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00年~2023年中国煤电新增容量(单位:万千瓦)
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煤电辩证的发展历程:2001年~2007年为煤电的快速扩张期。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贸易产能大幅提高,带动电力需求激增,2005年前后部分地区一度发生拉闸限电。为此,各地大干快上燃煤发电厂,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得以翻倍增长。2008年~2015年,煤电开始平稳发展。2008年后,国际煤价提升,煤电企业经营情况不佳,叠加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市场需求降低与融资压力增加、国家出台关停小火电机组等环保政策,发电企业扩张意愿减弱,煤电装机增速在这一阶段维持较低水平。
2016年~2022年,煤电进入政策性紧缩期。2016年,我国煤电利用小时数创五十年新低,部分省份为防范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对煤电建设进行调控,导致煤电新增装机逐年下降。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煤电发展进一步紧缩。尽管同时期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不断上升,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初期,行业对系统环境改变的认识并未及时跟上,在冬夏“双峰”期间,“供需紧平衡”“出现电力缺口”等字眼仍频频出现。云南是我国的电力大省,其中,水电装机8143万千瓦,而煤电装机仅1416万千瓦,占比不足11%。由于水电“看天吃饭”的特性,易受极端天气影响,云南自2020年起多次陷入“缺电”危机。如2021年5月,上游来水偏枯三至四成、入汛时间大幅滞后,全省水电发电量大幅下跌,遭遇“断崖式缺电”;2022年7月,来水时而偏枯时而偏丰,枯汛转换频繁导致电力再度紧张;2023年,省内大部分地区降雨少、来水枯,水电蓄能减少,云南电力供给呈现出“枯期缺、汛期缺、月月缺”的新形势。
事实上,由大量可再生能源增加的系统总装机容量,并没有缓解部分省份的“缺电”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电力系统有效容量储备不足,无法及时应对电力系统最大负荷的持续增长。有效容量,是指能主动适应负荷波动特性而调整,主要增加出力的装机,而机组容量的有效价值主要取决于发电与负荷时间特性的匹配程度。基于稳定可调的出力特性,煤电的有效容量在80%~90%左右,是同等铭牌容量下多年调节式水电有效容量的2倍,径流式水电、风电有效容量的10~20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行业对有效容量认识的不断加深,自2023年起,煤电进入增长回暖和转型成熟期,为缓解系统有效容量充裕性不足引发的种种问题,各地重新规划煤电建设,其装机呈现反弹增长。
煤电在全球碳减排下的跌宕起伏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中,各国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已成功抵达终点,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的典型经验。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各国煤电发展同样几经波折、跌宕起伏。对于煤电,几乎全世界的能源管理部门都面临以“彻底消灭”为理想状态,而“迫不得已”继续发展的两难境地。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褐煤生产国,拥有400亿吨的褐煤储量。为做好能源绿色转型国际先行者的表率作用,早在2000年,德国就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案》,从投融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2019年,德国宣布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在2035年实现能源行业碳中和,即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100%。得益于政策倾斜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发酵,2021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1%,而曾经的主力煤炭(包括褐煤与硬煤),发电量仅占23.8%。
然而,减排的成绩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成本和安全风险。《可再生能源法案》一度要求电网运营商以固定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由此产生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由电力用户承担。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伴生该费用的急速上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德国的终端电价位于欧洲最高水平。2023年,德国家庭的用电价格高达45.2欧分/千瓦时(折合人民币3.3元/千瓦时),远超我国居民农业和工商业电价。安全方面,德国进口电量逐年增多,并于2023年首次成为电力净进口国,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法国的核电。
德国的脱煤进程在2022年遭遇瓶颈。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欧盟对俄罗斯进行能源领域制裁,导致天然气价格高企,德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最高峰的11.9%下降至2022年的7.7%,相应地,煤炭发电量占比在2019年下降至30%以下后重新回升至2022年的33.7%。为此,德国议会不得不宣布取消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100%的目标。到2023年冬季,为应对寒冷天气可能出现的天然气短缺问题,德国决定重启已封存的燃煤电厂。
不仅德国,欧盟其他宣称煤炭退出的国家也纷纷延缓脚步。希腊宣布继续开采煤炭,并将燃煤电厂运行时间延长至2028年;荷兰政府表示取消燃煤电厂最大发电量35%的产量上限,允许其满负荷运转至2024年;奥地利作为欧洲第二个完全依靠煤炭发电的国家,被迫重启南部一座已经关停的燃煤发电厂。就连主要依靠核电的法国,也先后取消燃煤电厂运行小时数的限制以及延长国内最后两座燃煤电厂的使用寿命,以保障电力供应稳定。
事实上,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对待电力行业脱煤,可能比我们更为保守。
图2 2011年~2023年德国发电容量结构(单位:万千瓦)
