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3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着力打造高端海工装备“山东样本”。巩固我省在深水及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总装建造优势,加快提升研发设计和深水钻井系统、海底采油装备等关键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深远海养殖等新型海工装备,布局适应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求的前沿海工装备。积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深化部省专项合作,合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在山东先行先试,打造有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山东海工”。
差异化发展高技术新能源远洋船舶。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丰富船型谱系,支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大中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化学品船、高端游艇等船型建造,积极发展智能航行无人集装箱系列船舶。巩固我省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等主建远洋船型建造优势,推动船型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加大LNG动力船舶船型优化升级,完成氨燃料动力预设超大型油船、大型散货船、电池混动驱动邮轮级高端客滚船自主开发设计和实船建造,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内河港口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和新能源加注站智能化管理建设,建立健全审批流程和验收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便捷完善的配套设施网络。对在省内建设运营LNG、氢能加注等配套设施的企业,给予岸线、码头、土地使用等方面支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支持济宁等地先行先试打造新能源船舶示范应用场景,统筹布局京杭运河沿线LNG、柴油、充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加注网络,支撑内河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建设集船舶能源服务、配件供应、应急救助、污水垃圾接收转运等于一体的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
原文如下:
关于印发《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国资委、地方金融监管局、海洋主管部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分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市分行,各市供电公司:
现将《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国资委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能源局
山东省海洋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山东海洋集团
2023年11月2日
山东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实现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以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为主攻口,充分发挥“链长制”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凝聚全要素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新能源船舶产业集群,着力夯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体系,为制造强省、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我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关键配套等环节补强提升,总装建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沿链集聚一批龙头引领型和高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我国环渤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和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海工装备领域,攻克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国之重器”和关键技术装备,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体系,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深海采矿、海上文旅、海上航天发射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形成新的领先优势。
新能源船舶领域,开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LNG、甲醇、氨燃料等新能源示范船型,形成自主可控的新能源船舶建造技术和核心配套产品,打造新能源船舶试点示范项目。
内河船舶领域,利用内河新能源船舶巨大市场机遇,推动内河船舶智慧化升级、自动化改造、标准化引领,构建集研发设计、整船建造、核心配套、船舶运营、报废拆解、设施保障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提升济宁内河船舶产业集群品牌力和竞争力。
二、区域布局
按照“主业突出、区域协同、功能互补、集聚发展”的原则,优化“三核引领核心区”“多点支撑协同区”产业布局。
核心区: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加强联动协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建成集研发、设计、材料、设备、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高地。青岛市重点发展大型散货船、大中型集装箱船、低速发动机等高端绿色化智能船舶及配套设备,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海洋智能装备,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综合产业基地;烟台市充分发挥海工总装建造和风电装备产业集聚优势,依托岸线资源和园区集聚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海工装备总装及配套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蓬莱国际海上风电母港,打造全球知名的海工装备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威海市着力巩固提升高端客滚运输船、多用途集装箱运输船、磷虾捕捞加工船等远洋渔业船舶,发挥休闲渔业装备、绿色修船以及游艇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国内知名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修造及配套基地。
协同区:济宁市、东营市、潍坊市、淄博市、日照市、滨州市等地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聚力做强内河船舶、船舶与海工装备配套等产业。济宁市着力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转型升级,提升内河船舶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型化水平,打造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示范基地;东营市着力发展水下采油树系统、海洋高端井口等海洋油气开采关键设备和海上风电装备,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石油装备基地和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潍坊市着力发展船舶动力、深水钻井系统及海底采油装备、海上风电等关键装备部件;淄博市着力发展船用动力装备、船用锚链、船舶海工行业表面处理自动化装备等关键装备部件;日照市依托岸线资源,打造船舶与海工装备原材料生产基地、北方拖轮制造基地、北方深远海绿色养殖装备基地、功能性中小型海上油气撬块基地和港口服务性海工装备基地;滨州市着力发展海洋复合软管、深海输油输气管道、大功率风力发电、船用活塞、船舶工程表面处理、海工锻件等装备产业。
三、重点任务
深入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以推动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在山东省先行先试为牵引,聚焦提升船舶与海工装备产品、技术、企业、链条、集群等产业生态体系,优化推进路径,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凝聚全要素,实现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产业创新突破,提升优质产品引领力
