证工作,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充电负荷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有效引导电动汽车参与电网各种调控场景中来,加快推进融合进度。”

在换电方面,针对精准布局落地难,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电力容量及土地限制等实际问题,盛辉建议,强化电动汽车换电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并配套相应的产业引导支持政策,将换电站建设纳入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电力专项规划和高速、枢纽等区域间交通领域规划专项,遴选具备符合条件的换电站建设场地,优化充换电站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换电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落地。“同时,换电产业链中各企业如电池厂、主机厂等共同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持续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换电重卡及换电基础设施迭代,打造优质的共享互换补能网络,拓展行业上限,实现换电重卡行业的良性发展。”

贾俊国认为,接下来应该把握“双碳”目标下能源与交通电气化的新变革。“在能源与交通的变革当中,如果我们尽早认识到或者更好地去实践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协同,产业发展将会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换电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