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设计研究院王李吉
发言整理如下:
我的分享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杂环境及基础选型
二、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三、深远海复杂环境设计研究
四、平价条件下深远海设计思考
五、展望
一、复杂环境及基础选型
中国沿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各海域气象、海洋水文、工程地质等海上风电场环境条件差异很大,与欧洲海上风电场相比,我国海上风电场环境条件具有鲜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首先是深厚软土,其次是浅覆盖层,第三是台风的影响,从基础设计走向中远海,台风的影响对整个机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第四是冲刷的影响,这是以后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长江口或者珠江口等地整个流速的影响,导致冲刷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第五部分是海冰的影响,根据国内风电场的规划,在辽宁、天津、山东等地,都面临着海上风电海冰的影响。
首先台风,在此不做展开说明。台风是极限载荷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要考虑风机上设置一个柴油发电机的备用电源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备用电源在深远海条件下能否及时启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的安全,这在深远海基础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第二是海冰的设计研究。我国中远海地区,海冰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针对以上前提,上海院在北方部分海上风电场设计中,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包括数字模拟以及试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主要是抗冰的解决方案,在北方风电场风机基础上采取破冰结构,解决整个海冰区风机基础设计问题。
第三,在整个复杂环境下有冲刷的影响,尤其是单桩冲刷对于整机安全影响非常之大。
在江苏有些风场整个冲刷会达到10m左右,设计院在做防冲刷方案的时候,通常会预留冲刷深度,包括采用固化土技术,后续有一些压缩材料等新型材料技术。总的来说,比如说在30m左右的水深,有单桩应用场景的,还是会重点考虑一些防冲刷方案,这也是对整个风电开发成本造价影响非常大的因素之一。
第四,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比较特有的浅覆盖层设计条件——岩基埋深非常浅。海上风电的固定式基础会采用打入桩基的技术,我们在福建兴化湾和广东阳江做了很多嵌岩工程,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
勘测手段只是一个孔的覆盖,很难判断整个岩面的起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打到一定高度后发生卷边的问题。浅覆盖层的地质条件,这在固定式基础设计里面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边际条件。
针对以上这些困难的地质条件,包括外部的台风、冲刷的不利,我们会针对这些边际条件进行初步选型,近海高桩承台用得比较多,单桩作为一个比较经济实惠、施工简单的基础形式在深远海用得较多。
另外用得比较多的是导管架吸力桶,从传输设备到施工成本以及适用条件,考虑的还是打入式导管架,这对于整体浅覆盖层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在深远海环境下,尽量还是通过导管架吸力桶或者单筒复合筒,不需要打桩作业以及海上灌浆作业,通过抽负压的形式,把整个基础相当于座落在海床上面,再完成上面的风机吊装。
二、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这对于风机基础设计提出比较大的挑战,从《“十四五”规划》我们国家对于海上风电规划可以看出,规划的水深是越来越深的,无论是从北方的辽宁到天津,再到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规划的水深基本上很多都达到60~70m,这样的条件下,漂浮式基础已经有一定的经济性,包括应用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我国目前的一些船机设备,包括制作厂、一些工艺,整体还是处于为固定式基础服务的状态。基于这样的条件下,固定式应用前景还是比较大的。
随着水深越来越深,会体现很多新问题,包括大容量风机的运用对于基础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大载荷的影响,包括疲劳载荷和极限载荷。同时,大容量风机,因为整体的重量非常重,导致风电机组+整体频率降低。此外逐渐走向深远海,面临波浪增大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海上风电政策发展,离岸10公里、水深超过10公里,随着风电的发展,从趋势上来说可能越来越走向远海,后面也存在变成“双30”规定的趋势。这个政策还没有完全发布,但是从行业判断来说,肯定是往深远海方向走。
第三,风电行业开发从独立建设到集中连片建设,对于海缆的降本增效是非常有好处的,根据上海院测算,整体规模化出现以后,单位千瓦投资降幅8~11%。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基础尺寸越来越大,导管架整个尺寸达到2000吨量级,水深越来越深。
三、深远海复杂环境设计研究
深远海施工成本比较高,在前期就会进行一些磁法、地形测量和地质剖面的测量。国外主要是把钻探作为主要的测量,主要是海床和井下两种,我们通常针对深远海主要还是采用井下式CPT。
首先,针对深远海,应用场景较多的是大直径单桩、导管架和导管架吸力筒,当大直径单桩走向深远海,主要难点就在于制造。
导管架结构难度较大的是对管桩连接,随着深远海的推进,导管架制作精度很难满足要求,包括现场打桩,所以我们进行试验研究,可以看出整体强度还是有一定折减的,这也是制约海上导管架的因素。
第二,随着水深越来越深,如果一旦发生结构和波浪共振,对于整个结构强度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一体化设计方法,针对30m以下,可以降低工程量达到10%以上。但是针对30m以上大容量风机,测算发现,一体化设计手法,对于整体工程量下降并没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水面以上,包括上部导管架节点,可能有较大的优化。但是因为下部的节点受海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对于下部节点甚至于有反向工程量的增加。
