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储能研究所(GGII),2023年8月
为了抓住爆发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巨头正在加大与中国电芯厂商的合作,以构建强韧的供应链。
双向奔赴,激动人心的市场
无论是储能系统集成商,还是储能电芯厂商,都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2022年是一个标志性的拐点。在政策、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催化下,全球储能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这一年的增量多于过去多年的总和。
来自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中、欧、美分别以36%、26%、24%的市场占比,成为最主要的储能市场。
也是在这一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赚得盆满钵满。2022财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龙头Fluence的营收同比增长89.6%。同样,其他头部储能集成企业,也实现了不俗的增长,特斯拉Tesla增长了53.1%、Enphase为68.7%、SolarEdge增长49.8%、LG新能源为57.9%。
2023年,储能市场更加激动人心。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市场电力储能出货 79GWh,增速最快,占比 77%,户用储能出货13GWh,大储是其中最为强劲的驱动力。在中美欧三大主流市场,大储都已经或正在成为储能主要应用场景。以美国市场为例,2022年新增项目中,大储占据84%。在大储和工商业需求的带动下,整个储能电池端环节延续着去年的高位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EnergyTrend
储能在美国,ITC(Investment Tax Credits,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影响力进一步发酵。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发布ITC新政。该政策规定,ITC税收抵免延长10年并提高抵免比例至30%-70%,并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补贴,推动储能项目收益率明显提升。
来源:美国太阳能行业协议(SEIA)
ITC政策带动美国电化学储能备案量跃升,自去年8月以来,截至2023年4月,备案量已达30.2GW,同比增加89%。
加之美国光伏市场的回暖,进一步助推储能市场的发展。2022年美国安装的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达到20.2GW,占所有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50%。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由于刚性需求与美国IRA政策的实行,预计美国大储市场2023年继续高增,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截至2022年底,美国规划于2023年落地的大储项目有9.4GW,若项目顺利落地,则美国大储装机仍将迎来翻倍以上增长。第三方测算,2023年美国大储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25.2GWh,同比增长142.1%。
欧洲市场向来以户用储能为主力,但纵向来看,其大储也在放量。欧洲储能协会预测(EASE)预计2023年欧洲大储新增装机将达到3.7GW,同比增长95%,其中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爱尔兰、瑞典为装机主力市场;预计2024年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市场在政策支持下大储需求有望加速释放,推动2024年欧洲新增装机达到5.3GW,同比增长41%。出于对能源稳定性的考虑,欧盟在扩大风光等新能源装机的同时,也在积极扩大储能。
面对高速扩张的市场,储能集成巨头们无一例外地试图抓住更大的市场分额。而产能的大小,供应链强韧与否,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多寡。为了储备足够的弹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橄榄枝抛向产品性能强、产能稳定的中国电池厂商。而对于电池厂商们来说,在国内已经开启低价内卷的情况下,收益更高的海外市场极具吸引力。可以说这是一场两者的双向奔赴。
(文章来源 公众号:能见 ID:Eknower 作者:田甜)
赢者必强,确定性的优势
海外储能集成巨头与中国储能电池的双向奔赴,在2023年达到新高峰。
以Fluence为例,其在最新财报中宣布与与远景动力(AESC)签署储能电池采购协议。远景动力预计于2024年开始,从美国制造基地向Fluence提供储能电池产品。
Fluen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之一。由行业巨头西门子和能源存储先驱AES于2018年共同建立。截至2023年,Fluence的客户经验覆盖47个地区超过225个项目,已建成项目规模超过7GWh。
另一家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也在积极扩大与中国储能电池的合作,继此前与宁德时代和远景动力的合作后,近半年已先后与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等签订新大单。
据能见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Fluence、Powin在内的众多储能系统集成商与中国国内电池厂商签订的订单规模已达117GWh以上。
数据来源:能见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储能领域,中国电池厂商正在复制甚至是放大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优势:庞大的产能可以有效覆盖快速攀升的市场需求;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又提供了经济性和安全性保障。
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是优势中的重要一环。相对于动力电池,储能对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追求更加极致,大储尤其如此。而国内电池厂商在技术路线的选择和产能上都为储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创造了更大可能。
三元锂电池在海外储能市场上曾经占据优势,比如美国的很多储能项目都使用了松下电池、LG新能源、SK On等的三元锂电池。但是,最近几年,海外出现了多次三元锂电池造成的储能火灾事件,例如以LG为代表的韩国储能/电池企业在储能市场的多起安全事故,严重打击大储市场对三元锂电池的信心。
而磷酸铁锂电池(LFP)具有高性价比、高安全性和长循环等优势。随着大储市场对规模效益日渐重视,推动对电池容量和规模的需求,全球储能头部集成商对于电池技术路线也快速转向磷酸铁锂电池。
因此,不仅是乘用车市场发生了磷酸铁锂路线对三元锂路线的市占率逆袭,磷酸铁锂路线以更快的速度成为储能市场的绝对主流。
目前,中日韩三国电池厂商中,日韩在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上严重滞后,而国内电池厂商围绕磷酸铁锂的材料创新和结构创新都更加突出。
此外,电池是典型的制造业,规模效应明显。中国庞大的产能创造了更强的成本优势。目前,我国生产了全球70%的锂电池、近8成的电池正极材料和近9成的负极材料。
为了降低储能的系统性的成本,我国电池厂商在电芯容量及循环寿命两个指标上不断寻求突破。目前,国内主流厂商纷纷推出300+Ah电芯,在追求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储能电池的单位效益。在今年4月的ESIE2023上,远景动力就曾表示,凭借效益优势,其以305Ah为代表的大容量储能电芯深受海外储能客户的欢迎。
今年上半年,正力新能发布了314Ah储能电芯、远景动力新发布315Ah储能专用电芯、海辰储能发布了320Ah储能电芯,蜂巢能源发布了325Ah储能电芯(备注:非目前常见的71*173规格),可以预见,很快市场将迎来310Ah+储能大容量电芯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这一变化也将影响到全球储能客户。
