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广西电网“电能替代”多领域延伸 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2024-05-23 08:37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作者:杨娜关键词:南方电网节能降碳广西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13日,以“绿色转型,节能攻坚”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记者获悉,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进电能替代“大幅度迈进”,创新数字技术,因地制宜探索广西绿色低碳路径发展密码,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广西能源发展不断逐“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持续提升,约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36.6%。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315.8万千瓦,同比增长59%,其中,光伏新投产装机容量221.6万千瓦,同比增长119.7%,清洁能源特性不断显现,与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优势相得益彰。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投运,广西首条海上风电能源通道送电投产,年内三座500千伏变电站接连投运,广西电网3个案例入围南方电网公司近零碳示范区典型案例……一直以来,广西电网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提升电网输送能力、供电质量、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的能源枢纽核心作用,提升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新能源项目“应开尽开、应并尽并、能并快并”。同时,用好电力市场“指挥棒”,创新交易品种,持续开展清洁能源交易,连续6年实现清洁能源基本全额消纳。

近年来,广西清洁能源、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从数据可以窥见广西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2662万千瓦,同比增长55.1%,远超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614.3万千瓦,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增装机容量的5倍。

“今年,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全力支撑能源生产绿色低碳转型,深化‘绿色通道’并网服务,深化新能源管理数字化建设,推动抽水蓄能梯次开发利用,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推广电能替换,深挖消纳潜力,最大限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张宁介绍。

“电能替代”多领域延伸

5月15日,在南方电网公司定点帮扶村——东兰花香乡坡索村,广西首个汇聚V2G、有序充电、储能系统并通过能效管理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的乡村区域智慧能源站——东兰智慧能源站正式建成投运。

据现场工作人员、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公司项目经理侯寒翀介绍,在新能源下乡等政策推动下,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智慧能源站投运后,不仅同时满足26辆新能源汽车充电,还可以远程开展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车网互动业务,并充分利用“储能+光伏”的组合,利用峰谷电价减少用电成本,提高绿电消纳能力,实现智慧能源站“自发自用,绿色充电”的智慧模式。

放眼广西,从革命老区到千里边关,从北部湾畔到秀美漓江,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聚焦港口岸电、轨道交通、工业、旅游、农业等领域重点推进电能替代,助力“新电气化”发展。2023年实现电能替代35.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9.5万吨。

5月16日,在杨堤码头,一派忙碌景象,竹筏充电站工作人员正在开着吊臂车运送船体电池。由南方电网广西电动公司投资建设的阳朔漓江兴坪大河背码头及杨堤码头两个电动竹筏充电站于4月25日正式投入运行。

青山碧波船行,是许多游客来桂林的必备打卡项目。然而,传统排筏采取燃油驱动,噪声大、尾气垃圾多、运营成本高。“现在我们用电动排筏替代燃油排筏,运营成本更低、碳排放更少的同时,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漓江美景。”桂林阳朔漓江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黄金峰说道。

据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公司项目经理汪涛介绍,充电站按1:2.5的比例配备电池,全力保障电动竹筏的续航稳定。目前,漓江1200余艘燃油竹筏正逐步替换为电动竹筏,预计将于年底实现电动竹筏全覆盖。根据测算,每年充换电量可达250万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2492.5吨。

下一阶段,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持续推动能源消费节能降碳,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等领域深挖电能替代潜力,根据各城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把脉施策,比如钦州、北海、防城港等重点区域积极推广港口岸电、油机改电技术,在桂林等区域积极推进旅游码头岸电和船舶“油改电”建设等,加快推动横州市、东兰县智慧能源试点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实现替代电量37.5亿千瓦时。

绿色技术发展不断追“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围绕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系列科技项目攻关,推动形成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近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碳技术创新团队正研究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碳监测平台,现已进入数字贯通、模型开发等攻坚阶段,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上线。

“电碳耦合技术作为未来产业的支撑技术,在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电碳耦合技术在电力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我们于2023年成立了电碳技术创新团队,先后完成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企业碳排放监测方法、‘新能源+’碳普惠、‘绿效码’等多个研究成果,填补广西碳排放实时监测、减碳普惠等空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碳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周春丽介绍。

绿色技术研发的步伐阔步向前。目前,电碳技术创新团队正在开发搭建电碳监测平台。该平台建成后,将实现电力、碳、石油等物理能量流和数据信息流的汇聚,形成全区、地市、行业碳排放追踪与分析的“可视化”,全面提高观碳、算碳、管碳能力,精准助力企业碳分析、碳优化、碳评价等,科学服务自治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电碳耦合技术、电网友好型新能源并网支撑技术等研究,参与全国电力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广西助力中国-东盟能源共生合作路径,服务全区节能降碳,推动中国-东盟能源合作发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网规划中心总经理陆锋表示。


原标题:广西电网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查看更多>节能降碳查看更多>广西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