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高温天气随之带来能源需求的激增,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季节性、时段性的用电需求使能源保供面临严峻的考验,天然气在我国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平稳天然气产输同增
上半年,全球天然气供需紧张形势显著缓解,我国天然气市场总体平稳。经济复苏叠加高温天气,天然气需求量迎来反弹。数据显示,1~6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19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初步预计2023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3850亿~39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7%,增长主要受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驱动,发电用气增量主要来自气电装机增长以及迎峰度夏顶峰发电需求影响。
得益于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力度不断加大,确保天然气自给率长期不低于50%。上半年,天然气生产与进口较快增长,供应增量主要来自国产气增产和中俄东线管道气按合同增供,以及液化天然气(LNG)进口恢复性增长。1~7月,国内天然气累计产量13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进口天然气6688万吨,同比增长7.6%。随着国际LNG现货价格下行,其经济性优于管道气,下游采买LNG替代管道气及补充管道气的需求增加明显,市场主体进口LNG现货积极性回升。
储存输送方面,入夏以来全国主干天然气管网最高日输气量已突破6.35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目前,全国主干管网的天然气日输气量约6.2亿立方米。截至6月底,我国储气总库存达1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9%。
央企压舱迎峰保供资源足
迎峰度夏期间,能源央企紧贴保供需求、统筹协调国内外两种资源,持续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在内的能源央企全力扩大产能建设和天然气生产,“开足马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据悉,作为国内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的长庆油田6月日均天然气产量1.33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提高300万立方米/天。而西南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商——西南油气田上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已超过2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亿立方米,产气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下游供应方面,今夏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供应天然气660.6亿立方米,同比增幅6.9%。入夏以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向粤港澳大湾区、江苏、海南、福建等区域分别供应天然气约58.2亿立方米、9.3亿立方米、7.2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191%、41.3%、24.9%,其中,5月30日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截至6月30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的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投产以来LNG累计液态外输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6月单日最高外输量达2.1万吨,整个6月共接卸7船进口LNG,接卸量达54万吨,创历史新高,在迎峰度夏用气高峰期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增添“底气”。
灵活调峰气电发展优势足
以四川为代表的水电大省,近年来多次遭遇高温天气和枯水期,水电面临出力下降等问题,电力供需明显偏紧。主力能源用能紧张,解决之道在于要加强电力的多元供给,重视气电的灵活调节作用。四川盆地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发展气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规模上看,我国天然气发电目前在电力结构中占比较小,参与主体有限。多年来,燃气发电装机容量以及每年增量的市场份额均始终在8%以内。短期看,在全社会季节性、时段性用电量激增,迎峰度夏期间区域性供电缺口持续存在的背景下,气电利用小时数逐步回升,进一步体现气电调峰能源灵活补位作用。长期看,作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天然气发电在能源转型升级驱动下消费潜力足,可充分发挥调峰调频和兜底保障作用。
上下联动气电迎发展契机
天然气发电涉及天然气、电力、环保等多个领域。“双碳”目标、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出以来,国家多个政策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等意见,以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天然气市场持续优质发展。
协调天然气供储销体系联动。天然气消费季节性峰谷差明显,用气高峰的冬夏季,优化上游气源供应与管网输配调度,协调民生用气与燃气电厂气源供应是保障高峰用电的关键。上中下游企业应强化统筹,建立气温需求联动数据库、掌握电厂用气规律、建立反馈机制,以增强天然气季节调峰和应急安全供应能力。
市场化手段提高天然气优势。经济性仍是天然气发电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燃料成本较高,气电价格劣势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地区性财政补贴杯水车薪,各地区可进一步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一方面引导发电企业与上游企业合作,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互相参股等方式实现燃气直供,获取稳定的天然气供应量和价格;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机制,出台气电项目碳交易或碳税制度等政策措施,促进气电中长期低碳友好型发展。
天然气发电产业多元化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天然气管道和进口LNG接收枢纽地区消费需求高,可结合热电负荷需求,规划建设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在风光水可再生能源集中地区,电力系统峰谷波动较大,可配套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推动天然气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发展;在天然气资源富集的西部、沿海等地,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支撑,可尝试布局天然气分布式发电项目。
未来,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天然气发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确保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天然气、电力供应稳定,实现天然气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兼研究总院董事长、总经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1日,广东公司清远压差发电项目圆满结束22天并网调试,正式投产运行,为天然气行业节能减排提供了创新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该天然气压差+光伏一体化项目装机容量达475kW,包括工艺区压差发电及综合楼分布式光伏两部分内容,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营,所发电量的29.96%由站区直接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在保障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意大利国内能源资源有限,在发电领域,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其能源需求。紧跟欧盟的脚步,意大利已逐步实现电力市场的开放,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及电力监管等环节形成了兼具欧盟共性与本国特色的电力体制架构。意大利电力改革历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5月19日17时30分,随着压力表数值稳定达标,云河发电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首台机组锅炉历经9个小时的严苛测试,3295道焊口零渗漏,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标志着锅炉本体安装圆满完成,为后续机组的调试启动创造了坚实条件,向项目投产迈进关键一步。云河发电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以下简称“核三厂”)2号机组于5月17日正式结束服役,台湾核电时代步入终章。次日,台湾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台电”)官网数据显示,尖峰备转容量率已跌破10%,降至9.55%,亮起供电吃紧“黄灯”。叠加近期高雄市、台南市多地频发停电事件,民众对“核电归零”后电力稳定性的担忧持