导管架吸力筒,最重要的就是下沉的内容,我们结合在广东区域、北方区域下沉的经验,进行数值的模拟,结合国外的技术经验,修正以后发现整个公式对于评估黏土还是高估了下沉阻力,对于沙土还是低估了下沉阻力。
防腐手段变化,从外加电流的防护手段,随着距离越来越远,保证整个防腐结构安全。
运维结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运维母船通常会设计一个波浪补偿悬梯,外加一个波浪补偿悬梯接口。
四、平价条件下深远海设计思考
首先是波浪力研究,波浪力占比大,计算与实际存在偏差,我们采用势流理论和物理模拟试验。
高强材料应用,对于整机过渡带,特别是一些应力提升的地方有较高的提升,整体过渡带优化可以达到8%。
单桩优化,作为一个相对偏刚性桩状态,基于此,可以进行优化。
导管架优化,提出模块化需求,针对远海,国外通常会对一些疲劳比较敏感的节点位置采用一些铸造件要求,对于提升整个疲劳寿命是非常有帮助的。据测算,如果采用锻造件或者铸造件,整体导管架主结构工程量可以下降2~3%左右。
钢管桩优化,海上风电装机计算,基于近海港口工程理论,结合场区静力初探对比,基于常规的有所提升,这对后续装机优化还是有好处的。
五、展望
后面也是一个融合发展的方向,包括风+渔业、风+光伏、风+波浪,上海院都有相应的课题进行研究,包括后期数字化的趋势,以后的设计肯定是考虑数字孪生,会有仿真的设计,包括后面施工数字化监测工程、后期运行期监测的数字化工程,都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我的主要介绍就是以上内容,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8日,华电科工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明确: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重点围绕氢氨醇一体化技术、氢氨醇装备技术、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深水导管架、海上换流站、超高速皮带机、熔盐储热、重力储能、掺氨燃烧、水能高效利用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136号文"),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式告别政府定价时代。在136号文撕开补贴温床的裂痕中,中国海上风电正上演着史诗级的双重突围:向东,是水深超45米的深远海战场,造价每千瓦1.3-1.8万
4月,两部门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提出,在实施“三改联动”基础上,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以新一代煤电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件公布以来,电力央国企集团之间、央国企与各地区举行的会见中,多次提及将在新一代煤电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本次会上,晋江市人民政府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引进金风(晋江)新能源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进行签约。该产业园项目计划总用地面积1200亩,拟选址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金井镇围头物流园、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联合组团)。该项
“136号文”出台后,传统的新能源运营模式面临重大挑战:收益波动风险加剧、零电价甚至负电价成为可能;从“多发电”到“巧发电”、“发好电”,商业逻辑的巨变对风机设计和风场运维带来颠覆性挑战;系统消纳能力有限,跨省绿电交易履约难……叠加深远海风电本就面临的造价过高、失效风险大、运维成本
6月20日,2025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于辽宁大连盛大启幕,大会聚焦深远海开发、装备升级与技术创新等前沿议题。阳光风能携多款海上风电变流产品方案亮相大会,以实际行动赋能海上风电产业进阶,助力绿色能源发展。砥砺深耕风电领域,阳光风能始终将海上风电作为战略重点。本次大会上,阳光风能产品中心总经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6月12日下午,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率队前往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与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梁就深化双方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国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文进出席。吴磊对国信集团长期以来对上海电气的支持表示感谢,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我国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着全球规模最大、保持安全运行记录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的电网。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过程中,从技
浙江省科技厅日前公布2024年度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由运达股份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共同组建的浙江省“全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正式获得认定。该实验室是浙江省聚焦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重大创新平台,将致力于突破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瓶颈。“全省重点实验室”是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
6月25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于2025年6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
