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正文

中石油布局氢能突然提速,石油巨头比电企有什么优势

2024-05-29 09:42来源:环球零碳作者:小博关键词:中石油氢能业务氢能交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在大众眼里,都是卖石油和天然气的。

但仔细分析,这三大油气公司,还是各有特点。

从营收规模看,中石化与中石油比较接近。2023年,中石化营收3.21万亿元,中石油营收3.0万亿元,中海油规模小一点,年营收只有4166亿元。

但是从赚钱能力来说,中海油可以说遥遥领先。2023年,中海油以4000多亿的营收,获得1238.43亿元的利润,利润率远超中石化。中石油也不错,2023年的盈利是1611.44亿元,而中石化只有604.63亿元。

盈利能力反映在市值上,中石油和中海油市值都上万亿。截至2024年5月28日,中石油的总市值达1.9万亿,中海油1.4万亿,而中石化只有8000亿左右。

1.jpg

同样是做石油生意,其实,三者之间的业务也有一些差别。

中海油正如其名字,其征途是星辰大海,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其业务除了中国各海域,还遍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等地。

中石化与中石油专注于陆地油气的勘探、开采、运输与销售,但中石化正如其名字,还有一块业务跟化工密切相关,在化肥、化纤及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石化也拥有很强实力。

“三桶油”作为能源领域的国家队,虽然赚了不少钱,但它们的业务都跟化石燃料有关,从全产业链看,是碳排放大户,在碳中和目标下,跟所有国际石油巨头一样,“三桶油”也面临能源转型的挑战。

所以,在新能源布局上,它们都一致,提出油气之外的新业务方向。

中石化要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口号喊得最响亮,董事长常常现身为这个称号站台。

中石油则提出要做“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公司。

中海油则聚焦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氢能等业务,建设中海油特色的综合能源公司。

“三桶油”的新能源布局已经全部展开,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选择了氢能这一“新石油”作为主攻方向。中石油和中石化每年的制氢产能合计已达到400万吨左右。

中石化是“三桶油”当中氢能业务发展最快,也是最激进的央企。

2021年,中国石化制定氢能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按照“千站加氢引领,百万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创第一,替代减碳超千万吨”的目标,持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在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着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致力构建规模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氢能公司。

1.jpg

在绿氢重大项目上,中石化也常有惊人之举。2023年8月,中石化在新疆库车投产国内最大2万吨/年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今年2月,中石化启动了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7亿元,投产后年可制绿氢3万吨。还公布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

截至2023年年底,中石化累计发展加氢站 128 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氢站运营单一企业,供给量占全国40%左右。2023 年,加氢量为3472 吨,同比增加100%。

中石油在制氢和加氢站领域进军较晚,面对中石化的快速发展,中石油不甘落后,开启了追赶模式。

中石油在新能源方面的规划是,到2025 年,力争实现新能源产能占国内能源供应能力比例的 7%;2035 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与油气业务三分天下格局;2050 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产能达到公司半壁江山。

氢能方面,2022年中石油发布《中国石油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3.0》,表示要在2050年占据国内30%供氢市场。

近年来,中石油按照“战略布局、稳步推广、规模发展”三步走阶段部署发展氢能,重点发力多元化制氢、低成本高效储运氢等内容,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供应商、贸易商、服务商,发力氢能全产业链。

这两年,中石油在氢能赛道突然火力全开。

5月,根据青海发改委公布的2024年新一批储能项目,中石油在青海海西州的100万千瓦风光气氢项目尤其引人注目。这是中石油的首个万吨级绿氢项目,每年可至少生产氢气7万吨,传递出中国石油进军氢能的雄心。

除了青海海西州外,2024年,中石油继续推进4个绿氢项目的建设,另3个分别是:内蒙古境内的鄂尔多斯苏里格300万千瓦“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甘肃境内的长庆油田油气田区域50万千瓦风光一体化基地项目;青海省境内的中石油青海油田格尔木100万千瓦风光气氢项目。这4个项目的总装机达550万千瓦。

此前,中石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已在2024年成功投产,年产氢能力是2100吨。

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国石油目前累计建成21座加氢站,计划到今年年底加氢站数量达到50座。

此外,中石油在水制氢电解槽、输氢管道上也有不少布局。尤其是输氢管道建设,中石油规划设计多条输氢管道,初步形成输氢管网。

氢能被视为“新石油”,石油公司大规模布局氢能,其实是对传统石油业务的颠覆。这些油气企业为何热衷氢能?跟电力巨头相比,有什么优势吗?

石油公司热衷氢能,除了形势所迫,还跟其现有业务关联度高有关。

氢能产业与传统油气业务相比具有高相似度、同类客户、共用基础设施等特征。

油气公司拥有成熟的制氢用氢、气液储运经验和危化品储运管理资质及完善的销售系统,同时具备一定的氢能消纳能力。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实现商业化以前,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化石燃料制氢可作为主流制氢方式来参与氢能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部分加油站具备发展油氢、气氢混合站的条件,也是油气企业参与氢能产业链的产业基础。

在技术方面,油气企业拥有丰富的管道设计、建设、运营经验。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近年来投入数千万元经费开展了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究,如天然气催化裂解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重芳烃储氢材料与脱氢催化材料、金属骨架有机化合物储氢、长输管道掺氢输运、加氢站建设规范及标准等项目,为未来发展氢能业务进行了有益的前期技术探索。

氢能,特别是绿氢,作为“新石油”的角色正加速登场。除了交通领域,氢能在长时储能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并可推动钢铁、电解铝、化工等重工业领域的脱碳进程。氢的衍生品,绿醇和绿氨,还可作为航空、海运燃料,为这些领域实现碳中和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电力、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巨头的布局,再加上新兴绿色科技企业、化工企业、新能源企业的加入,氢能的市场机会很大,但竞争也会白热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石油查看更多>氢能业务查看更多>氢能交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