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企业正文

海上风电运维,第三方势力崛起!

2024-06-20 13:34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冉小冉关键词:海电运维海上风电运维深远海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双碳”目标下,作为国家能源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可再生能源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海上风电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7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2023年沿海省区市加大海上项目核准力度、2024年重点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预计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将再次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市场繁荣的背后,日益严峻的深远海挑战和运维降本增效的发展趋势,也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的重要挑战。平价时代,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提升海上风电运营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高质量运维服务正在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刚需。

海风运维三足鼎立格局

“目前来看,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主机厂等设备商、第三方运维企业、开发商自建运营团队‘三足鼎立’的格局。”日前,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晓华对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分析了国内主要海上风电运维力量构成。“不过很明显的是,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无论是设备商运维还是开发商运营团队,均远远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运维服务需求。”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步入平价上网阶段,对于海上风电运营商来说,抵消补贴退坡、降本增效已经成为资产运营的重中之重,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内的运维工作重要性不断凸显。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55.png

图:海电运维801风电安装船进行海上风机吊装作业

但相对于开发商对运营调度的深耕、主机厂商对于设备运维的专精而言,运维船及装备保障、变配电维修、防腐防冲刷维护、海缆维修、水下扫测、安全监管等细分专业运维服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海上风电运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此时,实力雄厚、信用良好,且具备细分市场专业能力的第三方运维企业就承担起愈加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开发商对运维技术、专业度、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第三方运维企业在细分领域的专精能力和全方位覆盖,能够有效弥补市场不足,并形成自身竞争优势。

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电运维”)正是这样一家既拥有专业运维装备,又具备专业化、综合性技术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商。在海上风电市场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海电运维依托成规模的海洋装备和成建制的运维团队,积极参与到海上风电场建设和运营中,成为国内少有的能提供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的企业。

专业装备助力深远海进程

一直以来,海上风电运维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极具困难和挑战的环节,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如何在有限的窗口期内将技术人员和配件运抵机组,如何在多变复杂的海洋环境下保障安全性,如何在安全检修作业环境下保障经济性,是海上风电高质量运维的最大挑战。

高晓华提到,当前海电运维拥有23艘海上风电专业双体运维船,1艘多功能运维母船,1艘海上风电安装船,能够满足当下国内大部分海上风电场的多维度运维需求。同时,公司建设了一支专业的装备保障队伍,能够在船舶服务期间跟踪船舶装备技术状态,及时开展在航临时抢修支援和等级修理计划,全方位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为应对深远海风电运维交通需求,我们今年还会投产三艘性能更先进的运维船,该新型运维船长38米,船速超过25节,抗风浪、稳定性、载荷保障能力更强。”高晓华说,“我们各个系列运维交通船出海能力强,能够在最大浪高2.6米,阵风8级的情况下安全顶靠风机开展作业,是真正做到出得去、顶得上、回的来。”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51.png

图:公司运维船参与漂浮式风机运维作业

2024年6月13日,由海电运维投资建设的多功能运维母船顺利交付。该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船长98.7米,型宽22.8米,设计排水量9497吨,续航力超过10000海里,将有效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运维和海缆铺设检修作业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46.png

图:公司投建的我国首艘自主设计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

可以说,作为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海上风电综合服务商,海电运维依托股东背景参与研发、设计、迭代更新各类高端海洋装备,打造了覆盖风场各类运维场景的“立体式”专业海洋装备。这些装备正是其驰骋海上风电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保障海上风电运维安全和服务专业的立足之本。

智能平台助运维提质增效

如果说安全是海上风电运维的首要指标,那么第二位就是成本,从当下行业现状来看,安全保障、成本水平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管理能力,而数字化正是助力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高晓华也指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风电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基于对数字技术的重视,海电运维结合海上风电建设及运维服务经验开发了cloudforu智慧海电大数据平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至海上风电不同服务场景中,通过数据云平台连接海洋勘察、风电场建设、风电场运营、风机运维等场景,汇聚海上风电场全生命周期数据,有效解决了海上风电运维点多面广运维难的难题,助力运维业务更加精益化、智能化。借此,公司于2024年2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名单。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42.png

图:智慧海电大数据平台

据悉,智慧海电大数据平台具备风电场运营“六可视,四可控”功能——海洋气象可视化、风场管理可视化、运维作业可视化、人员定位可视化、船舶调度可视化、安全管理可视化,以及海上资产保护可控、作业过程安全可控、运维人员状态可控和船舶人员调度可控。

以及依托“六可视,四可控”功能形成海上风电“一图全面感知、一屏可知全局”的生产运营安全精准服务格局,提升风电企业运营效率、保障海上风电服务安全。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38.png

图:公司开发的风电机组智能预警系统

作为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强省的重点支持项目,目前智慧海电大数据中心已经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政府部门展开一系列合作研究,通过精细化网格气象海况数据和单风机/集群检测法建立多个预警模型,进一步将出海作业窗口精细化排期,实现运维作业的整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当前,该平台已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上应用,大幅提升运维现场管理能力和效率水平。

“智慧海电大数据中心与其他风电生产运营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专注从运维的角度切入,平台整体涵盖海洋装备、海上交通、风场运营等多个模块,全方位提高了公司运维服务能力。”高晓华说,“即便平台中的任一个模块单拎出来,都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

一个简单的例子,基于船舶物联网技术和AIS系统的实时数据接入和使用,我们可以实时跟踪运维交通船在服务过程中的秒级航行轨迹。依据这些数据积累,计算出一段时间内的船舶服务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精确的装备资产配置建议。

多年深耕海上风电行业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上公司持续多年进行海上风电智能化、信息化的研发创新工作,成功的在各类一线业务应用并提高了生产运营效率,可以说海电运维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海上风电的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核心技术打造资产管理新模式

当下,技术创新、装备自主、安全提效等都是海上风电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落实方向。

海电运维基于海电研究院创新能力,积极打造运维数字化、海洋装备研发和电力技术研发,储备公司各项业务核心技术,目前已累计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专利73项。诸如“风场运维全流程智能化技术”、“海上风电运维船运营安全保障技术”、“风机安装作业能力提升技术”、“风机运维作业效率提升技术”等核心技术在推进风场资产管理服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海电运维业务服务涵盖海洋装备、升压站运营、整体运维、智能巡检、故障预警、海缆维修等领域,覆盖海上风电场运营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打造了一批风场服务一体化标杆项目。

在高晓华看来,海上风电服务是涉及机械、电力、船舶、工程、信息技术和海洋气象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业务,而更加定制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更加精益化的资产管理服务模式越来越成为海上风电市场的刚需。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海上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未来海电运维将以智能综合运维服务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海上风电全方位质的提升,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620133033.png

( 来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 冉小冉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电运维查看更多>海上风电运维查看更多>深远海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