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风能》杂志的采访内容整理: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碳中和时代,以发展高质量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能源转型速度加快。海上风电在我国的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经济结构升级、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海上风电的热度近些年只增不减,机组单机容量在一年内可以数次刷新世界纪录。
海上风电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是快马加鞭,进一步追求越大、越新、越快?还是夯实基础,沉淀技术与标准,徐徐图之?
在当前形势下,行业应当选择后者。这往往意味着投资者要放弃眼前利益,拒绝理论或者纸面上的诱惑,沉下心来,坚守初心。
尊重客观规律,让技术投入的价值被看见
“飞跃”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中国海上风电机组近三年时间的发展速度。主流机组的单机容量从2021年的6~7MW、2022年的8~9MW,到2023年提升至8.5~11MW;完成吊装的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从2021年的10MW、2022年的11MW,到2023年提升至16.5MW,2024年6月,18MW机型已经完成吊装。而此前主流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在21世纪前10年只走到2MW,第二个10年发展到4~5MW。近3年,批量化应用的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已经达到8~16MW。2021年,叶片长度刚刚突破百米,现如今143米的叶片已经下线。海上风电价格已经跌破2600元/千瓦,与3年前相比下降了1000元/千瓦。
风电机组是长寿命需求、高价值投资的设备,如此快速的发展,并不符合产品技术进化的科学规律。
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对于核心大部件的原材料、工艺、工装精度,还有实时验证,批量产品的出厂验证都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有确定的技术要求、稳定的工艺流程,由掌握足够行业经验和技能的人来完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样需要时间来固化。然而,在追求更低度电成本的市场趋势下,这些进程都被急速压缩。从实际运行效果看,各个整机商交付的机组仍处于磨合期,运维成本呈扩大之势。
一款风电机组产品从开发到并网运行,需要经历概念设计、计算负荷、控制设计、零部件校准、样机测试、小批量验证、型式认证等一整套开发流程,叶片、传动链等核心大部件的开发同样如此。在测试验证完成后,还要反馈到源头,建立起更严苛、更符合实际工况、更适合大兆瓦风电机组安全边界的设计标准。目前,大型风电机组的全球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远远滞后于市场上产品和技术推出的节奏。采用未经完整验证的机组,将使业主面临设备故障或质量风险、巨额投资无法产生必要投资回报率的困境。
在初始投资时,业主方常常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是理论上测算的更低度电成本、更高收益的诱惑;另一面是可能要承担的质量与可靠性风险。此时,业主应保持足够的理性,考虑风电机组的报价是不是能够体现大兆瓦机型在开发、验证、小批量等全流程开发中的成本,认真分析理论计算的经济效益是基于怎样的产品和技术。只有采用经过充分测试验证后的产品和技术,计算出来的投资回报率才靠得住。
整机商则应当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制定价格策略,维护品牌价值,本着实事求是、负责任的态度,向业主展示每一种海上风电机组平台的成熟度。包括认证机构和标准机构在内的海上风电生态链,应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这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以欧洲目前某主力海上15MW机型为例,该机型于2021年2月推出,2022年底安装样机,一年后获得型式认证,预计今年批量交付。正是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完备的开发流程,该机型已在欧美获得高达1200万千瓦,800台左右的订单。
在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选择上,远景能源在生产新品过程中严格对标国际做法,并与业主充分沟通,让其真正认识到只有采用可靠、稳定、成熟的机组才能创造价值,而不是一味地求大、求新。从中标结果看,远景能源秉持的严谨和负责,与业主的理性和务实不谋而合。
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大幅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最终影响其研发投入、品质提升、服务升级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甚至关系到行业的生死存亡。在这方面,很多行业都有前车之鉴。曾经,国产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最高曾达到95%,但是由于无序竞争和非理性“内卷”,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失去了竞争力,现在东南亚市场又重新被日本厂商占据。
保持耐心与定力,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
海上风电市场若要实现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推动价格回归理性、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引导企业深耕技术、质量、服务、品牌等;整个产业链应携手并进,整机商、核心供应链、认证机构、标准制定机构,以及广大用户要共同努力,深刻认识到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开发、测试、验证的价值,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共同持续进行价值投入,防止不正当竞争和“价格战”。
在产品技术上,全产业链应认真总结在设计、制造、测试、验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解决方案,并将其沉淀为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供行业参照。如此,才能做出具有更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产品,才能支撑大兆瓦机组安全、健康、高质量地向前走。
在产业链的协同上,远景能源坚守长期主义理念,多年来坚持自研自产核心部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造出独特优势。目前,远景能源已实现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变频器、变桨轴承等核心战略部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供应,从产品开发、制造,到测试、验证,从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到质量控制,各链条之间全透明沟通,深度协同。因此,整个产品开发制造过程更加高效可控,可灵活匹配交付需求,避免上下游企业利益博弈,使子系统与整机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与国际汽车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坚持自产的逻辑有相通之处。2023年,远景能源EN-252/14MW风电机组批量交付中广核惠州港口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开发,对传动系统、叶片设计等都进行了升级并完成验证,样机也进行了完备的测试验证流程和认证。项目于当年完成并网,成为当时市场已批量交付的最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在运维环节,远景能源通过全产业链、全流程能力建设,更好地帮助业主进行设备升级改造、更换维修,为未来20年风电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目前,远景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管理着超过6000万千瓦、逾30000台风电机组资产。
