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送端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的原因
装机结构单一,有效保供能力不足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高,受气候影响大。我国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水和风光资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不断攀升,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可再生能源已位居发电装机主体地位,占比居全国前五(表2)。西南地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基地,四川、云南的水电装机占比分别达到78.7%、72.8%,但具有年调节及以上能力的水电站比重少,跨季调节能力差,电力供需丰枯、峰谷矛盾长期存在。四川全网三分之二为无调节能力的径流式水电,发电能力受来水制约,在遭遇如2022年“最高温度、最少来水、最长时间”的极端气候时易出现电力电量缺口,电源“自保”能力不足。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煤电,成为地区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反调峰特性突出,日内新能源波动量由2018年2654万千瓦上升至2022年6096万千瓦,是负荷日峰谷差的3倍,光伏占比不断提高,“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情况不断加剧,负荷高峰时期电力供需紧张。
表2 2022年西部省份发电装机结构(单位%)
常规电源配置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保供能力。青海、四川、云南火电占比仅为8.8%、14.8%和13.8%。近几年来水偏枯,水电出力减少,煤电装机不足,导致电力供应趋紧,特别是成都负荷中心缺乏本地电源,“空心化”严重。为保障水电汛期和新能源大发时期的发电,煤电需要深度调峰甚至停机来腾出空间,煤电利用小时数常年维持在2000-3000小时(图1),且调峰等辅助服务回报不足,容量稀缺价值亦未得到合理体现。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火电亦受到低边际成本的新能源发电量的挤压和出清价格的拉低,收益大幅下降。部分煤电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清算,2019年云南国电宣威电厂、甘肃大唐国际连城电厂申请破产清算,负债率超过300%。西北地区电源结构趋向同质化,青海水电调峰能力已发挥至极限,各省时段性互补优势减弱,负荷高峰省间互济愈发困难。火电占比相对高的新疆、陕西、宁夏,近年来受一次能源价格上涨影响,电煤供应量和质问题并存,火电出力受阻。
图1 西部部分省份火电利用小时数
产业布局西移,电力电量超预期增长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有力促进西部经济增长。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和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均提出“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2020年1月,中央确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成渝、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一系列政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用电量增长格局呈现“西快东慢”态势。过去三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6.1%(表3),西藏(15.2%)、陕西(12.2%)、云南(9.7%)和四川(9.4%)位列增速前4位,青海(8.8%)、重庆(6.6%)和新疆(6.5%)也高于全国水平。
表3 西部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高耗能产业“西迁”,带动负荷电量大幅增长。“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总量控制、碳交易市场、欧盟碳关税等政策,为西部省份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发展经济和东部高耗能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布局产能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十三五”后期,云南、四川、青海等省以优惠电价政策,大规模引进了电解铝、晶硅、盐湖产业、数据中心等高耗能企业,三省2020年电解铝产量增速分别达44%、47%和9%(图2)。云南从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承接了超500万吨电解铝产能,电解铝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比重从2019年20%上升到2022年33%。青海2022年单晶硅、多晶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倍和1.6倍(图3)。高耗能行业带动了用电量超预期增长的同时,也抬高了负荷尖峰,加之工业负荷调节潜力不足,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
图2 云南、四川、青海电解铝年产量及同比增速
图3 青海单晶硅、多晶硅年产量及同比增速
输电通道受限,省内省间互济缺乏灵活性
单向外送功能为主,双向互济能力有限。西部地区作为“西电东送”大基地,除重庆、西藏之外,外送电量占发电量的比重均在20%以上,其中宁夏、云南、四川在30%以上(表4)。长期以来,西部电网规划主要服务于大规模电力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以跨省输出为主,在设计建设阶段主要规划单向送电功能,存在出力变化不频繁、送电僵直、返送能力弱的弊端。四川目前建成的跨省跨区“六直八交”通道主要用于水电外送,与省外电力互济通道少、能力低、保障弱。“西电东送”大部分电量依托国家计划、政府间协议等刚性执行,送电方向、时间、价格相对固定,无法及时根据电力供需形势和市场价格进行灵活调整。部分线路“点对网”式的外送交易方式使得一些省内机组不参与省内电力供应,极端情况下对省内支援能力有限。
表4 西部省份电网外送电量比重
“强直弱交”问题突出,电力输送功率受限。伴随着特高压“西电东送”直流输电规模的大幅提升,多外送直流弱送端电网网架格局呈现“强直弱交”特性。受短路电流、输电走廊等因素制约,送端交流输电网架建设滞后,相对持续增长的直流送电功率,交流电网承载直流故障引发的转移潮流能力不足,运行中主要采取限制交流断面功率或外送直流功率运行的措施。四川电网是典型“强直弱交”电网,造成攀西、甘孜等地水电500千伏送出通道受阻,锦苏和宾金特高压直流降功率运行。西北电网 “大直流、大新能源、弱交流”特点突出,直流输电通道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单回直流最大额定输送容量已达到1200万千瓦,同步机被直流汇集的新能源机组大量替代,系统短路容量较低,电压稳定问题严重,为避免大规模新能源脱网,会采取限制直流输送功率及新能源出力水平的措施。
