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3.推动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落实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导向性作用。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建立市级绿色工厂培育库,积极推动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典型示范绿色工厂。
4.加强技改优质企业培育。积极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做好单项冠军企业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政策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推荐工作;积极发动组织企业参加省开展的“大手拉小手”活动,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
5.推动中小微企业示范创新。积极开展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工作,引导平台基地加强技术改造服务支持。开展投资理论与方向、技术改造相关政策解读、企业经验分享等培训。
(二)围绕重点细分行业,实施提质增品行动。
6.推动设备更新试点工作。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提出的重点方向,按照省级试点工作要求,在摸清木质家具和电子专用材料行业改造现状和痛点堵点的基础上,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探索细分行业通过改造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加快智能家居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从单品智能到设备互联再到场景互通的基础标准研究和标准应用示范,对家居场景涉及的多产品开展跨领域融合标准研制。推动电子专用材料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7.加强品牌和质量建设。落实“广东制造”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以卓越质量为目标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QC(质量管理)成果发布,推广宣传一批工业企业质量品牌成长优秀实战案例。落实国家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领域发布的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标准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
8.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培育推广活动,打造广东纺织行业名品方阵。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三品”全国行广东站活动及“百千万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展,支持有条件县(市、区)创建国家“三品”战略试点示范城市。
9.加快食品工业提质升级。积极推动南部食品制造、北部种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培育建设力度,指导开展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设备更新,促进食品工业提质扩需。
10.激发工业设计和创新动力。推动设计创新,发挥工业设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持续实施《工业设计赋能清远行动计划(2022-2025年)》,组织企业参加省工业设计大赛,举办清远市“市长杯”工业设计比赛,开展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工作,推进工业设计粤东粤西粤北行专项行动,举办工业设计师培训,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校活动,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工业设计方面的问题。支持企业研制推广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加快推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
(三)加强金融和政策支持,实施降本增利行动。
11.争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改造奖励及再贷款金融政策等,鼓励推荐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积极争取相关支持,加大对工业企业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大力推行“政府贴息、银行让利、保险增信、租赁补贴、风险共担”的技改金融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技改。
12.降低制造业企业发展成本。强化企业服务,结合我市实际,出台《清远市贯彻落实〈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降低制造业税费、用电、物流、融资和社保等成本,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
13.支持企业绿色循环发展。落实国务院有关意见要求,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用好省级绿色循环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提标升级,积极申报国家规范条件企业。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面向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纺织、造纸、皮革、食品等已出台取(用)水定额国家标准的行业,推进工业节水和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和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更新一批冷却塔等设备。
(四)围绕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实施提效增值行动。
14.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突破。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培育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至2027年新增培育超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15.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贯彻落实广东省工业技术改造“百企千项”示范行动,结合本地区产业优势,积极推荐技术改造标杆企业,梳理展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推进技术改造工作的经验做法,加强同行业技改典型案例复制推广,引导行业企业主动对标行业先进、加快技改步伐。至2027年全市培育示范企业10家以上,典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个以上。
16.深化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软件,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制造等场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借助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广东分盟作用,搭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供需对接和市场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17.推动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开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推动建设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优选和发布符合中小企业需求、性价比高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供需双向精准对接,围绕各地重点产业推动中小企业抱团转型。加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力度,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的普及应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普及跃升。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工业边缘数据中心、高性能智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鼓励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18.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加快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家电等行业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落实《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 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实施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行动,各县(市、区)要摸清工作底数,主动对接项目需求,强化服务指导,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资源要素,对照本方案研究制定细化举措、抓好推进落实,加强供需对接,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领域,聚焦制造业领域重点设备生产企业,摸清主要设备供给情况;做好宣传指导及项目跟踪服务,为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等技术改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加强政策保障。各县(市、区)要提前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相应专项资金支持。强化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提高使用效益,通过设备奖励、保险增信、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本地区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三)加强政银企合作。落实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专属金融支持政策,密切与银行、保险、融资租赁机构等合作,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的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引导金融机构聚焦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等创新金融产品。
