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中电联杨昆:全力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024-04-02 08:33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杨昆关键词:能源转型新型能源体系新质生产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对能源电力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要工作,并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新时代电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一年来,电力行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加快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杨昆)

一、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

守牢保供底线,展现行业担当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保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杭州第19届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国家重大保电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打赢迎峰度夏、度冬攻坚战。2023年,我国高温干旱、洪涝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电力负荷屡创新高,最高达到13.45亿千瓦,比2022年最高用电负荷增长4.3%,电力保供形势较为严峻。电力行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提高电力保供能力。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7亿千瓦;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2亿吨以上的历史高位,可用天数维持在23天以上;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西电东送”规模超过3亿千瓦,全国跨省输送电量1.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实现了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电力安全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开展电力安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停电事件应急演练,提高了电力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广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电力设备检修(RCM)模式,不断加强电力设备运行安全。面对京津冀暴雨洪涝、甘肃积石山地震、全国性低温冰冻等灾害,电力行业高质量完成电力抢修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力保障了民生用电需求。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为电力用户节省办电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元。目前,全国城市用户、农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75%和99.883%。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频繁停电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惠及居民用户63.5万户,受益群众超过200万人,供电服务水平得到稳固提升。

电力消费增速攀升,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22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加5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达到6539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分产业看,2023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延续增长势头;第二产业用电量6.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呈现明显的回升态势;第三产业用电量1.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去年提高7.7个百分点,恢复快速增长势头。

新兴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2023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3%,超过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3.9个百分点,表现亮眼。其中,光伏设备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76.8%,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8.8%,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1%,展现了极强的增长态势。

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持续推进,电能消费占比不断提升。工业部门电气化率达到27.6%,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高速增长;建筑部门电气化率达到48.1%,热泵、电制冷、供暖的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交通部门电气化率达到4.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5%,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59.6万台,同比增加65%,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当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约28%,处于国际前列。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历史性突破50%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历史性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历史性突破2千瓦/人,达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第一批已建成并网超4500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超过5000万千瓦,正在陆续开工建设。2023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566万千瓦,同比增加3705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16亿千瓦,同比增加1.28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78.8%,成为新增装机的绝对主体。在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26%的条件下,利用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全国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我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2023年,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分类型看,电源投资9675亿元、电网投资5275亿元。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9.2%。

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加快推进,“三改联动”规模持续提升,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2克/千瓦时;全国电网线损率4.54%,比上年降低0.28个百分点。全国8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节能改造,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近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50%以上的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节能力。

电力改革深入推进,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正式出台

2023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较2022年提升0.6个百分点。各电力交易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74.3万家,同比增长28.3%,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电力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完善。2023年,煤电容量电价政策出台,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机制,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新能源逐步进入电力市场,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全国范围内促进有效竞争的交易规则体系基本形成。

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全覆盖。2023年,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辅助服务市场挖掘市场调峰潜力超1.17亿千瓦、增加清洁能源消纳1200亿千瓦时。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稳步推进,23个省份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山西、广东两省已转入正式运行,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实现全区域结算试运行,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碳市场加快建设。2257家火电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2023年全年碳配额总成交量超过2.1亿吨,成交额144.44亿元。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以碳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首批方法学发布,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为降低减排成本提供更多渠道。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2023年,电力行业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取得了一批引领全球的自主创新成果。成功研制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海上直驱风电机组。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刷新了世界纪录。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领跑全球,具有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批量建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大容量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特高压输电等领域产生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持续走俏,累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0%,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分别超过60%、70%、80%,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带动产业链进一步向上下游拓展。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我国已建成运营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58个,规模达到654兆瓦,同比增长26.3%。新增加氢站、在运加氢站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在氢能燃料电池方面,针对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已具备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电力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3年,电力行业深入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面推进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度融入与东盟、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下的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政策、规划、技术研究、标准对接和人才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中电联成功举办以“绿色低碳、电亮未来”为主题的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韩正副主席亲自出席并作大会致辞,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决心,大大提升了电力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电力企业投资、服务、装备、技术、标准“走出去”持续加速,已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初步实现跨国输电线路互联和电量交易。据统计,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已经成功投资运营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个能源网项目,在国外工程承包合同额累计达到3760亿美元,海外投资达到1060亿美元,电力装备出口累计达到328亿美元,电力技术服务出口累计达到120亿美元。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风电光伏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水电、核电、特高压均已成为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亮眼名片。

总体来看,2023年,电力行业认真践行“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的电力精神,电力保供能力持续增强,绿色低碳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新成果,高水平电力国际合作全方位拓展,谱写了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深刻认识电力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电力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电力安全保障也面临不少压力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加剧,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治理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强调要围绕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经济工作。随着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今后一个时期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从行业发展看,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年电力供需延续紧平衡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终端用能电气化等因素,中电联预计,在电力消费方面,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在电力供应方面,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18.6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其中,水电4.4亿千瓦、并网风电5.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8亿千瓦、核电619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7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

从供需形势看,1-2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5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中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部分时段需要实施需求侧响应等措施。

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更加紧迫,需要更加坚定地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据统计,近5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新增发电量的66%,成为电力供应的增量主体。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超过1.7万亿美元,大幅超出化石能源投资(1万亿美元),投资清洁化趋势显著。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超过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一,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来源。

