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投资主体来看,3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中依旧不见头部企业的大手笔投资。从投资金额来看,相较此前热度也缩水不少,其中,百亿级项目仅有1个,50-100亿投资的有4个,10-50亿的8个,1-10亿的13个。从项目内容来看,3月,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中,储能依然占据大头,电池材料项目布局相对较少。此外,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在3月依然有大项目持续上马。
储能价格再创新低
近年来,在追“光”逐“电”中,储能产业迅速崛起,新老玩家大批量涌入,项目投资加快落地,2024年,即使是在产能过剩危机下,储能赛道也从未停止布局脚步。
上述统计在内的33个投资扩产新项目中,明确标明与储能相关的项目就有18个,超过一半的比例。可以说,在3月,我国储能产业布局依旧火热。其中,14个项目公布投资金额,共计约230.57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约16.47亿元。
在新项目规划持续发布的同时,储能产业内卷也在持续发酵升级,其中,不少产品价格降至腰斩之后,仍在不断下探。
3月,许继电气中标新疆立新能源75MW/300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价格0.564元/Wh,再次刷新储能系统低价。要知道,在2023年这个时候,我国储能市场系统报价还在1元/Wh左右,如今已跌破0.6元/Wh。与此同时,储能电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也在同步下行,2023年年初还接近1元/Wh,今年3月也已跌至不足0.35元/Wh,降幅之大堪称“膝斩”。而据SMM测算,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理论成本约为0.34元/Wh,相关企业已在成本线边缘徘徊。
“储能的价格还会下行,现在还不是‘底’。”近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当下内卷的看法,其认为,“卷”是行业“甜蜜的烦恼”,恰恰说明行业有活力。
与田庆军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刘刚,他表示,一直没有价格战的行业也不是好行业。其认为,2024年将是一个大筛选的过程,最迟到明年上半年结束,优胜劣汰后,将会分流很多,届时,大家成本控制能力越来越好,好的电芯利润还是可以实现的。
其实,细想一下,当下的储能赛道,就像钢铁、光伏等行业曾经上演过的“剧本”一样,正面临扩产潮带来的产业洗牌,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或成为储能市场格局重塑的关键年。而要想留在牌桌上,降本增效,打出有效的创新牌,才能进一步发力,赢得市场份额。
创新就要向技术发力,从近期消息来看,相关头部企业产品迭代升级正持续加速:安全加创新赋能下,欣旺达动力314Ah电芯已应用工商业储能场景;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天恒储能系统”,集“5年零衰减,6.25MWh、多维真安全”于一体;蜂巢能源发布全新“飞叠+短刀”储能电芯升级产品:L500-350Ah、L500-730Ah飞叠短刀储能电芯;光伏头部企业晶科能源正式发布蓝鲸5MWh大型储能系统SunTera G2以及314Ah自研电芯;远景发布全球首个面向新型能源系统的全新智慧储能系统——EnPower智慧储能,搭载远景动力全新一代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提升至15000次……
在当前传统锂电池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迭代实现降本增效是行业正在发展的趋势。在田庆军看来,未来储能还有很大的技术进步空间,储能度电成本一定会到0.1元以下。不稳定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储能的度电成本0.3元以下,真正的能源革命就能够实现。
固态电池强势围观
相较于储能产业的冰火两重天,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在3月持续受到关注,并引发强势围观。首先是3月11日,固态电池和钠电池装车数据首次出现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披露的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中。随后,3月底,超级智能轿车智己L6“行业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即将量产上车”的海报,更是将固态电池概念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范畴。
这边还在纠结,“白马是马,半固态电池是不是固态电池?”另一边,搭载“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已正式发布。从发布信息来看,“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是由上汽集团投资的清陶能源提供,属于清陶能源第一代固态电池产品——半固态电池。
概念之争引爆固态电池热点,固态电池概念股接连出现涨停潮。在3月27日晚间,丰山集团、科森科技等上市公司在异动公告中对“固态电池”业务进行澄清,另外,更多公司在互动平台中予以回应:
正极材料领域,新型锂电补锂材料生产商升容科技天使轮融资落地,为下一代长循环锂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的量产打好基础。电解质领域,融固新材料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将用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生产线建设;瑞泰新材LiTFSI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天赐材料有明确的技术规划和专利布局;新宙邦及公司参股公司新源邦目前开发的电解质产品可应用于多种电池体系,并已与下游客户开展深入合作。隔膜领域,璞泰来、恩捷股份、东峰集团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正发力布局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储备。其中,恩捷股份半固态电池领域合资公司江苏三合已完成部分客户认证,开始试生产;另外,投资10亿元的恒瀛半固态电池高端隔膜项目在3月也迎来新动态,70%左右的自动化设备到场,3条涂布生产线已安装完毕。铜箔领域,德福科技研发和生产的铜箔有给到生产固态电池客户的解决方案,具体体现在多孔铜箔和双面光锂电高抗拉强度的铜箔。
此外,3月26日,日产汽车明确官宣,将提供包括全固态电池(ASSB)在内的多款新型电池技术,以多元化的纯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2028财年,公司还将发布包括全固态电池在内的多款新电动车型。
一波一波的消息不断传来,固态电池真的来了吗?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行业内主流厂商正加大固态电池的攻关力度,但目前谈实际商业化还为时过早。