(四)加强要素保障。鼓励地方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资源保障,将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用地、用能等纳入优先保障范围,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推广承诺备案制,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负责本地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组织实施,要完善工作机制,做好政策解读,加强协同配合,建立重点项目库,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天空湛蓝,阳光透过薄云,穿过高耸的构架,洒在地面上。位于西藏芒康县的±400千伏卡麦换流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慢一点,过转角了!”4月7日,卡麦换流站工程现场开展站外电源间隔电缆敷设作业,该站二次负责人李成贵通过对讲机指挥着操作人员。安全旗在风中飘扬,电缆以20倍于外径的弯曲半径顺
4月5日,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下简称川渝工程)实现安全运行100天,累计输送电能47.78亿千瓦时,系统运行平稳,设备状态正常。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于2024年12月27日投运,使西南地区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从500千伏
“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反复对涉及温室、灌溉的变压器、配电线路开关、刀闸及进出线电缆等设备进行测温巡检,切实保障春耕春灌期间农户用电无忧。”4月8日,国网讷河市供电分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工作人员肖晗、王浩穿梭于田坎间,对35kV同长线开展无人机巡检,以更加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春耕春灌。春耕初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内容见下:一、灵活选择上网模式一般工商业项目自发自用比例暂不设限,确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需求的大型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全额上网的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按集中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Reccessary.com网站发表署名LinBo-yu的文章,题目是:Trump’stariffsthreatenSoutheastAsia’sroleinglobalcleanenergysupplychain(特朗普关税威胁东南亚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中的角色)。(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产品征收新关税,不仅打击了东南亚的太阳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昌吉州盛鼎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发布淮东新特硅基绿色低碳硅基产业园区示范项目(200万千瓦风电)工程配套200MW/400MWh储能项目工程总承包。项目货金来源为其他资金61000万元,招标人为昌吉州盛鼎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项目配套建设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84号)。其中包括变压器节能评估与设备更新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分别是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河北高晶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还包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12批集中招标(江西公司分宜发电厂2×1000MW机组扩建工程第六批)中标候选人公示一、双车翻车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60万元(人民币)。第二中标候选人:大连三峰港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00万元(人民币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优势产业标准建设。落实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显示模块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以高标准带动关键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文件包括,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指南明确,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
时间:2025年11月4日-6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约长三角共享新机遇搭建交流桥梁开拓国际合作平台化工行业的风向标共同探索行业未来扎根长三角化工热土把握市场无限商机市场概况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已然成为化工产业的核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84号)。其中包括变压器节能评估与设备更新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分别是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机械工业节能与资源利用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公司,河北高晶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还包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16号)。其中明确,强化重点领域标准工作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家庭、全固态电池、汽车碳足迹等标准体系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我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此同时,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辽宁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引导民间投资参与清洁能源及绿色低碳领域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加大对生物质发电、风电、新型储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氢能装备、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文件包括,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指南明确,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
时间:2025年11月4日-6日地点: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约长三角共享新机遇搭建交流桥梁开拓国际合作平台化工行业的风向标共同探索行业未来扎根长三角化工热土把握市场无限商机市场概况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配套,已然成为化工产业的核心
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着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一边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一边是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资本扎堆;一边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一边是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一边是跨界资本强势入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包括256个能源电力项目,整理如下: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三峡阳江青洲五海上风电场项目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场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扩建项目汕尾红海
4月6日4点6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汽轮发动机首次冲转至1500转/分并稳定运行,标志着非核冲转试验圆满完成,为后续机组核蒸汽冲转和并网发电奠定坚实的基础!2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在冲转过程中利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稳压器电加热器的能量使一回路升压升温,使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产生饱和蒸
4月3日,湖北省安陆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及智慧水务工程工程总承包(EPC)评标结果公示。本标段采用“评定分离”方式进行招标,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中标候选人一:湖北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4211096元;中标候选人二:湖北力越建设有限
2025年这个节点,这个万亿级赛道仍有来自石油巨头、通信寡头、工业巨擘的跨界奇袭。全球能源革命浪潮下,储能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裂变,中国市场内卷严重,不少跨界者铩羽而归。数据显示,2024年新型储能行业洗牌加剧,注销、吊销等异常储能相关企业数量翻番。当前,新型储能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十五五”推进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研究来源:中能源传媒研究院作者:赵云灏1王大为2龚钢军3陆俊3(1.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2.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中建集团首个数字能源工厂——中建科工数字能源工厂在宝安区正式投产,共有超充、单桩、PACK、储能四条生产线,可以完成7类26种规格的新能源产品的制造与组装。值得关注的是,该数字能源工厂支持“一键换型”,15分钟内即可完成生产品类切换,相比传统模式工厂,生产效率提
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井喷式增长,储能电站正从配角走向能源革命的核心舞台。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42.46GW/109.58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99.17%,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29.56%。但与之相伴的,是后市场运维压力呈指数级攀升。当储能系统复杂度超过传统火电的3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