1.着力打造高端海工装备“山东样本”。巩固我省在深水及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总装建造优势,加快提升研发设计和深水钻井系统、海底采油装备等关键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深远海养殖等新型海工装备,布局适应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需求的前沿海工装备。积极争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深化部省专项合作,合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海工装备高质量发展在山东先行先试,打造有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山东海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2.差异化发展高技术新能源远洋船舶。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丰富船型谱系,支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大中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化学品船、高端游艇等船型建造,积极发展智能航行无人集装箱系列船舶。巩固我省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等主建远洋船型建造优势,推动船型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加大LNG动力船舶船型优化升级,完成氨燃料动力预设超大型油船、大型散货船、电池混动驱动邮轮级高端客滚船自主开发设计和实船建造,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充分发挥整船、整机等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提升我省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舱室设备、甲板机械、通讯导航、智能系统等核心配套能力,支持国内省内配套产品实船化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整合行业内外优势资源,推动自主化工业船舶软件开发和应用。举办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五链”融合发展对接活动,推动成立山东省大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支持钢铁企业、船舶海工制造企业建立大宗原材料采购风险共担机制。做优做强船用发动机、船舶压载水系统等船用配套产品,依托“好品山东”“山东制造﹒齐鲁精品”等区域品牌,开展宣传推介工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
(二)实施新能源内河船舶“建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绿色智能协同力
4.提升内河船舶研发总装能力。聚焦“一纵”京杭运河、“一横”小清河区域布局,开展“气化运河”“电化运河”行动,引导内河新能源船舶加快生产,高污染高耗能老旧船舶有序退出市场。重点打造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加强船型优化、结构轻量化、清洁能源减排、船机桨匹配等最新技术研究,加快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内河船舶,探索锂电、氢、氨、甲醇动力内河船舶等新能源船型设计、生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北方地区标杆”。(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山东海洋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5.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内河港口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和新能源加注站智能化管理建设,建立健全审批流程和验收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便捷完善的配套设施网络。对在省内建设运营LNG、氢能加注等配套设施的企业,给予岸线、码头、土地使用等方面支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支持济宁等地先行先试打造新能源船舶示范应用场景,统筹布局京杭运河沿线LNG、柴油、充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加注网络,支撑内河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建设集船舶能源服务、配件供应、应急救助、污水垃圾接收转运等于一体的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海洋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进内河船舶行业标准化建造。支持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对标海船建设标准,大力实施绿色化生产技术、一体化集采系统、数智化管理体系等先进技术工艺;全面推行“流水线”“批量化”造船新模式,引领开创内河船舶标准化建造格局。对传统内河船舶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落实“技改专项贷”贴息、智能化技术改造设备奖补等政策,指导企业产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进智能制造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建设,加快产业改造提升,更好支撑新型工业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山东海洋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产业发展创新力
7.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创新。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亚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打造北方海洋工程研发基地和海工领域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崂山实验室、海工装备科学基础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围绕产业链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展前沿基础、关键核心和工程技术研究,全面提升产业链原始创新能力。鼓励链主企业发挥创新“领头雁”作用,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创新平台,组织申报科技示范工程等。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支持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在山东布局,发挥好设计引领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海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支持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创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紧盯产业前沿和市场需求,统筹各类科技计划,重点围绕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超大型散货船绿色智能水平提升、绿色智能内河船舶、新型燃料船舶发动机、漂浮式海上风电、智能化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推动省内重点企业联合武汉理工大学、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新能源船型设计研发,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LNG、电池、氢燃料等动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与宁德时代、中集集团、潍柴动力等省内外企业合作,加快新能源动力技术船用步伐。梳理建立船舶海工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船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做好服务保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动产业链群联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9.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链根植性。要充分发挥青岛、烟台、威海等在总装建造、产业配套、协同创新、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和核心引领作用,支持组建区域产业联合体,聚合有效资源,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济宁在内河船舶转型升级,东营在海洋油气装备、海上风电装备,以及潍坊、淄博在配套领域特色优势,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雁阵形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认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推荐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十四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在更高层次支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海洋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现有产业链空白和断点环节,瞄准国内外船舶与海工装备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做好产业链招商引资目录梳理,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加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吸引外资力度,通过重点经贸活动、省政府驻外经贸代表处等平台,加强与相关领域知名跨国公司沟通对接,深化交流合作。支持省属企业围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优化布局,参与省内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由省级领导带队,通过多种形式与船海领域央企总部和业主单位开展“双走进”活动,争取各类优质资源向我省集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优化产业链服务水平,提升产业保障支撑力
