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于印发《重庆市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
渝经信材料〔2023〕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先进材料主导产业集群,我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年1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先进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2023—2027年)
先进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是产业基础再造的主力军和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先进材料产业虽是高载能产业,但并不是落后产业、夕阳产业,其能耗、排放总量更多是由于产业特性及规模总量所决定的,要纠正在对待先进材料产业发展上产生的认识偏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支持先进材料产品生产和先进生产工艺应用,加快推动先进材料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有力支撑我市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特制定此行动计划,有效期为2023—2027年。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打造重庆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发展轻合金、优特钢、精品铜材、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合成材料;加强光伏材料、锂电材料、氢能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产业培育;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基础材料领域布局,有序开展低效产能整合。到2027年,基本构建起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产业规模持续提升、质量效益不断增强的“4+4+N”现代先进材料产业体系,全市先进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国家重要轻合金、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产业基地基本打造完成,成为国家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
(一)做大做强先进基础材料。
1.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夯实铝合金产业链基础,发展高强高模耐蚀铝合金、铸锻一体合金、高精度宽幅板材、高性能热传输铝基复合箔材、新型锂电箔材、大型复杂断面型材等产品,推广低碳冶炼技术,发展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推动铝基新材料向下游延伸,打造国内实力最强的铝加工产业基地。补齐镁基材料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低能耗镁合金、高强耐蚀合金、耐高温合金、变形镁合金、镁合金型材、宽幅板材、大型复杂件等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全面促进镁合金材料高端化发展。延伸钛合金加工产业链,提升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钛合金板材、型材、管材、丝材加工、复杂关键铸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大铜基材料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精密铜带、箔、丝材,新能源汽车及高效电机专用电磁线,支持发展低松比铜粉、复合铜粉、包覆铜粉等铜基粉末材料。
2.先进钢铁材料。大力发展高品质建筑用钢、汽摩用钢、优特钢、高端不锈钢和废钢回收利用体系。高品质建筑用钢重点发展耐候钢、大尺寸型钢、海工钢、高强结构用钢,加快建筑结构用高强度抗震钢筋、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等产品开发,支持热镀锌无铬钝化板、无铬彩涂板等应用。汽摩用钢领域加快推动超高强钢和热成型钢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发展汽摩用棒、线材,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等产品开发应用。优特钢领域重点发展耐高温钢、耐蚀钢、无取向硅钢、轴承钢、高性能工模具钢、高性能取向电工钢、低膨胀钢、非晶合金、高温合金等,培育发展高品质铁基合金粉末、半导体用钢等。高端不锈钢领域重点发展不锈钢板、带、丝、线材和不锈钢装饰管、流体焊管和无缝管。支持废钢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静脉产业,鼓励短流程冶炼生产优特钢、不锈钢。
3.先进化工材料。做大做强五大优势合成材料产业链,围绕聚氨酯、聚酯、高端聚烯烃、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业链强链补链,扩大己二酸、MDI、BDO、PTMEG、己二胺、PA—66、PET等优势产品产能,规划建设MTO项目,积极发展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等短缺产品。培育成长型合成材料产业链,推动甲醇、合成氨等产品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聚丙烯酰胺PAM、氰纶PAN、高吸水性树脂SAP、聚丙烯酸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α-烯烃等。积极发展氟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聚氟乙烯PVF、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全氟乙丙烯FEP等含氟材料及重要原料,如R152a、R142b、六氟丙烯、TFE、三氟氯乙烯、三氟乙酸乙酯、三氟乙酸等。培育发展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戊二胺、丁二酸、乳酸、1,3—丙二醇等生物基产品,延伸发展生物基PBS、聚乳酸、PTT、PBAT/PBS、PGA、PPC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尼龙56纤维和工程塑料等产品。加大碳酸酯、PPS、聚甲醛、碳纤维材料、功能性膜材料、高强度纤维、改性塑料发展力度,壮大专用化学品产业规模,重点发展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印刷电路板、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需求的电子化学品,提升功能添加剂、水处理剂、氢氰酸衍生物、肼类衍生物、光气衍生物及含氮、磷、硫、硅、氯、氟等杂元素的精细化学品,发展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高固体涂料、粉末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新型涂料产品,发展同位素、特种氧化物及相关衍生物产品。
4.先进绿色建材。大力拓展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超细、高强高模、低介电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提升低介电玻纤电子布、微玻纤高效绝热及过滤材料、风电叶片拉挤板材产业规模,支持打造集前端研发、上游矿产开采加工、中游玻璃纤维生产、下游复合材料生产及应用于一体的玻璃纤维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提高玻璃纤维制品本地消纳水平,重点培育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等其他高性能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重点发展特种、专用、优质水泥,高品质机制砂石,保温装饰一体板、增强型发泡水泥无机复合墙板、集成厨卫门窗模块等集成部品部件,建筑信息模型等建筑装配构件系统,推动低效水泥熟料生产线整合,丰富产品品种,稳步推进千万吨级机制砂石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延伸玻璃产业链,重点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高端汽车玻璃、热致调光玻璃等玻璃深加工产品,积极发展电子玻璃、智能玻璃模组。壮大先进陶瓷产业,大力发展节水、智能化卫生陶瓷及整体卫浴产品,支持发展压电陶瓷、热电陶瓷、结构陶瓷等功能陶瓷,加快发展蜂窝陶瓷等节能环保陶瓷材料。提升新型墙材,重点开发高效节能保温砌块,支持利用固废、页岩资源等发展空心砌块、轻质高强节能隔墙板材、高档装饰砖、透水砖等新型墙体材料。
