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2月4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第五期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迎峰度冬:多元电热保供”。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北京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王剑晓等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现场和线上参会人数近3000人。
入冬后寒潮频繁来袭,电力能源需求明显增加。为助力地方、企业做好迎峰度冬的工作,与会专家围绕电力安全保供、供热低碳转型、储能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峰时保供的作用以及需求侧电气化对能源系统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国网能源研究院原副院长蒋莉萍表示,电力行业首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安全稳定的供应。由于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瞬时平衡的特点,保供需要考虑电量和电力两大指标,并依赖于规划和调度运行两个基本抓手来实现。规划需要根据对总体和分区用电需求水平和特性等情况,回答电源及电网建设的总量、结构、布局几大问题,包括进一步对系统的调峰能力以及装备制造能力等相关问题的分析和预判。调度运行管理需要关注电力设备的可用性(本质上是源测的可调度性)和跨区电力平衡,特别是迎峰度夏度冬和重大活动保电这些重要节点。过去以煤电作为发电主力,规划和调度运行安排相对简单可控。但在低碳背景下,供需格局和行业生态发生很大转变,技术手段、市场主体越来越多元,且出现了大量新的商业模式和主体利用关系。随着风光比重加大且呈分布式的特点,源侧的可调度性下降,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的难度上升,电力系统面临更小尺度的时空平衡、差异化的季节性平衡以及极端气候的实时平衡等新问题。迎峰度夏度冬的峰时平衡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程度加大,电力供应保障的难度大大提升。在北方地区,冬季还面临夜间电力负荷小而用热负荷大所带来的热电联运火电机组的热、电难以匹配等问题。
蒋莉萍认为,这些新变化也深刻影响着规划和调度运行两个抓手的内涵,需要考虑更多的元素、开展更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规划除了考虑更加多样化的电源电网基础设施安排,还需要纳入对需求响应潜力、各类灵活性资源利用的考量,以实现转型成本最低或成效最优。调度运行方面需要考虑如何完善适应风光、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的运行规则,让它们更好地发挥安全稳定保供的作用。长远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实现与其他能源供应系统的横向协同,比如与热力、电动车、氢能这些都有很大的互动潜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表示,我国过去10年间集中供热面积以年均7.2%的增速快速增长,且高度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从地区上看,除了传统的北方集中供暖地区外,长江中下游、西南高海拔等地区对供暖需求也在增大。但由于热力统计口径小、统计范围不全面,根据现有统计的商品化热力测算得出的热力占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远低于国际上热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40%-50%占比水平,这也导致了我们对供热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谈到供热低碳转型路径方面,她认为,供热低碳转型需要从生产和消费端共同发力。根据消费端不同的热力品质需求来匹配生产端不同的低碳零碳技术。另外,不同领低碳供热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比如,城镇的集中供热如何吸纳可再生能源,农村的低碳户用供暖如何解决运维简化和经济性问题,以及工业的工业窑炉所需的中高温供热技术有待突破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表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和峰时保供是储能两个比较典型的功能,且在接入位置、应用场景、主要服务内容等方面是非常灵活的,并介绍了英国大停电中储能对电力系统实现频率快速恢复和湖南电网侧储能发挥电压支撑与峰时保供作用等案例。
在如何推动储能发展的政策机制方面,岳芬提出了几项建议,一是探索多样化的辅助服务市场品种,希望未来能够在快速和慢速调频辅助服务品种细分与协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体现储能的快速调频价值的同时,增加对电网的安全保障;二是完善独立储能紧急调用补偿机制,以解决一些省份存在的紧急调用过程中没有获得合理补偿的情况;三是建立独立储能容量成本回收机制,对于能够发挥容量充裕度和峰时保供的储能,出台基于同工同酬的容量价格补偿政策,建立储能稳定的长期收益机制。最后还要重点考虑将三类机制带来的系统成本如何合理地疏导出去。
北京大学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王剑晓认为,需求侧电气化将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实现更精准的需求响应,通过负荷控制匹配新能源供给的波动性,从而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以美国为例,2019年相比200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尖峰负荷并没有出现明显增长,关键原因在于通过需求响应及市场机制,将尖峰用电调整到谷电。
谈到需求侧电气化对清洁化和低碳化的影响,王剑晓以农村“煤改电”为例,能源终端电气化的环境效益显著,减少散煤燃烧,大大降低低空二氧化硫、NOx和PM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低碳化影响方面,需要考虑新能源的供给是否能够满足热负荷电气化的增加。如果“煤改电”增加的电以煤电形式供给,由于发输配用多个环节的损耗,可能导致更高的全社会碳排放。因此,需求侧电气化要考虑与可再生能源的推进进程相匹配,发挥需求侧电气化在清洁低碳方面的正向影响。
在圆桌讨论环节,谈及迎峰度冬电力低碳保供的压力和挑战,蒋莉萍表示,电力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实现横向协同,是当前提升保供电保供热能力最现实可行的措施。对于电力行业来讲,供暖需求较大的北方地区,冬季保供的较大压力还体现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在东北、西北地区,冬季供热期也是风电大发期,尤其是半夜时段风电出力最大,而此时的用电需求往往又是最小,但供热的需求又是最大的,产生三期叠加效应。目前这些地区大部分供热供电主力还是按照“以热定电”原则运行的热电联供机组,因此,电力运行的平衡难度非常大,表现为供大于求。如果在提供集中供热的热电站加装电加热储热罐作为供热系统的热源之一,既可实现热电站生产侧的技术解耦,降低火电站发电出力,还可以增加用电低谷时段的用电需求,这对当时当地的风电消纳而言具有一举两得的成效。
围绕容量电价机制,岳芬认为,新型储能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对它实施容量电价机制或稀缺电价机制,在国外和国内部分省份已经有相关经验,也证明是可行的。比如英国的多元化资源参与容量市场拍卖机制、美国的容量充裕度协议;国内山东、内蒙古等省份也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尝试。建议根据容量充裕度和峰时保供的需求,设计容量电价机制,即“以需定价”,将新型储能和燃气、抽水蓄能、煤电等资源一起作为辅助服务的灵活性调节资源组成部分,基于技术中立和同工同酬的原则,将新型储能公平的纳入到容量电价补偿机制当中,按照它发挥的作用去给它定价。
蒋莉萍强调,容量电价机制是基于保供的政策信号,系统级储能电站等具有相同容量支撑作用的设施都应该可以享受容量电价机制。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很多更加细致具体的工作需要做。比如,就具体水平年或时间段而言,享受容量电价的规模如何确定?价格如何形成?系统分析计算确定还是竞争性拍卖?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区分时段?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科学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且与成本疏导安排相关。总体而言,设施建设和系统运行相关的电力供应成本都将由终端电力用户来买单,所以需要加以细致分析和考量。