11.健全金融链支撑机制。完善产业链金融辅导机制,将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企业纳入金融辅导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的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融资对接,根据产业特点提供个性化信贷产品,扩大中长期信贷投放,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融资支持。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重点在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评级、授信新增及保函核准开立等方面,一企一策提供高效精准服务。(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壮大一批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为研究方向的人才队伍,培育一批以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为研究领域的青年创新团队。支持支撑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发展,通过培育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等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职业院校加强船体、钳工、铆焊等特色专业建设,申报公共实训基地,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大力实施“专班+专员”用工保障、“公共+市场”服务助力、“省内+省外”人力资源协作共享等“九+”计划,推进用工服务专员制度,解决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用工招工难题。(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机制作用,强化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统筹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加快推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各相关市紧密结合全省产业布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引导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链长制”工作机制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要素保障。对重点建设的全省船舶海工领域重大项目,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周期服务机制,各相关市及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依法依规强化土地、岸线、能耗等资源要素保障。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各相关市统筹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链长制”工作机制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压实工作责任。各相关市、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聚焦重点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抓好具体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行业安全绿色发展。加强重点任务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积极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切实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形成合力,助推先进制造业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链长制”工作机制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19日19时07分,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辽宁岸电”)配套电网工程投运,标志着国内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全面投产。据了解,渤海油田岸电应用工程分三期实施,先后布局在秦皇岛—曹妃甸、渤中—垦利和绥中—锦州的油田群,分别由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月25日,沧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沧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指出,2025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详情如下: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沧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黄骅市人民政府,各
当一艘大型运煤船舶停泊在码头时,一根黑色电缆从岸边的充电箱里延伸出来被连接到船上,船上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立刻没有了,燃油排放的烟尘也不见了……这样的景象每天都发生在国家能源集团3个专业港口、26家电厂的所有泊位上。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自有船舶和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船舶靠
港通四海,陆联八方。港口运行是观察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当前,海运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迅猛发展,使用船舶进行运输的世界商品贸易比例高达80%,航运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推动港口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不久前,浙江省首个“绿电码头”正式投运,这是浙江在绿色转型上又一个
10月29日,上海崇明印发《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沪崇府发〔2024〕41号),同时发布《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重点工程项目清单(请看文末),共42个项目,投资估算共计60.52亿元。其中指出,推动内河混合动力船舶、纯电动船舶
今年1—9月,福建省年度岸电使用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时大关,达到10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2%。今年前三季度,20个试点泊位船舶接电330艘次,用电量498万千瓦时,占全省岸电使用总量的48%。
10月22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刘伟出席并讲话,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致辞。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受邀参加活动。会上,国家能源集团获评交通强国试点成效突出单位,集团公司“绿色港口发展”试点任务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任务。大会现场发布了《
截至10月20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累计联船30个船次,联船率100%,供电22895度,合计1371小时,创历史新高。一直以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和地方港务部门的要求,对岸电坚持“能联必联”的原则,做好岸电联船工作。设备管理部电气专业根据船舶动态,提前了解船
金秋送爽,绿色动能正从河北唐山、山东东营、辽宁绥中出发,源源不断地涌向屹立于渤海之上的海上油田群。截至9月30日,渤海油田岸电应用项目累计供电超30亿千瓦时,我国最大海上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岸电就是将陆上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输送到海上油田,供油气开发生产使用。渤海油田“岸
10月8日,渤海油田传来好消息,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成功投产,预计2025年将实现高峰产量,约3000立方米油当量/天,油品性质为重质原油,为渤海油田攻坚上产再添动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渤中19-2油田是在渤中19-6潜山油气藏上发现的整装、优质大型油田,整体上具有埋藏浅、油品性质好
记者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截至9月25日,渤海油田岸电应用项目累计供电超30亿千瓦时。岸电是将陆上电网的电,通过海底高压电缆输送到海上油田,供油气开发生产使用。渤海油田“岸电入海”计划共分为三期,先后布局在秦皇岛-曹妃甸油田群、渤中-垦利油田群和绥中-锦州油田群。目前,一期、二期项目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迅猛扩张,为缓和电网输配电稳定性压力以及新能源限电严重问题,政策导向逐步加强对储能建设要求,但由于储能市场交易制度及充放电调度落实等方面仍存在欠缺,当前储能单体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即目前配储指标单向增加新能源发电企业建设成本。长远看,在可以完全参与市场交