着眼未来,真正的较量
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
外部环境看,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美欧三个地区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同时,包括东南亚、南非等能源电力基础薄弱的国家,在增量市场中,也更偏重于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建设。
行业环境看,高度聚集的产业必然带来高度内卷市场竞争。国内电池产业的竞争格外激烈,特别是储能领域,除了动力电池的巨头,还有源源不断的新晋玩家入场。
对我国电池厂商而言,出海成为国内电池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落地却远非易事。海外市场才是真正的练兵场。
拓展海外市场,首先应明确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低价能赢得现在,但未必能赢得未来。
业内普遍认为,虽然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储能市场,而且以大储为主。但主要由此前的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驱动,电力市场的机制并不完善,真正投入到实际运营的储能设施有限,大多处在“晒太阳”的情况。所以,“低价”成为优先与“性能”之前的考量,致使国内大储价格战更为激烈,质量很难保障。
而海外地区的电力市场相对完善,储能系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电力交易中去。电池或储能系统的性能、效率、热管理和方案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收益。因此,国际储能系统集成巨头对电池供应商的选择非常谨慎。因此,Fluence、Powin等储能集成厂商格外更偏重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一线厂商。
拓展海外市场,还有对企业更高层面的考验,那就是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日益高筑的绿色壁垒。美国IRA和欧洲的《新电池法》,都是在全球双碳共识基础上,有意扶持本土的电池产业,通过限制不符合碳足迹的电池,或强化低碳足迹的本地供应链,来限制进口电池进入本土市场。
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也是国内率先践行碳中和的企业。宁德时代在今年8月宣布推动储能电池工厂实现碳中和运营认证。远景动力则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宣布2022年实现了全球运营碳中和,并同步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储能电池”,该批储能电池也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认证(PAS 2060)”。
落地本土化产能或者构建全球化供应链,也是国内电池厂商绕不开的命题。在为储能等新能源提供补贴支持的同时,IRA还进一步完善细则,规定必须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够算美国本土制造,才可以享受税收抵免。要获得补贴红利,避免庞大的美国市场拱手让给日韩企业,我国电池厂商还需要满足本土制造或贸易供应链的要求。
要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未来还需要储能企业不断创新技术、适应市场,满足本土制造、碳壁垒等要求。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全方位的较量。
当下,国内锂电产能过剩和“卷”出海已成为各方共识。无论是动力电池或储能电池市场,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的优势都毋庸置疑,但放眼未来,挑战仍不容忽视。除了积极融入世界和充分竞争,我们没有选择,而扩大确定性优势,抓住技术创新,抓住产业落地将是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致胜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30日,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工程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光伏基地储能工程拟建形式为电源侧储能,储能项目包含3座储能电站,分别设置于三座新建330kV升压站内。每座升压站的储能设施容量均为100MW/2
5月6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四川凉山,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电池系统(集装箱形式)、储能变流、箱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海目星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公司深度参与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设备的开发,与某固态电池的技术领军企业达成5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价值4亿元的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成为了行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智利正成为全球储能领域新一轮巨头角逐的热土。近日,由阳光电源供应储能系统的智利BESSdelDesierto储能电站完工,智利能源部长迭戈·帕尔多参加了其落成典礼。该项目规模达200MW/800MWh,该项目开发商称其为拉丁美洲首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项目位于244
近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宣布与美国知名储能系统及能源管理软件领先企业FlexGen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交付一套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项目由独立电力开发商SMTEnergy开发。容量达371MWh,采用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天合储能以其技术可靠性、产品可融资性
“赞比亚有300多家,尼日利亚更多有400多家,肯尼亚都200多家。”非洲一家储能电池仓库前,一个中国小哥指着背后的小型储能产品说着。他口中的900多家不是别的,正是中国人开在非洲的新能源工厂。公司遍地开花,但市场依旧火热非常。新能源出海非洲的造福故事,我们在德业的最新财报里就得以窥见: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消息,普利特发布公告,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近期收到了海外某客户的钠离子电池采购订单,客户签署本协议并承诺未来四年内,与海四达钠星采购总量不低于1GWh的钠离子电池模块,主要用于住宅、工商业和电信应用。预计在2025年7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代表美国储能行业宣布了一项历史性承诺,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发展美国本土制造的储能电池,以实现美国储能项目100%采用本土电池的目标。据悉,自2018年FERC第841号令发布以来,美国储能装机量增长了25倍,其中仅2024年就增加了超11GW,累计装机总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5年4月产销快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继续强势领跑,公司2025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量385,064辆,销量380,089量,同比增长21.34%,2025年1-4月累计产量1442143辆、累计销量1380893量。