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月27日,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在四川内江经开区开建。活动现场,内江经开区、威远县分别与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随即举行开工仪式,实现“签约即开工”。
据悉,该项目总投入约105亿元,设计硅碳负极新材料总产能达30万吨。项目将分两期建成5条生产线,其中一期12万吨,第二期18万吨。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450亿元,年纳税约15亿元,将填补内江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空白,也是内江近年来首个投资超10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已正式启动的规模最大的硅碳负极新材料生产基地。此外,同步开工的年产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未来将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配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高性能锂电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供应商杭州星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禾原点。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以及在技术迭代基础上,突破规模化量产。据了解,星科源成立于2022年1月,聚焦于锂电用硅碳负极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能力,力争成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多维度新能源材料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025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打响!继比亚迪于1月对其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万元级优惠政策后,近日包括特斯拉、理想、小鹏、智己、吉利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在蛇年春节后推出其新能源汽车最新优惠政策,单车优惠力度最高超3万元。与此同时,这场“竞赛”或将带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飙升,而动力电池领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提到,2024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基本形成覆盖电池材料、储能电芯、变流器、系统集成和回收利用的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丰富应用场
过去一年,包括硅氧、传统研磨硅碳、新型多孔硅碳等在内的硅基负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消费电子端渗透率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端示范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也积极扩产。然而,在需求释放、性能突破与产能爬坡的多重推动下,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掣肘与现实考验,有待进一步厘清其背后的驱动逻辑。与
据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消息,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签署2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资料显示,矽立科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CVD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11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共430个项目入围,其中A类项目34个,B类项目396个。其中含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安徽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8日,北交所公告显示,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洋科技)IPO终止,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兴洋科技于2023年12月29日申请北交所IPO,经历一轮问询,北交所审核关注了业绩大幅增长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高性能锂电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供应商杭州星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科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禾原点。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以及在技术迭代基础上,突破规模化量产。据了解,星科源成立于2022年1月,聚焦于锂电用硅碳负极的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29日,英国格洛斯特郡的赛伦塞斯特混合太阳能发电厂发生火灾,该电站由23MWP光伏发电、51MWh锂电池储能电站构成,占地超过88英亩,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由沃灵顿自治市议会拥有。火灾于下午3点左右发生,浓浓的黑烟喷向天空,从邻近地区和主要道路上都能看到,40多名消防员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埃普诺集团消息,5月21日,埃普诺集团旗下内江子公司硅碳负极项目首批设备顺利进场,这标志着内江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即将迈入关键的设备安装阶段。2023年6月27日,四川内江经开区与埃普诺集团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和年产3万吨高纯微米硅材料
为杭州亚运会提供接驳服务的2500台吉利星际客车,产自四川南充;在四川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研发的G50重型燃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四川各地,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四川要进一步从全国大局把握自身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立足本地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和主
9月20日,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正式开工。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400亿元,年纳税5.25亿元-6亿元,解决地方就业600人。首期年产能12万吨,建设期10个月,项目计划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并在2024年12月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