在应用环节,为了进一步扩大风电的应用场景,解决电网消纳难题,远景能源不断拓展新能源产业链,在内蒙古赤峰打造了全球示范的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该项目计划年产150万吨绿色氢氨,第一阶段30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已在今年3月顺利投产。借助新型能源系统的技术突破,项目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耦合,解决了零碳氢能发展的重大成本挑战,实现以10元/公斤的成本生产氢气。
在风电机组大型化持续迭代、产业链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人工智能深度嵌入,为风电产业的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中,远景能源通过智能物联网平台EnOS™源荷互动控制系统,可实现全景监控、风光储协同及电力交易协同,确保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同时,对园区内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测算,形成可溯源、经认证的“零碳绿码”。目前,这一模式已被复制到全球13个生产基地。
2022年年底,远景能源开始构建基于产品开发全流程的五大数据模型。其中,产品研发数据模型、产品制造工艺模型、产品设计数字化仿真模型、产品测试验证模型,可以拉通从产品开发到批量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再加上已有大量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的第五大模型,可以给测试验证和数字化仿真模型很好的输入,使得产品设计模型和制造模型不断迭代。最终,远景能源的产品和技术能够真正做到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并与ENOS™系统、伽利略系统等协同,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赋能风电技术进步。
当前,中国的海上风电机组在单机容量上已经超越欧美同行,如何在质量上同步遥遥领先,让中国真正成为全球的风电强国,需要风能人坚持长期主义,保持耐心与定力。
未来,全球各地区尽管冲突仍然存在,但降低碳排放、控制温升幅度是人类共同的挑战和目标。当中国的大兆瓦风电机组具备了更强的成本和质量优势,新能源带来的红利将惠及全人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总投资5.59亿元!广西一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旧州风电场项目开工仪式在旧州镇央白村平维屯举行。旧州风电项目将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67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5MW,并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变压器容量为150MVA,总投资达5.59亿元。2、1000MW!东方电气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5年世界氢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宣布,其在赤峰打造的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下称“必维集团”)的可再生氨认证,这意味着远景在赤峰生产的绿色氢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绿氨产品。必维集团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产业抵达新的里程碑——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巨大运营压力下,风电的传统人工检修模式已触达效率天花板。以生成式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为风电运维开辟新的发展空间,AI开始具备“读懂”风机语言的可能。远景以数据驱动重构风电运维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50MW光伏及14000Nm/h制氢项目(二期)储能成套装置系统采购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据了解,项目招标人为内蒙古圣圆能源集团旗下的内蒙古圣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二期工程将新建1座110kV升压站,配套建设26.25MW/105
日前,中广核发布阿勒泰吉木乃黑山头7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风机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标段350MW)(第二标段400MW)、吉木乃县红旗风电场250MW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预中标。详情如下:第一标段:项目机位数量:35台;投标机型台数不应超过机位数量,单机
2025年5月16日,里斯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共安装了127GW的风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GWEC市场情报团队数据显示,尽管宏观经济压力加剧、大宗商品和资本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持续受扰,29家风机制造商去年仍安装了23,098台风机。虽然2024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2个风电项目机组采购开标,2家整机商分羹,总报价10.90亿元。其中,金风科技预中标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第五批1799.3MW风力发电机组集团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标段二,投标报价8.15亿元;远景能源预中标中广核新能源陕西吴堡100MW陆上风电项目,报价2.75亿元。本标段包含2个
风电正成为中国出口“新三样“之外,又一强劲增长极——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风力发电机组2024年出口同比激增71.90%;2025年一季度出口进一步大增43.2%。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继连续三年海外订单排名第一、2024年斩获10GW海外订单后,2025年初至今,远景能源新增海外订单超5GW,占到中国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产汽车公司由于业绩持续恶化,已决定在日本国内外追加裁员超过1万人。这次裁员同样是日产汽车改善经营状况计划的一部分。就在5月9日,日产汽车还宣布,将放弃在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投资约1533亿日元(约74.6亿元人民币)建造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计划。基于这一计划,日产汽车、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新能源有限公司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储能部分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联合体以0.62元/Wh预中标。该项目为鄂尔多斯市103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第一批子项目,于2024年8月取得备案,项目建设额定容量为1000MW,配置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作者:杨毅1,3刘石1,3黄正1,3卜宪标2吴蔚1温喆然1徐军涛1李士杰4单位:1.