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大国重器:国网新能源云 “云”技术服务“双碳”目标

2024-06-11 14:07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关键词:新能源云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新能源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趋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打造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新能源云,积极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云”服务带来新气象

走进国家电网公司运营监测(控)大厅,一面硕大的显示屏上,公司经营区域内新能源并网项目分布清晰展示,风电、光伏场站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利用小时数等指标,资源分布、建站接网、消纳分析、补贴审核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便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目前,平台已接入新能源场站超600万座、装机容量9.4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

应对我国能源需求压力、供给制约、低碳转型挑战,根本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创新建设新能源云。

2018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新能源云系统设计,广泛开展需求调研,统筹搭建功能架构,细化设计应用场景。2019年5月,公司聚焦新能源全流程接网服务功能验证,启动宁夏试点示范建设,此后逐步在公司所属27家省级电力公司全面部署应用,并优化完善规划计划、消纳计算、电价补贴、碳中和支撑等功能。2021年4月20日,新能源云正式上线。2022年6月,电源接网服务由新能源项目拓展到包含新型储能和常规电源项目,各类电源客户通过新能源云外网PC或手机APP即可办理接网业务,还可在线实时查询项目接网业务流程和补贴进度,实现“业务网上办、进度线上查”。

如今,新能源云通过规范各省公司新能源并网管理的标准,依托业务流程优化设计,打通公司主营业务各环节,推动公司核心业务贯通融合,并监测每个环节具体的办理时长,及时提醒业务办理进度,大幅提升了电源项目接网业务办理效率。

此外,新能源云还可以滚动计算分区域、分省份新能源消纳能力,预测年度及中长期的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新增消纳空间等指标,引导新能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

“云”生态链接产业链

围绕“服务”这一核心理念,新能源云服务国家“双碳”目标,落脚点是广大客户。从启动建设以来,新能源云一切从服务对象出发,开展需求调研和功能设计,为能源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产业链上下游广大用户提供全景建站选址、全电源线上接网、全过程补贴申报审核、全域消纳能力计算和发布、全方位运行监测和信息咨询、全领域碳中和支撑等服务功能。

这么多的功能,新能源云是如何实现的?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流程要求,研发了环境承载、资源分布、规划计划、厂商用户、电源企业、电网服务、用电客户、电价补贴、供需预测、储能服务、消纳计算、技术咨询、法规政策、辅助决策、碳中和支撑服务等15个功能子平台,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开放服务体系,以此推进源-网-荷-储-碳协同,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新能源云发挥电网枢纽平台作用,打破各业务环节信息壁垒,动态掌握资源数据、电源规划建设运行、客户用能等情况,为后续能源电力保供和转型规划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

数据如何服务平台功能的实现?

以新能源消纳问题为例,过去,各省公司以离线方式计算新能源消纳水平,存在数据来源和软件方法差异、计算结果不易分析等问题。现在,消纳计算子平台可以对项目规划、建设、运行等数据进行集中汇集和智能分析,动态评估各地区新能源消纳状况。

在新能源云上,最常见到的是关于各地平均风速、太阳能年辐射量、风功率密度的数据榜单,以及各类新能源资源分布图。借助这些可视化的数据,新能源云就如“顾问”一般,可以在支撑能源行业管理、服务社会公众、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如今,新能源云已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孕育能源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创新平台。一系列云端赋能新举措促进了新能源有序发展、友好发展。

“云”技术服务“双碳”目标

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自新能源云上线以来,国家电网发挥平台引领作用,依托新能源云打造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试点建设“碳监测”“碳效码”“碳普惠”等应用场景,为政府和企业开展工业降碳、绿色金融、零碳示范、全民减碳等提供“一地一策”特色化解决方案。

走进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中心,一面与运营监测(控)大厅相似的大屏滚动更新着当地数千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用电、用煤、用油数据,以及市县两级碳排放量、煤电油气热消耗量等信息。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于2021年成为新能源云的“碳路先锋”,贯通碳-能-电数据链条,通过数据共享与融合,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统计与核算,相关结果以“碳效码”的形式反馈给企业。

“碳效码”一码三标识,为企业建立五级碳效等级,实施企业碳效水平、效率、中和三个维度对标,让碳效评价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可感的指标。“碳效码”不仅用于监测耗能,同时可通过推动节能减碳技改,助力绿电交易,深入开展“供电+能效服务”,开发绿色金融产品等,对企业节能降碳起到支撑作用。

依托新能源云试点碳中和支撑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为各类主体提供碳管理服务,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在公司总部侧实现了公司系统各单位碳减排贡献力监测;在浙江,依托新能源云建设浙江工业碳平台,接入全省49344家规上工业企业,首创碳效对标模型,建立权威的工业碳效评价体系,得到工信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在天津,新能源云天津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接入了九园工业园区181家企业和小辛码头村88家农户的能源消耗数据,通过全时、全景、全流的动态碳排放监测,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和乡村生态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大脑”,新能源云勾勒出人们对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的想象。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继续推动新能源云深化应用推广,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全力建设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碳中和支撑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等应用服务,让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在促进能源转型、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新型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