可再生能源送出通道重载,下网电力承接能力不足。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有的交流网架不仅要保障省内供电,还将承担起汇集外送的功能。由于新能源时间上出力的不确定性和空间上装机分布的不均匀性,电网重要断面日内潮流变化剧烈、反转频繁,有可能导致一些通道重载、过载。川渝水电集群和负荷中心呈东西逆向分布,外送、内供电力均自西向东穿越,导致多回水电外送断面重载或满载。2022年夏四川便受省内攀西通道和川南电网断面受限影响,无法将金沙江、雅砻江、向家坝等水电基地下网电量全部送至负荷中心。另外,西部省份电网基础设施仍然较弱,局部电网与产业布局不相适应,部分电解铝、工业硅等新增产业布局在现有电网盲端、末梢,网架薄弱、电源支撑和变电容量不足。
引发的问题和矛盾
西向东送可持续问题
西部内供电力需求增长。随着高耗能产业西迁,西部省份的电力需求将以高于全国增速的水平快速增长,且晚于东部地区达峰,西部满足自身用电的需求加大。“十三五”中期以来,受东西部产业格局变迁、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跨省、跨区输电量增速逐年下降,分别由2018年14.6%和13.5%下降到2022年的4.3%和6.3%(图4)。
东部用电增速放缓。作为定位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地区,东部面临更强的能耗、碳排放约束,除产业转移外,能效提升将推动经济增长与能耗脱钩。同时,受端地区也有意降低电力对外依赖程度和安全稳定风险,海上风电和分布式能源规模将大幅提升。据统计,广东省外受电比重从2020年约30%下降到2022年的23%,相应外受西电电量从2009亿千瓦时降到1772亿千瓦时,未来三年省内将新增9000万千瓦装机,接近云南现有装机规模。
电源接续基地诸多问题待解。西南优质水电资源已基本开发殆尽,预计四川、云南在2025年左右电力外送能力达到峰值,2030年后电力外送能力将出现下降。“沙戈荒”风光基地、藏东南水电基地,地质气候条件相对恶劣,施工难度大、投资建设成本高。跨省区输电通道资源紧张,前期工作协调难度大。若网源协调、外送经济性等问题不能妥善处理,将影响未来西电东送规模。
图4 2015年以来跨省、跨区电量增长率
送端受端争电矛盾
西部送端省份电力供需偏紧,自用和外送矛盾加剧,送电能力和意愿双双下降,比如西北地区短时电力缺口导致外送能力不足,云南打造电解铝产业希望减少外送广东电量,内蒙古上海庙经开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导致外送山东电力意愿不足。
政府间关于外送线路走向及落地点博弈加剧,各方利益诉求难以平衡,曾出现多地“争抢”“截留”雅砻江中游水电、白鹤滩水电、陇东新能源的情形,导致外送落点争执不断,影响配套送出线路的核准建设进度。
省间中长期交易组织日趋困难,跨省区送受电计划难以足额落实,送受端省份对交易价格存在较大分歧,新能源涨价诉求凸显,发电企业高峰时段更倾向参与现货市场,电力交易呈现“多月转月度、月度转月内、月内转现货”迹象,足额稳量稳价长协签约不足。2022年西北、东北大幅调减“网对网”外送规模,分别同比减少67%和60%。
送、受电曲线匹配困难,调峰需求难以达成一致,送端省份调峰电源结构性不足,用电高峰时段平衡裕度有限,外送曲线优化难度加大。2021年西北地区采取极端曲线校核削减银东直流晚高峰时段的电力外送,对山东省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造成影响。
跨省跨区输电费问题
调节成本分担问题。对于主要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输电工程,由于送端可再生能源来水来风日照的周期性和随机性,输送电量呈现波动性,需由火电等可调节电源参与调节,满足送电曲线要求。四川等西部省份为保障水电和新能源稳定外送,增开高价火电机组调峰调频,扩容投资加强送端网架,其成本未能向受端用户合理疏导,推高省内用户电价。
跨省区工程输电定价问题。我国以送电功能为主的跨区域电网工程输电价格实行单一电量电价形式,若可调节电源容量不足或送端省份留存电量,将导致直流输送电力不足,输电利用小时数低于设计值,投资成本回收周期拉长,经济效益下降,通过传统的单一制电量电价难以合理回收投资。在反映短期边际成本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中,以长期输电投资成本定价的单一制电量输电价格可能在某些时段推高受端地区市场出清价格,降低送端机组跨省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效率,不利于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相关建议
坚持煤电托底、多能互补提升有效保供能力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协调规划,进一步增强电源多能互补、水火互济能力,积极布局“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提升区域综合供电能力。加大龙头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力度,提高水电自身调节能力。依托藏东南水电、“沙戈荒”大基地等接续送电,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纳入送端省份就近就地消纳比例。按照留有裕度、适度超前原则,配足托底电源,提升支撑性及调节性电源供应能力。发挥煤电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性调节电源作用,积极推动煤电与煤炭、煤电与新能源联营。在西部燃煤机组利用小时严重偏低的省份,探索建立容量补偿机制,为煤电等资源参与灵活性调节提供合理的经济回报,保障发电容量充裕度。综合考虑负荷增长情况、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在负荷中心附近和天然气资源富集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燃气机组。
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提升市场配置资源能力
送受端争电矛盾,暴露出传统的“西电东送”计划分电方式,已不适应地方利益格局的动态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尤其是随着西部“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的逐步建成,也将面临着送受端利益如何共享、成本如何分摊的问题,亟须建立适应电力资源大范围配置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供需发现价格,协调东西部省份的利益和矛盾。分类放开跨省跨区优先发电计划,将国家送电计划、地方政府送电协议转化为政府授权的中长期合同,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跨省区日前、日内的电力余缺互济。推动中长期交易逐步缩短交易周期、提升交易频次、丰富交易品种,进一步提升中长期交易的灵活性。完善省间现货市场,通过省间现货交易大范围、短周期的交易机制设计,以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电能在平衡富裕地区和平衡紧张地区之间及时调配,促进电力资源共济、电力能源保供。分阶段推动跨省区输电价格由单一制电量价逐步向“容量电价+电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过渡。
