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储能跨界布局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那就是小米。
11月20日,小米集团发布2023年Q3业绩报告:总收入人民币709亿元,6个季度后单季收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60亿元,同比增长182.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人民币17亿元。对应去看,小米在储能等新能源产业链领域的布局,已经“遍地开花”。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小米系投资机构共投资超800家企业,投资事件超1200件,小米正在依托生态链的战略布局,打造出庞大新能源生态帝国。
(文章来源 微信公众号:高工储能 ID:weixin-gg-ess)
小米系投资版图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雷军个人顺为资本、小米集团旗下多个投资机构以及小米集团与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组建的长江小米产业基金。顺为创业偏向天使投资;顺为资本更为偏好VC、天使投资,投资轮次集中在A轮、Pre-A轮和A+轮,到了B轮。
截至目前,顺为资本、小米集团旗下小米科技、小米长江等投资机构频频出手储能相关创业企业,先后投资了电池类企业,如锂电池厂商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珠海冠宇、赣锋锂电等,钠电池厂商卫蓝新能源、珈钠能源、零壹肆等;电池材料企业融通高科、碳什科技;便携储能企业安酷能源、电池热管理企业埃泰斯、锂电池电池回收企业瑞隆科技,新型能源技术企业星环聚能,以及充电领域企业快卜新能源、始途科技等。
具体从产业链来分析,小米目前已投资了锂电池和钠电池两种电池路线,对于人后入局储能、新能源车等领域已经筑牢了基础。
其中,中创新航港股已上市且A股上市辅导中,珠海冠宇已科创板上市,卫蓝新能源为独角兽。电池材料方面,小米也有投资涉足,目前已参与电池正极材料厂商融通高科、负极材料厂商碳什科技的融资。
小米在2022年“重注”进入便携储能的赛道,或将成为其小试牛刀的“尝试“。去年9月,小米下线了便携式储能系统,首款1000Wh户外电源产品1000Pro引发关注。截至目前,据高工储能翻阅京东等线上平台,小米多款户外电源仍火热促销中,价格聚集在2000-4000元区间,电量为500-1200Wh。
亲自造户外电源的是同时,小米还出手投资便携储能创业公司。今年5月,小米智造、小米长江参与了便携储能企业安酷能源的战略轮融资,安酷能源储能品牌“安酷创新”的控股平台,安酷创新主要聚焦于户用储能和便携储能,创新产品为离并网双模户储产品、热插拔换电式便携电源产品。
而在新能源这盘大棋中,小米还对电池热管理、电池回收、光储充、新型能源技术等细分领域创业公司亦有布局。去年6月,小米科技旗下海南极目创业参与了电池热管理企业埃泰斯的战略轮融资。今年10月,小米智造参与了锂电池回收厂商瑞隆科技的A+轮融资。
光储充领域,小米目前投资了移动充电服务商始途科技、光储充检电站服务商快卜新能源。其中快卜新能源,是宁德时代与小米联手打造的面向全球光储充检智能电站服务商。
从小米新能源领域布局来看,其已经覆盖从电池材料,到锂电池、钠电池,再到电池热管理、便携储能产品、电池回收、光储充检等细分领域的投资布局。
业界分析,小米在造车这件事情上不疾不徐,但基于上下产业链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在产业链不断完善推动下,或许小米未来将重注进入储能领域亦未可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已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消息,南都电源与英国某储能项目公司正式签署《采购合同》,供货内容为南都CenterLPlus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搭载其自研自产的314Ah储能专用电芯,合计装机容量230MWh。
在磷酸铁锂储能赛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当下,海辰储能以1175Ah与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为支点,完成了从跟随者到规则重构者的角色跃迁。这一技术布局不仅改写了储能系统设计的底层逻辑,更折射出中国储能企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战略升级,为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登热搜,背后是行业监管与产业模式的双重震荡。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披露,6月28日实施的3C禁令已拦截多起充电宝风险,该政策源于全球民航今年15起充电宝起火事故的严峻现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3.6%,罗马仕、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精准把脉储能之“痛”“为了拿下一个项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引导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提升总集成总承包能力,拓展项目开发投资、系统研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服务。鼓励企业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定制
7月1日,慈溪市发展和改革局对舒孝瑜委员与王天慧、邵倩倩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慈溪市工商业储能领域实现更安全、多元化发展的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今年开展“十五五”慈溪市能源发展规划,也将秉持上述思路,凸显对工商业分布式储能领域的关注力度。同时,市供电公司也充分考虑了储能项目的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阿特斯披露2025年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中美对等关税豁免期内,阿特斯已加快储能出货节奏,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海外供应链解决方案未来也可能成为企业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之一。在被问到储能市场竞争格局如何时,阿特斯提到,光伏消纳问题使储能成为关键解决办法,储能在有
