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22日,广州昊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潼南签署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广州昊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00亿元,在潼建设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年生产固态钠离子电池30GWh,全部投产达效可实现年产值42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10Gwh单体大容量、固态钠离子电芯生产线4条,PACK生产线3条,项目一期投产达效可实现年产值1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广东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潼南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协议规划,公司将在潼南建设新型动力、储能电池生产项目。
据悉该项目规划总投资约为200亿元,其中首期投资100亿元,建设10条全自动生产线,配套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将有力助推潼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壮大。
事实上,近两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带动锂电产业进入大发展机遇期。重庆依托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正快速成为西南地区锂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的桥头堡。
政策保驾护航
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重庆汇聚了如通用五菱、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北汽集团等知名车企。另外重庆在相关政策方面给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
2022年9月,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全国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预计到2023年,重庆将集聚国内外知名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5家、电机企业5家、电控企业5家。动力电池年生产能力达80亿瓦时,电机、电控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套,三电系统本地化配套率超过50%。
今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计划提出,围绕支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搭建一批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特色产品,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到2027年,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产值达到4000亿元。
目前重庆正锚定万亿级目标,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企业纷纷布局
重庆良好的市场布局和政策支持,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也成为电池企业抢占的高地。
据北极星电池网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2家电池企业落户重庆,包括比亚迪电池、荣盛盟固利、珠海冠宇、海辰储能、太蓝新能、赣锋锂电、孚能科技、瑞浦兰钧、巨湾技研、领新新能源、昊威新能源、狮力达科技,合计产能超270GWh,投资金额超1100亿元,其中包括7个投资超百亿的电池项目,涵盖动力储能电池及固态电池。
1、比亚迪电池
弗迪电池重庆工厂位于璧山区,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首发地,也是全国最大“刀片电池”的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占地15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0.77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成,一期、二期工程先后于2020年6月、2022年3月建成投产,两期项目满产后,年产能达35GWh,年产值逾300亿元。
2022年8月23日,三期工程年产20GWh产业项目签约,主要包括建设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
2、荣盛盟固利
2021年,荣盛盟固利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基地签约落户渝北临空前沿科技城。据介绍,该项目规划占地750亩,投资总额约50亿元,预计达产总产能不低于10GWh,服务范围包括商用车、乘用车、储能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客户。按照当时的规划,盟固利2023年产能将达到50GWh以上。
3、珠海冠宇
重庆冠宇电池早在2018年就落户重庆万盛经开区。
2022年,珠海冠宇再次与万盛签订协议,计划投资40亿元,新建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智能化生产线,形成年产15GWh高性能新型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主要为储能电池。
4、海辰储能
2022年5月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重庆铜梁。计划总投资130亿元,项目主要建设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按照规划,这座新型工厂将集“智慧工厂、零碳工厂、花园工厂”于一体,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储能电池工厂。
据悉,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是重庆首个电化学储能整装项目,对完善重庆市工业体系,推进重庆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5、太蓝新能源
太蓝重庆生产制造基地一期,是国内首条实现量产的半固态锂电池产线,已于2022年率先推出真正具备综合性能优势的半固态动力电池,持续下线的产品将分批交付客户;重庆二期2GWh工厂预计2023年底建成。
6、赣锋锂电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将建成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电池产能将达到20GWh,电池PACK的产能达10GWh,项目于2024年建成投产。
2023年1月,赣锋锂业再度宣布与重庆涪陵区政府、A股上市公司三峡水利、东方鑫源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合资企业,位于涪陵高新区。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工厂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7、吉利/孚能
2022年5月19日,由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重庆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启动动工。
重庆涪陵12GWh动力电池项目属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电池合资公司——驰航新能源(重庆)有限公司所有,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12GWh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8、瑞浦兰钧
2023年2月17日,涪陵区与青山实业瑞浦兰钧在重庆举行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涪陵投资建设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年产电芯30GWh,并配套建设相应的PACK生产线,建设周期24个月,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260亿元。
该项目于5月9日开工,这是青山-瑞浦兰钧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涪陵招引的又一百亿级项目。
9、巨湾技研
2023年6月15日,广州巨湾技研与重庆市江津区举行签约仪式,巨湾技研XFC极速充电电池重庆基地项目落户江津区,总投资约72亿元。据介绍,项目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达到16GWh的产能,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35亿元。
10、领新新能源
2023年3月6日,重庆长寿经开区与领新(重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新新能源”)举行大容量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0.5GWh大容量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拟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9月建成投产。
