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03年12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杭州市电力局考察时提出“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20年来,国家电网在浙江深入践行“电等发展”重要嘱托,忠实支撑“八八战略”,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开展了生动实践,推动浙江能源电力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是“电等发展”提出20周年。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学习总书记的思想、感悟总书记的情怀,国网浙江电力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把握“电等发展”的精髓要义,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示范窗口,全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电力新篇章。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陈安伟
牢记“电等发展”
时刻把握形势变革新脉搏
21世纪初,浙江乃至全国遭遇的电力供需矛盾问题,其根本是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电力建设速度,电力建设的滞后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发展。关键时刻,“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重要嘱托,为电力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年间,国网浙江电力全力打造安全可靠坚强智能的浙江电网,实现了特高压交直流技术落地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世界第一输电铁塔等获得重大突破,全面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电力营商环境显著提升,电网绿色、安全、效率水平进入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行列,为浙江“两个先行”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红绿灯,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能源电力领域,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为着力点,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当前,国网浙江电力被赋予加快建设“两个示范”的历史使命。在全面系统学习“电等发展”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观念、问题导向、为民情怀和前列意识中,我们深刻领悟到,“电等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电力领域的重要体现,其核心内涵是电力供给安全充裕,用能结构绿色经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技术创新、管理水平、能效水平超前于其他行业领域。
新时代,国网浙江电力将深入践行“电等发展”,时刻把握形势变革新脉搏,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省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展模式,主动破解保供难题,统筹协调安全绿色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电力发展贡献浙江经验,全面助推经济发展、产业体系、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聚焦主责主业
加快打造“两端最强”数智电网
作为全国第三个负荷过亿的省级电网,2023年浙江电力最高负荷达到1.1亿千瓦,电气化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具有巨大的能源电力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和消费体量,也面临保供稳价任务艰巨、安全机理日趋复杂、数字赋能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挑战。
国网浙江电力全面落实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部署,以系统规划为引领,加快构建省内“煤电兜底、核电主力、气电顶峰、新能源全消纳”,省外“扩大交易时序、购电策略灵活、做大入浙总量”的能源供应结构,瞄准浙江“受端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建设好坚强主网、新型配网和数字电网“三张网”,打造国网系统特高压和配电网“两端最强”数智电网,以高承载适应电网发展新格局,促进能源清洁转型发展。
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好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平台。加快打造以“一环四直”特高压为核心、“强臂强环”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提升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能力,促进西南、西北能源基地清洁能源高效输入。建设保供增供重大项目,破解电力供应紧缺和过剩轮番交替的问题,支撑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感知融合,建设好高效互动新型配网平台。构建主配微多级协同、区域电网柔性灵活、多元主体即插即用、海量资源聚合互动的新型配电网,变“跟随主网”为“主动支撑”,变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前线第一站”。直面安全、低碳、经济步调错位问题,推进分布式、微电网融合、防台抗灾等工作,落地杭州泛亚运低碳电力系统、湖州新能源云电碳协同、台州大陈岛海风经济高效送出和消纳、金华微网集群省市县三级协同控制等一批示范项目,基于5G差动保护实现极端灾害下配电网自愈速度跨越式升级,支撑浙江低碳绿色共富协调发展。
加快数字转型,建设好全域服务型数字电网平台。从质效出发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升“采、传、存、算、图”全链条数字技术支撑能力,支撑分布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等交互式、移动式设施广泛接入,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全省灵活资源可中断、可调节能力持续唤醒,负荷侧及储能调节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7%以上,重塑新型电力系统形态下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新格局。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作用,深挖资源价值和潜力,推出“电力看经济”系列大数据产品,拓宽“政务+电力”服务渠道,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业务、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共建共享
一体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开创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推动理论、技术、机制多维改革创新和汇聚能源行业、政府、社会多方合力,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共享发展成果。
国网浙江电力深入践行“电等发展”重要嘱托,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为落脚点,从体系构建、项目实践、动力赋能等方面,一体化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推动机构创新。成立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践行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把握政策机制的引领作用和科技项目的示范作用,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政策、市场、机制等研究,从电网建设、技术和数字赋能等多个维度,开展更多前沿性理论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实践方案,推动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落地项目实践。强化理念统筹、赛道归并、场景聚焦、资源整合,通过构建高承载电网平台、电力供应体系、多元价格体系、数字浙电、新型调度体系、多元储能开发格局、需求侧灵活资源智能互动、全域能效服、现代设备管理、浙江特色电力市场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开辟省市县三级赛道,攻坚100项任务,集中力量破局浙江资源禀赋下的系统转型发展矛盾,打造具有浙江特色新型电力系统新地标。
加快科技创新。与先进科研单位、制造厂商、高校等在配电网自动化、低频输电技术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发挥浙江在调控系统、谐波与宽频振荡治理、高压直挂储能、高压直流输电等技术领域优势,提升能源调配效率、电网运行效率、生产建设效率、营销服务效率,更好推动电网发展。
营造共建生态。与政府联合推动新能源、新型储能、充电设施等新业态政策和技术标准配套,服务光伏、储能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绿电绿证交易、碳交易、碳金融等新兴业务拓展,以及发电企业提质转型,引导电网装备制造升级,推进节能降耗绿色转型,打造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系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本部会见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司为国一行。双方围绕“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昆对司为国一行到访中电联表
近日,金风科技储能系统售后服务体系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七星级·卓越),与NECAS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五星级)。两项认证均由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评价达标认证评审委员会与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联合颁发,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有效。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日,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成都正式发布,会长钟勤建、副会长杨有仪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并共同发布标准。标准由我会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专委会组织,四川能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有关行业协会、能源电力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编制。标准涵盖“零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建亨奥能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系统集成装配一体化项目,总产能300MWh,可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二期投资12亿元,建设陶瓷电芯及全产业链项目,形成1.5GWh规模生产能力,累计可
