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3-09-18 10:1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余军关键词:直流输电配电网智能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致力于为各合作国提供跨国跨区域联网、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新能源及其接入等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回顾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海外工程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实施平台,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装备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致力于为各合作国提供跨国跨区域联网、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新能源及其接入等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
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中电装备公司以项目为核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造福当地民生,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亚、非、拉国家设立23家海外机构,累计在40多个国家实施70余项海外工程。
中电装备公司致力于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能源结构优化方案。2019年10月,中电装备公司以总承包方式承建的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80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以下简称“美二项目”)在中巴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巴西打通了“北电南送”的主通道。
美二项目将亚马逊地区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送至巴西南部用电负荷中心,有效解决了巴西北部亚马逊流域清洁水电外送和消纳难题,优化了巴西能源输送结构。同时,通过本土化采购、本地化施工模式,美二项目采购巴西当地电气设备及建材,雇佣当地施工队伍建设,充分带动了巴西当地电源、电工装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升级,并为项目所在地居民就业提供了便利,造福民生,促进了中巴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推动区域电网互联 实现电能外送
中电装备公司致力于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实现区域电网互联、富余电能外送的解决方案,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实现能源互联互通。
中电装备公司参与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500kV直流输电线路项目,被称为“东非电力高速公路”,是东非首条跨国直流联网工程。埃塞俄比亚因此实现了富余水电送出,肯尼亚国内供电紧张局面也因此得到有效缓解。该项目切实成为一次跨国电网互联、互利共赢的成功实践。
对此,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直流联网工程业主代表曾表示:“通过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合作,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得以借鉴和应用中国在电网建设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电力工业发展,也加强了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未来,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公司将继续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保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电力行业发展,为埃塞俄比亚工程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服务“双碳”目标 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中电装备公司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世界领先的输电技术支撑下,通过海外项目高效稳定运行,稳步推动环境友好策略落地生根。
公司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为当地近千万家庭提供稳定优质电能,提升了当地能源开发和输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工程自商业投运以来,累计安全稳定运行超1000天,输送电量约290亿千瓦时,首个协议年可用率达99.84%,通过点对点直流输电技术每年可为巴基斯坦节约标准煤1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00万吨。
此外,公司正在建设的巴西CEMIG光伏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拉美地区的首个大型光伏EPC工程,将助力当地能源供应体系向清洁低碳转型,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已经投运的埃塞俄比亚离网太阳能一期项目是世界银行“点亮非洲”计划示范工程,也是东非首个离网太阳能项目,为当地4个村镇6000余户居民带来光明。
通过提供从设备到场站的整体解决方案,中电装备公司推动一个个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清洁能源本地化利用和能源各环节智能化升级,助力世界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加速转型。
发展智能电网 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能源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电装备公司已逐步从传统输变电领域向智慧电网、清洁能源产业转型。公司建设的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已于2021年完成了全部500万只智能电表的安装,是世界上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该项目通过智能化数据信息采集管理为沙特电力公司用电管理、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在沙特电力公司2022优秀合作伙伴论坛颁奖典礼上,中电装备公司荣获“优秀合作伙伴奖”,成为获得该荣誉的唯一非沙特本地企业,也是首个获得该荣誉的中国企业。
7月6日,印尼智能高级计量系统项目实现了首批智能电表成功注册上线运行。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与印尼构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高度契合,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深化推动两国电力合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加强海外履责 打造企业名片
2022年6月中旬,巴基斯坦遭受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中电装备默拉输电公司一手抓好默拉输电项目输电线路、换流站设施设备的巡视和防洪加固,确保项目安全稳定运行,一手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组织捐赠粮食和开展医疗救助,救助受洪灾影响的公司员工和项目周边村民,展现了中国企业的担当和融入当地社会的决心。
通过开展“共植中巴长青树 同浇默拉友谊花”植树节活动、授人以渔培养巴首批直流人才、举办企业公众开放日活动等,中电装备默拉输电公司全方位展现中国企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架起与当地人民的连心桥,打造了中国企业海外履责“靓丽名片”。
在未来的共建“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建设中,中电装备公司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深化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共建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文丨余军 ,系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23日消息,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3年度检修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工程自2020年底投运后的第3次年检,年检将持续至10月3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输电通道。工程投运以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加快