坚持交直并重、协调规划提升互济互保能力
统筹送端特高压电网规划,建设各级电网、各类电源和多元负荷协调发展的坚强送端大电网,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和跨省区输送能力。加强负荷中心间、流域间、省际间互联互通,通过不同省间的多元化、多方向互联输电通道互济支撑,提高送端区域省间电网互济及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省级电网的灵活性水平。加强交流网架与大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协调发展,科学布局直流落点,加强直流近区交流主网架,增强主网潮流灵活转运和疏散能力。配套调相机等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直流外送能力,开展新能源机组耐高压改造,降低直流强冲击下新能源大规模脱网及其引发的连锁故障风险,由“强直弱交”逐步过渡到“强直强交”网架。增强外送机组下网电力承接能力,优化主网架,改善潮流分布,控制短路电流,解决局部网架重载问题。加强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核心装备研制,加快应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混合直流输电技术,改善交直流相互影响问题和提高电网稳定性,适应大规模远距离新能源基地“西电东送”需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5月6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煤电行业“先立后改”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详情如下:根据国家和我省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和有关要求,省能源局会同遵义市能源局、习水县相关部门、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公司等单位对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习水电厂#1、#2、#3、#4机组,总装机54万
近日,西班牙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有不少报道将矛头指向可再生能源,认为西班牙“过度依赖”风电和太阳能,又“过快退出”煤电和核电,才导致电网不堪重负。这种观点听上去直观易懂,但实则是一种误解。(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秦旗柳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打个比方:水管爆裂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拟定于2025年5月7日至6月7日,5月7日为首个申报日,5月8日至6月7日为运行日。根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6日,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称,国家电投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电投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4月21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0兆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本次点火吹管历时4天半,过热器吹扫第99次、100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再热器吹扫第105次、106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吹管效果达到行业优秀水平。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三塘湖镇三塘湖矿区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称“机制电价”),实行“多退少补”场外结算。(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根据136号文件,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将按照现行价格政策执行,各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招标项目编号:2409-440305-04-01-497898004)一、招标概况项目名称: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一期工程项目编号:2409-440305-04-01-497898资金来源和资金来源构成:其他:100.00%是否重大项目:否招标项目名称:妈湾电厂升级改造煤电环保替代
国源电力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监理及质量评价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源电力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监理及质量评价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4045,招标人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4月30日,《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首次系统明确虚拟电厂从“注册接入-能力认证-运行管理-交易管理-保供管理-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并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推动虚拟电厂健康运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高
4月30日,江苏分时电价新政颁布。靴子落地,一时让整个工商业储能圈躁动。最大争论在于,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虽然有征求意见稿“打预防针”,但正式落地让“收回成命”的
4月30日,江苏能源监管办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落实国家能源局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对于存量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机构应全面梳理现状,制定具体“四可”能力改造方案,并向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到2025年底,市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用能、用煤效率持续提升;风、光等可再生电源装机规模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
