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需求量大幅上涨 可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 台区储能成新方向?

2024-06-20 10:37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台区储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配电系统中单台变压器覆盖的供电区域即为台区,台区储能是指将储能设备(如电池储能系统、超级电容器等)部署在电力配电网的台区(通常是配电站)级别,即从配电变压器到用户之间的供电区域内。这种分布式储能方式能够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帮助平衡局部电网的供需矛盾,提高电能质量和系统的灵活性。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以及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综合能源、充电设施等新型负荷的不断涌现,使得配电台区不得不严肃面对电压越限、负荷调控、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三相不平衡等问题。目前,解决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提升低压端电网承载力,有配电网改造(变压器扩容、DVR)、集中汇流(利用10kV线路空间并网,实现台区和线路增容)、台区配储等多种解决方案。《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建或共享新型储能,提升新能源替代能力,促进消纳。在关键节点和末端布局新型储能,增强电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台区储能需求量大幅上涨,被认为是2024年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储能重点切入的场景之一。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部分已投运台区储能项目案例如下: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到辉县调研

6月15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葛俊一行五人到辉县调研国重项目示范工程。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吴加新陪同,省公司科技部、电科院、国网新乡供电公司、国网辉县市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先来到冀屯镇宪录村,实地查看该村2号台区储能应用试点和基于智能融合终端的柔性控制现场,随后参观了南太行中心所智慧体验区和综合值班岗,调研组听取了辉县市供电公司关于国重项目推广柔性控制三个方案进展情况的汇报,并与国重项目示范工程参与单位、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葛俊对河南省电力公司支撑国重项目工作高度认可,强调国重项目要与电网发展新形势适应,要求国重项目参与单位持续优化技术方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验证。

湖南创新配网集散式储能应用模式

6月15日,随着核心储能单元的研制生产落地,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集散式储能多场景示范应用项目第一阶段建设工作全面完成,标志着长沙数字化配电网示范区源网荷储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自2023年12月起,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全面启动台区集散式储能主动协同模式研究,旨在形成可复制推广、规模化应用的电化学储能解决方案,为配网供需平衡、应急保供、供电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提供全新思路和有力补充。截至今年6月,已在长沙、邵阳等6个地市推广应用,与传统固定储能模式相比,储能利用率提升50%,场景适配率提升60%。

国网河北综合能源公司:河北南网首个基于柔性资源聚合的台区储能项目建成投运

5月31日,随着台区低压侧储能开关合闸,石家庄市栾城区北赵台柔性资源台区储能试点项目正式进入投运状态。据悉,该项目是依托电力柔性资源聚合平台建设的首个台区储能试点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100千瓦/215千瓦时。

石家庄栾城北赵台台区变压器容量400千伏安,光伏装机容量294.96千瓦,光伏渗透率73.74%,该台区存在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能力不足、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国网河北综合能源公司在该台区新增储能装置,内嵌自适应模组,利用储能能量充放特性,通过荷储协同“防返送”、光储协同“促消纳”、网储协同“提质量”三部曲,实现储能设备的安全接入及柔性调控,有效提升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国网河北综合能源公司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平滑台区用电负荷曲线,并通过储能PCS三相解耦输出和能量互济,对台区三相不平衡、低电压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14MW/29MWh,国内规模最大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

4月15日,据中国能建陕西院消息,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陕西院设计的国内规模最大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国内首个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已于近日竣工投运。

该项目总共部署安装149套台区分布式储能设备,覆盖近8000平方公里,分布在西安市长安区、西咸新区、三原县、周至县、大荔县、富平县、铜川宜君县等七个区县内的130个村中,其中包含17台50KW/110KWh储能一体柜 ,132台100KW/213KWh储能一体柜。方案充分利用储能系统的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特性,有效解决电压越限和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提升配电台区柔性调节能力和配网运行灵活性。

陕西省首例规模化推广分布式储能重点项目

据中国能建陕西院2023年12月30日消息,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陕西院总承包的配电网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首个试点台区工程已顺利建成并投运。

该项目为陕西院首个承揽的EPC分布式储能项目,也是陕西省首例规模化推广分布式储能重点项目。蔡王台区与蔡王二台区共布置2套100kW/213kWh储能一体柜,两个试点台区顺利并网投运,将验证储能在削峰填谷、顶峰保供、安全稳定、调频调压等方面的可行性。

陕西院总承包的配电网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对季节性、不同负载特性等原因导致的部分配电台区过负荷等问题,通过配置储能设备,实现台区动态增容,解决台区重过载问题。对低压台区线路因线路过长或线径过细导致的部分低压线路末端电压低等问题,通过往线路末端大负荷前配置储能设备,实现提升台区末端电压,解决台区末端低电压问题,从而满足用户对高品质的电能质量、高可靠的供电保障的强烈需求,同时加强陕西电网稳定运行。