近日,由南网科研院牵头制定的IEEE标准——多端混合直流控制保护试验系统试验技术导则在IEEE标准协会官网正式发布。该导则技术标准工作组由南网科研院仿真所牵头成立,协同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许继集团、北京四方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历时近4年完成标准申报、编制、评审和发布等工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7日,武威市“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会在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召开,全力推动陇电入浙项目前期工作落地落实。据了解,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及“三交九直”重点项目清单,工程起于甘肃河西武威,止于浙江绍兴,计划新建±
9月7日下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长海组织召开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配套电源推进会。在听取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和国能宁夏电力公司关于直流工程及配套煤电电源和新能源基地进展情况后,张长海副主任强调,要强化政治担当,对照国家规划目标,对标项目建设政策制度,压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融入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于近期印发《南方电网公司人才高地建设方案》,明确以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新型直流输电与先进装备、数字电网、智能配用电、先进储能、电碳耦合与能源经济等6个领域人才高地作为人才强企建设的战略支点,打造能源领域战略人才力量和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6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衡阳换流站“四通一平”工程正式开工,预计工期为4个月。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是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项目,也是全国第一条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通道。工程额定电
甘肃风光资源储量丰富。截至8月22日,起点在甘肃的±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14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超过410亿千瓦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落实甘肃省“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持续优化新能源发电项目“一站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8月29日,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组织召开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甘肃段)属地协调会议。会上该工程业主项目部向各属地公司下发了属地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先签后建工作24余项,组织设计单位、属地公司逐项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并量化工作内容
截至8月27日,±500千伏金中直流安全运行2626天,累计送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6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5.3万吨,有力促进云南富余水电消纳及资源优化配置,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金中直流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西电东送重点项目,自投产以来,该
8月24日,由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工程(鄂2标)”开工暨首基基础试点在恩施市板桥镇大山顶村N5860号塔位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
记者今天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获悉,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受特大暴雨影响的北京门头沟、房山、昌平三个地区的212条配网重建线路现已全部正常运行。至此,北京受灾地区配网主干网架结构全面恢复。7月29日至8月2日,受特大暴雨影响,北京房山、门头沟、昌平等地区电力设施遭受损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在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打造创新之都步伐加快。合肥供电公司立足城市定位与电网特征,不断优化配电网网架结构,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加快推进国际先进型城市配电网建设,服务城市发展。9月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桥国际产业园,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和合肥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工作人员共同勘查现
9月21日,国网福建漳州供电公司东园供电所员工郑宇晖通过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查询龙海区埭美古村落三维建模信息,规划新增低压业扩最佳接入方案。7月起,该公司联合国网福建信通公司自主构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并部署在国网福建电力GIS平台。目前,该模型已初步具备基于GIS平台三维引擎的漫游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简称:广州调度)积极构建新一代智能调度控制体系,全力打造超大型城市电网数字调度标杆。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目前已建立“设备智能程序化操作、智能监视自主巡航、计划检修自动驾驶、配电网自愈规模化应用”的超大型城市电网调度运行数字领航体系,全面应用
今年以来,国网福建电力以推进自愈型配电网建设为目标,以一流配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配电线路的全自动FA投运,夯实配电网的运维防御基础,提升配电网的数字化、自动化和实用化水平,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要贡献。专业管控,攻坚克难国网福建电力设备部根据省内地形特点和电网建
“我们现在由大屏端及PC端组成,对全县台区停电情况实现了实时监测,同时支撑大范围停电预警、停电时长监测、所级单位停电数据分析等功能。”9月20日,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供电所所长到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展开调研活动。调研期间,认真听取了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汇报,汇报涉及应急中心的工作职责、应急
日前,天津蓟州区政府发布扎实推进电网项目工程建设举措。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区电网工程协调指挥部,统筹开展组织、协调和督办工作;制定《蓟州区推动电网重点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协调指挥部工作机制》,为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电网工程构建制度保障。二是科学规划建设。以建设“坚强、智慧、
9月22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对该公司“十大攻坚破难科技团队”“十大青年科技人才”分别授予十万元奖励金,鼓励获奖团队和个人珍惜荣誉,敢于创新,攻坚克难,为科技强企贡献力量,这是国网陕西电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国网陕西电力紧紧围绕新
9月23日1时30分,“青山站10千伏四条线路合环转带运行正常”,随着配网调控员向主网调度员的汇报,青山站10千伏配网出线纯遥控合环倒负荷工作顺利完成。此次转带是内蒙古电力乌海供电公司首次实施“纯遥控”进行不同变电站10千伏配网合环倒负荷工作,标志着乌海供电公司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
“10千伏龙景线与10千伏光琴相序相位正确,具备自愈投入条件,主站完成自愈功能配置及测试,自愈测试成功,自愈功能投入正常。”近日,10千伏龙景线与10千伏光琴跨区域自愈投入,实现田东、田阳县级配网联络线路故障后跨区域自动转供运行,标志着百色网区顺利完成广西首组配网10千伏线路“跨县域”自愈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9月25日,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措施(征求意见稿)》指出,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利用厂房屋顶及附属设施,采取“自发自用,余额上网”模式,建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