从德国历年不同类型机组的装机容量可以看出,德国的煤电并未迅速减少。截至2023年底,德国传统火电装机容量共7730万千瓦(煤电3746万千瓦,气电3469万千瓦,矿物油、矿井瓦斯等515万千瓦),而当年全网最大负荷为7400万千瓦。也就是说,德国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的同时,仍坚持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火电装机容量能够满足系统最大负荷的原则。
在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变了当地的能源供给格局,高产廉价的天然气使得气电代替煤电,成为美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之一。截至2022年底,得州的气电装机容量为7103万千瓦,煤电装机容量1814万千瓦,两者之和已远远超过得州的最大用电负荷(历史上为7400万千瓦~7500万千瓦),这一点与德国不谋而合。但相对得州的循序渐进,加州采取了更为“进取”的能源转型路径。2018年,加州签署了关于州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方案的法案,宣称在2026年前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电占比达50%,并在2045年底将该比例提高到100%(该目标后由拜登政府提前至2035年)。但在2020年的8月14日,因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不足,200万加州人陷入长达4小时的停电黑暗中。同时,加州电网运营商号召用户在每天下午3点到晚上10点进入“极度节能”状态。无独有偶,2021年9月9日,在美国能源部提出到2035年太阳能有望为全美提供40%电力的第二天,加州电力系统再次告急,加州电网运营商(CASIO)向美国能源部提交请求紧急文件,请求联邦政府宣布发生“电力可靠性紧急情况”,以及允许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发电来防止大规模停电。在系统越来越不稳定的事实面前,加州似乎仍在一心求零碳,设想通过巨型电池在部分时段取代化石燃料,以一种增加高昂成本冗余的方法实现系统整体可靠。
能源转化技术未取得突破前
煤电何去何从
在对煤电何去何从问题的讨论中,不得不提到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该理论源于金融领域,解释为一个国家在金融政策方面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三者只能实现其二。应用到能源领域后,普遍认为国家的能源政策也存在安全、绿色和经济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刚性目标,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等要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均表明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较经济性更具优先级,以煤电为主要支撑的有效容量必须跟上电力需求增长。
“十四五”期间,我国最大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平时充裕、尖峰紧张”的电力供需特性凸显。2021年至2023年,全国最大用电负荷从11.9亿千瓦增加到13.45亿千瓦,平均每年增长7750万千瓦。据中电联最新预测,2024年我国最大用电负荷还将比上一年增加1亿千瓦,若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最大用电负荷可能达14.7亿千瓦。
展望“十五五”,从我国未来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锂离子电池等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是我国工业用电新增长极;另一方面,以5G基站服务、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推动我国服务业用电增长。若以5%的年增长率保守估算,到2030年,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将逼近20亿大关。届时,取水电、气电、核电、抽蓄及风电光伏等各类型电源装机的规划值,在分别考虑其有效容量折算以及系统合理备用基础上,煤电装机仍需保证每年7000万千瓦~9000万千瓦的增长,才能保障系统的持续可靠。
当然,煤电容量的增长不等同于碳排放的增长。从电量来看,全国电源装机容量已远超过全社会总用电量。煤电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同步攀升势必带来煤电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也意味着煤电开始从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向顶峰、深调、应急备用的调节性电源转型。
在能源转化技术未取得突破前,要走好这关键的转型之路,煤电需从转变已有认知、提升自身性能以及完善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煤电产能是否过剩的衡量标准。在呈现“双高”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通过年利用小时数判断煤电产能是否过剩已经不再具有太大参考意义。系统有效容量应与最大负荷相匹配,基于我国资源禀赋,煤电仍是电力系统能提供大部分有效容量的可行来源。因此,煤电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应向适应系统最大负荷的方向改变。
二是“经济能耗”不再是煤电的第一追求。随着新能源的加速发展,煤电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机组通过经济煤耗优势回收增量投资成本变得愈发困难。未来煤电机组将通过提供电力平衡责任获得大部分经济收入,而不再依赖于降低煤耗节省燃煤费用来提高收益。
三是加快提升煤电灵活调节能力。明确煤电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的功能定位,对机组进行特定技术改造,提高灵活调节能力,实现更快速的爬坡和更低成本的快速启停以及长期备用能力,充分发挥系统可靠性“带刀侍卫”职能。
四是建立健全煤电经济性回报机制。当系统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不及预期(最多一周),煤电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机组调节能力以及“经济能耗”的第一追求均已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煤电顶峰机组除在冬夏双峰发挥作用外,将长时间处于备用状态,导致其经济性下滑严重。为此,在政策制定方面要杜绝“小农意识”,通过提高容量电费、放开市场限价、取消煤电套利回收等方式,允许煤电企业在市场中获得高收益,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同时,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有效疏导辅助服务费用,集齐煤电经济性回报的完整拼图,让企业停止“自掏腰包”。
