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印发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豫政〔2023〕2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8日
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新基石,坚持“适度超前、全国领先,统筹布局、优序先干,政策引导、多元参与,建用并举、创新模式”,聚焦需要前瞻布局的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新型基础设施,强化跨区域、跨领域协同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贯通,为实现“两个确保”目标提供坚强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争取进入全国前5位,通信网络、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实现全国领先,算力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突破,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样板、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二、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引领工程
重点提升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水平,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和云边协同发展。
(一)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千兆光网、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网建设,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新型网络体系。
1.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工程。加快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10G—PON(万兆无源光网络)规模部署,重点建设省5G无线网、河南广电5G全新光缆综合承载网、郑州城市算力网等项目,“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城市和有条件的乡镇。(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2.实施信息通信枢纽提升工程。争创国家(郑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到2025年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超过3000G,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洛城市间3毫秒、省域5毫秒、全国20毫秒的四级算力时延圈。(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郑州市政府)
3.实施空天地一体设施建设工程。推进“河南系”高中低轨卫星融合星座建设,到2025年完成38颗卫星组网,建成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完成全省373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北斗三代升级,纳入国家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等体系。推进量子通信城域网及卫星地面站建设,建成“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核心枢纽节点。(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省委军民融合办)
(二)算力基础设施。推进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中部算力高地。
1.实施高性能算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郑州、洛阳等全栈国产化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中原智能算力网。持续提升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超算能力,建设智算中心和郑州城市算力网调度中心,综合算力性能保持国际前列,资源利用率达到70%。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000P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30%。(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2.实施新型数据中心集群提速工程。建设人民数据灾备中心、中国电信中部数据中心等项目,持续扩大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中原大数据中心等发展规模,力争到2025年全省标准机架数量达到30万架。(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
3.积极引进交通、工业、水利等领域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争取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国家水利大数据灾备中心落地我省。(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水利厅)
三、实施融合基础设施赋能工程
重点推进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支撑经济社会智慧化运行。
(一)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实施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智慧高速、智慧港航、智慧机场与轨道交通、多式联运、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设施等建设,打造协同便捷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1.稳步实施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工程。在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同步部署智慧设施,持续推进郑州至洛阳、安阳至罗山、沈卢高速沈丘至遂平段等智慧高速建设,力争到2025年智慧高速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2.推进周口港、淮滨港等智慧港口和洪河航道新蔡至洪河口段、淮河航道饮马港至三河尖段等智慧航道工程建设,到2025年智慧航道通航里程超过300公里。(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
3.加快建设“航空港、高铁港、铁路港(陆港)、公路港”四港联动的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智慧物流枢纽。高标准建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郑州国际陆港新片区,打造智慧机场、数字陆港,建设功能领先、实时在线、全链贯通、生态完整的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智慧平台。持续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郑州航空港区多式联运平台、高铁多式联运现代智慧综合物流园、智慧综保区等项目建设,强化四港数据互联共享。(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
4.建设郑州市郑东新区和洛阳市洛龙区智能网联及车路协同设施,建成车联网道路1500公里,发挥省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作用,探索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规模化示范应用,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提升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推进数字化电网、智能充电网络建设。
1.加快重点区域、重要输电通道、高压电缆隧道等智慧线路建设,构建变电站和换流站智能运检、输电线路智能巡检、配电智能运维体系,建成投用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工程,力争陕电入豫特高压工程2023年获得核准,尽快建成“H”形特高压交流网架,打造全国重要的坚强智能电网枢纽。(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电力公司)
2.加快完善覆盖全省的智能充电服务网络,重点围绕居民区、城际快速路、公共区域、旅游景点、县乡重要交通节点等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推动智能充电桩进小区、进机关、进企业、进车库、进村居,探索开展换电示范城市和综合充能试点示范。力争2023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6000座、智能充电桩25万个以上,车桩比达到6.4,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事管局、省政府国资委、省电力公司)
(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平台体系壮大行动和标识解析推广行动,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
1.加快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建设和应用推广,到2025年力争打造2—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制造业细分行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
2.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化应用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骨干企业新建一批二级节点,2023年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应用推广持续深化,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0个,基本建立覆盖全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实施创新基础设施突破工程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年全省建成5个左右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1—2个纳入国家规划;驻豫全国重点实验室全部重组入列,新建或参与建设5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成为种业创新高地,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超过190家。
