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7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拓宽储能应用场景。结合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推进“新能源+新型储能”融合发展,扩大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加快培育稳定的新能源领域储能市场。支持国有企业及其他投资主体利用充分发挥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参与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建设,通过市场化方式合理分配收益。
发电侧储能:大力建设“新能源+新型储能”电站,推进风光储一体规划、同步建设、联合运作,推动煤电、气电、水电等合理配置新型储能。
电网侧储能:围绕电压稳定问题敏感的电网节点以及特高压直流近区,以及负荷中心地区、工业园区等临时性负荷增加地区和阶段性供电可靠性需求提高地区,科学布局一批新型储能电站。
用户侧储能:鼓励商业商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根据用能特点配建新型储能,鼓励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医院、学校、数据中心、应急中心等配置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支持大型高能耗工业用户自建储能设施。
关于印发《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湘工信原材料〔2024〕213号
各市州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湖南省商务厅
2024年6月13日
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上下游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矿物材料—储能材料—电芯电池—终端应用—电池回收利用”全链条的产业体系,是国内产业链条最完备的集聚区之一,在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优势。
为推动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机制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以巩固和提升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全产业链优势为主线,以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主导,聚力抓源头、强支柱、优要素,深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为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规模实力跃上新高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26年突破1500亿元。争取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创新能力取得新跨越: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力科技支撑。
市场主体展现新活力:培育形成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新增2-3家百亿级企业、5-8家十亿级企业;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重点环节争创新优势:巩固先进储能材料和电池回收利用的优势地位,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领域建立新优势,形成一批领先技术、优势产品、示范项目。
统筹推进拓展新维度: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活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形成“有为政府引导、有效市场驱动”的产业推进机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四位一体”产业体系
聚焦“先进储能材料—电芯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集成—电池回收利用”,打造“四位一体”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
(一)做优先进储能材料
矿物材料。依托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开发锂、钴、镍等低品位复杂资源提取与利用技术。利用锂、锰、镍、钒、石墨、萤石等资源,加快推进安能、大为、大中、威领、科力远、汉尧、志存等基础锂盐、锰盐、镍等关键基础原材料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正极材料。依托裕能、中伟、长远锂科、巴斯夫杉杉等企业,巩固提升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及前驱体材料的领先优势。瞄准技术前沿和发展热点,积极发展磷酸锰铁锂、高镍低钴或无钴三元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加快研究硫化物、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技术,布局发展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材料、普鲁士蓝(白)化合物等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材料。
负极材料。推进微晶石墨高效利用技术联合攻关,发展改性石墨材料。依托中南大学等技术优势,发展新型碳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依托长沙理工大学等技术优势,发展废旧沥青基锂钠电池负极材料。加快研究预埋锂、金属锂等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
电解液。依托中化蓝天郴州基地等重点项目,发展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电解质锂盐材料及氟化工材料。加快研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卤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解质,积极布局钠离子电解液以及液流电池电解液相关材料。
隔膜及其他材料。重点发展陶瓷隔膜、新型聚合物隔膜、无纺布隔膜、无水氯化锂等新型材料,补齐我省锂电池隔膜材料短板。积极发展铜箔、铝箔、补锂剂、导电剂、粘结剂、胶带、胶膜、防火涂料、电池结构件等辅助材料,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二)做强电芯电池制造
锂离子电池。发挥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型储能等应用牵引优势,围绕比亚迪、广汽、中车、三一、吉利等企业开展二次招商、以商招商、以链招商,重点引进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立足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势,加强与珠海冠宇、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沟通对接,积极引进消费锂电池及配套项目。
固态电池。按照“以中试环节为关键,加快关键材料突破,推动全链条创新发展”思路,搭建固态电池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集研发、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固态电池孵化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开展中试研发与生产,上门招引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加快形成固态电池产业生态。
钠离子电池。依托立方新能源、钠邦新能源等企业,加快钠离子电池及PACK制造项目建设,有序引进钠离子电池各环节配套项目,打造“钠离子电池材料-电芯-PACK-储能系统集成”产业链。
液流电池。发挥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液流电池技术优势,依托银峰新能源等企业,加快液流电池制造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引进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离子传导膜、双极板材料、电解质溶剂等项目。
氢燃料电池。依托三一氢能、振邦氢能、宁乡氢璞等企业,以电池电堆及辅助系统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突破,布局构建“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关键应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
(三)做精终端应用集成
依托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以及消费电子、新型储能等场景应用,推动相关装备产品电动化发展。大力支持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加强动力电池高压安全、混合动力等技术,消费电池快充、长寿命等技术以及储能电池低成本高安全电芯、BMS与EMS控制系统等技术的研发攻关与系统集成,重点发展新型储能系统等一批新型整机或成套设备产品。
(四)做好电池回收利用
依托中南大学、邦普循环等技术优势,加强废旧电池材料绿色再生循环、稀贵金属高效回收与再利用、磷酸铁渣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开发。依托长沙矿冶研究院“锂汇通”等平台,完善动力电池溯源回收管理体系,推广“互联网+”新型废旧电池回收模式。建设一批省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基地,构建“电池回收—资源再生—材料应用”循环经济体系。
三、构建“一核一极三辅”空间布局
按照全省统筹、集中集聚、协同协作要求,重点构建我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一核一极三辅”的空间布局,其他地区结合自身特色,加强产业链配套和协作。
(一)一核:做强长株潭核心引领区
充分发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湖南自贸区等国家级平台优势,支持长沙加快引进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及电芯电池高端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和上下游优质企业,加快产业创新平台、中试测试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打造全球先进储能材料研发中心城市,株洲、湘潭配套建设一批电池正负极、电芯电池、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强化三市产业协同效应,引领和带动全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一极:做大郴州新兴增长极
依托锂、石墨、萤石等资源优势,坚持“上游引下游、下游配上游,资源换产业、龙头来牵头”思路,引导企业组建联合体,以锂离子电池为重点,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能等新型电池及关键材料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涵盖含锂矿产资源采选、碳酸锂生产、正极材料、电芯、电池、废旧电池回收、尾砂尾渣综合利用的产业链闭环,打造全国一流的“电池之都”。
(三)三辅:建设常德、岳阳、永州三个产业配套区
1.常德。以常德经开区、石门高新区等为核心,加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电池—微电网—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布局,积极引进铜箔、铝箔、电池结构件等辅助材料项目(企业),建设特色储能材料产业基地。
