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出台,确定了当前氢能标准研制的重点,结构和内容更贴近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产业实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文章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仲蕊 张胜杰)
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明确了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给出指导意见,也是多年来业界期盼的一件大事。”“标准体系的推出,是对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任务的分解和呼应,无论对氢能企业还是整个行业而言,《指南》的出台都是重大利好。”业内普遍认为,《指南》确定了当前氢能标准研制的重点,结构和内容更贴近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产业实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树立产业发展风向标
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秘书长、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副秘书长卢琛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指南》是一个多部门联动的标准化相关规划任务,此次联合发布《指南》的六部门中,有五个部门均是氢能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管部门,多部门围绕标准体系建设,确定了未来3年氢能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重心。“《指南》既表明国家层面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对氢能相关政策细化和完善的态度,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指南》的印发是对《规划》的呼应、落地和补充。”隆基氢能总裁马军指出,这有利于推动完善氢能制、储、输、用细分标准体系,加快关键环节、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提升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标准的统一对于行业规范发展意义重大。氢能产业化初期很多环节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各类示范和应用项目刚开始启动,评价尺度不统一,难免鱼龙混杂。”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五所研究员、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靳殷实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从前期以燃料电池等交通领域应用为主,到目前开始向上游氢气制取和储运环节发力,氢能产业已进入产业链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产业在注重规模扩张的同时,将更加注重质量。《指南》的出台,对保障产业安全、加速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降低成本以及促进产业化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从企业层面看,《指南》也将为企业在产品生产等方面营造更好的市场运营环境。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认为,对企业而言,具体的标准出台将会统一产业相关规范,让产业上下游更容易形成一个明确分工的市场参与主体,也更加便于企业进行产品选型和设计,同时,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将规范行业的发展,减少行业无序乱象。
标准制定与技术提升相互促进
《指南》系统构建的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5个子体系,按照技术、设备、系统、安全、检测等进一步分解,形成了20个二级子体系、69个三级子体系。
“《指南》的内容框架已相对较全,包含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安全、氢的制储运加和氢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产业界和投资界关注的各类制氢和输氢技术也都有所涉及。”卢琛钰表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指南》重点规划了PEM制氢、管道输氢、加氢站关键设备与监测、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部件等重要标准,同时对行业比较关注的液氢、氢能船舶、氢能航空器、氢冶金等技术方向和应用领域都有所提及,部分标准已经立项或拟制定。
“要把标准做好,首先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从应用端推动标准的进步。”在靳殷实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将更新换代,从而持续带动标准的完善与提高。“标准和技术是互相牵引推动的,标准建设完善且具体,将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比如,目前PEM制氢、固态储氢、液氢以及管道输氢等技术领域刚刚起步,相关标准相较其他领域要少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氢能领域仍处于技术快速发展和变革的阶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氢能专委会执行秘书长蒋晓健指出,《指南》提出探索形成氢能领域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协同发展新模式的要求十分及时,不同层级的标准体系,对于支撑不同成熟度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主要为产业化服务,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能源化工材料领域的氢能应用将以更迅猛的速度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标准编制工作,以满足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
马军指出,氢能项目实践应用和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推动,也离不开标准的引领。此外,氢从危化品到能源产品的角色转变,仍面临很多政策性堵点,需要标准的突破带动政策的调整,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和商业化推广。
重在落实和完善
根据《指南》设定的目标,到2025年,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30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指南》同时强调,深度参与ISO、IEC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提出氢能领域国际标准提案,逐步提高我国氢能国际标准化影响力。
《指南》发布后,重在落实和完善。卢琛钰认为,《指南》具有规划性和导向性作用,为氢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但并非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指南》制定的框架下,产业应在未来3年内,将规划出来的重点标准编制完成,实现研制、发布和应用实施。”
马军认为,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地区,部分技术领域和应用方向很快就会有标准化的需求,需要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隆基也将发挥龙头企业力量,与其他企业一起积极参与标准起草制定。如今年4月,隆基参与中国氢能联盟牵头制定的《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方法及要求》(T/CAB 0245-2023)团体标准,这也是制氢设备碳足迹评价领域的首个标准化文件。
在参与氢能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我国相关专家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氢能标委会也对一系列标准的制定考虑得非常周全,且具有前瞻性。西南化工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牵头制定了1项ISO国际标准;在燃料电池方面,大连化物所牵头制定了两项IEC标准。在马军看来,《指南》强调要深度参与ISO、IEC国际标准化工作,也就意味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将优势技术、产品进一步输出去。
除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氢能国际标准制定外,我国氢的基础性研究也亟待提高。“在已发布的氢能国家标准中,部分标准由于发布年代距今已久,已出现不适应产业现状需要的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国际氢能标准在产业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在靳殷实看来,这主要因为我国在氢的基础研究方面比较落后,只有积累丰富的数据和经验,制定的标准才能更加准确。
