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评论正文

探索政府碳排放监测能力体系构建,为企业减碳行动拉满进度条

2023-09-06 11:22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姜可新关键词:储能市场新型储能用户侧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语

“双碳”目标下,我国政府正加快构建企业碳排放监测能力体系,开展碳排放监测应用建设,借助数字化技术辅助科学治碳,服务企业减碳行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政府是碳排放的监督方,本文将基于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性构建政府碳排放监测能力体系,为企业减碳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 公众号:朗新研究院 ID:Longshine-R 作者:姜可新)

构建政府碳排放监测能力体系

自我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碳排放,积极应对减排挑战,明确减排目标,并制定减排计划,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制定具体的行动时间和行动路线,对于承担减碳目标的自发意识稍有不足。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实现碳中和的队伍中来,相关责任部门一是需要加强低碳绿色发展的宣传行动,唤起企业主动减碳意愿;二是需要帮助企业摸清碳排放家底,协助企业制定碳中和目标和可行的减碳方案;三是需要帮助企业分析偏差,发现阻碍减碳行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四是开展碳金融、碳捕捉、绿色工厂、新型电网、储能等和双碳相关的专题分析,为出台专项辅助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为了响应碳排放监测的诉求,笔者参考美国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管理模型,构建政府碳排放监测能力模型,它是一个由“设定目标—监测评价—分析偏差—解决措施—重新设定目标”等环节组成的动态螺旋上升的闭环模型,经历多次循环,不断接近螺旋结构顶端的终极目标——企业碳中和。

图1 碳排放监测能力模型

(一)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分类、辅助企业寻找减碳路径、辅助企业确立碳中和目标三大步骤。

1、企业分类

各级政府出台的双碳政策文件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政府已根据碳排放量维度将企业分为高碳、低碳企业。每个企业在全国减碳行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因此增加企业减排影响力维度,通过这两个维度构建四象限图(见下图2),把企业分为高碳排高影响力、高碳排低影响力、低碳排高影响力、低排放低影响力等四类,对四大类企业提供目标的差异化管理,督促其结合自身特点,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做出相应贡献。

图2 企业分类矩阵

2、辅助企业寻找减碳路径

大部分企业可以从内部降碳[1]和产业链降碳[1]两个方向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碳减排方案。

对于高碳排企业来说,应更侧重企业内部降碳,从提升可再生能源用电比例(购买绿证/绿电等)、原燃料替代(煤改气等)、设备电气化(锅炉电气化等)等多方面寻找企业减碳路径。

高影响力类企业则应更注重外部产业链降碳,可以从产品的设计(轻量化设计等)、采购(包装减排等)、物流(运输工具低碳化等)等多方面寻找降碳措施。

3、辅助企业确立碳中和目标

根据国家及省级层面行业的双碳目标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碳排放管理范围,寻找企业减碳路径,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日期。企业碳中和目标示例如下:

表1 企业碳中和目标示例

(二)监测评价

监测评价包括政府对企业减碳指标的监测和对企业碳减排行动的评价两部分内容。

1、指标监测

指标监测包括构建监测指标体系、设置指标预警值、开展监测等;监测指标体系主要从运营类、产品类、全产业链类等三个维度构建,基于企业四大分类的自身特点分别构建监测指标体系。

比如高碳排低影响力企业应重点监测碳排放总量、碳排强度、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强度等指标,使高碳排企业的碳排强度和碳排放总量逐步下降;

对于高碳排高影响力企业来说,不仅仅需要监测能耗双控、碳排双控等运营类指标,还要监测产品碳足迹、碳中和产品占比等产品类指标,激励企业用实际行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量和碳排强度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对于低碳排高影响力类企业来说,主要监测碳金融、碳技术项目的碳减排量,及时了解碳金融、低碳技术在各领域的减排成效,对优秀的金融产品和技术进行宣传推广。最后,根据监测指标体系为企业设置预警规则并开展指标监测工作,一旦触发预警规则,立即向政府和企业相关人员发送消息提醒。

2、碳排放评价

碳排放评价主要包括构建碳排放管理评价体系以及开展年度评价等。

碳排放管理评价体系从总量(年度碳排放总量、年度碳减排总量等)、效率(碳排强度、碳排强度下降率等)、贡献度(碳技术行业推广等)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依据企业四大分类,结合各自特点,赋予指标不同权重系数,构建碳排放管理评价模型,计算企业碳排放管理评价得分,实现碳排放管理量化评价。