2.岳阳。以岳阳经开区、城陵矶新港区、湘阴县、汨罗市等为核心,加强功能性膜材料、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装备、电池回收利用等优质企业(项目)招引,积极实施钠、锂电池及关键材料、储能电站等项目,加快千亿新能源产业链建设。
3.永州。以宁远高新区为轴心,道县高新区、江华高新区等为配套,大力承接沿海地区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转移,建设以消费型锂电池、低速动力电池、电动工具电池为主导的特色锂电材料产业基地。
四、实施产业倍增六大行动
紧抓技术和资源两个源头,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矿产资源固基行动。围绕项目、企业和市场三个支柱,实施强链补链攻坚行动、产业主体育优行动和场景应用拓展行动。聚焦能源、金融、人才等关键要素配套,实施要素保障赋能行动。
(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1.提升产业创新平台能级
围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研试产用”四大阶段,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或自主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现有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外引内联”,发挥对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的创新引领和技术赋能作用。
专栏1: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创新平台建设
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锂电池科研领先高校院所牵头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能力。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围绕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需求,联合建设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
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国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中南大学牵头,建设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培育创建国家先进储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以应用为牵引、关键问题为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前沿交叉技术领域,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滚动实施一批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加强技术研发攻关和突破,推进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专栏2: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核心技术突破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支持全气候电池、快充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固态电池。着力搭建固态电池国家级联合创新平台,实施固态电池重大科技专项,出台固态电池中试平台支持政策,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团队,加快半固态电池量产及商业化应用,增强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
钠离子电池。依托中南大学及长沙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等技术优势,加快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规模化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的开发,提高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价值。
氢燃料电池。依托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技术优势,推进中高温电堆技术、高性能压缩机技术、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等研发攻关。
矿物提取与利用。依托低碳有色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沙矿冶研究院等技术优势,加强低品位矿、尾矿尾砂高价值提取和利用技术研发。
电池回收利用。依托中南大学、湘潭大学、邦普循环等技术优势,加强电池安全高效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磷酸铁渣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
3.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聚焦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卡点和重点,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特色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加快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技术和产品标准研制、推广,形成一批企业、行业、国家标准,构建“技术研发+标准推广+产业落地”创新生态。
专栏3: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结合资源禀赋、技术优势、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条件,推动形成一批以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为特色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以湘江新区、宁乡高新区、望城经开区为主要载体,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推动建设固态电池孵化基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产学研合作联盟、创新联合体,建立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含科技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技术经理人提升效能,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示范。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的作用,促进高校院所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领域前沿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转化高价值发明专利技术,培育一批“五首”产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Corporation)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于2024年1月5日,在以电池用材料的生产销售公司中国深圳好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好电科技)及董事长王键为被告提起的民事诉讼中,于2025年5月7日,中国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公司胜诉的一审判决((2024)粤03民初3308号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依托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建立2025年云南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共纳入382个项目,总投资3456.62亿元,覆盖能源工业、能源以外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商贸物流、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行业领域。其中包含新安硅材料(瑞丽)有限公司1-4#炉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临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突破潜力的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电池原型装置,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可达当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该成果有望推动交通方式向电动化迈进。相关研究成果于27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此次的新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
日前,甘肃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文如下: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5月27日,安徽省安庆市高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一期)2.5MW∣5MWh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为安庆高新吉电能源有限公司。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设计5MW/20MWh的储能电站,总占地约8.58亩,项目先行建设2.5MW/5MWh储能电站,并预留扩建接口。本项目作为安庆高新区源网荷储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25〕95号)。其中提到,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培育推广智能工艺分析、冷却循环系统监控、快速精准温控、高精度到位检测、电机状态预测性维护、智能仓储物流、
5月2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该《方案》在多个重点任务中提及光伏行业:挖掘推广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在能源电子行业,面向光伏、锂电池、新型储能等细分领域,培育推广智能工艺分析、冷却循环系统监控、快速精准温控、