关于供暖清洁低碳化机制的问题,胡润青表示,很多地方清洁供暖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建设,推行电供暖、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应用,但持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电采暖电价较高、经济性不足、补贴到期续补问题,以及热泵在高寒地区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推动供暖清洁低碳转型中,要因地制宜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供暖,利用地热资源或生物质资源等不同的地区资源禀赋。但目前确实仍缺乏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经济性等问题还有赖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电力市场和环境效益价值的不断发展。
在谈论如何保证用户侧用电绿色化问题,王剑晓认为,由于电能的同质化特性,我们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当中清洁能源占比在提升,用户侧电气化水平在提升,一定程度就可以保证现在整体碳减排,绿色电力就真的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如何加快推动电力结构绿色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供给侧,需要推动更可靠可控、更高效的电源,才能保证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在需求侧,需要着力推动技术经济可行的终端技术。最后是政策保障,政策上如果能对一些市场遴选出来的先进技术做更高的支持,应该可以更好的推动能源终端绿色化的发展。
对于我国冬季电热保供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新型低碳供热和供电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核心问题都在于经济性。比如储能可能会对冬季夜间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弃峰有所帮助,在充电时长足够的前提下能够成为稳定电源,但带来了成本提高问题。若储能设施因此实行容量电价以解决成本回收,又会带来更深层次“谁来买单”的问题,这都需要更进一步的讨论与设计。对于供热未来的研究方向上,林伯强认为,供热涉及民生,是一个长期复杂问题,在我国越来越多南方地区也产生供热需求的背景下,如何为南方建立起一个适用、更有效率、更清洁、成本更加可负担的供热系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林明彻表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很多省份采用储能、负荷侧需求管理以及跨省跨区错峰互济等多种低碳措施有力保障电力需求,其中不少办法在冬季可以进一步推广。同时,结合冬季供热特性,因地制宜挖掘生物质供暖、热泵供暖、电储热等多样化技术来实现冬季低碳保供方面也有诸多值得应用和推广的经验。我们也将继续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展相关技术及配套机制的研究与推广,助力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6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电力负荷管控措施和绿电近零碳微电网群建设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对2025年至2028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景宁县,企业有效参与由供电公司发起的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且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6月20日下午,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康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斯拉”)围绕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举办签约仪式。本次项目签约标志着总投资40亿元的吉瓦时级电网侧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8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电力需求响应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6月16日-30日组织迎峰度夏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申报;11月1日-14日组织迎峰度冬电力需求响应资源申报。省负荷管理中心根据供需情况可在其他时间段适时组织补报。7月1日-11日完成迎峰度夏电力需求响应
当前,在可再生能源大量并网的电力系统中,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面临着全新挑战。电力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每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的高峰用电需求,更需要妥善处理日间净负荷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费率设计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制定能够反映电网供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截至5月30日,宁夏电力年累计发电400.11亿千瓦时,突破400亿千瓦时大关,年同比增加3.44亿千瓦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态势,有力发挥能源供应“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保障宁浙鲁三省区电力供应。今年以来,宁夏电力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强化安全生产、细化目标任务、深化精益管理,从电
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供应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全力全域全速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形成一套煤矿智能化管理体系,依靠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两种模式,开展国家示范类、集团安全类集团高效类三类示范煤矿建设,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
截至5月14日,浙江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加5.37%,市场占有率达104%,稳居区域能源保供核心地位,以历史同期最优成绩彰显了能源央企责任担当。今年以来,浙江公司科学统筹安全保供与精益运营双链驱动。面对迎峰度冬、全国两会、春节、“五一”等重要保供任务,利用一体化运营优
近日,三峡四川能投会理市2#地块3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25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2400余万元。会理市2#地块33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是“十四五”期间金沙江下游水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四川侧首个并投产新能源项目,也是三峡集团在川已全容量投运的单体容量最大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四川省重
近日,河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应用自主研发的“企业经营全景视图”数字化平台完成2025年春季电力市场供需分析预测工作,为河北南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据介绍,河北经研院在传统预测模型基础上开展“多维度数据融合+智能分析”双轮驱动分析,通过“企业经营全景视图”数字化