浙江宁波前湾110KW/200KWh钠锂混合台区储能电站

2023年11月,浙江宁波前湾新区银湾东路台区储能项目投入运营,储能装机110KW/200KWh,是宁波全市首座联合应用钠离子、锂离子两类电池的台区储能电站,将钠离子储能的高能量转换效率、超长循环寿命的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的传统优势融合。

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性应用基于高精度气体传感器的储能电站早期预警系统,可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警,有效防范潜在风险,大幅提升储能电站的可靠运行。根据既定的充放电模式,该储能电站可用于辅助削峰填谷,消除变压器太重过载,拉平变压器负荷曲线,降低变压器压力,适应现代智慧配电网下台区运行要求。

福建省首个台区型微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

据时代星云2022年8月10日消息,福建省首个台区型微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已正式投运,项目由国网福建电力建设,采用时代星云台区共享储能解决方案,项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翔云镇。

为就地解决光伏电能的消纳问题,以及因光伏发电的出力波动性产生的电压双向越限、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超标、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南安市供电局选取翔云镇的4个台区为试点分别配置储能子系统,建设台区型微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

时代星云台区共享储能系统采用一体化箱体设计,电箱内集成电池柜、 PCS、DC/DC以及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等。DC/DC可以通过定电压/定电流/定功率和下垂进行控制,与其它台区储能子系统进行并联使用,组成配电网台区共享型储能系统,促进储能资源的高效利用。

山东邹坞30MWh分布台区储能项目签约

2023年,11月22日,浙江积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人民政府就”30MWh乡村分布式云储能项目“成功签约!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250万元,分二期建设,计划于今年12月底完成一期10MWh分布式储能系统集成并投运。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国网100kW/215kWh台区储能项目

2023年7月,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国网100kW/215kWh台区储能项目正式投运,采日能源为该项目提供一台215kWh智能液冷户外一体柜,是采日能源投入的首个台区储能项目。

低压配电台区供电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对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有着直接影响,传统低压配电网面临着供电安全性低、供电质量低和缺乏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手段等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会对电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造成阻碍。

采日能源智能液冷户外一体柜完美解决台区供电痛点。215kWh智能液冷储能系统拥有电网电压调节、三相不平衡治理、谐波治理等功能,电能质量大幅提升;该储能系统也具备负荷跟踪、后备电源、削峰填谷等功能,降低配电变压器在高峰时段的负载率,减少运行风险,为提升台区用电可靠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首个户用分布式光伏配储项目

2023年11月,光萤新能源——德州示范性储能项目正式运行,该项目位于山东德州临邑县,由光萤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全国首个户用分布式光伏配储项目,共规划了20套100kW/215kWh磷酸铁锂电池台区储能方舱。储能方舱安装在380V低压侧电线杆下,通过电缆并入低压母线。在距离储能约20米远的墙上安装了一个独立电表,直接接入市电。

电站就近存储户用光伏装机量过多而产生的消纳过剩电量,和当地电网约定白天谷电时将发电量储存起来,等到晚上在光伏发电不足的用电负荷高峰时段,暂时按照燃煤电价的标准,将储存的电能正常释放至电网。通过电网、负荷和储能的友好互动,发挥平滑当地充电负荷曲线、优化电能质量的作用。

区别于与传统的台区储能模式,该项目的开发基于山东目前正在积极试点的分布式台区配储思路。在2023年12月19日,山东省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提到:创新调节手段,探索激励政策,鼓励光伏投资企业、电网企业在消纳困难变电站(台区)配建储能设施,开发建设分布式储能,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就地消纳。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台区分布式云储能试点项目

2023年6月,由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和国网济南供电公司联合建设的台区云储能系统在济南市长清区韩家峪村正式投运,这是高光伏渗透率台区新型电力系统典型示范工程。

韩家峪村是“零碳村”,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持续增长,台区带来了低压用户过电压、配变上送重过载等问题,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制约了分布式光伏进一步接入。

为此,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试点建设了台区分布式云储能,在台区建设1套120kW/240kWh模块化分布式储能舱,通过与国网山东综合能源公司的分布式云储能聚合管理平台云边协同,实时监测台区配变线路运行状况,提供削峰填谷、无功支撑、三相不平衡治理等服务。

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分布式光伏就地就近消纳能力,还解决了配变、低压支线反向重过载和用户过电压问题,实现台区弹性增容30%以上,将单台公用配变分布式光伏允许接入容量提升至1.5倍,相当于释放了近120kW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

吉林四平供电公司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数字台区”

2022年起,四平供电公司面向供区农村地区多样化用能需求,探索构建分布式能源互补农村微电网。该公司确立了在配电台区低压侧建设储能,与光伏发电、充电桩、用户负荷协同构成新型农村微电网项目示范的总体技术路线,在用户侧打破原有供电系统单独规划、独立运行的既有模式,实现微能源系统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提升农村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绿电消纳水平。

( 来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台区储能查看更多>配电网查看更多>智能配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