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中核集团2023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2024-01-16 09:12来源:中核集团关键词:中核集团核电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jpg中核集团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集团总部及22家二级单位、120家三级及以下单位、3200个基层党组织、61000多名党员形成良性耦合,同步在全系统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中核集团第一批主题教育“好”和“较好”的总体评价达到100%,相关经验材料入选中央《主题教育整改整治案例选编》。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20余次报道中核集团主题教育成效,全网信息超14000条。

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重大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涌现新成效,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中核集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产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连续第18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4年入选世界500强,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质量标准工作取得新突破,秦山核电、中核四0四获第二十届全国质量奖组织奖,首次牵头成立核领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导发布3项国际标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连续五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好”的最高等次。6家单位被评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jpg

核能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核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双碳”时代下的双循环格局。2023年4月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就核能利用支撑能源低碳发展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2台百万千瓦机组在建成投产后正式交付巴方;当地时间7月14日,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C-5)破土动工,成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的第3台机组。

2023年,中核集团核电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在运、在建、核准核电机组装机规模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徐大堡1、2号机组核准开工,金七门项目获国家核准,三门4号机组、田湾7、8号机组、徐大堡3、4号机组、漳州1、2号机组等建设顺利。秦山核电基地安全发电8000亿千瓦时、田湾核电基地安全发电4000亿千瓦时、福清核电基地安全发电2500亿千万时,18台在运核电机组WANO指数满分。

3.jpg2023年6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中央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考核结果,中核集团在中央企业排名第二,12项考核任务中,“两非”剥离、“压减”工作、董事会配齐建强、责任追究体系等4项任务斩获第一、10项任务位列前十,为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画上圆满句号。同年,中核集团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工作要求,全面完成改革“搭梁建柱”工作,在改革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交出了一份“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公司治理科学有效、布局结构明显优化、活力效率显著提升”的改革成绩单,走出了一条“勇担国任、创新领先、高质发展、开放协同”的具有中核特色改革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核工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体系能力实现历史性、系统性的跨越提升。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核集团“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产业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活力、发展动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日臻完善,党委(党组)作用全面加强,82户设立党委的重要子企业100%制定党委前置事项清单,338家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多数占比,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管控体系规范高效运行。布局结构持续优化,三年完成法人压减341户,清退“两非”企业23户,全面完成34万户“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近10万户核工业职工家庭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显著提升,17家科研院所改革走深走实。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618户子企业、2167名经理层成员全面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4.jpg

2023年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叶国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石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核集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健全高层次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的重要体现,为实现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为核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23年中核集团19名技能人才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至此,中核集团“全国技术能手”首次实现破百!

5.jpg

2023年,中核集团核能“三步走”战略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在三代、四代核电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福清核电5、6号机组工程践行“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工程管理模式,在工期和投资方面创造全球三代核电首堆最佳业绩,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华龙一号已成为我国核电发展主力堆型。此外,中核集团还取得快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新一代“人造太阳”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23年12月6日,由中核集团、清华大学、华能集团共同打造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投入商运。

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可控核聚变发展,就新一代“人造太阳”、ITER 计划重大工程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12月29日,可控核聚变未来产业推进会在蓉召开。中核集团牵头,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聚变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第一批未来能源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正式发布。这是中核集团坚决履行国资央企创新使命担当,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谋划可控核聚变产业未来和前景的具体举措。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自建成以来,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能源正加快点亮。2023年8月25日,中核集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当地时间1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全球首项核聚变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6.jpg

2023年10月28日,第一届国际天然铀产业发展论坛大会在京举行,中核集团在会上发布:近年来,我国建立了“天空地深”一体化勘查技术,发现了一批万吨至十万吨级铀矿床,初步形成了天然铀保障供应体系。天然铀是重要的能源矿产,是核能发电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长期、稳定、安全供应是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十年来,新增铀矿资源储量占累计查明总量的三分之一。最新一轮铀资源潜力动态评价显示,我国铀资源潜力巨大,完全能够保障核能发展对天然铀的需求。

10月3日,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葛祥坤、范光和李婷研究员等研究发现的新矿物铌包头矿(niobobaotite)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 CNMNC)的正式批准,批准号为IMA 2022-127a,以中国产地命名。这是一种富含战略性金属的新矿物,富含的元素——铌在我国核工业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这也是我国核地质系统成立近70年来发现的第13个新矿物。通过本次研究,解决了国际矿物学界争论已久的包头矿电价平衡问题,也为铌包头矿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7.jpg