作为电池龙头大哥,宁德时代完全支持固态电池技术,并且已经持续了10年。3月28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几乎每个月我都会看研发人员在固态电池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知道所有的进展,但不知为什么,我们仍然有不少阻碍。”其进一步强调,固态电池只有在使用新型化学材料、负极电极使用纯锂金属的情况下才会有很大优势,要将固态电池推向市场还有很多困难。在3月中旬的业绩说明会上,曾毓群也曾提及,固态电池距离商品化还很远,但是宁德时代并非不重视这项技术,最近也加大了投入,希望未来在固态电池领域也能做到首屈一指。
固态电池真正落地量产是在什么时候呢?研究机构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预计,其产业化时间节点将在2030年左右。
其实,在时间节点方面,各固态电池企业量产时间也不尽相同。其中,韩企电池三巨头时间相对较晚:LG新能源计划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三星SDI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投入量产。SKI计划2028年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
美国全固态电池生产商Solid Power此前也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节点定在了2030年之前。
从中国企业来看,全固态量产时间则相对提前:清陶能源表示,2025年会开发第二代固态电池,最终实现的第三代固态电池,就是全固态电池;卫蓝新能源则透露,暂定于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广汽埃安此前也宣称,2026年,全固态电池将在因湃产线量产,并率先搭载于昊铂品牌车型。近日,昊铂官微也明确,昊铂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30Ah大容量固态电芯已完成研发,拥有40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可助力电动汽车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蔚来近日也宣布首台150度量产电池包正式下线,预计将于第二季度装车……
综上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固态电池已在不远处,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另外一种体现,其行业发展正持续获得新突破,它的快速发展,也将为锂电池产业链带来迭代升级的发展机遇,提供新增量。
结语:
除产业调整和技术发力外,电池网也注意到,电池新能源产业依然处于深度调整期,产能过剩、去库存持续,相关企业投资扩产节奏持续放缓。今年以来,已有包括*ST新海、科翔股份、美利云、华体科技、黑芝麻等在内的多家公司跨界电池新能源遇阻,更有不少企业在官宣跨界之后,相关电池新能源业务的推进悄无声息,也未见有相关人才招聘信息的传出,悄悄放缓甚至停止了跨界的脚步。
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当前,持续释放新增量的海外市场正持续吸引国内企业布局。仅在3月份的电池新能源产业项目投资中,相关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也有所更新:多氟多官宣,设立中外合资公司生产六氟磷酸锂,并面向韩国企业SBH全球电解液工厂供应产品;长虹能源拟2.46亿元在泰国建电池厂;继对印尼贝特瑞增资,并新建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动态后,贝特瑞再发公告,与摩洛哥政府正式签约,正极材料项目预计二季度动工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华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暂无充电宝相关零部件业务。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进程中,技术路线是以新型聚合物为主,卤化物辅助,当前已取得初步验证成果,公司将继续审慎推进。但后续成果转化与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中透露,在锂电领域,新技术路线的突破正在创造市场增量,储能领域与算力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数据中心储能新增长极。关于固态电池相关问题,利元亨回答如下:1、公司固态电池设备的技术优势?目前固态电池技术难点在哪里?产业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其第一代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破开后置于120℃真空干燥箱恒温静置6小时,实测质量损失率仅0.023%,满足最新的“失重率≤1%即判定为全固态电池”权威认证标准,且产品已通过钢针穿透、金属剪切、暴力穿刺、高空跌落等多项安全认证。与此同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消息,福田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半固态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公司自主开发的24V启动锂电,装配在全平台电动轻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消息,天赐材料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技术验证进展涉及与客户的保密约定,后续如符合信息披露要求,公司将按相关规定以公告或定期报告形式披露。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针对公司固态电池发展计划及技术储备问题,华自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进行了回答。华自科技表示,公司紧跟行业需求,不断研发和迭代新的产品和技术,目前正针对固态电池特性进行迭代优化,以更好匹配其工艺特点。
6月29日,海博思创与新加坡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Alpina签署《框架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博思创将在2025至2027年期间向该公司提供5000套充储一体机,携手开拓新加坡及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储能应用,共同为亚太地区储能充电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合作中,海博思创提供的产品亮点十足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6号)指导支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天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市容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材料领域布局基础上,积极延伸产业链,布局半固态、固态电池隔膜及基膜等相关电池核心材料,产品涵盖复合铜箔、复合铝箔、泡沫铜以及半固态电池功能膜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复合膜和电解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此次上市旨在深入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公司2025年6月产销快报。