12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4年10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情况的公告》。2024年10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自然人户用光伏)项目共11383个,其中风电项目34个,光伏发电项目11329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48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1281个),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11月30日,西部国轩(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彭立煌,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合肥国轩高科动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式系统公布四川泰川新能源有限公司注销备案/公告。2024年11月20日四川泰川新能源有限公司因决议解散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请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据悉,四川泰川新能源有限公司由浙江泰衢新能源有限公司控股,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光伏设备及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1月29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浙江电力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实施细则(2.0版)》,本规则适用于浙江电力现货电能量市场的运营。其中提到,关于日前电能量交易组织方式,现阶段采取“发电侧报量报价、用户侧报量不报价”的模式组织日前电能量市场交易。日前电能量市场采用全电量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等7项细则的通知,《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2.0版)》《浙江电力零售市场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现货电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与凯金新能源在江苏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各方开启深度合作。面向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立足新能源材料创新,凯金新能源此次牵手中石化成员,为新能源材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等7项细则的通知,《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2.0版)》《浙江电力零售市场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现货电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等7项细则的通知,《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2.0版)》《浙江电力零售市场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实施细则(2.0版)》《浙江电力现货电能
日前,英利发展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及相关内容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为满足英利发展运营需求,现对2024年度ESG报告及相关内容服务项目进行采购。欢迎符合要求的投标商参加此次项目的竞争性磋商。2.磋商范围2.1项目名称:2024年度ESG报告及相关内容服务项目2.2服务范围:英利
11月29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杭州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会谈。双方围绕深化联合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校企人才共建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宋海良对浙江工业大学给予中国能建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国能建改革发展基本情况。他
近日,中国电气装备所属山东电工电气液流储能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工液流储能)签约国能青海0.5MW/2MWh全钒液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实现中国电气装备全钒液流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在青海区域市场业绩突破。该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锡铁山镇,作为“宽时间尺度多类型构网型储能系统研究”实证项目,新
近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布关于2025年工商业分时电价公告,根据公告,工商业用户容量补偿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系统运行费用,以及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不含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代理购电价格执行分时电价政策,各类分摊损益等其他电价部分不执行分时电价政策。不满1千伏代理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1月29日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
近日,山东大季家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项目中标结果公示,中标人山东纯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烟建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116935289.61元。项目概况:主要对现状大季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工程规模为30000m3/d。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再生水生产设施及浓盐水、应急排放等配套管网。再生水生产设施包括超滤及反
近日,山东莱阳市万第水厂及配套设施和配套管网、大夼水厂及配套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工程总承包及运营(EPC+O)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烟台净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凯丰达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77700000.00元。项目概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1月29日,时代绿能济宁市750MW风电项目暨金乡县445MW风电项目现场推进会在济宁市金乡县成功举行,项目正式开工。在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时代绿能积极投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建设。继济宁市1.1GW国家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取得良好成效后,再度与济宁市
初冬的山东东营阳光普照,在多个新能源项目现场,巨大的光伏阵列宛如一片“蓝色海洋”,将太阳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电能,不毛滩涂之地化身“绿色金矿”。近年来,东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新能源开发热土,能源结构呈现更多“绿意”。目前,东营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容量662万千
近日,“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中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项目开展了省级验收。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确认德州市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6个地热能项目验收合格,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其中中深层地热能项目3个,77口开采井。现予以公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公示第七批申请注册虚拟电厂信息公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对山东能源电力销售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信息进行了完整性校验,山东能源电力销售有限公司所含机组类型为#2R机,可调节能力8.189兆瓦,连续调节时间1小时。
11月26日,青岛市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发布《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公示》。根据公示,山东蓝谷风电有限公司于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东南大小管岛之间海域建设青岛大小管岛20MW海洋能源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分布式电源)项目。该项目用海类型属于特殊用海(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布2025年分时电价执行时段公告,其中要求,不满1千伏代理购电用户计量装置已具备动态调整条件,自2025年1月1日起与高压工商业用户执行相同分时时段。(一)1月至2月、12月谷时段为2:00至6:00、10:00至15:00,其中,深谷时段为11:00至14:00。峰时段为7:00至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