6月,领新新能源再与重庆长寿经开区签定20GWh大容量凝胶聚合物固态电池的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6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20亿元,购地约400亩,建设5GWh生产线项目;二期投资约86亿元,购地约1600亩,建设电解质研发及生产中心、15GWh固态电池生产线、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项目。
11、狮力达科技
2023年9月12日,广东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与潼南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企业将在潼建设新型动力、储能电池生产项目。据了解,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0亿元,建设10条全自动生产线,配套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将有力助推潼南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壮大。
12、昊威新能源
2023年9月22日,广州昊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潼南签署项目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广州昊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00亿元,在潼建设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年生产固态钠离子电池30GWh,全部投产达效可实现年产值42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10Gwh单体大容量、固态钠离子电芯生产线4条,PACK生产线3条,项目一期投产达效可实现年产值132亿元。
结语
作为老牌汽车基地,重庆发展电池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政策加持,重庆电池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重庆新型储能市场步入快速增长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带动电池产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8日,亿纬锂能公告,其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拟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荆门高新公司)、荆门市亿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及荆门高新区管委会就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签订工厂定制建设合同等。
如今,固态电池行业正值发展风口,各大企业齐头并进,着力推进研发成果商业化落地,以期抢占市场先机。近日,重庆两江新区举行2023年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暨竣工投产活动,其中太蓝新能源重庆二期项目开工。太蓝新能源重庆二期项目规划产能2GWh,以生产乘用车动力电池为核心,兼顾小动力、储能等使用场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巡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及新型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安徽合肥肥东县,项目总投资85048万元,占地面积约100亩,项目新建电芯生产线、储能电池PACK线、储能直流侧集成线,配套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储能电池箱1GWh,储能直流侧2GWh。
12月6日,陕西咸阳秦都区举行元顺柒星(陕西)能源锂电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位于咸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占地约90亩,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设计年产能2GWh,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45亿元。项目产品主要为拥有自主研发及核心技术专利的大圆柱锂(钠)
12月5日,云南省水富市举行年产5GWh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据了解,年产5GWh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分为3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6日,灿辉新能源磷酸铁锂储能项目落地江西抚州广昌县,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26.69亩,建成投产后将年产12000万颗磷酸铁锂电池。据了解,江西省灿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抚州灿辉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
12月1日,山西省开发区2023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举行,阳泉市同步举行2023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暨太行世纪年产10GWh动力储能两用锂(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由太行世纪(阳泉)新能源智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9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3GWh,同时新建厂房、研发楼
12月2日上午,惠德瑞高性能锂电池研发生产项目在仲恺陈江街道举行奠基仪式。惠德瑞高性能锂电池研发生产项目位于广东惠州陈江街道社溪村的惠德瑞锂电新厂工业园内,总投资4亿元,占地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锂锰、锂铁等锂一次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3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上午,孚能科技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15GWh厂房举行了交接仪式。据悉,孚能科技赣州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新能源科技城,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55万平米,项目分两期建设,规划生产SPS大软包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日广东发改委原则上同意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海四达年产6GWh储能电池项目节能报告。报告显示,该项目建设年产6GWh锂电池生产线,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厂房、仓库、展示厅、动力站、固废库、办公楼、宿舍楼等,主要设备包括双层挤压涂布机、辊压分切一体机、模切分条一体机、化成分
派能科技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一期项目5Gwh目前已建成投产。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关经营业绩数据,敬请查阅或关注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定期报告。
时代在变,我国货物贸易的结构也在变。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时代在变,我
2023年11月动力和储能电池月度数据产量方面: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产量为87.7GWh,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40.7%。1-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698.7GWh,累计同比增长41.6%。销量方面:11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销量为84.2GWh,环比增长12.3%。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8.1GWh,
未来随着越来越多车企产能落地,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将再次变动,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亟需解决。尽管目前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深化与车企合作,但新能源车企下场“造电池”的步伐仍未放缓。近日,长安汽车、广汽相继公布了自研电池的最新进展。而今年以来,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订单不足的影响,动力电池产能
12月5日,法国必维船级社(BV)与宁德时代旗下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电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在船用电池及相关上下游领域的合作与共同发展。时代电船注册成立于2022年11月,聚焦于船用电池产品及电动船舶的相关业务,依托母公司宁德时代领先的动力