电池方面,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同比增长67.81%,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去年1-6月累计装机总量约72.555GWh,同比增长85%。比亚迪6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82585辆,同比增长11.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比亚迪披露2025年6月产销快报。报告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90,049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2025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2025年6月30日,蜂巢能源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建设的泰国春武里SVOLT泰国工厂迎来第10000套EV电池包下线。蜂巢能源泰国基地总经理陈磊、副总经理张建欣,万浦集团子公司BanpuNEXTCEOSmittiponSrethapramote、高级副总裁Suwit作为合资方代表,长城东盟副总裁李光宇作为客户方代表,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匈牙利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2027年投产,规划产能为30GWh。计划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主要为46系列大圆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此次上市旨在深入
在局势风云变幻、能源安全与碳中和目标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与发展始终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日本,作为面临显著能源短缺挑战的工业强国,正积极寻求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完善产业链的解决方案。如何快速构建高效的再生能源产业链?深化与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国合作,成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誉辰智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准固态”“全固态”“钠离子”等新型电池技术产业化发展趋势。从产品方面来看,公司的核心产品包膜设备以及配对、热压、氦检等设备在新型电池中亦可应用。同时公司持续与行业机构、行业头部客户研发团队等保持常态性沟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5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43.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5GWh,占总装车量18.4%,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5GWh,占总装车量81.6%,环比增长3.9%,同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将加速迈向机器人时代。近期,国际知名机构瑞银集团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00亿至500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1.4万亿至1.7万亿美元。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特斯拉、小米、理想、小鹏、广汽等众多汽车厂商,都
过去三年,中国储能产业以爆发式增长完成了从技术萌芽到规模化应用的跨越式突破。当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这个曾被视为“配角”的赛道,正以每年超200%的装机增速,悄然改写新能源产业的权力版图。储能电芯,作为这场变革的“心脏”,更是上演了惊人的技术跃迁#x2014;#x2014;从280Ah到314Ah,两
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近日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实施。新国标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标准,一场关乎“安全”的技术竞赛已经展开。标准全面升级!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
全球供应链加速重组的背景下,随着中国锂电电池、材料海外产能开始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显现,日韩电池企业亦在加速其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调整。两种趋势的交汇,正开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新一轮竞争。一个关键变化发生在2024年。根据公开数据,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非中国)的占有率首次超过了韩国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向欣旺达提问:能否说下固态电池性能参数?研制、车企试用进展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6月13日,欣旺达表示,欣旺达已经通过负极使用锂金属进一步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目前已经有实验室原型样品。预计2027年完成能量密度>700Wh/kg全固态电池实验室样品制作
四年过去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纠纷仍未平息。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落锤,矛头再次指向中创新航。6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等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的判决书。公告显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EVTank在白皮书中指出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包括12V、24V和48V等低压电源,主要用于支持汽车的启停系统、信息娱乐系统、照明设备、电子控制单元(ECU),以及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功能。EVTank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