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国网能源研究院谢光龙:未来微电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4-06-19 15:46来源:亮报关键词:微电网配微协同新型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围绕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关系、发展方向等,《亮报》对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电网发展和安全研究室主任谢光龙进行了专访。

《亮报》:微电网具有哪些特点?如何更好地推动微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

谢光龙:微电网发展特点包括:一是有利于分布式新能源就地消纳,通过相对明确的电气物理边界,利用自平衡、自管理模式降低系统备用和调节需求,工商业微电网利用分布式新能源自发自用来降低用能成本;二是提升偏远地区用电服务水平,在高海拔、海岛、边防、无电人口等“高海边无”偏远地区,地理环境复杂、负荷密度低、供电难度大,微电网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有效解决供电可及性问题,世界银行计划2030年建设21万个微电网,解决4.9亿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是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微电网内部融合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并离网无缝切换,转为孤岛运行时对重要负荷保持2小时供电,在台风、地震、泥石流等灾害时微电网优先确保避难所、医院等关键机构供电安全。

微电网与大电网的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配微协同。一是在并网管控方面,随着分布式电源规模增大,并网设备的主动支撑能力要加强,积极构建自平衡、自安全的智能微电网,提升稳定运行水平。二是在商业运营方面,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的成本呈大幅下降趋势,要合理优化源荷储配比,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用户需求情况,构建多投资运营主体协商机制,探索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完善联络线的并网交互机制,优化调度曲线管控模式,促进系统备用成本和社会责任公平共担。

《亮报》:未来,微电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谢光龙: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技术成本下降,微电网经济可持续性逐渐显现,规模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2023年光伏一体化组件(含硅料)企业制造成本已降至0.34元/瓦,锂离子电池度电成本降至1500元/千瓦时左右,预计2025年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将翻倍至5亿千瓦。

针对居民、工商业、园区、离岛和偏远地区等典型场景,未来微电网发展围绕消纳分布式新能源、提升供电普遍服务水平、满足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等个性化供电需求为主。近中期,工业企业对降低用能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提高供电保障的意愿较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的积极性高;服务民生供电保障,将积极推进偏远地区微电网建设,重点解决输配电网延伸困难地区无电/缺电及供电质量等问题。中远期,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的技术经济性进一步显现,微电网广泛应用于居民社区、商企用户、乡村乡镇、工业园区等场景,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电网查看更多>配微协同查看更多>新型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