2月7日上午,在泰国罗勇暹罗东方工业园内,国轩高科旗下泰国合资公司(以下简称NVGOTION)第一款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泰国工厂一期Pack产能规划为2GWh/年,未来根据市场需求,计划扩大到8GWh/年。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国新能源汽车注册量超5万辆,是去年同期7.6倍,市场潜力巨大。此外,2023年国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安徽巡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系统集成及新型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安徽合肥肥东县,项目总投资85048万元,占地面积约100亩,项目新建电芯生产线、储能电池PACK线、储能直流侧集成线,配套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储能电池箱1GWh,储能直流侧2G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极氪CMO关海涛发文表示,极氪007将首发搭载极氪的首款自研电池,并在极氪能源日上正式亮相。同日,极氪汽车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极氪宣布自建充电站突破850座,已覆盖全国136城。其中极充站达406座,可提供近2300个超快充车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5日,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阿凡提新能源集团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计划2024年度推广搭载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池的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定制款与车电分离版总计10000台,同时作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企业,三方将携手打造以“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5日晚,国轩高科披露回购公司股份方案,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额达4~6亿元,计划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告显示,国轩高科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A股社会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Research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至10月全球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电动、插电混动、混动)电池装车量共计552.2GWh,同比增加44%。2023年前10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51.1%,为203.8GWh,以36.9%的市占率稳居全球首位。比亚迪装车量同比增加66.5
12月5日至8日,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下称“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举行。宁德时代携多款船用电池系统及船舶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并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及宁德时代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以助力全球航运
11月13日,佛山印发《促进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扶持办法》。《办法》显示,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可获固投奖励、物业补贴、科技创新奖励和质量品牌奖励。全文如下: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促进
11月12日,位于湘潭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一期)现场机械轰鸣,项目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该项目为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全新建设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年产能15万辆全新智能LCV生产线。项目投资规模6.5亿元,用地面积503亩,包括建设冲焊联合厂房、淋雨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办公楼等设施。据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9月,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地方层面积极响应,相继制定出台了发放消费券、购车补贴等措施,加之秋季企业新品集中上市,物流行业企稳回升也带动了货车的增长,市场总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态势,车市热度延续,“金九银十”效应重新显现。9月
每逢国庆长假,去哪里玩,堵不堵,都是讨论的热点。近日,不少网友发帖称,在今年的“双节”假期,即使选择提前一两天出行,错峰出行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堵车。“堵车就是在堵心”,然而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除了堵车堵心之外,电动出行所要面对的充电焦虑、耗电量焦虑、充电价格焦虑等等,也在时不时的给
为加快打造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推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南海区、三水区及市有关部门拟制了《促进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扶持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现正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作为佛山首个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投资者在产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市场占有率达到32.7%。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占有率达到29%。据中汽协统计分析,7月,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下,叠加传统车市淡季,
由于受到去年7月高基数的影响,今年7月市场增长压力较大。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呈现逐月走高的独立特征,随着大量有竞争力的新品推出,价格促销力度不断加大,7月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持续释放。随着商务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全面推动汽车消费,“百城联动、千县万镇”汽车促消费活动深入开展,地方性
据企查查,近日,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崔志成,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企业总部管理、园区管理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池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郑州富士康关联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5月18日,重庆市绿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蜀道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主要围绕已经建成的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资渝高速等川渝间4条高速公路,协同构建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补能走廊。据悉,此次合作覆盖沿途城市城区、大型乡镇、旅游区、服务区。
比亚迪(002594.SZ)公布2023年3月产销快报,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708万辆,同比增长97.45%,其中,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3312万辆;2023年1-3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5.2076万辆,同比增长92.81%。另外,公司2023年3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9.891GWh,2023年累计装机总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