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访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是关键一环。聚焦海洋油气田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又将如何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中能传媒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
中能传媒:请您具体介绍下海洋油气田碳排放的类型有哪些?在您看来,海洋油气田低碳转型有何挑战?怎样应对?
米立军:海洋油气田碳排放类型由海上油气开发方式决定,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火炬燃烧排放以及高含碳天然气脱碳排放。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主要由海上平台发电、供热、压缩机等设施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其中发电用燃料排放占80%,海上电力供应是依靠平台自建电站实现。此外,海洋油气田相对独立、离岸较远,受管网条件及平台空间等因素限制,难以在海上实现伴生气全部回收利用,便产生了火炬燃烧排放。高含碳天然气脱碳排放,指的是海上高含二氧化碳气田/油田伴生气在海上平台或陆上终端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排放。
当前,海洋油气田低碳转型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油气增储上产致使碳排放强度增加。稠油热采能耗强度是常规油田平均水平的3倍,高含碳气田开发碳排放强度是常规气田开发的2~3倍。随着在产油气田开采年限增加,稳油控水难度随之增大,导致油田能耗量逐渐增加,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二是海上油气开发的传统供能模式给降低碳排放带来挑战。其自发电供电模式相对于陆上大电网效率低、排放高,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大、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故障耐受能力差、维修困难等问题。三是海上油气田使用新能源供电存在技术难度。海上油气田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而新能源设施供电随自然条件波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存在较大影响,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海上平台电力系统穿透率受限,仅能部分实现清洁能源替代,难以提升新能源设施接入容量。
结合当下的形势与要求,海洋油气田要实现低碳转型需“三管齐下”。第一,传统能源生产以节能减碳、绿色开发为发展目标,支撑增储上产和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实现。第二,加大天然气等清洁化石能源的开发,同时降低能源产品结构中的碳排放强度。第三,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海上风电、陆上光伏、绿氢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清洁能源产品。
中能传媒:在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方面,中国海油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米立军: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保障。中国海油结合海洋油气田开发经验,形成源头控碳、过程降碳、末端封存、海洋增汇等全过程降碳、控碳措施,为海上油气绿色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具体来看,源头控碳主要包括:
——建立分级分类油气田开发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立足海上油气田开发特点,针对常规油田、常规气田、稠油油田、高碳气田、综合调整类等新建项目设立分级分类的碳排放约束指标及准入指标,从源头控制碳排放。
——严控新建项目能耗指标。加强节能标准规范建设,编制《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节能减排设计指南》《海上油气田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及规范;严格落实新建项目能耗强度准入要求,落实新建项目节能措施,对高能耗方案提出优化建议。
——建立碳排放影响评价技术体系。2016年起,中海油研究总院建立海上油气田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和数据模型,确定海上油气田碳排放基准线,建立碳价格数学预测模型,将碳因素全面纳入项目投资决策;目前正在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生态环境部共同编制首部碳评价行业技术标准,推动油气行业源头碳管控技术体系建设。
过程降碳主要包括:
——岸电接入海上油气田,提高效率降低碳排放。中国海油在渤海打造了全球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项目。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3个岸电工程,规模达98万千瓦。据测算,工程实施后可减排二氧化碳175万吨/年,节约标准煤当量99.5万吨/年,节省天然气消耗24亿立方米/年、燃料油消耗17.5万吨/年。
——海上风电向油气田供电,推动海上电力清洁化转型。建立分散式海上风电接入油气田微网技术体系,实现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开展海上油田,海上风电、光伏,海上风电制氢、储能一体化绿色综合能源岛开发方案规划。
——建立设备能效提升技术体系。大规模推广应用电力组网技术,建设近20个海上小型电网,增强电网抵抗事故能力,提升发电机组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研发关键设备能效提升技术,包括烟气余热供热、发电及制冷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应用海上平台首台套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等。
——开展火炬气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按照“先易后难、由大到小”的原则,做到“应输尽输,应收尽收、应用尽用”;推动先进工艺技术在海上应用,包括等离子点火替代长明灯、氮气吹扫替代天然气等;推动射流器、液环压缩机、螺杆压缩机、微透平、回注压缩机等装置模块化。
——推动海上油气田智能化建设。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全面感知能力、整体协同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及自主优化能力。实现“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生产”油气田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打破数据孤岛;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助力海上油气开发模式低碳转型。
末端封存主要包括:
——开展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驱油。中国海油已实施国内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量超百万吨级——恩平15-1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示范工程,项目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攻关海上二氧化碳脱水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选型及国产化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防腐选材和海上二氧化碳回注环境监测技术等一体化工程关键技术,形成海上CCS工程技术体系。此外,推动大亚湾区海上规模化CCS集群研究项目、渤中19-6气田/渤中25-1油田沙三段项目海上CCUS示范工程研究,规划一南一北两个CCUS/CCS示范中心。聚焦海上封存选区、封存稳定性评价、二氧化碳规模化注入、管道及井筒防腐、监测和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规模化CCS/CCUS示范项目商业及政策可行性研究和评估。
