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什么是近零能耗建筑?低碳节能如何实现?带着这些疑问,和小e一起来探秘吧。
什么是近零能耗建筑?
在2019年9月1日起实施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中,首次界定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即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其能耗水平较国家标准降低60%-70%。
概括来说,如果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就可以称之为“近零能耗建筑”。2021年,在浙江温州七都岛,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小型基础建设领域的首次尝试,新建近零能耗供电所——七都供电所。
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七都供电所做到了:
建筑综合节能率达100%、本体节能率达35.3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201.70%,建筑面积能耗由原建筑设计每平方米85千瓦时降低至13千瓦时,每年可以节省用电8.48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量达44.5吨。
如何实现近零能耗?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集中在北方供暖地区,在浙江刚刚起步。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在学习掌握近零能耗供电所建设技术要点和评价流程的同时,积极汲取中外优秀经验,立足本地地域特点展开设计和建设,七都近零能耗供电所充分实现了开源节流、智慧调控。
主要技术路线
建筑本体被动式设计:
优化建筑布局、朝向和体形系数,并注重与气候的适宜性。通过使用高性能围护结构、无热桥的设计与施工等技术,提高建筑整体气密性。以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式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需求。
建筑内部能效提升:
首次应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并优先使用能效等级更高的系统和设备。如暖通空调、照明及电气系统等。
建筑周边平衡替代:
首次使用幕墙光伏,充分挖掘建筑本体、周边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平衡和替代供电所能耗。
近零能耗的供电所到底长啥样?
阳光照耀下的七都供电所熠熠生辉,这源自于屋顶及外立面设置的光伏系统。建筑屋顶布设了233平方米晶硅光伏,立面布设了125平方米幕墙光伏,年均发电总量可达4.97万千瓦时,可供供电所日常用电。
在办公用电中,空调是耗能“大户”。为调节楼宇内温度,供电所的办公楼“穿”上了一件特殊的“外套”——150毫米厚岩棉板。它不仅能实现保温、有效消除“热桥效应”,同时提高墙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办公楼的外墙还设置了防火铝板与钙钛矿光伏组件作为岩棉板的防水、防火保护层,让整栋楼的冬季得热和夏季散热更佳。
温州多雨、潮湿,为调节室内舒适度,七都供电所的窗户也另有“玄机”。
建筑采用隔热金属材料窗框和三层玻璃内置遮阳百叶的高性能门窗,保温、隔热又降噪。同时充分考虑季风风向,过渡季节的通风降低40%以上用电负荷,夏季夜间通风用电负荷也可降低15%。在这样的办公区工作,体感冬暖夏凉,不时有微风吹过,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率,较普通玻璃可降低32%的能耗。
在必须用空调调节室内气温时,建筑二层的辐射空调系统让人“如沐春风”。这里出风口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室内角落。会“呼吸”的空调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能效、避免温度差异,基本达到恒温、恒湿、恒氧的效果。
天气逐渐转凉,热水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慰藉。在生活热水供给上,建筑内采用太阳能热水器,辅助空气源热泵机组和热水罐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并在一楼设置了辐射储能罐、新风储能罐。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夜晚开启,利用低谷电时段蓄冷、蓄热,以满足日间部分负荷需求。
建筑物内很多不起眼的位置都充分运用了节能技术。在供电所三层,8盏灯将走廊衬托得十分明亮,路过的人谁能想到这里也是暗藏玄机?
这里用作照明的其实并非传统的电灯,而是导光管系统。一根长长的管子贯穿楼顶与三层,屋顶上方的采光罩,能够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反射率高达99.7%,可提供持续均匀的日光照明。当天气晴好时,导光管系统替代电灯满足照明需求,而阴雨天气时再由部分电灯联合出场。
此外,走廊内所有照明设备均可感应区域内人员活动情况,配合照度感应,有效避免空无一人却灯火通明的资源浪费。预计全年可节省用电约6000千瓦时,相当于2户普通人家一整年的用电量。
除了在硬件上“开源节流”,七都近零能耗供电所还设置了智慧能源管控平台,通过全景监测、云端智控,为近零能耗建筑的节能运行接上了“智慧大脑”。通过微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光伏、储能系统及能耗数据;通过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中央空调、照明、给排水、通风等用能设备的运行时间。“智慧大脑”为供电所管理人员提供建筑能耗数据和节能策略建议,最大程度实现节能降耗。(温州公司 李闻文 李艳妮 夏杨晨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各种机缘巧合,参与过,也见过一些虚拟电厂软件。(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个人认为,从信息化角度,最合理的一个逻辑:虚拟电厂不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是一个数字化平台的模块。系统论的视角看:虚拟电厂是负荷侧各种运营要素组合后,涌现出的一种资源调度和交易能力。为虚拟电厂而开发的虚拟电
在“双碳”目标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双重驱动下,环卫行业正面临从机械化到智能化、从单一设备供应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转型阵痛。在传统模式中,设备运维成本高、能耗管理粗放、应急响应滞后等难题已然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拦路虎”。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环卫企业又该如何破局呢?3月28日,“智启新净界创
国网江苏电力于2023年7月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率先建成多维多态“电网一张图”平台,实现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设备信息建模。该公司还是公司系统内首批完成企业级数据中台部署的省级电力公司之一。2024年以来,围绕配网运维、供电服务等业务需求,该公司深化“电网一张图”应用,挖掘电力数据价值,
2月27日,北京印发《北京市科技支撑建筑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京科转发〔2025〕1号)。其中提到,加快建筑产业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围绕设计方法数智化、建筑能源零碳化、绿色建材低碳化等重点方向,推进“光储直柔”建筑等技术创新,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围绕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新型储能技术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刘怀平提出,钢铁行业需从单一能耗管理迈向系统性能源重构,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或是破局关键。行业应与新型储能深度协同,构建以绿电为核心、多元储能为支撑的新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求》等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5年3月14日。标准编号:SJ/T12001-2025标准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技术要
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大规模算力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能源,其稳定、高效、绿色供应是保障算力顺畅运行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碳达
近日,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柳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的要求被提上日程,宇通环卫顺势响应,让优质新能源产品与智慧环卫解决方案助力城市更新。方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新增及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在这幅画卷中,产业园区作为生产、制造、经营的空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聚集地,也是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然而,产业园区正面临多重挑战,低碳转型的紧迫性与准备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而园区在低碳发展上的驱动力也尚显不足。我