天山深处,白杨河上,绿能涌动。5月15日,“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走进我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远远望去,只见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坐落于天山群峰之中,远处的雪山冰川银光闪烁,而近处的松柏茂密挺拔,水库四
6月25日,津投城开(600322.SH)公告,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得天津市国资委批复同意。根据方案,这家成立32年、上市近24年的天津国资房企,将置出全部房地产开发资产及负债,同时以发行股份加支付现金方式,置入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旗下三家供热企业股权。这标志着津投城开将彻底告别房地产行业,转型为城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7月1日,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按规定优先接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6月30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电集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长清电厂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这标志着济南市在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新型能源体系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项目投运后,将为山东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提供坚实支撑,对全面提升当地电力、热力供应能
7月1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托育服务机构水电气热价格政策落实的通知,其中提到,托育服务机构水电气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其中,用电价格按相应电压等级执行居民用电分类中的非居民合表价格;城市自来水、管道天然气执行居民水价和气价中的非居民用户价格;用热价格
近日首创环保集团与新奥能源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生物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气展开深度合作。这次“焚烧+能源”的合作不仅是企业间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更是在国家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首创环保集团从源头进行甲烷减排的一次探索。聚焦甲烷控排创新合作模式垃圾的厌氧发酵过程会产生大
“‘十四五’期间,煤电供热板块累计亏损超千亿元。”炎炎夏日,会议室里却因讨论热电亏损的议题,而平添了几分寒意。“在‘双碳’目标下,热电正面临三重攻坚,一是煤电需从基础电源转向调峰电源的定位重构,二是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消纳与供热稳定的平衡难题,三是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赋能传统机组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6月20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国电电力大同湖东电厂2×1000兆瓦“上大压小”项目1号机组发电机内定子穿装就位。该工程1号机组发电机定子由定子外机座和内定子组成,外定子已于4月22日就位。本次吊装的内定子外包尺寸长11.5米,宽3.72米,高3.75米,运输重量为341吨,是该工程自开工以来吊装的最重的
6月27日,河南泌阳漫里河11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一次送电成功、顺利投运。至此,国网河南驻马店供电公司今年14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主网工程全部投产。据了解,该公司2025年共安排主网度夏工程14项,其中220千伏工程2项,110千伏工程6项,35千伏工程6项,共计建设线路59.5千米,新增变电容量67万千伏安。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刚性增长,新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
记者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7月1日21时15分,西北电网直流外送功率首次突破6000万千瓦,达到6202万千瓦。当天,西北电网日外送电量13.05亿千瓦时,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西北电网外送直流总数达14条,外送规模超8600万千瓦,其中特高压直流10条,超过全国特高压直流外送规模的一
入夏气温逐渐攀升,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直面大考。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虚拟电厂对“增强电力保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杨苗苗)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形成具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日前,从浙江杭州供电公司了解到,由杭州市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联合发文的《杭州市2025年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根据该方案,今年迎峰度夏(冬)期间,参与车网互动(V2G)放电的充电场站将获得最高2元/千瓦时的顶峰放电补贴。这是杭州市首次将在规定时段顶峰放电的V2G充电场站
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获悉,通过跨区中长期交易,今年夏季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负荷中心已达成受入交易最大电力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将创新高。随着气温升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全网负荷将快速增长。为应对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情况,需要做好区域间能源
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分时电价机制是基于电能时间价值设计的、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对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6月30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电力市场主体座谈会,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季明彬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负责同志,市场主体代表4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作《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实践》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对电力市场机
盛夏时节,天山南北,绿意盎然。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风机叶片迎风转动,昔日的茫茫戈壁如今已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在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将风光资源转化为清洁电能。这些清洁电能通过“疆电入渝”工程直抵2260千米外的重庆,点亮巴渝万家灯火。6月1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