“以安全方面的标准为例,我国制定标准时普遍以增加冗余度来提高安全性,比如距离拉的更大一些,安全要求更高一些等,但这样的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成本更高、代价更大,不利于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部分标准在精细化方面需更进一步,在更加具体精细的标准要求下,做出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产品。”靳殷实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共同编制,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动态,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一图读懂《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简称“资本公司”)签订《增资协议》。据此,本公司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将对资本公司增资合计人民币19.9亿元,其中,本公司以现金增资人民币9.751亿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现金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化商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布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中标范围: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槽电源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该项目作为中国石油体系内首个聚焦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金博股份与氢璞创能在湖南氢璞创能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氢燃料电池碳纸领域深度合作。金博股份依托自身碳基复合材料技术积淀,在氢燃料电池碳纸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上独具优势;氢璞创能深耕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拥有成熟的市场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经验。此次合作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原则上同意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的申请。由重塑能源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及艾伦巴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提交的申请,试验两辆氢燃料电池旅游巴士作跨境客运用途项目,成功通过原则性审批。该项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电解槽成功吊装并精准就位。这一重大工程进展标志着兰州项目正式进入核心设备安装阶段,为项目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项目预期6月30日启动试运行,投产后将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为确保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广州市南沙区促进航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2025年修订)的通知,通知显示,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区实际从事经营活动,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航运物流相关领域企业或机构。其中,船舶入籍奖对使用液化天然气(LNG)、电力、甲醇、氨或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8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本函针对于关于“在成渝主轴布局建设加氢站”的建议和关于“统筹布局氢能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议做出回复。原文如下: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8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温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支持企业开展新车型开发,对企业新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发布车型,且在进入目录后一年时间内,乘用车销量达到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6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锦能源”)和中通快递集团在中通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氢能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出席签约仪式。美锦能源与中通快递在共
近日,蜀南公司5辆31T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在成渝扩容项目、德阳昊华清平磷矿2个点位投入试运营。此次试运营的5辆氢车共测试行驶2474.7km,重点围绕碎石短倒、磷矿石和磷石膏运输场景开展。通过为期5日的试跑,主要验证氢燃料自卸车在高速、市区、项目施工现场、复杂山区等综合路况下的载重、续航、爬坡能
4月23日,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现场指导。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该款车型由上汽集团、捷氢科技等单位共同打造,有望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该款车型搭载了捷氢科技专为乘用车(尤其EREV车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4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2023年郑州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拟支持项目的公示。《公示》中包含了5个支持方向,涵盖了第二年度车辆示范应用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第一年度补报的车用氢气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第二年度的车用氢气中央奖励及省市配套资金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2025氢能产业大会暨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23日在成都开幕。本次大会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以“氢动中国·能向未来”为主题,依托2025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平台,加速技术转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生态布局,加强供需对接,助力四川建设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高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日,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征求《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氢能力(按照压缩机每日工作12小时的加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中化商务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布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风电制绿氢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厂(一期)项目T+EPC工程总承包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显示,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详情如下:中标范围:从制氢装置进界区红线处开始,包含氢气储存、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槽电源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该项目作为中国石油体系内首个聚焦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的
2025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暨第四届鄂尔多斯能源化工环保技术装备展示对接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推动煤矿与煤化工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定于2025年6月20-22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联合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氢舟绿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江苏江阴高新区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装备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围绕新型隔膜、高性能电极、双极板等产品开展优化设计,以减少电解槽重量和能耗,降低电解制氢的成本。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科技企业,公司依托自主研发团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7日,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由华电集团打造的“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顺利完成商业化交付。该项目自开工建设至正式投入运营,前后历时两年半之久。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PEM电解水技术,以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替代传统碱性电解槽,制氢规模达600标方/小时,具有氢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3日,据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消息,江西华电赣州龙南市新能源制氢项目成功备案。据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位于赣州市龙南市,总投资70000万元。申报单位为华电江西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计划2025年12月启动,2027年6月完工。项目拟建设20台5.0MW风力发电机组,规划总容量10
2025年4月,深圳市润世华氢能源有限公司顺利申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主办的“北极星杯”氢能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凭借“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耦合EMS能量管理系统的高效智能化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本次评选的“氢能优秀实践奖”。项目通过开发PEM电解水制氢技术与智能化EMS能量管理系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槽及电解水制氢系统专利公布,申请公布号CN119843309A。据专利摘要披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槽及电解水制氢系统,其中,所提供的电解水制氢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