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22-2024年二产、三产用电量分月增速变化情况
(二)制造业持续稳定增长,工业呈现两极化趋势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高位增长,机电产品出口保持较强韧性。202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保持较强韧性,出口额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2024年1-2月份,高技术装备及其制造业同比增长16.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1.0%)、新能源车整车制造(20.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8%)、仪器仪表制造业(15.7%)用电量增速超过15%。
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其中,家具制造业(26.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9.5%)、纺织服装/服饰业(17.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6.4%)、纺织业(15.8%)用电量增速超过15%。
四大高载能用电量稳定增长。1-2月份,同比增长5.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增长9.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增长1.8%,显示工业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房地产行业仍然疲软,两极化趋势持续。
图2 2024年1-2月制造业上中下游用电量增速情况
(三)服务业快速恢复
2024年1-2月,生活性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23.3%)、住宿和餐饮业(18.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1%)用电量快速增长,增速领先。生产性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2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0.44%),增速均超过10%。
图3 2024年以来三产部分行业用电量增速变化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细分行业中互联网数据服务技术用电量增速32.98%,表现亮眼。自2024年以来,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等科技巨头均表达AI算力的发展或将显著提高用电量的观点。据IEA监测,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加密货币、AI等相关需求共消耗电力460TWh,占全球用电总量的2%。
(四)东部地区用电量增速开局领先
2024年1-2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8%、11.0%、9.8%和7.0%,东部地区增速领跑。从用电量占比看,东部、西部地区用电量所占全国比重同比分别44.2%、30.6%中部,东北地区比重分别为19.5%和5.8%。
二电力投资持续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倾斜
2024年1-2月,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1088亿元,同比增长9.2%。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761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7.3%,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6.1%。电网完成投资327亿元,同比增长2.3%。1-2月,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955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5.3%。截至2024年2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2亿千瓦,同比增长24.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4.6%,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对比,风电和光伏新增装机分别增长405万千瓦和1635万千瓦。
图4 2024年1-2月新增发电装机对比
截至2024年2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火电13.9亿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5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5亿千瓦。
三电力生产增速平稳增长
根据统计局数据,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148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7.8亿千瓦时。
图5 2020-2024年分月发电量增速变化情况
1-2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核电由降转升。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增长9.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0.8%,增速放缓1.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3.5%,上年12月份为下降4.2%;规上工业风电增长5.8%,增速放缓1.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5.4%,增速放缓1.8个百分点。
表1 2023-2024年全国规上口径发电量月度数据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电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
2024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全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369小时,同比提高5小时。其中,常规水电392小时,同比提高9小时;抽水蓄能222小时,同比降低3小时。2024年以来,云南四川两省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局部蓄水不足,且进入枯水期,后期水电供应紧张趋势显现。云南省内已对电解铝、光伏电池等企业进行能效管理。四川、云南水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降低454和407小时。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
图6 2024年部分省份水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变化
(二)风光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
2024年1-2月,全国规上口径风电发电量1497千瓦时,增长5.8%;全国规上口径太阳能发电量为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
1-2月,并网风电发电量全国排名前5位省份为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北和新疆,分别为269亿千瓦时、116亿千瓦时、111亿千瓦时、109亿千瓦时和105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排前五的省份为:山东(88亿千瓦时)、河北(82亿千瓦时)、新疆(54亿千瓦时)、青海(54亿千瓦时)、内蒙古(53亿千瓦时)。
资料来源:中能智库、国家统计局
图7 截至2024年2月底各地区并网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截至2月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7062万千瓦)、新疆(3464万千瓦)、河北(3141万千瓦);此外,甘肃、山东、山西、江苏、河南并网风电装机也均超过2000万千瓦。太阳能装机达到6.4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1-2月,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168小时,同比降低14小时。
四电力供需展望
2024年一季度,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6%左右。全国整体电力供需形势平稳。其中,工业领域电力消费仍呈现两极化发展,钢铁、建材保持低速增长,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保持发展势头,“新三样”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业化难题的建议收悉,综合能源项目通过源荷融合发展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生产生活碳排放转型。国家能源局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关于实现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支持综合能源项目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商业化发展。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容量电价机制,促进灵活性调节资源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487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解决综合能源项目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政策层面打通发用两侧“点对点”绿色电力供应的通道,明确了绿电直连的责任界面、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创新了“物理直连+市场化”的直连定义,拓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19日,开发商SkybornRenewables宣布,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Gamesa)已被正式确认为Gennaker海上风电场的风机供应商。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45兆瓦,将采用63台SG14-236DD海上风机,单机功率通过功率提升模式可达15兆瓦,预计2028年初启动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波罗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发挥派出机构牵头作用,全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通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刚性需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2日消息,7月18日晚间,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截至今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300万千瓦,达5328.8万千瓦,同比增长70.7%。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技能的加入,也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导语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作为我国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障用户平稳进入市场的创新机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跟随电改进程不断发展演变。值此电改十年之际,本文将从代理购电的起源着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李峰)起源:作为电改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21时52分,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据了解,入夏以来,南宁、柳州、钦州、防城港、贵港、来宾、玉林、北海共8个地市电力负荷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钦州、防城港、来宾、玉林出现多次电力负荷创新高。2025年上半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1284.3亿千瓦时,同比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