(二)持续提升关键战略材料。
1.新能源材料。大力发展风电纱及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等风电材料,支持光伏玻璃、组件、太阳能级硅片、边框等光伏产业支撑材料,培育质子交换膜、极板、催化剂材料支撑氢能产业发展,提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2.特种功能材料。鼓励发展金属复合材料、稀有金属功能材料及元器件、特种合金材料、特种气体、贵金属材料、难熔金属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传感器敏感材料及元件、特种陶瓷材料制品、磁材、靶材、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解决“卡脖子”问题,补齐产业短板,提升高端材料制造水平。
3.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发展大尺寸硅片、三代半导体、柔性显示材料、电子玻璃及组件、人工晶体、衬底材料、电子专用化学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支撑重庆“芯屏端核网”等智能产业发展。
4.新型储能材料。培育壮大新型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薄膜电池、镁基储氢、液流电池材料等,实现关键技术迭代突破,形成具有较强自主能力的新型储能材料体系。
(三)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
1.气凝胶材料。以硅基气凝胶为基础,重点发展多种规格的气凝胶绝热毡、气凝胶涂料、气凝胶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保温板、吸附过滤材料等。加快推动气凝胶在深冷绝热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扩大在工业保温、建筑节能、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规模。加快推动气凝胶产品设计及应用,聚力开拓下游应用领域,打造产业链。
2.石墨烯材料。加快石墨烯在电子信息、新型储能、柔性显示、大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发展显示模组、超级电容、电子皮肤、隔膜等石墨烯产品。突破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加强石墨烯薄膜、微片衍生物、高导热功能材料、电磁屏蔽材料、传感器材料、改性材料等研发,加强工业设计开发,拓展应用市场,逐步形成石墨烯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3.未来材料。引育一批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纳米材料,开发满足光电、新能源、医药等领域的新型纳米材料。储备一批智能材料、仿生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和新型超导材料制造技术,面向空天、深海、深地、深冷等条件下的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加强特种材料研发,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先进材料企业引育工程。
聚焦先进材料产业“4+4+N”发展方向,编制先进材料产业地图和产业链招商目录,明确产业链短板、薄弱环节,针对性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引导央企、大型国企在渝建设布局产业战略备份基地。围绕我市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培育本地先进材料企业,建立先进材料企业培育库,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培育一批先进材料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先进材料企业挂牌上市。百亿级先进材料企业达到10家以上,五十亿级先进材料企业达到15家以上,先进材料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招商投资局、市金融监管局,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二)实施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加快壮大轻合金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产业集群,按照“一个产业集群、一套工作机制、一个行动计划”模式,锚定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关键,重点打造以九龙坡区、綦江区、涪陵区、万州区、黔江区、万盛经开区、南川区为核心的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以大渡口区、长寿区、黔江区、渝北区、涪陵区、永川区为依托的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以涪陵区、长寿区为核心的合成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国家重要的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支持长寿区、大足区、涪陵区、大渡口区等区县打造钢铁材料产业集群,支持万州区、江津区等区县打造铜加工产业集群,支持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区县打造电子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支持两江新区、九龙坡区、大渡口等区县打造航空材料产业集群,支持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长寿区、涪陵区、九龙坡区、铜梁区、忠县、垫江县、秀山县等区县打造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集群。鼓励长寿区、合川区、九龙坡区等区县培育气凝胶特色材料产业集群,鼓励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培育石墨烯特色材料产业集群,鼓励大足区培育锶盐特色材料产业集群、城口县培育钡盐特色材料产业集群,鼓励荣昌区、永川区等区县培育陶瓷特色材料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重点材料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特色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特色鲜明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形成3个全国重要的产业集群,打造5个在细分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推动材料行业研产用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筹备建设先进材料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检测评价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建设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加强对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把创新平台变成产业发展的推进器、新兴项目的孵化器,支持市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平台,到2027年建成8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四)实施先进材料协同创新工程。