同时,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还不够高、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30%。面临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倒逼等形势,必须坚定不移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这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部挑战的迫切需要。

面对极端天气和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趋势,安全保供难度持续增加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极端天气逐渐成为近几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据统计,在近30年全球大停电事故发生的诱因中,自然灾害占到了56%。例如,2019年,英国的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因雷击造成电网扰动,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近100万人受到停电影响。去年12月,山西垣曲县受极寒天气和冻雨影响,近20万人口受到停电影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极端天气事件在未来将会更加频繁,能源供给与需求两端都会因此受到影响: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再生能源供给将呈现出更大程度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风力骤减、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发生,会造成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将大幅增加电力需求,加大保供难度。

与此同时,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电力电子装置在源、网、荷、储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呈现显著的电力电子化趋势,表现出低转动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新的动态特征,因而功角、电压、频率等系统稳定问题突出,电力系统将由“同步发电机为主导的机械电磁系统”向由“电力电子设备和同步机共同主导的混合系统”转变,系统主体多元化、电网形态复杂化、运行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愈发明显,电力设施安全、供电保障能力、系统稳定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需要以更大力度打造新质生产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能源、大电网、先进核电、新型储能、氢能等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世界主要国家纷纷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制定各种激励政策抢占创新制高点。

目前,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特高压、新能源等部分技术领域已经实现国际领先,但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仍有差距,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尚存短板。比如,关键零部件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柔性直流输电等重点电力技术亟待突破;风电装备制造的基础材料、高端工艺及精密设备等方面对国外依赖程度较高。大规模新型储能成本较高,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基础尚不够扎实。

电力行业必须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培育壮大以风电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储能、氢能、综合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产业链,大力推进数字化、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融合赋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进电力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亟需加快构建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以省/区域市场为基础,跨省跨区市场为重要支撑的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电力市场秩序和“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竞争格局。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不断提速,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期”,多层次电力市场协同关系需进一步明确,各地新能源入市的节奏缺乏统筹,跨省区电力交易壁垒仍然存在,中长期与现货交易有待进一步衔接,批发市场价格信号没有真正向零售用户传导,辅助服务成本科学分摊和疏导的难度仍然较大,新能源的绿色价值,气电、新型储能的灵活调节价值尚未得到合理体现,电-碳市场需要深度融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亟待由大向强、由全向优转变。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持续推动。

三、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责任,不断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加快支撑性调节电源建设。充分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合理布局支撑性调节性煤电。适度布局调峰气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推进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推动既有水电扩机增容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改造,强化梯级水电协同优化调度。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不断增强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

增强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以特高压和超高压为骨干网架,以各级电网为支撑,推动主配网协调发展。科学布局网架补强工程,提升通道送电能力和利用效率,提高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加强极端天气的预报研究和影响分析,不断增强电力设施的状态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加快建设坚强局部电网,完善电力应急预案,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常态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加强政企、跨行业协同,推动建立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

服务“双碳”目标,积极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积极推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中、东部地区要积极推动分布式、海上风电的开发,推动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初步预计,今年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将再次超过2亿千瓦。

坚持用好存量,做优增量,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大型风光基地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新型储能的技术经济优势,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探索推动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多类型新型储能技术协调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强化行业节能降碳提效。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深入探索火电掺烧氢、氨技术。加强用能管理,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规模化示范应用。因地制宜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等示范工程。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大力推动V2G、车网互动融合,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清洁能源替代。

优化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在源网荷储全环节推动智能化调度体系建设,实现负荷精准控制和用户精细化用电管理。通过市场手段,大力推进电力节能,强化负荷分级管理,引导大型聚合负荷、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积极参与系统调节。

坚持创新引领,积极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攻克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系统运行与仿真控制等关键技术。加强多端特高压柔直、大容量长时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研发力度,服务行业转型发展。

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能源电力产业体系。强化专用软件、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增强抗风险能力。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加快绿色重大装备研制,促进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持续完善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市场机制,不断丰富绿证应用场景,科学体现绿色环境价值。进一步提高市场组织的灵活性,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率。

加快完善有效激发调节能力的市场机制。扩大辅助服务市场规模,研究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引导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释放系统调节潜力。

加快“电力市场-绿证市场-碳市场”耦合衔接机制。建立体现电量、容量、环境等多元价值的电价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证、碳减排量数据平台,打通绿色电力证书与碳市场之间的流通环节。健全完善碳足迹、绿色电力溯源、核算等政策和标准,提高中国绿电绿证的国际认可度。

强化电力国际合作,持续提升国际话语权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进一步聚合技术创新要素,加强与周边国家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开展能源电力法律、人才、科技、产能、质监、技经等领域国际合作,提升中外电力企业合作水平。

强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推动发起全球气候行动倡仪,积极推动全球公平公正碳减排,大力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相关标准规则的制修订,推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衔接互认。

构建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通过世界能源大会、东北亚区域电力联网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等会议,拓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话交流,深化在新能源、氢能、储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交流和最佳实践分享,探索市场合作共赢新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新型能源体系查看更多>新质生产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