——开展二氧化碳水合物固化封存。探索目标层、下伏层等不同注入层位,液态、乳状液等不同注入形态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速率和生成量的影响;开展沉积物中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性实验研究和模型建立,以及海水体系中二氧化碳水合物液化封存区间研究。
最后,在海洋增汇方面,主要是立足海上特点开展海洋碳汇增汇关键技术及方法学研究,推动海洋碳汇开发;进行海洋碱性矿物增汇技术固碳机制及近海应用场景研究,推动碱性矿物增汇项目碳汇核算和监测技术规范及方法学研究和建立。
中能传媒:展望未来,对于海上零碳油气田的打造,您有何期待?
米立军:可以用四句话来总结。第一是方向,要打造海上油气田多能协采融合开发新模式,形成水上、水面、水下实现立体化多能协采用海方案。第二是基础,要建设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有机结合的海上油气田新型电力系统,为实现海上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开发提供基础。第三是手段,操作无人化、生产智能化、管控一体化、决策科学化驱动海上油气田低碳转型。第四是保障,要充分释放海洋碳封存和海洋碳汇潜力,支撑海洋油气行业低碳开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披露。备注:上表披露信息为我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全部应发税前薪酬(不含2023年发放的以往年度薪酬)。
12月25日,来自渤中19-6凝析气田的天然气在银高阀室正式上载国家管网,标志着滨州天然气管道与国家管网天津外输干线互联互通工程正式投产。该项目不仅是中国海油与国家管网首个互联互通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更是渤海千亿方大气田与国家管网大动脉连通的重要战略通道。渤中19-6凝析气田于2019年在渤海中部
年关将至,寒潮来袭,春耕备启,又到了能源保供和化肥生产的“尖峰”时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国海油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全力以赴。从山峦平原到长江大河再到蓝色海洋,从生产工厂到接卸站点再到销售终端,无数海油人奋战在保供第一线。2024年,中国海油强机制、扩产能、稳进口、促联通、
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组组织部部长唐代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和江苏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江苏省纪委监委
12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共建长江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省企共建工作正式落地。协议约定,通过省企共建,将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将长江大学建成石油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
12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获重大突破,深水油气技术及装备实现体系化突破,海洋油气工程装备装备利用率领先全球,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超过全球一半。1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持续加大海洋油气
11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公告称,周心怀先生(“周先生”)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本公司总裁。周先生仍担任本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阎洪涛先生(“阎先生”)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不再担任本公司副总裁。阎先生将任职至本公司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中国海油发布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及调整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组成的公告。周心怀因工作需要,不再兼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仍担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阎洪涛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不再担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陆续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三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近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尽管总体收入规模大,但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各公司在盈利
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在上海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与26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七年累计签约金额突破760亿美元,充分展现了中国海油与全球合作伙伴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和
10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经营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巩固,净产量和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公司净产量达542.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8.5%。其中,中国净产量达369.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8%,主要
2024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6.4%,创历史新高。2024年,西南油气田在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500万吨。同时,该公司加快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全面强化“天然气+”多元发展,不断优化“双碳三新”产业布局。2024年,“天然气+伴生资源”
近日,中国石油2024年度煤岩气产量突破23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提升130%,煤岩气大规模开发取得重要进展。煤岩气是一种介于常规气和煤层气之间的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地质储量十分丰富。当前,我国天然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仍超40%,而煤岩作为天然气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2月下旬与12月中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3种下降,3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413.8元/吨,比上期上涨0.4%;液化石油气(LPG
