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潘镜芙,男,汉族,1930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1952年,潘镜芙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1952年—1955年,担任华东电工局电器设计处工程师;
1955年—1961年,担任船舶工业管理局第一产品设计室副科长;
1961年—1964年,担任国防部舰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电气科科长;
1964年—1981年,担任国防部舰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
1981年—1983年,担任国防部舰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
1983年—1991年,担任中国船舶总公司舰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夏,潘镜芙以优异成绩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进入华东电工局,在上海电机厂从事汽轮发电机的设计工作。
1955年3月,潘镜芙被调往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分处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船舶设计事业。
在没有可以借鉴的设计经验,缺乏计算机设备、技术资料乃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潘镜芙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勇攀高峰、攻坚克难,带领团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自行研制护卫舰,潘镜芙负责电气设计。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敢为人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制。
当时,国内所有舰船上使用的都是直流电,岸上使用的则是交流电。军舰一靠码头就要接岸电,要使用专门设备先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才能照明,一旦接错,电气设备就会烧毁,带来很大的麻烦。潘镜芙第一个提出,护卫舰上应该使用交流电。当时许多人对他说:“你这样做风险太大,把握性太小了,还是走老路保险!”潘镜芙却顶住了压力。他认为,交流制稳定可靠、价格便宜、进岸电也很方便。他还了解到,国外从五六十年代以后,都逐步地转向交流制了。后来,该型护卫舰成为我国第一艘从直流制改成交流制的舰船,此后国内的所有水面船舶和舰艇都开始使用交流制,追赶上了当时的世界技术潮流。
1966年,潘镜芙和李复礼受命主持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工作,实现了将导弹、舰炮和反潜武器从单个装备组成武器系统。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军舰设计建造水平落后于世界。潘镜芙再次受命担任了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彼时,在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市,夏天酷热难当,室内温度常常高达40摄氏度。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灯光却夜夜通明,担心汗水浸湿了图纸,每个人的身边都放着一条毛巾。4000多个日日夜夜,以潘镜芙为总设计师的112舰设计群体,靠着小型计算机和铅笔,在一张张绘画板上,绘制着他们的“铸舰梦”。
1994年5月8日,112舰正式交付海军使用,被命名为“哈尔滨号”。此后,在112舰的研制基础上,潘镜芙带领团队立足国产化,采用国内新技术和新设备,研制出了113舰,交付海军使用后,被命名为“青岛号”。
自此,我国自主设计的导弹驱逐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一扫中国海军装备落后的旧貌,制空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两舰均已经达到区域防控水平。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评:潘镜芙在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等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为潘镜芙科研成就(综述)
作为舰艇设计专家,潘镜芙成功主持设计了中国两代四种型号导弹驱逐舰,在驱逐舰的总体设计、全武器综合作战系统和电磁兼容等高新技术领域完成大量开拓性工作,在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首次将舰对舰导弹武器系统装备水面舰艇,并为武器装备按系统研制作了开创性工作。在主持设计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做到舰船综合性能兼优,实现了作战指挥自动化,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装备选型上,采用中国国内新技术成果与引进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促进了中国造船、机电、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潘镜芙在主持护卫舰电气部分设计时,首次确定在中国自行设计舰艇中采用交流电制,组织并推动了中国国内船用交流电机电器设备的试制;解决了船电交流化中柴油发电机调频调压、电动机调速等技术关键问题,护卫舰采用交流电制取得成功,为其他舰船采用交流电制作了开创性工作。
20世纪60年代后期,潘镜芙在舰船研究院的支持和组织下,与兄弟研究所一起,进行舰炮、反潜系统的论证和设计,与航天部三院进行技术协调,确定舰舰导弹系统的组成与布置,确定了各武器系统的组成、功能、装舰要素和布置安装;解决了系统内设备间的精度指标分配;确定了系统内外的机械和电气接口,制订了接口协议;解决了导弹、火炮发射时火焰温度、气浪、噪声等防护问题;首次在水面舰艇上解决了舰载武器系统装舰的各种技术问题,为武器装备按系统研制,舰舰导弹系统装备水面舰艇作了开拓性工作,对驱逐舰这样的大舰,如何进行航行试验也是新问题,和海军多次交换意见后,对首制舰总体性能和武器系统进行了大规模试验。
1977年,潘镜芙建议在已开工建造的驱逐舰上进行改建,以加快进度,建议得到采纳,迅速组织制定了改装设计方案,对动力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航速;使用了新型电子设备,提高了作战指挥和远航通信能力;加装了海上油水干货补给装置,使该舰具有远航能力。
20世纪80年代初,在参观中国国外驱逐舰,并与中国国外厂商进行技术谈判后,潘镜芙组织制定了采用中国国外引进或中国国内自行研制装备的多种驱逐舰设计方案,这些方案紧紧抓住一个中心,即提高舰的作战能力,潘镜芙认为要提高舰的作战性能,首先要在武器系统上作改进,在驱逐舰已形成单个武器系统后,要进一步将舰上武器和电子装备形成有机作战联系的全武器综合作战系统,以有效提高作战指挥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舰的作战能力。
1983年,潘镜芙向领导建议先研制改进型驱逐舰,改进重点是形成作战系统,为新型驱逐规研制起到开路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制作战性能优越的第二代新型驱逐舰,在各级领导机关正确领导,各研制厂所和海军部队大力协同配合下,经过10余年的努力,设想成为现实,舰模成为军舰,改进型驱逐舰在中国首次将各种武器和电子装备组成作战系统,有效地提高了作战能力。在设计师系统工作会议上提出新型舰设计方针是:按照系统工程观点进行设计,要求全舰有机协调,综合性能兼优。在舰总体设计中要优选舰主尺度和线型,使快速性、稳性、适航性、操纵性、居住性等均性能优越;在作战系统设计中,要采取从顶层抓起自上而下的设计,先确定作战系统的性能和结构,然后向分系统提出技术要求,以求相互协调。潘镜芙组织舰总体、系统技术骨干,在武汉集中工作两个月,确定了舰和作战系统的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为求舰战术技术性能优越,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在装备选型上,潘镜芙提出既尽可能采用中国国内新技术成果(如作战情报指挥自动化、电子对抗等),又有针对性地引进中国国外先进技术(如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周,一份网传的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悉,11月8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落下帷幕,会议初步确定了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昨日,《中国科学报》(2019-11-12第1版要闻)发布了《李晓红:把好院士“入口关”须“守正扬清”》一文,对2019年中