高标准建设先进材料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相关高校国家实验室、两江新区科创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等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先进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5G通信、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实施先进材料解决方案攻关工程,加强先进材料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材企业联合开发,从原材料开发、产品设计等源头开始,通过生产端和应用端联合开发、联合创新,系统解决材料开发、制造装备、成型加工装备、加工工艺技术、工业化生产、行业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先进材料产业服务体系等问题,形成有较强自主能力的先进材料产业体系。(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五)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策划专项政策,集聚最优资源,集中最优政策,营造最优环境。强化工业设计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先进材料领域工业设计中心和应用场景搭建。坚持产业发展与工业园区环境建设相适应,形成企业之间密切协作、核心企业和主导产业带动的产业链条,坚持以产业持续发展为重,以人为本,围绕主导产业链打造具有前瞻性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形成要素流、资金流和人才集聚的现代工业园区,打造3个先进材料协同创新示范产业园。(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组建我市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工作专班,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落实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发展重大问题,集中力量推动补链强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发挥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完善产业生态。发挥创新联合体、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掌握政策动态,及时疏通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二)加大政策支持。
落实好国家部委和我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倾斜支持先进材料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材料领域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聚焦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目标,积极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在企业培育、产业创新、集群打造、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三)抓好示范引领。
围绕国防军工、民生安全等重点领域,针对先进材料研用脱节、材不好用等短板,开展示范平台、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依托工业设计赋能拓展应用市场,打通产业化与市场化的途径。支持先进材料应用场景开发,继续实施新材料首用计划和新材料首批次保险,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四)强化要素保障。
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作用,完善产业链、稳定供应链、融通资金链。统筹抓好煤、电、水、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保障关键产品供应,保障园区建设、重点项目需求。引导金融服务重点向先进材料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倾斜,拓展直接融资途径,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创新领军人才等相关政策,完善面向先进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先进材料产业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提升智力支撑。(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委、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杉杉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00万元至2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4,242.55万元至22,242.55万元,同比增加810.41%至1265.61%;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SKOn将以北美储能系统市场为目标,加速其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供应链来支持其最新的合资企业。7月15日,SKOn宣布,公司近日与LF就向北美市场供应LFP阴极材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SKOn看来,与总部位于韩国的主要电池材料制造商LF合作,积极应对美国对LFP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旨在加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恩捷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5.00万元-10,73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320.00万元-10,790.0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元/股-0.11元/股,整体业绩预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璞泰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业务布局情况。在半固态电解质膜方面,半固态电池生产仍需要采用湿法+涂覆的工艺,但工艺参数要求和技术难度更高,公司已有相应的技术和产能储备。公司产品在340Wh/kg高硅碳体系、400Wh/kg锂金属体系中,Ah级别电芯1C充电倍率循环已达到约500周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作者:刘德帅1朱慧琴1孙睿浩1李蒙2巩文豪2李晓辉2钱伟伟2,3单位:1.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储能材料与过程重点实验室2.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氢能储能中心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引用本文:刘德帅,朱慧琴,孙睿浩,等.双添加剂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循环稳
2025年6月30日,蜂巢能源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的泰国春武里SVOLT泰国工厂迎来第10000套EV电池包下线。蜂巢能源泰国基地总经理陈磊、副总经理张建欣,万浦集团子公司BanpuNEXTCEOSmittiponSrethapramote、高级副总裁Suwit作为合资方代表,长城东盟副总裁李光宇作为客户方代表,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据恩捷股份消息,为加速推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规模化量产进程,完善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战略布局,恩捷股份旗下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玉溪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玉溪恩捷前沿”)日前在云南玉溪正式成立。恩捷股份表示,玉溪恩捷前沿将