从电价不断上涨、到能源转型战略规划,越南电力领域的每条新的政策,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储能市场即将爆发!6月26日,2025越南国际电池储能与新能源供应链合作大会开幕,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惠州德赛电池全球业务副总裁胡国飞在论坛发言指出,“越南作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亮点,正迎来能源结构升级的关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7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科改行动”“双百行动”2024年度专项考核结果。南方电网公司所属14户“科改”“双百”企业,获评“9标杆、5优秀”,进一步擦亮南方电网公司改革“示范田”品牌,2024年这些企业取得了哪些改革发展成绩?一起来看!7户“科改企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贵州省首个低压光储充一体化直流智慧微电网系统在铜川市宜君县花溪谷景区建成投运。该项目首创“供电公司+综合能源+区域政府”合作共建模式,旨在以清洁电力驱动旅游景区现代化运营。直流微电网系统以多端口微电网一体化装置为核心,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直流充电桩、监控
在2025年6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SNECPV#x2B;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安徽凯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撒新能源”)以其卓越的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全球行业人士的目光。高光亮相实力诠释创新底色作为亚洲光伏应用领域的佼佼者,凯撒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建立大功率充电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到2027年底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江苏宿迁市首个“光储充放检”示范站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该示范站位于宿豫区千鸟园停车场,总占地面积500平方米,设有20个充电车位。站内配备2台480千瓦液冷超充桩、14台240千瓦直流快充桩以及4台160千瓦V2G充放电终端,构建了“光伏发电—储能调峰—智能充电—安全检测—车网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建设资源聚合平台并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参与电网调控,开展数字能源服务衍生业务。对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投资主体每年按响应收益的
记者3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全面投用。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结构绿色化具有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随着“富家2.0”战略的升级推进,天合富家在应用模式与产品方案上不断创新突破。近日,天合富家浙江渠道伙伴招募大会在金华隆重举行!大会全面展示了天合富家的创新业务模式和全场景解决方案,其中“公共机构”模式与原装自投产品成为全场焦点。面对行业深刻变革,大会深入剖析了智慧能源2.0时代下的挑
2025年的4月28日,西班牙电网在短短的5秒之内失去了超过15吉瓦的电力。这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大停电,让5000万人的生活停摆,居民通讯中断、医疗系统停滞、公共交通瘫痪。突如其来的大停电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能源转型的思考#x2014;#x2014;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大量接入、设备老化等一系列情况下,电网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附件显示,65家达标企业中,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总量最高,旗下两家公司共有581.57万分;排名第二的为特斯拉、共拥有203.2万分,吉利115.45万分位居第三。而唯有一家车企——广汽丰田汽车有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精准把脉储能之“痛”“为了拿下一个项目,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当Agent网络、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结合的时候,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是一种新的电力经济模式。(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了上百年,作为工业2.0的产物,与钢铁、石油、铁路、传统汽车制造一样,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秉承了戴明质量管理和福特生产模式。小米Yu7的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会上宣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上市小米YU7共推出三个配置版本,分别为标准版、Pro版和Max版,售价区间为25.35万至32.99万元。此外,小米SU7Ultra赛道专业套装和
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先手棋”是宝贵优势,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面自主与固态电池的制高点争夺,仍是漫漫长路。2025年,人形机器人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从春晚舞台开始,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也让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科幻感十足的名词,第一次大规模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将加速迈向机器人时代。近期,国际知名机构瑞银集团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00亿至500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1.4万亿至1.7万亿美元。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特斯拉、小米、理想、小鹏、广汽等众多汽车厂商,都
2025年6月15日,中国北京——第六届“金风·美孚杯”风电行业篮球邀请赛在京圆满落幕。本届赛事以创纪录的23支参赛队伍刷新历届规模,吸引了风电全产业链精英齐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首次迎来科技企业的参与——小米集团作为新锐力量亮相赛场,标志着赛事影响力从能源向科技领域的逐步拓展。大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2日,得力正式推出首款家用7kW充电桩产品,裸机首发价格979元。这意味着这家文具巨头也跨界走向了新能源市场!其实,这并不是得力在新能源的首次亮相。公开信息显示,5月29日,得力京东事业部负责人闵海涛携首款充电桩产品空降京东汽车采销直播间。这款交流充电桩,支持7kW大功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