6月9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采购成交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成交候选人:秦皇岛平稳贸易有限公司,应答报价:68179.06039万元。第二成交候选人:河南隆尔顺商贸有限公司,应答报价:71528.57902万元。第三成交候选人:豫商(河北雄安)智能科
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法律风险频发。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作者:莫泰京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新能源行业法律风险白皮书——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一、行业趋势
近日,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风电行业相关活动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14日,大金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关于签署欧洲某海上风电场单桩基础制造、供应和运输合同的公告》,蓬莱大金将为欧洲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超大型单桩产品,合同总金额约1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26.46%。本
关于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
痛点直击:液压拉伸法-锚栓预紧力不足导致塔筒倒塌风险风力发电的基础锚栓一旦安装完成便成为监测盲区。锚栓是否达到设计轴力、是否因施工不规范而未有效拉伸,在长期运行中是否松动通常无法实时掌握。部分风场盲目相信液压拉伸一拉就准,甚至存在预紧力维护摆拍现象,导致维护流于形式,埋下塔筒倾斜
中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4月16-18日,第十一届中国海上风电大会暨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厦门召开,永福股份首席设计师兼副总工程师刘蔚受邀参与“技术创新#xB7;高质发展”圆桌讨论,系统阐释了“海上风电#x2B;”模式如何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同期,永福股份发电事业部电控室主任张起超发表《海上风光同场及风光差异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一边是海上风电超长的产业链系统,一边是有雄厚基础的国家老牌工业基地。当辽宁省绿色发展与海上风电产业相互碰撞,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日前召开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上,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周轶赢指出:辽宁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近日,巴西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试点项目——AuraSulWind项目正式启动,计划采用明阳智能18MW漂浮式风电机组。项目预计投资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8亿元),由日本JapanBlueEnergy(JBEnergy)牵头,联合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工会、港口管理局、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明阳智能以及多家工程、环境监测和运
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将邀请来自行业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福建,这片海域辽阔的东南沿海省份,坐拥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其年均风速超9.5m/s,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逾4000小时,澎湃的海风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吸引着全球目光。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福建已有11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新动态,总装
6月20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金风科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00600.5万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
6月20日,浙能集团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发布《浙江某海上风电场(C项目)可研报告及专题、项目申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技术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此次招标项目概况与竞争性谈判范围:浙江某海上风电场(C项目,机组容量200
6月6日,经中央组织部宣布,张传江正式调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6月18日,履新不足半月,张传江赴集团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工作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后,他对有限公司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他强
6月18日,浙江省舟山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变更的批复》。根据《批复》,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项目调整后项目建设内容为:拟安装18台单机容量为14MW风电机组,装机规模252MW,配套建设一座±200kV陆上换流站,及送出海缆约50km(其中陆上段约2619m,敷设方式为定向钻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