(三)分析偏差

分析偏差是碳排放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依据企业双碳工作业务逻辑开展相应的数据分析。

偏差主要来自监测指标体系的指标监测和依据碳排放管理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一旦发现问题,可基于业务内容,按照数据分析基础流程[2],开展包括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数据结论等步骤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

比如,当有异常数据报警时,对该指标进行细分、对比、趋势等分析,也可采用全链路分析法和影响因子分析法,寻找每个环节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四)提出解决措施

总的来说,企业实现碳中和要做两件事,一是“减少碳排放”,二是“增加碳吸收”[3]。根据偏差分析的结果,结合企业的行业特性以及自身经营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比如,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选择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而制造业的水泥、化工却以“增加碳吸收”为主。电力行业[4]应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不断提高新能源装机容量,构建新型电网来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的缺陷;交通运输行业,应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或其他氢能交通工具;制造业的水泥、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可采用碳捕捉技术实现零排放······

由于各行业的碳中和成本不一样,让企业充分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和八大地方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的作用,能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碳中和。

构建企业碳排放监测应用

(一)汇聚数据及治理

各级电网公司都在全国积极推动能源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虽然各地建设进展不一,比如有些已和政府共同组建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的实体组织,有些仅和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但基于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碳排放监测应用至少有两点优势,一是企业电力的相关数据已顺利接入能源大数据中心,可直接使用;二是电力在能源领域拥有领先的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可为碳排放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数据汇集及治理工作离不开组织的保障。政府可与电网公司等供能企业共同组建能源大数据中心,制定能源大数据发展战略和规划,建设能源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完成采集、汇聚、加工、应用全品种、全过程的能源数据汇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不断提升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政府企业,发挥数据应有的价值。

不同能源各有特性,所以能源数据接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下图3示意。电力、天然气、热力相关数据由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城市燃气公司、电力公司、热电厂等供能企业,实现电、气、热三种用能数据的实时接入。由于石油、煤等相关数据不具备自动实时采集的条件,通过政府要求,企业按月上报,完成石油、煤的数据汇聚。另外,由于数据接入的工作量大,可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分批完成企业数据的接入工作,不断完善数据接入方式,支撑碳排放监测应用的建设。

图3 数据汇聚

(二)某纺织企业的碳排放监测应用案例

1、设定目标

依据企业四象限分类,某纺织企业归属于高碳排低影响力类别,重点关注如何实现企业内部减碳。结合纺织行业特性和企业经营现状开展分析后,可从提升可再生能源用电比例、提升生产工艺、管理减排、碳吸收等方面开展减碳工作,并辅助企业制定碳中和目标。

2、监测评价

首先依据指标监测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监测指标,该纺织企业最终指标监测体系如图4,实现T-1日碳排放量、碳排强度、绿电量、碳减排量、无纺布、棉纱产品碳足迹等指标的监测。

比如对碳排放量指标的监测,政府人员可实时查看企业实际的碳排放总量,自动将总量和预先设置的碳排配额月度分解方案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年度碳排额度可能不足时,自动触发告警,提醒企业及时寻找应对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通过碳排放总量等指标监测场景的应用,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获得宝贵的补救机会,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图4 某纺织企业监测指标体系

3、分析偏差

政府指标监测场景在年中发现企业实际碳排放总量占比企业碳排总量配额已超过50%,如果企业按照当前的经营模式继续运作,不做任何干预,那么年底将无法完成企业减排目标,因此,必须找到问题根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如下图所示,依据纺织企业碳排放边界示意,列出企业碳排放源清单,数据分析人员对指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企业订单量小幅增加、碳排放强度稍有上升、某生产线的甲烷回收量明显偏小。

图5 纺织企业碳排放边界示意图[5]

4、提出解决措施

针对偏差分析的结果,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如维修生产线废水处理工艺的甲烷回收系统,升级改造主要生产设备,购买绿电、碳汇等。

结语

本文从政府监测的角度出发,利用现有能源大数据中心的能力,对企业减碳工作进行初步思考,打破政企数据壁垒,充分发挥多种能源数据汇聚、精准监测及智能分析等核心能力,构建出一个具备监测、预警、分析、建议等功能的企业碳排放监测应用。目前此套碳排放监测系统已在某省试点上线运行,初步完成政府对企业的碳监测目标,并且取得了部分企业的认同。

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的、漫长的过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和实践验证,不断完善碳排放监测应用,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们交流和沟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市场查看更多>新型储能查看更多>用户侧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