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汪拥军署名文章

2024-06-25 10:58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汪拥军关键词:能源安全电力安全生产国家能源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扎实推进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生产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 汪拥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国务院安委会在全国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解决一批长期制约安全生产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促进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能源电力行业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核心关键,狠抓重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防线,努力维护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充分认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

重要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首先要深入领会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扎实开展三年行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展治本攻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根本”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务实之举。能源电力行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治本攻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落实三年行动的有力举措、具体成效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越来越多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大量长期存在的根本性、基础性安全问题不解决,本质安全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安全生产形势很难有质的改善,各类事故难免出现反弹波动。去年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国排查发现重大隐患40余万项,及时消除了一大批风险隐患。电力行业广泛动员部署,全面排查整治了一批重大电力安全隐患,但问题和短板仍然不少,还存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责任压得不实、自查不深入不彻底等深层次问题。必须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切实通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全覆盖、无遗漏、零死角,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实现能源电力系统长治久安的关键抓手。近年来,能源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也随之出现。电网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运行维护难度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电网架构仍然薄弱,重要电力设备相对集中,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导致设备故障停运、大面积停电风险居高不下。全国规模以上电力建设项目长期维持高位,大型抽蓄、火电、核电、输配电项目处于建设高峰期,现场高危作业点多面广,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占比超过50%,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能源需求区域性、季节性特征日益突显,对能源安全保供提出严峻挑战。通过实施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夯实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底线,才能够更好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准确把握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

内在逻辑

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要目标、核心要求、实现路径等构成一套完整体系。开展治本攻坚行动,要理解其内在逻辑,把握好正确关系,确保三年行动有力有序推进。

核心要求是“关口前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关口前移到管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着力消减重大风险,着力消除由于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隐患。能源电力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将推动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作为治本攻坚第一项行动任务,明确提出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行业上下务必深刻认识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的极端重要性,把握“治本”关键在于“治风险隐患”这一核心思路,切实下大力气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关键要素是“人机环管”。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紧围绕提高人、机、环、管4个要素质量,部署实施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在“人防”方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两个行动,部署各地区、各行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在“技防”和“工程防”方面,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加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在“管理防”方面,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源电力行业务必把准“人机环管”4个关键要素,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路径是“一体推进”。国务院安委会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提出8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同时集中印发了31个部门子方案,形成了“1+31”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总体框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年度逐条部署、挂图作战,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分工、工作措施,绘制好“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政策、资金、宣传等工作保障。强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发挥主动性当好“主角”,将三年行动打造成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合唱”。能源电力行业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部署,既要抓好电力安全监管等核心职责落实,又要深化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加强协同联动,形成一体推进电、核、煤、油、气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合力。

确保能源电力系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有效落地

实现“治本攻坚”,关键在于行动落实。能源电力行业各单位必须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确保三年行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抓责任落实,强化督导推进。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部署要求,充分借鉴2023年专项行动有效经验,对照国家能源局年初专题部署和集中宣贯、月度进展调度和信息汇总、季度动态研判和晾晒通报、半年评估检查和集中审议、年底总结验收和表彰激励等5项督导推进机制,建立可量化督导指标体系,完善督导督办、考核巡查、责任倒查等监督机制。“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进一步细化追责问责标准和程序,严格问责问效,确保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不打折扣。

抓关键环节,紧盯风险隐患。要持续巩固提升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建立覆盖全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电网运行方式分析机制,针对性落实防范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风险措施。强化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管,落实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建立问题和措施“两个清单”,加强大坝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大坝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狠抓电力建设施工隐患排查整治,依托电力质监信息系统强化统计分析,进一步提升电力质监效能。

抓本质安全,推动科技创新。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于本质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和安全生产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智能放线技术等新技术在电力建设施工中的应用,提升安全生产自动化水平,从根本上降低人身伤亡事故风险。持续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引领电力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抓体系建设,完善制度标准。强化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在能源电力行业规划布局、项目选址等前期环节,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做好能源行业安全生产相关标准管理,按年度印发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从行业管理、项目规划设计、系统运行、设备管理、技术要求等方面完善有关标准,积极推动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抓素质提升,加强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电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对电力质监专业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的考核和管理,着力做好电力建设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重要安全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加强对外包外租单位安全生产监督,严格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明确有关生产作业人员安全准入机制、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退出机制,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国家能源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督导推进,全力确保能源电力系统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地见效,为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推进我国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电力安全生产查看更多>国家能源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