2025年4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9,086辆,2025年1-4月累计海外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代表美国储能行业宣布了一项历史性承诺,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发展美国本土制造的储能电池,以实现美国储能项目100%采用本土电池的目标。据悉,自2018年FERC第841号令发布以来,美国储能装机量增长了25倍,其中仅2024年就增加了超11GW,累计装机总容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交货地点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公告显示,集采分三个标段,标段一采购规模1GWh,标段二采购规模2GWh,标段三采购规模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项目要求响应人近两年314Ah容量的电池单体在储能项目上应用的累计出货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用于2025年储能订单交付。据了解,集采分三个标段,采购规模分别为1GWh、2GWh、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原文如下: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陕煤研究院顷刻能源公司3.5GWh/年先进储能动力电池工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320Ah电池产线首批314Ah大容量电芯正式下线,其余各项工程节点按计划有序推进,整体项目预计6月完工,年前完成综合竣工验收。项目采用了“全周期统筹+矩阵式推进”管理模式,构建立体化进度管控,
近日,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以其卓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融资性,同时获得DNV和ULSolutions两大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Elementa金刚2针对海外不同的储能需求提供4MWh和5MWh两种配置方案,其创新设计和卓越性能获得评审机构高度认可。双版本认证彰显技术实力4MWh版本搭载306Ah电芯,通过DNV全面评估,符
2025年3月,楚能新能源在第七届储能嘉年华上发布了全新一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芯。电芯的升级同时带来了系统侧产品的更新。与以往不同的是,搭载472Ah电芯的CORNEXM6系列储能预制舱涵盖了四款针对不同需求而设计的产品矩阵,具备极强的拓展性,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楚能新能源官方这
4月30日,宁夏电投永利(中卫)新能源有限公司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工程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光伏基地储能工程拟建形式为电源侧储能,储能项目包含3座储能电站,分别设置于三座新建330kV升压站内。每座升压站的储能设施容量均为100MW/2
5月6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电建水电十二局凉山盐源牦牛坪光伏发电项目升压站EPC工程项目68MW/136MWh构网型储能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四川凉山,本次采购的范围为额定容量68MW/136MWh储能系统所需设备的供货及指导安装,包括电池系统(集装箱形式)、储能变流、箱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备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0200022002030979)。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备招标的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约2958.02万元,约合0.74元/Wh。公示开始时间:2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张掖交投交通物资供应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临泽板桥羊台山300MW/1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建设资金来源为多渠道筹措。报告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电池单体、PCS(储能变流器)、EMS(能量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四项中1项及以上的自主研发及生
近日,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度南京市瞪羚企业名单》,林洋储能凭借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荣获南京市“瞪羚企业”称号!作为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特征的创新型企业群体,瞪羚企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
近日,全球知名认证机构ULSolutions在北京向天合储能颁发了储能行业首张基于IEC61508标准的功能安全过程认证证书,该证书不仅通过美国ANAB备案,还同时符合IAF全球认监委认可要求。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副院长盛赟博士、ULSolutions全球战略大客户大中华区总监魏毅共同出席颁证仪式。标准护航,定义安全
在美的集团入主一年之后,科陆电子终于实现扭亏为盈!4月14日,科陆电子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6745.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57.45%!这个从前的储能黑马,在历经迷途、卸下历史包袱后,正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储能视野!轻装上阵,美的集团的强势赋能作为一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今年136号文发布,或许将让2025年成为中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分水岭。新能源的波动性、消纳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一次调频、调峰等两个细则考核加严,势必会推动新能源主动寻求储能的帮助,储能也将因此从新能源的“包袱”变为“增收利器”。但在真正步入市场化之前,储能设备还要面临多重考验。通过近期北京E
业绩未达预期,工商业储能行业和设备商也急需新故事。“价格越来越卷,纯卖设备不光不赚钱,各项费用算下来大概率还赔钱。”在此前的展会上,有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企业的销售人员告诉高工储能,几台设备的毛利可能运维的人员多去几次现场就消耗殆尽了。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不是个例,现在正成为整个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南都电源(300068)与物产环能(603071)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储能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市场推广及项目开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市场合作层面,双方将共同开拓国内外储能市场,合作推广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联合参与行业展会、论坛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技术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