4月12日,2014年“亨通舰船系列军品研制方案研讨会”在吴江七都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召开。活动由海军某军事代表室主办、亨通承办,邀请了国内舰船线缆领域权威专家以及国内主要造船企业。从新型低烟无卤舰船线缆的设计、运行、生产制造等方面深入探讨军品系列产品纵深发展所有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次交流活动,以亨通研制的“6kV- 15kV舰船变频传动用低烟无卤电力电缆”和“4kV~10kV舰船用低烟无卤直流电力电缆”为背景,重点从电缆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变频控制、如何抑制空间电荷及屏蔽效能等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一行到明阳集团访问,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双方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和明阳集团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联合科研攻关、共建先进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研究实验平台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科技
主题时间地点大会主题:推动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会时间:2025年5月9日-10日(8日全天报到)大会地点: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特邀嘉宾大会内容组织机构01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02联合主办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03协办单位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
刚刚,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发布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增选的领域学科方向提到: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核科学技术与工程组2-3名。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增选领域学科方向提到:工程Ⅰ(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航空科学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根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学会会士评选委员会评议,公布了2025年度授予会士人选,雷清泉、董新洲、别朝红、何金良、刘东升、刘国友、李岩、李亮、李斌、李立毅、李相俊、沈建新、张文兵、谭国俊等14人当选中国电
2025年4月16日,南方电网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南方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表示,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抢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战略机遇,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勇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排头兵、硬核科技攻关特战队、资本市场模范生,为所有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增长,实现
4月15日,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科研院牵头研制的“支撑弱电网的40MWh高低倍率复合运行构网型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经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钠科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油站不仅能加油,而且可以加气、充电、换电、加氢……中国石化加油站正在变成加能站。面对新能源汽车普及、消费需求升级与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浪潮,中国石化正以“加能站”重塑传统加油站的定
4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4月2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光伏柔性支架一体化工程框架协议采购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价格77846.703346万元。招标公告显示,2025-2026年光伏柔性支架一体化(设计、生产和施工一体化)工程服务框架采购,预估采购容量1000MW,最终采购
4月17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光伏柔性支架一体化工程框架协议采购招标中标候选人公布,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7846.70334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5625.3996万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国电建集团
[2025年3月20-22日,中国,深圳&东莞]华为智能光伏第二届全球安装商大会在中国深圳&东莞盛大召开。来自欧洲、亚太、拉美等全球各地的500多位伙伴和安装商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光伏产业趋势、安装商战略、前沿的户用和工商业解决方案、安装商拓展成功案例以及营销策略等议题展开精彩而热烈的探讨。为期三
2月2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5-2026年光伏柔性支架一体化工程框架协议采购公告发布,预估采购容量1000MW,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2年。备注:1.设计范围:柔性支架区域内,箱变低压侧前到光伏场区内光伏系统设计、电气设计。包括:光伏场区柔性支架及基础专项设计,柔性支架区域总图设计,箱变所属发
中东地区正成为全球储能企业竞相角逐的新“蓝海”。继2024年7月中国光伏企业密集宣布在中东落地光伏、风电项目后,储能企业也加快了出海中东的步伐。短短半年内,中东储能最大订单数次易主:从阳光电源的7.8GWh到比亚迪的12.5GWh,最终由宁德时代以19GWh刷新纪录。事实上,自2016年沙特阿拉伯提出国家
1月14日,英德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储能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本项目建设一套5MW/15MWh储能单元,系统主要设备安装地点位于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厂区储能设备预留场地。主要设备采用全户外预制舱布置,包括3个5MWh储能电池预制舱和1
1月3日,浙江仙居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终期规划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一期已经建设并投运,一期建设处理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量300吨,配套建设1×300t/d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1台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1×N7.5MW汽轮发电机。本项目扩建日处理城
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国内外大面积停电事故大多与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直接或间接相关。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澳大利亚“9·28”、2019年英国“8·9”大停电事故,均由极端天气诱发新能源大规模脱网导致。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继电保护在电网稳定运行中的作用,不断加大继电保护
威图此次将与易盼(Eplan)一同携全新产品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舞台,除了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活动,更将全面展示进一步升级后的“软件+硬件+服务”于一体的全价值链数字化解决方案。下面就让我们抢先了解此次展会究竟有哪些产品会与观众相见吧!五大板块,亮点抢先看!一、VX25展示和装配展区
以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现代城市电网面临着负荷总量不断攀升、用电负
2024年11月22日,四川成都,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电气分会主导,科士达与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百城百院·走进设计院”——建筑电气新质生产力技术交流会”在基准方中总部天府匠芯圆满落幕。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探讨行业变革下的创新与融合,旨在通过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之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