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池电池技术锂电池企业正文

辉能固态电池的故事走向哪里?

2024-03-28 10:01来源:北极星电池网作者:叶毓关键词:固态电池动力电池辉能科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中国台湾省固态电池厂商辉能科技(下称辉能)官宣:今年量产固态电池。消息只在自媒体、垂类媒体中赚到了些点击量,却未在电池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商和学术界引发太大波澜。

平心而论,动力电池和新型储能电芯市场规模足够大,人们乐见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每一项技术突破,无论实现突破的是中国企业,还是欧美日韩企业,因为这对人类而言都是好事。但宣称自己能够量产固体电池的企业太多了,频繁讲述美丽动人故事,不如披露更多细节,比如产品开发节奏,电池装车测试数据等等。只有更多数据、信息才能让各利益相关方,充分知悉辉能全固态电池领域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取得了哪些技术突破!

01扒一扒辉能既往

辉能是一家长期专注研究固态电池的中国台湾科技企业。简言之,他们只做固态电池,假如这唯一希望破灭,公司必崩无疑。

据不完全统计,2018至2019年,威马汽车、天际汽车、蔚来汽车、爱驰汽车先后与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试图依靠辉能的固态电池逆转颓势,但等到的都是“跳票”。目前法院已受理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程序。天际汽车总计2.4亿余元股权已被冻结。爱驰汽车已经没了生产的迹象。蔚来汽车干脆转向与卫蓝新能源合作,并已将卫蓝的半固态电池装车,进行测试了。

2019年4月,辉能授权南都电源生产能量密度约为240Wh/kg的固态电池电芯,提供生产技术、生产核心设备与材料,协助建厂规划与指导。但是,2022年南都电源回答投资者问题时表示,“随着后期谈判的深入及产品认证等进展,公司与辉能尚无进一步合作”。截至目前,仍未见双方合作的其他开源信息。

2020年7月,杭州临安签约辉能大陆区总部及全球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380亿元,项目包括建设2GWh、5GWh固态锂陶瓷电池产线。2022年,辉能大股东滨江集团回答投资者问题,“辉能在临安目前没有实质性落地”。2023年,滨江集团回答投资者问题,“对辉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金额仍为322,111,380元”。

2020年4月,辉能完成近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投资和一汽产业基金。近几年。软银中国、丹丰资本、梅赛德斯-奔驰、浦项制铁、大众、FEV、阿科玛以及法国银行等企业、机构先后对辉能投资或与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分析认为,每次美丽故事的出现,都会让辉能迎来新一轮投资或新的合作伙伴。

02或小规模量产、且待测试

辉能的固态电池采用串并联堆叠方式堆叠电池片,该方式可有效较低内部电阻运行中的发热量,进而大幅简化冷却系统结构和系统成本,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量产固态电池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提升,还可以封装为曲面电池,适配性非常好。

开源数据显示,辉能的固态电池与美国量子风景(Quantumscape)公司的堆叠固态电池电池片的制造方法类似,但是两家公司生产的电池的阴极锂材料不同,堆叠的电池片层数也不相同,量子风景提供给大众汽车的固态电池堆叠了24层电池片,辉能声称它的电池可堆叠50层电池片,其电池堆叠技术、负极材料锂金属材料等均取得了突破。辉能描述的固态电池各项性能指标是否与实际使用结果相符,仍有待装车进行后续大规模检验才能见分晓。

假设辉能固态电池所有性能指标均如其描述,其位于我国台湾省的工厂初期产能仅为年0.5GWh(等于50万kWh),其自称可供1.4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但是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按照每台新能源汽车装配150kWh固态电池、最大续航里程不低于1000km计算,辉能工厂初期50万kWh的固态电池,只能满足3300多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所以辉能位于台湾省的工厂初期产能即使能满足1.4万辆需求,也只能算小规模量产。2027年,其工厂最终规模才能扩至2GWh,也只满足260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管是半固态电池还是全固态电池,也不管使用的是聚合物固态电池,还是硫化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只要迭代的新能源汽车比目前驾驶“电动爹”的使用体验有较大幅度提升,安全性、经济性更有保证,是会忽略电池种类的,毕竟司机开的是新能源汽车,而不仅仅是块电池。

03乐见每一项技术突破

在2023年12月2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在锂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领域,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截至今年(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固态电池按材料体系主要分为三大技术路线:硫化物、聚合物和氧化物。国内企业在以上技术路径上均有深入研究和巨额投资。目前,亿纬锂能、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孚能科技、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赣锋锂业在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产品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有些企业生产的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装车;部分厂商固态电池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2023年8月,上汽集团与其投资入股的清陶能源宣布,双方联合开发采用氧化物+聚合物技术路径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单体能量密度达368Wh/kg,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083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将于今年在智己品牌的新车上实现量产。他们的第二代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技术路径,并将于今年小批量量产能量密度为400~500Wh/kg的新一代固态电池。2025年,智己、荣威、MG等将推出多款搭载新一代固态电池(或为清陶第二代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全年销量预计将突破“十万辆级规模”。

2023年9月6日,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创新航采用半固态技术的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50Wh/Kg,有望实现更优秀的热安全性能;采用复合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能达到600Wh/Kg,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能,同时大幅改善循环寿命。中创新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极星储能网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重点是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但是固态电池商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赣锋锂业和长安汽车称:共同促进我国固态电池技术更快实现产业化,继续保持国际领先。从2025年开始逐步量产、应用固态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为350~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1000Wh/L,2030年全面普及应用。

目前固态电池赛道百家争鸣,但并不意味这率先量产的企业会长期独享先发优势。回顾波澜起伏的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发展史,先驱变“先烈”的案例并不稀奇。总之,乐见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每一项技术突破,因为这对人类而言都是好事。

( 来源: 北极星电池网 作者: 叶毓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态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辉能科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