图片来源:远景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背景下,储能作为支撑源网荷协同与调节能力提升的核心环节,正在向城市负荷中心渗透。然而,这一趋势也对储能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噪声控制,成为制约项目选址和社会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当这些“新能源邻居”距离居民区仅百米之遥,一个问题变得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2025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藏粤直流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该会议有华电、三峡等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参加。针对今年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已有华电集团、中煤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召开会议或督导检查
近期,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在内蒙古集中开工。6月26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00万千瓦/12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群开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30日,乌兰察布旗下营105万千瓦/6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目前公布的细则已显露出鲜明的地域逻辑,地方差异的本质,是资源禀赋与市场成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近期联合举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
据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消息,近日多地遭遇高温天气,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运行机组超100台,开机台数创年内新高。在确保防洪安全基础上,连续21天单日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刷新历史同期纪录。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民航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刻把握行业运行规律,持续强化本质安全建设,坚决将“确保
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技术与管理并举,聚焦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新兴业务,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确保每一单业务的经营安全,确保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开启以新型电网和现代企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渝电建设新征程,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体干部员工努力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狠下功夫,为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日前,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输电管道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带电运行。这是在国内500千伏电压等级工程应用的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输变电装备。该设备的温室效应较传统六氟化硫设备下降97%。据了解,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和灭弧性能优异,很早
6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历时3年多研究建设的华中新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是公司首套采用自主可控设备的区域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等软硬件全栈国产和适配。据介绍,该系统实现了平台底座自主化、业务支撑智能化、技术
热浪来袭,电力迎峰度夏大幕开启。截至目前,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2.4亿千瓦,同比增长6.1%,比历史最高负荷仅差1000万千瓦。据南方电网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将达到2.7亿千瓦。6月30日,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建设线路总长度达1.1万千米,输电
近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5号机组高质量完成整组调试工作,所有试验数据均优于设计标准,预计7月投入商业运行。今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持续完善抽水蓄能建设管理体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公司全面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投产9台机组
7月1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共同举办2025年浙江电力市场服务春风行动(杭州站),针对全市场主体多渠道联合开展电力政策培训会,累计培训市场主体超5500余人。随着浙江电力市场“春风行动”最后一站——杭州站的结束,标志着为期3个月、覆盖11家地市的首轮走访圆满收官。截至目前,“
7月2日,随着智能巡检系统指令的下达,一架无人机从固定机巢起飞,对500千伏兰亭变高空设备开展精准扫描;地面机器狗灵活穿梭于500千伏兰亭变地面设备间,探查各类隐患;固定摄像头则全天候“站岗”监控。这流畅的配合,标志着国网浙江电力构建的“空天地”一体智能巡检系统标准化工作在绍兴成功落地。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会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的主旨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清华大
当前,我国多地已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增长,电网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坚持“全网一盘棋”,统筹部署、精益管理建好度夏重点工程,确保攀西优化改造、安徽潘集500千伏输变电等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按期投产,提升电网供电保障能力,为电网安全
6月30日,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获悉,1-6月浙江在省间交易市场中,通过月度、月内集中竞价交易,组织开展省间绿电交易15场,共计成交绿电13.82亿千瓦时,较2024年全年增长154%。为推动省间绿电交易,国网浙江电力在消纳省内新能源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掘低谷消纳空间,主动联系有关新能源外送大省,先后促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行业流行语。近年来,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AI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国算力产业的用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以阿里和杭州六小龙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升温,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算力产业带来的用电增长已超过20%。算力“吃电”
6月16日,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王昱哲和同事带着“电力-算力能碳跨网调节实施方案”,来到位于嘉兴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走访客户。“今年中心的算力利用率同比增长了近30%。”企业工程负责人刘京峰说。当前,嘉兴聚力打造长三角智算中心,目前已建成4座包括长三角·平湖润
6月24日,浙江缙云县供电公司组织员工对供区内变电站、输电线路等开展全面巡检,应对降雨天气。当日,巡检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10余处。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国网浙江电力电网防汛防台风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7个方面落实22条具体措施,推进输电、配电、变电设
6月20日,在2025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布全国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终端。该配网融合终端硬件上采用小尺寸芯片,支持即插即用,每小时功耗仅7瓦,拥有每秒7万亿次的超强算力。终端以“国网光明大模型”和“DeepSeek”为技术底座,融合自然语言识别模型,具备语音自动转换、知识
6月20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结合能源电力行业AI实际的应用,在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作《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发展与挑战、创新实践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展开。朱炯介绍,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