据统计,人平均一生中大概有9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如何避免房间内过度的冷气让人瑟瑟发抖,又如何避免室内过热的温度而让人感到不适?在追求一个既舒适又安全的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楼宇可以如何优化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持续推动智能楼宇创新的科技公司,西门子坚信,通过数字化与
8月23至24日,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与数字经济论坛在京举办。会议以“推动电算融合,共谋绿色发展”为主题,成立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并发布《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为“蓝皮书”)。专委会紧密围绕电力与算力协同
在光伏行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低度电成本”的永恒命题下,栅线优化技术作为热门的提效增质手段,经历了从4BB、5BB到MBB(多主栅)以及SMBB(超多主栅),再到ZBB的迭代升级。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为光伏组件注入更强的“能量基因”。正泰新能率先在行业中实现ZBB-TOPCon技术的量产应用,标志着栅线技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志着我国“双碳”战略从目标规划全面转入落地攻坚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网冀北党校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系统党校工作会
日前,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据悉,新疆油田100万吨碳捕集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CCUS),也是国内第二套百万吨级燃煤电厂CCUS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
5月22日,以“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为主题的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首站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行业伙伴、专家学者、企业领袖齐聚龙城常州,聚焦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路径,数字赋能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共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赢行业高价值,共启绿色智能新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本次活动以“计量顺时代之需,应民生之盼”为主题,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南方电网公司承办。自有电网起,便有了电能计量。在我国,电能计量表发展先后历经了感应式电能表、机电一体式电能表、电子式电能表等阶段,电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19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长治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开发区要加快探索建设绿电产业园,推进新建标准厂房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利用,建立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统,分阶段、分区域实现对企业“绿电直供”,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转型,为外向型经济
5月21日,广东公司清远压差发电项目圆满结束22天并网调试,正式投产运行,为天然气行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创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该天然气压差+光伏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达475kW,包括工艺区压差发电及综合楼分布式光伏两部分内容,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营,所发电量的29.96%由站区直接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5月19日,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迎来了它的首次双线检修。一场堪称“电网界天花板级体检”就此上演。国网浙江电力的检修人员,将在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跨海输电线路上,首次以双线同步走线的方式,进行370米高空检修作业,上演现实版“疯狂的钢索”!这不是特效,这是现实。体检对象——浙江舟
5月22日,浙江金华潘村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投运,为浙江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再添一保障。该工程总投资5.2亿元,新建一座500千伏潘村变电站,变电容量200万千伏安,这也是全国首个模块化建设的超高压变电站。电站通过4回500千伏线路与兰江、双龙变电站形成环网结构,为浙福特高压电力馈入浙中
5月20日,国网浙江电力社会责任项目《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融合应用》获“202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冠军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项目。在5月的决赛中,在与来自美国的联合国养恤基金国际计算中心、巴西国家电信局和印度电信发展中心等单位选送的15个国家、国际级项目,以及同样来自国内的腾
“从成立当日起,这十天我们团队就像精密咬合的齿轮一样在高效运转。”站在工作计划图前的浙江省绿色能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工作专班的技术负责人郑卓凡指着墙面时间轴介绍道,“目前我们已确立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出12项具体任务,每项都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进度节点。”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5月16日,国网浙江丽水供电公司位于莲都区天堂山林场的零碳智能微电网系统投运。该系统深度融合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通过“光储直柔”一体化架构,构建起零碳电力供应体系,彻底解决偏远山区供电难题。该系统以清洁电力驱动林场现代化运营,为山区零碳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也为生态敏感区域供电模式转型
5月19日,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开启投运以来的首次双线检修作业。作为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跨海输电线路,国网浙江电力将组织检修人员首次在370米高空以双线同步走线方式开展检修作业,这也标志着我国超高压跨海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迈向新高度。位于宁波凉帽山一侧的370米输电高塔张帆摄浙江舟
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助企供电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8项电力助企惠企举措,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用电需求,以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助力推动稳经济稳外贸促消费,持续提升电力营商环境水平。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额对全国增长贡献率达66.4%
5月20日,国网浙江电力发布“营销大脑2.0”,融合人工智能、跨图谱计算等前沿技术,升级打造“数智赋能增效、管理协同贯通、业务全景透视”的营销数字化管理平台,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注入全新动能。据悉,2020年,国网浙江电力启动建设营销大脑,历时两年攻坚,打造了国家电网公司首套数字化管理工作台
4月13日,浙江省风光发电最大出力达3398万千瓦,创新高。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风光发电功率,保障全省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电量全额消纳。大量新能源电源并网在促进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也给电网调控运行带来挑战。“午后一场大雨就可能导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国网浙江电力2025年原集体企业第二次物资类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名单公示(招标编号:CYZB25-00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