6月30日,硅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主要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制备,可以应用于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加大销售,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近日,蓬溪生态环境局对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技改项目进行环评公示。项目位于四川蓬溪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形成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生产能力。资料显示,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近年持续关注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完成了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比如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上述材料尚不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能力,请投资者注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近日,容百科技与加拿大清洁能源公司RockTechLithiu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欧洲共同建立一条本地化、一体化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链。据报道,未来,RockTech将向容百科技在欧洲的正极材料工厂,长期供应其电池级氢氧化锂,用于满足当地电动车和储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容百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三孚新科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透露了其锂电材料等进展。三孚新科表示,目前已与相关客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的正式供货合同。在锂电材料方面,三孚新科表示,公司依托复合集流体的先进工艺,创
据外媒报道,近日,三星SDI与通用汽车同意于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导入电动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原先该厂仅规划生产镍含量超过80%的三元锂电池,现改为并行生产。电池网注意到,3月14日,三星SDI宣布,将通过发行新股筹集2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99.6亿元),用于投资美国和欧洲的工厂以及新技
5月22日,四川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布中共甘眉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文件指出,招强引优,加快晶硅光伏、锂电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四川启明星、博眉启明星25万吨电解铝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盘活已停破产企业。原
5月22日,楚能新能源与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执行副总裁卜相楠、副总裁朱小平,常州锂源董事长石俊峰、总经理吕从江、客户总监沈州俊等双方高层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同时,双方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多元化、高质量、高压实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三批大型风光大基地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西北地区禀赋的风光资源,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地区效益回报及沙戈荒生态治理的高质量融合,依据最新规划布局方案推算,截至2030年,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突破455GW,低碳经济蓬勃发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启动第九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申报企业的范围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生产企业,锂离子电池包括单体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含电池模组和系统)。原文如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杉杉股份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中表示,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00万元至24,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4,242.55万元至22,242.55万元,同比增加810.41%至1265.61%;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
时间回到2022年初,280Ah打破了储能电池市场的沉寂,一度供不应求。在这种背景下,二线动力电池厂商将目光转向储能行业;同时,储能电池赛道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仅2022年储能电池相关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现如今潮水退去,储能行业加速迭代、从同质化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美国《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已于当地时间7月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或将引发一场新能源行业的“地震”。据了解,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此前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的限制。业内
SKOn将以北美储能系统市场为目标,加速其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供应链来支持其最新的合资企业。7月15日,SKOn宣布,公司近日与LF就向北美市场供应LFP阴极材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SKOn看来,与总部位于韩国的主要电池材料制造商LF合作,积极应对美国对LFP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旨在加强
7月14日,“焕新启航、科创引领,打造央企一流电池产业平台”行动大会在天津市中汽新能公司召开。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肖宗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7月14日,灵丘县晔晟储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灵丘县200MW/400MWh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1标段)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落水河乡大涧村区域,项目占地68亩。建设220kV升压站、综合控制楼、35kV配电室、电缆沟、厂区道路、220kV送出线路工程,储能电池、变压器、变流器、配电柜、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广东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2026年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提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具备较大竞争优势的储能电池及相关材料、设备、系统,具体包括:一是储能型锂离子电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