1月3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吴强明同志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同志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吴强明,1970年1月出生,研究生,理学硕士,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2月中旬与12月上旬相比,20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2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395.8元/吨,比上期下跌1.3%;液化石油气(LPG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涌动,传统油气企业正踊跃投身新能源领域,谋划新路径,拓展新版图。这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当前,世界各国基于成本效益和环保效益制定碳减排目标,推动能源结构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杠杆作用下,加速向低碳低成本、绿色高回报优化转型。油气行业因背负“碳排放大户”之名,在日益收紧的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加强油气上游领域与新能源新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新能源和低碳负碳产业发展,探索形成多能互补的新模式。在《方案》的指导下,油气企业牢牢抓住绿色转型机遇,以油气产业为基础,加强
岁末之际,我国重要原油生产基地——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佳音不断:连续10年实现原油高质量稳产;连续14年实现天然气稳定增长;3次采油产量再破千万吨,提前实现连续23年超千万吨;外围油田原油产量提前66天突破600万吨;自消纳新能源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是历年累计发电量的1.4倍。大庆油田始终牢记“当好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2月上旬与11月下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上涨,23种下降,4种持平。油气方面:液化天然气(LNG)4453.0元/吨,比上期上涨1.4%;液化石油气(LPG
目录第一篇能源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新局面第二篇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巩固第三篇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第四篇清洁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第五篇电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第六篇储能氢能赛道加速培育第七篇国际能源市场深刻调整策划:齐正平统稿:杨永明罗曼执笔:第一篇韩继园;第二篇杨永明;第三篇刘纯丽;
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就《关于油气企业激励配置新能源资源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指出,为推动实施《加快推进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的激励措施》(川发改能源〔2022〕721号),细化明确油气企业激励配置新能源资源有关工作要求,促进天然气发电项目加快建设,结合四川省实际,省发
6月26日,由海油工程承建的卡塔尔ISND5-2项目在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这是中国企业承揽的业务品类最丰富、工作内容最复杂的国际海上油气田总承包项目,标志着公司海洋工程总承包能力迈上新台阶。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海油工程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章领,卡塔尔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主体结构完工。11月2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广东珠海成功封顶,它的完工一举刷新了高度和重量的两项亚洲纪录,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导管架相当于固定式海上油气平台的“
5月26日,重达12000吨的海上油气平台——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在青岛建造完成。平台多项技术实现首创,年内投产后,可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8腿多功能综合海洋油气平台,平台高32米,长65米,宽56米,投影面积近9个标
近期,海上油气与海上风电等海洋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显著增强,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如《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鼓励油气企业在油气田区域内建设多能融合的区域供能系统;《“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重点部分,确定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油
11月25日,我国海上最大规模油田群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海缆已顺利通电,两回海缆合计约127公里,是目前国内超高压海缆工程单回距离应用的最大长度超70公里,也创下了国内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等级最高、海缆截面最大、该规格海缆单根长度最长的行业记录。该项目海缆与海缆敷设由江苏亨通高
油价网日前撰文指出,由于欧洲持续的能源危机和紧张的市场证明了世界对化石燃料的大量需求,全球海上油气钻井活动和钻井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里强劲增长。油价网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表示,近期,全球范围内的油气钻探活动正在逐渐回暖,国际油气巨头们也开始考虑启动更多海上油气项目,其中包括部分位于国际水
随着油气开采日益向深海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苏省启东市,30多度的高温下,近千名工人们正在为一艘巨型的“大船”做最后的调试。预计今年年底之前,这艘重量达8万吨、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10层楼高的庞然大物,将从启东市移至非洲西海岸的毛里塔尼亚和塞内
6月16日,渤海亿吨级大型油田——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开发项目三座平台陆地建造全部完工,开创了国内海上油气田区域设施标准化新技术应用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工程标准化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对进一步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效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垦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
日前,日立能源(原ABB电网)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中海油”)展开合作,将为位于渤海海域的山东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提供OceaniQ变压器设备,通过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解决方案,推动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绿色低碳变革。多年来,渤海油田一直以开采出的油气为原料,通过自发电
据路透社报道,油气巨头埃克森美孚日前宣布,该公司位于圭亚那的近海油气项目Yellowtail已获得当地环境保护局的批准,公司将向该项目投资100亿美元。根据埃克森美孚的声明,Yellowtail项目包括6个钻探中心、26个生产井和25个注水井,正式投产后将是埃克森美孚在Stabroek区块开展的第4个也是最大的项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