中核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加快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核工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中核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关键进展,在国资委国资监管数智化提升专项行动验收中获评“优秀”;国资委国企数字场景大赛并列军工央企第一、央企第九;29个数字化项目获得国家及部委奖项或入选试点示范,超过“十四五”前两年总和。

这一年,中核集团发布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首次系统布局14个转型典型场景,项目化推进标杆建设,成效显著。中核内蒙古矿业数字化地浸远程控制中心升级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建成国内首个地浸铀矿山智能化远程管控中心,做到“千里之外、一键采铀、一屏掌控”。龙鳍®首台套产品达国际先进,自主研发的我国第四代核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ASP-1通过验收,中国核电数字化运行规程平台在福清核电3、4号机组和海南核电1、2号机组同步上线,联合打造国内首个与国外顶尖软件相当的全面自主可控集团级ERP软件,受到国家相关部委高度肯定,形成集团公司共性业务流程155支,主数据标准25项,基础数据标准189项,实现集团级业务流程标准、企业管控核心数据标准从无到有。以ERP为核心统筹统建安全环保、经济运行、司库、财务共享等系统,推进管理创新优化。

8.jpg

2023年3月中旬,中国民航局到深圳机场调研智慧民航建设,考察并通过了中核集团同方股份全球首台民用航空集装箱CT(计算机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全流程测试情况。同方股份相关单位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的“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掌握这一全新X射线源技术的国家。同方股份与清华大学共同申报的“面向智慧海关的薄壁能谱CT实时精准无感通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全球领先的安全检测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方股份CT团队从成像装备、查验技术和通关模式三个维度分别开展技术创新,研制出以薄壁轻量大通道CT、实时智能查验、人包关联无感跟踪为主要特征的薄壁能谱CT实时精准无感通关系统。项目成果已成功产业化,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开展了规模化落地应用,实现了跨境物流行包的高效监管,有力维护了边境安全,提升了通关便利,为全球跨境行包的智慧监管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主力军、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中核集团近年来加快以科技创新赋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核技术应用产业。BNCT是近年来国际肿瘤治疗领域最前沿的癌症靶向治疗技术之一,可用于头颈部肿瘤、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疗。在中核集团龙腾创新项目支持下,原子能院成功突破强流回旋加速器技术、中子靶和慢化体技术,实现了小型回旋加速器mA量级流强引出能力,自主研制的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样机通过技术验收,为下一步开展商品机定型和临床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12月12日,原子能院BNCT装备产业化实体公司——北京原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签署BNCT癌症治疗与核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泰安市中心医院BNCT示范项目迈入关键实施阶段。

9.jpg

2023年10月16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的重大突破,改变了长期以来钼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批量获得钼同位素的国家。钼(Mo)同位素在核医学、基础物理、先进核燃料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今年内还有多种医用同位素供应实现突破。原子能院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纯度大于99.5%的镱176同位素,切实增强了我国医用同位素无载体镥177前体材料——高丰度镱176同位素的国产化制备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镱176同位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扭转高丰度镱176进口依赖率100%的局面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由中国同辐、原子高科联合承研的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诊疗一体化关键核素铜64制备技术及相关药物研究”通过验收,获评“优秀”,意味着我国正式具备铜64核素批量化市场供应能力。

10.jpg

2023年,中核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进品牌引领行动,打造多个宣传文化出圈产品,让中核集团品牌形象不断“出新、出圈、出彩”。

品牌塑造出新,“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龙系列品牌多次亮相主流媒体;首次发起举办中核集团文化品牌周,擦亮中核品牌文化“金名片”。科普传播出圈,力挺《流浪地球2》,促成中国科幻与最强科技的“双向奔赴”,一句“你们尽管想象 我们负责实现”全网刷屏;“核你在一起”、“核+X”、“魅力之光”、“两弹一星”精神大学生志愿宣讲、“小荷之声”五大品牌科普活动实现关键群体全覆盖,受众群体累计超千万。文化产品出彩,与央视联合拍摄制作我国首部核电题材电视剧《许你万家灯火》,实现口碑、收视双丰收,连续五年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及核工业精神宣讲,宣讲近百场,覆盖600万人次,核工业人奋斗的激情广泛传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