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德国市场化容量结构
图2 德国非市场化备用容量
同时,德国在欧洲互联大电网的核心枢纽位置,通过65条交直流线路与周边国家互联,跨国互联输电线路容量达3000万千瓦。若国内电力不足,电力从邻国输出保障供应;若国内风光大发,电力向邻国输入促进消纳。以2017年4月30日为例,德国的出口电力达1336万千瓦,相当于有80%的风电(当时出力1675万千瓦)或45%的太阳能发电(当时出力2976万千瓦)送往国外。
高位的终端电价是经济支撑。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不断扩大,德国电力市场的价格稳中有降,但终端销售电价却始终高位。从图3可以看出,近八年,德国家庭的用电价格从2016年29.81欧分/千瓦时(2.1元)持续上涨,2023年达到45.19欧分/千瓦时(3.3元),远远超过我国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的用电水平。
图3 德国2016—2023年家庭用电价格走势
一方面,高昂的用电成本推动德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屋顶光伏的迅速扩张。对德国家庭来说,当地超市就可以购买到一个小型阳台光伏系统,价格约为500-700欧元。根据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消费者咨询中心数据,南向安装的380W光伏,每年可提供约280千瓦时电量,相当于一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年耗电量。普通二人家庭用两套系统形成一套小型阳台光伏电站,在天气晴朗时能够满足家庭的大部分电力需求,每年可节省电费约132欧元。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时期,易于安装的小型太阳能设备很快就能收回成本。另一方面,高位电价能帮助系统回收为可再生能源配备的调节性资源的成本。2020年,德国家庭用电价格为32.05欧分/千瓦时,其中,输配电费与电能量费用相当,为7.5欧分,可再生能源税附加费9.41欧分,两者占比超52%。由此可见,德国的终端电力用户为发展和消纳可再生能源买了单。
成熟的市场体系是必要环境。德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于1998年《能源经济法》修正案生效后正式启动,并在2001年确定了部分关键的市场细则,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形成了一套成熟灵活的电力市场体系。德国开设了场外交易、期货交易、现货交易及平衡服务交易,涵盖远期、日前、日内和实时不同时间维度,给予可再生能源波动充足的调整机会。更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与其他常规电源同台竞价,在场外获得补贴。由于优先次序效应,即随着规模的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要小于传统能源,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优势,很容易就能实现优先上网并拉低市场交易价格,甚至出现负电价。同样以2017年4月的最后一周为例,日前市场的出清价格与风光的发电能力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日前最高出清价格发生在4月26日8时,为0.053欧元(0.41元)/千瓦时,最低价格发生在4月30日14时,为-0.075欧元(-0.57元人民币)/千瓦时。在如此强烈的价格信号刺激下,德国的常规电源有很大的意愿进行灵活性改造,以便在市场价格低位时尽可能地减小出力,高位时尽可能地增加出力,需求侧的可调容量和可控负荷也随之扩大,分别占最大负荷的13%和1.6%。
平衡结算单元机制能不能帮助我国消纳可再生能源?
在讨论平衡结算单元机制能不能帮助我国消纳可再生能源前,需要明晰的关键,是德国分散式市场中的平衡结算单元能否直接运用于我国的集中式市场。在分散式市场中,发电机组启停和出力主要由经营主体在中长期合约的基础上分散决策形成,调度计划由发电商提交,调度机构只在实时进行微小调整。这种模式允许平衡结算单元通过滚动交易改变调度计划,以促使系统的实时平衡。但在集中式市场,经营主体签订的中长期合约均为财务性质,发电机组启停和出力安排全部由调度根据经营主体报价,在日前和实时等阶段通过集中优化形成。在这种模式下,场外交易的平衡结算单元完全与实际调度计划脱钩,变成了会员制的小型金融期货市场,其标的不是电量而是差价合约,仅能帮助经营主体规避风险,无法影响系统实际电力生产和消费的物理性不平衡。
与其纠结期货市场如何成立等平衡结算单元的适用性问题,不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德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中得到更直接、更有效的启发。
一是坚持煤电的兜底保障地位。“双碳”目标的实现,应着重减少煤炭消耗量而非减少煤电的装机数量,从德国超配的火电装机容量可以看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转型与保留煤电并不矛盾。基于我国的资源禀赋,煤电是目前经济性容量支撑的唯一选择。不管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如何,仍应确保以煤电为主的支撑性电源容量与应保必保的负荷容量加合理备用之和相当。同时,这些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不能再简单地追求发电利用小时数和经济功率,而是加强灵活调节能力、降低能耗水平,以达到更快速的爬坡、更低成本的快速启停以及长期备用。
二是做好终端电价上涨的社会预期。相较德国不低于2元的终端用电价格,我国目前的电价水平显然无法支撑大体量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末期,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为22亿千瓦,电量生产能力理论上已经满足2023年全社会需要,最大用电负荷(13.7亿千瓦)需求可被满足的概率也很高。但这四年来,发电装机容量还在继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9.2亿千瓦。其中7.2亿千瓦的增量,只是生产了电力、提高了可靠性,而无法通过生产电量回收成本。加之同步建设的电网设施,这些投资,会在下一轮核价周期或某一时间,最终传导给电力用户,体现在上涨的终端电价中。再来算一算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账,尚且不考虑系统为应对可再生能源扰动增加的调节成本,目前很多可再生能源电站配套相当规模的储能,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例,参考1500小时的利用小时数,度电成本约0.6元/千瓦时,明显超过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抬高电价成为必然。
三是要加快现货市场的建设进程。现货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发现价格,让供需关系通过价格信号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各类型电源的同台竞争、合理的价格限值是价格信号“满格”的机制保障,市场经营主体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消纳。对发电侧,价格信号引导其在负荷低谷减出力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消纳空间,在负荷高峰增出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对用户侧,响应价格信号自发改变用电习惯,实现电力净负荷曲线的削峰填谷。此外,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多品类市场的协调配合也不可缺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我们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要看软件也要看硬件,要了解成功也要清楚失败。可再生能源消纳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协同政策、经济、技术及产业等各方力量,加速可再生能源成长,以更好保障能源供给、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能源体系的体量之大、地域之广、环境之复杂,注定无法“依葫芦画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只能走自己的路,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双方就下一步推动优化分时电价机制、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等需协调解决得事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原文如下:省发展改革委赴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调研座谈7月8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志刚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7月17日,集邦光储观察集邦光储观察发布最新光伏产业链价格。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5.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3.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2.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厂商延续挺价策略,而成交角度看,多晶硅及拉晶端的博弈依旧激烈,但整体成交已经开始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7日,在澳大利亚风能大会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FERAAustralia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首个此类合作框架的达成,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达1GW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六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7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2家售电公司外省推送注册和2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议暨领导人员培训开班动员会,这一举措彰显了公司对思想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领导队伍指明了方向,确保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政治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能源局联合印发了《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云南省绿电直连适用范围、直连类型、重点领域、实施路径、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云南率先响应国家“650号文”,体现了对新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创新,以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