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势银(TrendBank)
从项目规划层面来看,2023年俨然已成绿氢产业爆发的一年。但从目前我国绿氢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处于不同阶段的绿氢项目共277项。其中,建成的绿氢项目仅有49项(详情见文末附表)。
从项目规模来看,全国已建成绿氢项目制氢规模已超600MW(部分项目尚未公布制氢规模未计入)。其中,仅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与宁夏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两大项目的制氢规模就已经达到了410MW。
从项目布局上看,势银(TrendBank)数据库资料显示,目前已建成绿氢项目分别应用在石油炼化、交通、化工(合成甲醇、合成氨)、储能、其他(包含半导体)等领域。
来源:势银(TrendBank)
氢工业
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包括石油炼化、合成氨、合成甲醇、钢铁等。目前石油炼化是国内目前已建成项目中应用规模最大的领域。我国最大规模的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项目,是将光伏发的电用来制氢,生产的绿氢将供应中石化塔河炼化,替代原有的天然气制氢。该项目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现场10个储氢罐的储氢能力21万标准立方米,管道输氢能力2.8万标准立方米每小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在合成氨及合成甲醇方面,截至2022年底,国内规划绿氢制合成氨产量远高于甲醇,分别约为462万吨/年和50万吨/年。但进入2023年后,两者的布局情况截然相反,绿醇新增的规划量已经远超绿氨。
现阶段,国内不少规划了绿氨产能的项目最终都没能配套合成氨产线而不了了之。当前,中国绿氢合成氨产业发展存在“绿氨下游消纳去处未明、现有合成氨资产缺乏淘汰升级动力以及纯离网模式制氢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三个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据势银(TrendBank)测算,当前绿氨的LCOA成本为5881元/吨,即使参考欧盟85欧元/吨的碳价,煤制氨和天然气制氨仍具有成本优势。考虑电价、制氢直流电耗、设备投资的降低和年运行时间的提升,预计到2030年绿氨的LCOA成本为3086元/吨,届时相对于传统氢源制氢,无论是采用CCS技术还是购买碳排放配额,均具有一定经济性。
反观绿醇,今年以来,绿醇的快速起量并非因经济性可与传统甲醇竞争,而是绿色甲醇培育了自己的价格和市场。
以马士基2021年的首份甲醇动力船订单为开端,绿色甲醇已经成为了航运脱碳的首选。根据Alphaliner的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球共有近70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在建,占手持订单比例为12%,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1%。
氢交通
交通作为氢能的一大重要应用领域,以氢为动力的交通对能源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其中,氢能交通中最受关注的终端应用当为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重卡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氢燃料电池未来主要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的突破口。
2023下半年度以来,陆续传出多家企业签订氢能重卡投入运营的消息,如氢蓝时代、未势能源、荣程集团、威驰腾、氢沄新能源、中源氢能、飞驰科技、北奔重汽、宇通重卡(以上企业排序不分先后)等十多家企业完成签约或投运,以及深圳能源、嘉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发出氢能重卡的招标公告。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燃料电池技术进步、配套基础设施发展、氢燃料成本降低、政策支持四大因素。伴随着氢交通的示范应用,制氢、储氢、加注等环节也在朝着规模化发展。
已建成绿氢项目中,制加氢一体站表现“吸睛”。2021年,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海珀尔加氢站建成投用,占地7000余平方米,日加氢量可达4.8吨,能同时满足500到600辆车辆的用氢需求,为当时全球最大加氢站;内蒙古首座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一体站——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建设制氢能力12000Nm³/h和加氢能力2000kg/d。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投产2套制氢设备,产氢量为2000Nm³/h。
氢储能
氢能以能源载体形式用于储能和发电被认为是其最具前景的应用。氢能是可再生电力为主导的电网系统中最理想的长期储能方式,也是灵活发电的清洁能源。目前在燃气轮机的掺氢和纯氢发电、锅炉的掺氢掺氨发电、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领域,都已有丰富的探索和商业实践。
今年下半年氢发电领域发展提速,逐步从示范应用阶段朝着商业化阶段迈进。已建成的典型项目,包括青海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9月28日,项目成功制出青海省第一方纯度99.999%的绿氢。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2.5k㎡,总规模500万千瓦光氢储一体化示范基地,一期规划建设100万千瓦光伏、配套20%储能,同步建设600Nm3/h(约3MW)的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6月26日,焦煤集团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项目开工,此项目为国内首个商业化的副产氢综合利用项目,年运行时间达8000小时。
从全国范围来看,势银(TrendBank)预计,2030年全国新增氢发电装机量有望达到511.9MW,相应的市场规模为10.2亿元左右。2022年至2030年,我国氢发电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潜力可观。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处于不同阶段但尚未建成的项目中,还包括冶金、天然气掺氢、多晶硅、航煤、合成蛋白、尿素等诸多领域。
虽然目前合成氨和合成甲醇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较少,但从国内目前规划、签约、在建的绿氢项目来看,化工领域对绿氢的需求量最高。未来,伴随着化工领域的诸多大型绿氢项目建成投产,化工领域的绿氢应用将远超交通、储能。
附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6月18日,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成果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牵头组建,其他70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能源电力企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自治区能源电力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深入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氢能产业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任务:一是2025至2030年为起步发展期,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
国际能源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本期核心观点❖进入6月,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博弈持续升级,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中东局势骤然紧绷,地缘政治风暴瞬间席卷全球原油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截至目前,中东局势仍陷于紧张漩涡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湖南省政府在官网发布了《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交通运输、氢储能、氢冶炼、氢化工等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更加健全,集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骨干企业10家左右,氢能关键材料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氢能
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兴蓝风电自主研发的3.4MW永磁直驱直流风力发电机组基于高效柔性绿化氢基的整体解决方案已连续稳定运行超三年。作为国内首例直流微网风光储互补制氢系统的核心装备,该机组不仅为崇礼大规模风光储多能互补制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持续输送稳定绿色能源,更凭借其独特优势,成功助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0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有序建设“制氢+用氢”一体化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弱并网、离网制氢新模式发展,探索工业
据达茂旗发改委文件,近日,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撤销。据悉,内蒙古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一期项目一期和二期项目工业项目备案(发改)项目建设地点均位于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头达茂零碳园区巴润产业园。内蒙古基础设