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3.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引用本文:杨毅,刘石,黄正,等.基于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的远海电淡冰冷热联产系统性能分析[J].储能科学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6日,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公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预中标,投标报价:107.6969亿元。项目概况: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业主为华电(丹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辽宁省丹东东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B15。电气风电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
项目背景:法兰变形成验收“拦路虎”风电机组要实现满功率发电(以下简称满发),从设计、制造到安装,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导致“不能验收”。某海上风电机组在安装单管桩时,由于管桩倾斜,液压锤非均匀敲击法兰表面造成单管桩基础顶部法兰向下变形(见图3)。变形区域位于90#xB0;方位,有6根螺栓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5日,东方电气26MW海上风电叶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现场鉴证下,在东方风电自建叶片试验台,成功完成最后一个工况的静载试验。至此,150米级叶片顺利通过全部静力测试工况,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IEC61400-23国际标准,叶片在静载状态下的结构安全性得到有效验证,随后该试验叶片将进入疲劳测试验
据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消息,日前,在距离江苏盐城33公里的国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海域,天津港航工程公司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港航平5”以精准高效的吊装表现,成功完成在江苏海域首秀。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盐城新洋港东南方向、大丰港东北方向海域,规划海域面积136平方千米,共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秦皇岛发布”获悉,位于秦皇岛经开区东区的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金风科技秦皇岛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占地约600亩,按照“一区四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致力于打造包括海上风电核心设备产业园、海上风电延伸产业园、教培工程产业园、科
5月22日,浙江省舟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拟对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根据公示,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获批准。公告显示,中广核嵊泗1#海上风电项目中心点离岸距离约28km,场区水深在11~16m之间。项目总装机容量396MW,拟安装29台风力发电机组(24台14MW及5台12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日前,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结果定了(除标段14、标段15、标段27未开标外),详情如下:相关阅读:均价2029元/kW,这次风机价格抗住了!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7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6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梳理,此次公示含27个项目,除了标段14-西秀区新场风电场(65MW)、标段15-西秀区南蔡官风电场(75MW)、标段27-贵州省威宁县新光100M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的作用愈加重要,据《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30年新能源新能源累计达到25-30亿千瓦。2060年,预计风电装机29.5-34.6亿千瓦。作为“十五五”的蓄力之年,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动态频繁,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了年初
136号文后,光伏和风电整机设备价格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让原本一片哀嚎的新能源装备市场似乎迎来了片刻的欢愉。由于光伏发电时段集中,有无保障性小时数对于其电价的影响非常巨大,光伏组件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5·31”抢并网。而风电机组的涨价,则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风机涨价的直接
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示时间:20250206皖垦明光市白米山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编号:2025AFAAZ00027)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中标人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公示如下:中标人名称: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金额:大写人民币贰亿零
2025年的首个海上风电机组开标情况,价格就远比我们预料的要低得多。1月23日,华润阳江三山岛四海上风电场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500MW,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方风电,投标报价14.55亿元,含塔筒单价2910元/kW,海上风电机组价格跌破3000元/kW。值得一提的是,本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做了近100分钟的主题演讲,其中,就国内风电行业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和风机价格问题再次发表了观点。*注:综合自专家现场发言和演讲材料,未经本人审核。从2019年抢装之后,风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不断地变革突破中,2024年落下帷幕。过去一年,风电全年新增装机截至11月底已突破51GW;全球最大15MW陆上风电机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吊装和下线。过去一年,行业创新从未止步,变流器电压等级从1140V再次尝试提升至1800V;190米混塔刷新全球混塔高
Q1:如何展望2025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纪成炜:海风制约因素解除+招标高企,25年风电行业底部反转或迎估值切换。2024年前三季度风电装机量略不及预期,行业缩量压力下产业链经营承压,据2024年三季报,塔筒、海缆、主轴/钢构、漂浮式海风、变流器等环节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整机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