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核三厂)2号机17日正式除役,台湾成为“非核家园”。岛内舆论普遍担忧,这将导致电力不足、电价高涨等各种危机,“非核家园”将重创台湾。台行政机构规划核电归零后,替代能源为太阳光电、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而根据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公告,今年台湾1、2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5月21日,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首台机组首次成功以变频启动装置(SFC)拖动抽水调相(CP)工况启动,标志着梅蓄二期首台机组正式开启了机组的动态调试工作,进入了机组安装调试的新阶段。抽水蓄能电站以其快速响应和高效储能的特性,是电力系统“稳定器”和“调节器”。近年来,受限于上游蓄水
2025年5月27日,泰国副总理兼能源部长披拉攀先生率高层代表团一行到访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苏州全球总部,此行是泰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深化对华产业合作的重要举措。访问中,双方围绕中国新能源科技发展成果以及深化中泰绿色能源合作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泰国高层代表团访华由中
5月26日晚,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助力广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清洁的能源支撑。据介绍,作为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电能输送的“大动脉”,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数据融合创新,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探索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推广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完善林业综合管理平台和林业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上
太行东麓,滹沱奔涌;双碳潮涌,勇立潮头。展开河北南网的版图,中国神华产权所属河北定州电厂2号机组以全年可用率100%的卓越战绩登顶华北区域同类型机组榜首。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该厂对设备管理、技术创新和风险防控的极致追求,也是火电发电机组从“精益运营”向“智慧运行”转型的缩影。破局——频
去年6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第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豫发改能综〔2024〕348号),63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随后的7月24日、8月30日、11月4日、12月20日、2025年2月8日、3月20日、4月18日和最近的5月22日,除去国庆和春节假期,河南省发改委几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5月25日,随着110千伏卡猫线成功投运,贵州省贵安新区首个集中式110kV光伏项目——猫落孔、马家山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运行。据悉,猫落孔、马家山光伏项目位于黔南州长顺县,总装机容量280兆瓦,年发电量预计达3.5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在136号文与394号文政策叠加影响下面临结构性变革。年初的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量入市,敦促储能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4月发布的394号文又明确2025年底前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则意味着新能源和储能都将迎来真正的市场化调整,未来收益到底增还是减,将取决于储能产品的运营
5月23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的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倍增计划的核心项目#x2014;#x2014;内蒙古能源西苏1000兆瓦风储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内蒙古自治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内蒙古能源西苏1000兆瓦风储项目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是国内首批应用10兆瓦风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华中区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快,绿色电力占比逐年提升,今年截至4月底,新能源装机达到1.90亿千瓦,占比43.7%,为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发电量815亿千瓦时,占比达到23.8%。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的指导下,华中各省绿电交易规则逐步
5月26日晚,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助力广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清洁的能源支撑。据介绍,作为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电能输送的“大动脉”,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
去年6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第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豫发改能综〔2024〕348号),63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随后的7月24日、8月30日、11月4日、12月20日、2025年2月8日、3月20日、4月18日和最近的5月22日,除去国庆和春节假期,河南省发改委几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5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改局发布《古冶区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公开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该细则适用于古冶区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管理。征求意见稿提出,古冶区风电、光伏发电开发遵循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等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通过竞拍竞配等方式
近日,从宁夏绿电园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赋能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成为全国首个省域推进的省份,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宁夏拥有完整的煤、电、化工、新能源产业链,是我国现代煤化工创新高地、“西
5月20日,中国华电董事、党组副书记祖斌在集团公司总部与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志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政企合作、共同推进重点项目进行座谈交流。祖斌对徐志一行来访表示欢迎。祖斌表示,中国华电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近年来,中国
5月23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一行。陕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广金参加座谈。张文琪介绍了陕煤集团产业布局及生产经营情况。他表示,陕煤集团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统筹推进成本管控、亏损企业治理、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及项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之年,在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最大用电负荷、电源装机规模等方面大幅增长。当前正值“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启动之际,本文系统总结“十四五”电力规划完成情况,分析电力行业发展新趋势、新动向,
随着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提速,储能作为关键调节性电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面对不同类型的储能形式与技术,如何发挥其最佳性能?我国抽水蓄能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哪些机遇和壁垒?对此,中能传媒记者对中国电建北京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国金进行了专访。中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