日前,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根据通知,将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扩大到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全体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的工业用户,公用水厂、污水处理厂、分布式能源
春和景明启新程,乘势而上谱华章。4月29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高压受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又一地方能源集团——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家省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2025年2月26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四川能投集团,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四川能
五一期间,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一局承建的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C2标段1号高压管道下斜井工程精准贯通,标志着项目关键线路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压力钢管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1号高压管道下斜井倾角55度,全长309米,是抚宁项目最长的斜井。施工过程中,面对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等挑
5月6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煤电行业“先立后改”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详情如下:根据国家和我省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和有关要求,省能源局会同遵义市能源局、习水县相关部门、国家电投贵州金元公司等单位对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习水电厂#1、#2、#3、#4机组,总装机54万
大秦线检修结束后,铁路运力恢复,贸易商加速出货避险,报价松动,市场看空情绪浓厚。需求端,持续疲软,华南汛期水电出力增强;叠加民用电负荷偏弱,沿海电厂日耗增幅不大,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维持高位,仅刚性采购压价为主。节后,预计在电厂高库存压制下,采购意愿低迷,成交维持量价齐跌,且跌速加快
近日,西班牙部分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有不少报道将矛头指向可再生能源,认为西班牙“过度依赖”风电和太阳能,又“过快退出”煤电和核电,才导致电网不堪重负。这种观点听上去直观易懂,但实则是一种误解。(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秦旗柳力)系统稳定的关键打个比方:水管爆裂了
5月6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四川凉山,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电池系统(集装箱形式)、储能变流、箱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黑龙江省2024年并网发电厂年度发电量计划及执行情况、上网电量、年度合同电量完成情况及发电利用小时数的说明。详情如下:一、年度计划发电量和完成情况2024年黑龙江省全口径计划发电量1298.57亿千瓦时,实际完成1330.68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计划
4月29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武汉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郑学选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三峡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谢松,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秉琪出席。刘伟平欢迎郑学选一行来访,对中
4月30日,随着一声爆破声响,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动主厂房开挖,标志着电站正式迈入主体工程建设新阶段。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长233.8米、宽27米、高57.4米。为实现电站下水库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自3月下旬主标合同签订以来,三峡建工所属南漳项目部主动作为,逐项落实开工准备清单
当地时间4月29日23时55分,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投产发电,该项目是中秘两国产能合作第二批早期收获项目之一,被列为秘鲁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投产发电对于提升南部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圣加旺III水电站位于秘鲁东南部普诺省圣
5月2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转子吊装,标志着目前我国首台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正式进入总装阶段。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电站具有在建抽蓄额定水头世界最高、单级斜井国内最长、单机容量国内最大等三项行业第一。电站总装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消息,雅砻江(成都)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羽,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储能技术服务。据了解,该公司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由川投能源、国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