能源绿色转型不应该“谈煤色变”。在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意识到需求侧的重要性,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为促进能源转型,需加快我国高耗能产业节能降碳改造,追求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突出科技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在“双碳”目标下,煤电将继续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关键功作用,远不到说再见的时候,当然,这需要煤电切实完成角色转变,同时推动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大唐集团发布大唐江西抚州2X1000MW煤电扩建项目4项中标候选人公示,详情如下:【(江西公司)大唐江西抚州2X1000MW煤电扩建项目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及策略研究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300000.00元【(江西分公司)大唐江西抚州2X100
5月27日,中国中煤召开国际化经营研讨会,总结了集团公司“十四五”以来在国际业务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战略布局,优化发展路径,谋划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倪嘉宇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推进国际化经
中国能建5月28日公告称,近日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EPC),中标金额约为145.86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内容包括6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晋能控股福达煤业公司通过一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近日,晋能控股福达煤业公司顺利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顺层钻孔高效密封与快捷修复精准护孔提浓提流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对提升矿井瓦斯治理水平、增强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发挥矿井高产高效优势具有显著作用。该项目主要在五个方面实现技术创
文/武魏楠2025年5月26日,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6月份集中竞价交易结果:此次交易总成交量为48.83亿千瓦时,成交价格为312.8元/兆瓦时。以江苏0.391元/兆瓦时的燃煤基准电价计算,312.8元/兆瓦时的价格已经触及1439号文中规定的中长期价格浮动下限(下浮20%)。该成交价格与2025年5月相比,环比降幅
5月17日,1000千伏特高压淮南变电站淮芜1线恢复运行,标志着淮芜I线C相高抗套管更换工作圆满完成。1000千伏特高压淮南站是皖电东送的起点,是华东特高压环网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安徽“两淮”煤电基地和华东电网负荷中心。该站安全稳定运行超过4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2024年3
分时电价政策的四要素现状分析,我们还剩一个,那就是计算分时电价的基数。对于工商业用户,整体到户电价的构成比较复杂,第三监管周期内有5大组成部分,分别为:交易/代购电价、输配电价、上网线损费折价、系统运行费折价以及附加基金。(来源:黄师傅说电)而每个大类下面还可以划分出五花八门的子项
日前,大唐江西抚州2X1000MW煤电扩建项目静电除尘器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8300000元。技术规格:静电除尘器,采用三通道五电场的静电除尘器,每台机组配置2台除尘器,采用高频电源。燃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时,除尘器效率不低于99.93%,除尘器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内蒙古近日发布1-4月全区能源工业数据。1-4月,全区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8亿吨,同比增长0.6%;发电量2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提高20个百分点;原油产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2.2%;天然气产量114.7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能源重点
(吉林公司)大唐长春二热退城进郊2x660MW煤电项目五通一平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505JLCER2J-S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4660000.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0493710.0
(江苏公司)大唐南电二期2x745MW燃汽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新建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505JSND-S001)第一中标候选人: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1051596.03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火电掺氨可降低火电碳排放、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系统低碳化转型,其产业化路径可以拓展至垃圾焚烧电厂的辅油枪替代、天然气锅炉燃料补充等领域,随着火电掺氨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氨邦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玉伟国家发改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驱动下,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唯一可转化为气、液、固三种形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凭借其资源丰富、低碳循环的特性,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期,多项国家政策密集出台,为行业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6月,《煤电低碳化改