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就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部署。专家表示,全面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相关部署将加大对重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支持力度,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黄桥经济开发区智慧储能电站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江苏金桥建设有限公司,本工程拟利用江苏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现有场地建设储能电站,规划安装容量为100MW/300MWh。本期储能电站采用全预制舱布量形式,户外放置100个3MWh储能电池舱。泰兴市盛秦电力设备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公司那曲分公司色尼区吉措100MW风电项目20MW/80MWh构网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15万元,折合单价0.489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906.4万元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依托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建立2025年云南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共纳入382个项目,总投资3456.62亿元,覆盖能源工业、能源以外工业、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商贸物流、交通、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行业领域。其中包含新安硅材料(瑞丽)有限公司1-4#炉余热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广西平果市举行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果市300MW/600MWh储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建设的300MW/600MWh储能电站,不仅是平果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更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保障电力安全稳定的战略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平果市电网调峰能力,促进可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消息,总投资6.2亿元的宁夏首个园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前已在苏银产业园启动115MW光伏建设,并配套30MW/60MWh储能电站,计划年底并网。该项目将提升园区绿电比例至40%左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据测算,该项目115MW光伏年发电量约2.2亿kWh,绿电到户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小塘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实现并网投产,装机规模达100MW/200MWh。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配备20套5MW/10MWh储能单元,通过4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220kV升压站扩建的100MVA主变35kV侧母线,经升压后借助原火电送出通道将电能输送至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峡能源吉木萨尔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新型储能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储能时长5小时,是新疆储能时间最长的液流新型储能电站,单次最大能储存100万度电,大约能满足390户三口之家的一年用电需求。2024年3月,该项目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
5月27日,中国能建首席专家,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工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万明忠与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厅长级)张彤举行座谈,并见证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万明忠介绍了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拥有领先技术优势与实践成果,重点介绍了已成功建成的“能储一号”湖北
5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26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扩大特高压输电成套装备、换流阀等产业优势,做
截至5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在运储能电站达10座,总装机容量达3000.7兆瓦时,标志着该公司在储能领域的规模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青海公司储能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储能电站集群。其中,海西公司充分发挥区域光伏资源优势,创新打造“光储协同”的智慧能源系统;海南公司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云南省楚雄市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全容量一次并网成功,该项目是西南地区首个采用“共享模式”的大型储能电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该储能电站位于云南楚雄市吕合镇,由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承建,装机规模200MW/400MWh。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安装8
5月26日,投资2.25亿元、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四川成都新津邓双储能电站正式投运。该电站是成都电网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可在负荷高峰时段提供10万千瓦保供顶峰能力,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60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单次充电可供约10万台1.5匹空调使用2小时。成都电网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储能电
传统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技术多基于气体、温感和烟感等传感器进行被动监测和事后消防处置,难以应对电池仓内部锂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电弧放电和绝缘材料高温老化等突发性隐患。采日能源凭借在储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创新推出“微粒子主动安全预警技术”,以“防患于未然”的科技理念,为储能电站构筑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LG新能源旗下美国储能子公司LGEnergySolutionVertech与OCIEnergyLLC、CPS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美国德州AlamoCity储能系统项目。AlamoCity储能项目规模120MW/480MWh,项目位于德克萨斯州Bexar县,投运后可提升德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电网应对用电高峰的能力,增强电
5月26日,投资2.25亿元、装机规模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四川成都新津邓双储能电站正式投运。该电站是成都电网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可在负荷高峰时段提供10万千瓦保供顶峰能力,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60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单次充电可供约10万台1.5匹空调使用2小时。成都电网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储能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项目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正式公布,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以23288.4838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0.582元/Wh。在此前的5月16日,该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第一中标候
文丨江门台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7日,广东江门台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公示,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自5月27日起计。根据竞争配置的公告,储能电站规模为200MW。广州南方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将连续第18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W2-A17。华锐风电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兆瓦级风电机组
5月26日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获悉,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邓双储能电站当日19时40分建成投运,标志着成都首座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的电网侧储能电站正式上线。邓双储能电站能够在负荷高峰时段提供10万千瓦保供顶峰能力,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约6000万千瓦时调峰电量,单次充电可供约10万台1.5P空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通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启动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一工程总承包(EPC)招标。项目建设500MW/2000MWh磷酸铁锂储能项目,配套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送出线路工程及对侧间隔扩建。项目建设资金来自国有(非财政)资金65%,民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四川发改委公示2025年度拟纳入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共有27个项目纳入,申报规模合计3.77GW/9.725GWh。不过,四川发改委对八个项目规模提出调整建议,调整后总规模为3.02GW/8.24GWh。具体来看,申报单位包含中创新航、蜀道集团、大唐、四川能投、乐山电力、通威、金风、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消息,近日,通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方群升,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储能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等,由海螺水泥旗下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分别持股65%、35%。此前,5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