6月10日,由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GGEIC)、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亚洲光伏产业协会(APVIA)牵头举办的“第十八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话”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隆重举行。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兼CEO徐晓华以“产业化实践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异质结技术以及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周期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6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深远海、沙戈荒、“高海边无”等电网薄弱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离网制氢等试点,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能源架构,探索先进离网制氢技术应用,实现离网构网支撑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储能充放与电解槽负荷柔性协调,并开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5月16日,在2025内蒙古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5个氢能项目签约,分别为:1.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政府与俊瑞绿氢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签约乌海市乌达区新建装机容量为1800MW的光伏发电制氢3万吨/年的光伏制氢项目。2.俊瑞集团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哈尔高新区签署年产
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光伏储能、光伏制氢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全市光伏新增装机量2GW,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4.3GW。建设100个“光伏+”乡村振兴行政村,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5%,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工厂
回首我国能源发展长河,关键节点必然又有新增。2025年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将新能源全面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促使整个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短期阵痛、长期利好——新机遇涌现13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志臻能源伊犁州伊宁县100万千瓦光伏制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制氢、氨部分)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公告。公告显示,项目规模为安装64套1000Nm/h电解制氢装置,制氢规模64000Nm/h;20台2000Nm储氢装置,20000Nm/h空分制氨装置1套、170000t/a合成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21日~4月25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1、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近日,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阶段,即将实现试生产。该示范项目以59.56亿元预算投资、8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以及六项全国领先技术,被国家电投列为绿色氢基能源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辉石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电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可建造4000余万辆汽车。这是24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获悉的信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处高原,坐拥“
6月29日,由中国能建氢能公司投资葛洲坝机电公司EPC总承包的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满负荷联合调试成功顺利产出9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规模化电解制氢示范项目,填补了区域内绿氢制备的空白。项目成功出氢,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有力推动兰州新区及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7日,内蒙古华电达茂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获得核准。项目单位:内蒙古华电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制氢工程主要建设:126台1000Nm³/h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设备,装置年产氢气5.47亿Nm³;配置25台2000方氢气球罐,储氢能力65万Nm³;配套建设1座220kV制氢总降站等设施设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上交所官网显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科创板IPO已于6月27日获受理,公司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1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46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本次发行套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
未来氢能于近日取得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制氢用催化剂、阳极电极、阴极电极等材料产线扩产项目备案”,《京昌经信局备〔2025〕34号》未来氢能2021年成立并落地于北京昌平区未来氢能产业基地后,锚定新一代电解水技术研发方向,近年来完成了AEM制氢技术核心材料的研发,从
据港交所6月27日披露,鸿基创能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鸿基创能自述为全球领先的独立膜电极供应商,专门从事催化剂涂层质子膜(CCM)及膜电极(MEA)的研发、量产及商业化。公司致力于将实验室技术进步转化为氢燃料电池CCM及MEA的商业化和规
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天然气掺烧绿氢排放物降低20%以上!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有效助力自治区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也为包头市零碳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能。在华电氢能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现场,各类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制氢站集控室内,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8日,龙海区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就“海上未来能源科学中心——厦漳海岛绿氢科研示范工程”进行签约,双方将打造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全方位综合利用解决方案和示范场景,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产业应用示范推广工作。据悉,该项目选址落地龙海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工业领域低碳氢应用场景名单。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两大标杆项目——“氢基低碳冶金与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与湖南涟钢联合实施)与“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及氢交通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三一氢能在推动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助力高碳行业深度脱碳方面取得实质性
6月23日上午9时28分,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首次运行,10时58分负荷升至30%,相关性能参数正常,达到既定目标,制氢设备首次运行一次成功,正式产出氢气。兰州项目使用一套1000Nm³/h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装备,包括电解槽、分离撬块、纯化撬块以及水碱箱等配套设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