(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探索—预研—建设—运行”的发展格局。
1.围绕引力波探测、地月空间开发、多模态网络等前沿领域,开展前瞻引领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预研,力争有重大科学发现。(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2.加强战略导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高标准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开展自由电子激光、X射线同步辐射源等关键技术研发,打造世界领先的超快光源装置与产业化研发平台,争取纳入国家规划。(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3.围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突破,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水灾变模拟试验设施、智能医学研究设施等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
4.规划建设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打造我省科技创新新地标和国家创新高地重要支撑。(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郑州市政府)
(二)重点实验室。推进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
1.提升省实验室管理运行水平,实现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启动建设一批研究基地,力争嵩山、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分支机构(基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2.推动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中重组入列,积极创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等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责任单位:省科技厅)
(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推进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省科学院专业研究机构、中试熟化和成果转化平台等建设。
1.推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加快畜禽研究中心、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建设。布局建设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国家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南繁科学试验基地、粮食产业技术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库等重大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试验示范基地集群。(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科院)
2.依托省科学院筹建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半导体装备研究所、综合性创新基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加快智能传感器MEMS(微机电系统)中试平台建设。(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科学院)
3.加快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完善开放标准和服务机制,开展创新成果中试放大及熟化开发,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布局建设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到2025年建设50家左右中试基地和50家产业研究院,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全覆盖,建成全国重要的成果中试和转化基地。(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强化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作用,建立行业专家咨询机制,协调解决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构建1个提速行动方案、1个支持政策、N个专项行动方案的“1+1+N”推进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重大项目、具体单位、有关地方。各地要建立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在项目用地用能、公用设施配套、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服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项目带动。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加强应用场景开发,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引领性项目。强化项目调度,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统一管理。完善全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持续推进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建设、竣工投运。
(三)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人才、能源、土地、数据等要素保障,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平等进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统筹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等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将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人才引进纳入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人才服务保障相关政策。
附件:河南省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事项清单附件河南省2023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率队前往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与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共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行深入交流。国家电网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西,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
截至6月11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今年通过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购电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占全国成交量四成以上,有力保障了浙江省电力可靠供应。5月末,随着汛期到来,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进入丰沛期,水电发电量大幅提升。国网浙江电力提前谋划部署,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充分利用省间输电通道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电网进入迎峰度夏重要时段。保障电力供应事关人民福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工程建设改造、强化线路设备特巡特护、开展防汛防灾应急演练,全力以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强筋壮骨电网建设“加速跑”炎夏渐近,暑气愈
2025年4-6月,新疆送北京错峰绿电交易共计组织5批次,实现绿电交易超2300万千瓦,不仅为新疆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首都北京的低碳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力。4月以来,新疆逐渐进入夏季,日照时间延长,疆内光伏电站在东部省份晚高峰时段仍有比较充足的发电出力,使得利用光照时差开展新能
6月17日,江西省长叶建春专题调研电力迎峰度夏安全保供工作。在省供电服务管理中心,叶建春了解新型电能计量检测技术创新进展情况,他指出,在今年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时期,做好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等负荷管理工作。在省电力公司调度大厅,叶建春听取全社会用电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情况介绍,叶建春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暨安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后,公司各单位压实责任、精心组织、细化措施,推动迎峰度夏电力安全保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国网华东分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印发保供工作方案,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提升重要通道输电能