CBC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议程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创新引领科学有序协同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长期以来,我国煤电产业在保障能源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和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我国煤电还需在清洁降碳、高效调节等方面系统发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一、相关行业动态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2025年电力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2025年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并纵深推进全国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2024能源成绩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近日,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规模达147.2MW,由正泰新能供应全部光伏组件。302796万块ASTRON5高效光伏组件铺展在鱼塘水面之上,勾勒出一幅“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清洁能源转型图景。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项目01渔光一体:生态与经济双赢国华泰州海陵渔光互补
5月27日上午,瓦努阿图副总理科纳坡一行莅临天合光能德阳基地参观交流,落实去年中瓦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四川省外办副主任李怀强、德阳市委副书记朱莉、德阳市委外办主任顾申伟、什邡市委书记
遍布各地、十几亿千瓦容量的新能源是如何点亮万家灯火的?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光明守护者”——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它是监测、分析、控制电力系统各环节的生产运行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高清镜像”“智慧大脑”和“坚强卫士”,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
2025年5月27日,泰国副总理兼能源部长披拉攀先生率高层代表团一行到访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德威”)苏州全球总部,此行是泰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深化对华产业合作的重要举措。访问中,双方围绕中国新能源科技发展成果以及深化中泰绿色能源合作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泰国高层代表团访华由中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咱村的屋顶天天晒太阳,以前咋就没想到,装上光伏板,阳光也能创收?每年都能拿到「阳老金」,比城里的退休金还靠谱!”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开潭村的丽姐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这究竟是怎样的神奇项目,能让屋顶变成“小金库”,把普照大地的阳光化作真金白银?一、“家人们谁懂啊!靠光伏赚
随着公交电动化普及率突破90%、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超35%,商用车领域尤其是重卡板块,正成为新能源转型的攻坚战场。全场景电动化加速,重卡有望承接继公交、乘用车后的第三波浪潮。一方面,新能源重卡正从示范运营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销量方面,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超3万辆,同比增长超17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8日,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发布,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和政府部门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合作,包括在东盟、中国和海合会相关倡议下的海底电缆和跨境输电等项目,以推动多边电力贸易,加强区域能源联通性、韧性和市场一体化,包括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液化
5月25日,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活动上,隆基绿能携手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协鑫集团等光伏行业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全球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联合倡议(GlobalSolarSustainableAlliance,GSSA)》,旨在促进光伏行业在
为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的部署要求,5月24—25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能源局、工信厅组织开展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遴选评审工作,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引领,鼓励支持不同类型园区探索碳排放“近零-净零”路径,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工作格局。精心组织申报,有效激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