一、数据背景本文中阻塞情况计算选用4、5月市场公开数据中的全网统一出清电价、呼包东和呼包西统一出清电价作为基础数据。二、市场情况概览由下列数据可知,蒙西电力市场5月呼包东-呼包西价差均值为61.32元/MWh,其中每日分时段维度价差为正的概率为69.49%;4月呼包东-呼包西价差均值为19.81元/MWh,每
第一章nbsp;能源发展综述本章作者nbsp;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宏观经济形势0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6月10日8时54分,随着甘肃省调下令投入330千伏上川变输电通道自动切备装置,国内首套330千伏自动切备装置在甘肃中部电网正式投运,该装置集运行方式柔性切换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功能于一体,不仅消除电网结构性运行风险、增强地区电网负荷互联互供能力,更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灵活性、有效释放西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能源逐步向主体电源演进,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远距离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新时代电力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平衡压力叠加系统安全稳定风险,电网转型发展问题亟待破解。新时代电网发展要统筹把握好网架结构与支撑电源、新能源与传统机组、交流
6月11日,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建设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加快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统筹电源、电网发展,坚持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以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为主线,保障地区可靠供电,提高电网本质安全。同时结合
6月18日,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南通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截至2025年第1季度,南通市10(20、6)千伏公用配变共有70822台,发生倒送的有29995台,占比42.35%。其中,最大倒送负载率小于80%的共有29247台,占比41.30%;最大倒送负载率大于等于80%的共有748台,占比1.05%。截至2025年3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江苏能源监管办积极响应,全面宣贯《意见》,持续推动江苏用电营商环境优化。过去5年,江苏“获得电力”服务成绩显著,高标准、全覆盖落实低压“三零”服务要
2025年4月,西班牙全国范围内意外停电,此后西班牙继续推动太阳能利用,实现永不枯竭的能源未来。在短短几个月内,西班牙批准了超过6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启动了新的氢能和电池储能试点项目,并增加了对全球聚变研究的支持。西班牙希望打造一个无需进口能源、无需靠天的发电、储能和维持能源的电网。对
6月16日,温州市文成县印发《文成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文发改发〔2025〕10号),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试行2年。办法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
6月12日,广东河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举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南方电网广东河源供电局党委书记朱凌表示,对重大项目的接入电网工程实施便捷审批,确保工程顺利建设并实现提前送电,降低工业园区企业用电成本,第三方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河源供电局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电力市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存量项目如何与“机制电量/价”衔接,增量项目如何进行科学投决,如何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从单一的
6月以来天气渐热,中国电网迎峰度夏面临“烤”验。但对许多家庭而言,“停电”二字已不再那么令人担忧。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电网用户和农村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2020年分别下降28%、4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城市户均停电时间已经低于1小时,部分城市核心区域进入分钟级,达到世界
摘要针对独立光储微电网经常遭受的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滑模的控制策略,以增强对干扰的鲁棒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为有效降低外界太阳照射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前置DC/DC变换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on-singularfastterminalslidingmodecontrol,NFTSMC)级联电导增量法(i
6月10日,部署在中国澳门澳创家共享空间的“广州南沙政务自助机”正式开通“南网在线”服务平台。自此,澳门的用户“不出关”即可办理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的用电业务。广东电网公司广州南沙供电局介绍,为充分满足澳门用户操作习惯,平台设置简繁双界面智能切换功能,澳门居民、在澳内地人士及企业可利
【中国,上海,2025年6月12日】华为数字能源于上海举办了构网储能安全论坛,来自光储行业的客户,伙伴,保险公司,认证机构等齐聚一堂,围绕构网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商业实践、储能安全生态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和分享,为构网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及储能安全的进一步加强提供新思路,推进加速建设新型电力
6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兰州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会谈。双方就深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携手服务“双碳”、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点战略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宋海良对兰州大学
6月11日,科华数能母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华数据”)与润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建股份”)在上海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强大力量。润建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卢伟强与科华数能总
6月5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浙江湖州与湖州市委书记陈浩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深化绿色航运产业、能源电力规划、生态环境治理、“八网融合”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助力湖州市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行深入交流,见证签署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并为湖州市绿色航运发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三场替代战役”与“四大突破”为战略支点,开启一场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更将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规则。当欧美国家还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已用特高压电网贯通山河,以光伏矩阵点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数据融合创新,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探索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推广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完善林业综合管理平台和林业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上
中德开绿色智慧能源港项目5月2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正式启动,未来3至5年内,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布局超500座新能源充换电一体站,重点攻克寒冷地区充换电设备耐低温、快速响应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效推动电动汽车在寒冷环境下的普及应用。为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而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辽宁鞍山与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燃料替代、数能融合、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宋海良感谢鞍钢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能建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并简要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