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绿证相关新闻颇多。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上线运行、国内最大规模的单批绿证交易在南方区域达成、今年上半年上海年绿证交易突破1500万张……自2023年以来,我国在绿色电力市场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绿证核发范围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全覆盖,2023年全年核发约1.76亿张绿证。
在受访的业内专家看来,中国绿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需要关注绿证与消纳责任权重衔接问题。目前,绿证与消纳责任权重衔接面临政策与法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成熟、消纳责任权重分配不均、企业参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等诸多挑战。
■联系愈发紧密
自2021年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我国绿证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统计,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的绿证交易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交易量达到2364万张,同比增长约15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绿证交易量超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27%。其中,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
“绿证政策最初于2017年2月发布,标志着绿证交易的正式启动。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绿证交易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叶小宁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2019年,随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提出了将自愿认购绿证作为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补充方式之一。2023年7月,《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实现了绿证核发的全覆盖,并明确提出绿证可用于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这一举措使得绿证交易机制与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
绿证是一种电子凭证,用以证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来源和属性。绿证的交易是自愿性质的,其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通过竞价确定,绿证的目的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费,支持国家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虽然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都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但它们在认证标准、交易组织和考核主体等方面有所不同。绿证更多关注电力的来源,而消纳责任权重则侧重于实际消费的比例。
■衔接面临问题
如今,绿证与消纳责任权重愈发紧密,但两者之间衔接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绿证与能耗双控、可再生能源消费统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衔接。
首先,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能有效贯通,绿证未能实现在用户侧全传导。“一方面,绿电消费尚未体现对碳排放‘双控’的贡献。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暂无法抵扣能耗‘双控’,消费绿电的节能减排效益没有获得认可。”叶小宁对《中国能源报》记者直言,“另一方面,大部分省份没有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落实到电力用户,缺乏对市场主体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硬性约束。从消费侧来看,电力用户未纳入绿电交易范围,其购买使用电力中的绿证价值无法体现。”
其次,我国绿色消费核算认证体系尚未建立。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与绿色消费相关的认证和核算体系,但一个全面、统一、权威的绿色消费核算认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同行业和领域存在不同的认证标准和流程,这给绿色消费的核算和认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绿色电力碳减排量测算等认证标准不统一、确权信息渠道不透明等,可能造成重复激励或重复处罚等问题。“绿色消费认证体系需要有清晰的标准和流程,明确哪些绿色消费行为可以进入认证范围,认证环节则是可以包括设计、生产、运输、使用和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环节,可能还需要根据认证结果建立分级应用场景,例如与部分国际规则进行衔接,但目前,这一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北京电链科技有限公司双碳事业部总监郑颖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再次,我国尚未建立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体系与碳核算衔接机制。目前,国际上碳市场规则设计中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应用的是IPCC提出的生产者责任法,我国目前的各级标准和指南在规定碳排放核算方法时,不仅依据生产者责任原则,还综合考虑了电力和热力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间接碳排放。“然而,在碳排放核算体系中,绿色电力如何体现其价值尚不明确,同时,绿色电力交易与碳排放交易的衔接机制也尚未清晰界定。”叶小宁表示。
■完善机制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加快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的衔接,激发绿证需求潜力,同时夯实绿证核发交易的基础,并进一步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此外,还需加强绿电市场建设,提高市场活跃度,并完善不同市场机制之间的衔接。
谈及绿证制度与消纳责任权重如何更好衔接,叶小宁认为,一是明确市场主体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法定义务,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考核纳入生态文明等考核体系。为推动消费侧绿色转型,需进一步强化消费侧电力用户的消纳责任,建议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在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时,明确市场主体承担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法定义务。明确将省级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分解到重点电力用户,并将该指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体系中。
二是健全可再生能源消费统计核算机制。以绿证为抓手健全可再生能源消费统计核算机制,可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和消费量统计核算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叶小宁建议,进一步明确绿色电力证书在消纳量和消费量统计核算方面的权威性、唯一性、通用性和主导性,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权重统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是需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与碳排放机制的有效对接。建立以绿证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体系,通过绿证消费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接纳。同时,完善碳排放市场的核算规则,强化绿证在碳减排中抵扣作用的相关标准及制度框架。此外,改进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明确绿证在碳排放抵扣中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式,确保与碳排放“双控”政策的转型顺利对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4月14日,浙江金华市市发改委发布了《能耗要素保障金华市重大项目落地路径研究》采购公告。据悉,此次采购预算为30万元,需要交付的研究成果为:通过梳理金华市近年来新上重大项目情况,形成重大项目清单;对全市能耗双控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形成《金华市能源要素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路径研究》报告。公告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到2025年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与超充网络相互协同、与电网融合互动,建成布局均衡、充电便捷、智能高效、机制完备、技术先进的便捷超充生态,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我们采纳供电公司的建议,在园区规划时就融入了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4月7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内,该园区制造支持室主任吴青海说。此前,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园区利用员工停车场、焊装车间及总装车间屋顶,安装了总容量为62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力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力能源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其中提到,加强算电协同建设。会同国家智库、科研机构以及电力企业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技术研究和应用场景探索。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应用,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探
4月3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实现绿电交易加速跑,重庆加大绿电供需情况摸排,加强宣传培训,服务重点企业,重庆绿电交易正驶入“快车道”。一季度,重庆绿电成交电量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达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达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
今年一季度,乌鲁木齐达成绿电交易量2.88亿千瓦时,占全疆省内绿电交易总量的41.2%,同比增长202.82%,交易电量规模居全疆首位。绿证交易74.62万张,同比增长292.63%。据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2024年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完成绿电交易量5.97亿千瓦时,占全疆绿电交易总量的28.76%,交易电量规模位于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到2025年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与超充网络相互协同、与电网融合互动,建成布局均衡、充电便捷、智能高效、机制完备、技术先进的便捷超充生态,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我们采纳供电公司的建议,在园区规划时就融入了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4月7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内,该园区制造支持室主任吴青海说。此前,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园区利用员工停车场、焊装车间及总装车间屋顶,安装了总容量为62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其中提到,加强算电协同建设。会同国家智库、科研机构以及电力企业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技术研究和应用场景探索。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应用,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探
今年一季度,乌鲁木齐达成绿电交易量2.88亿千瓦时,占全疆省内绿电交易总量的41.2%,同比增长202.82%,交易电量规模居全疆首位。绿证交易74.62万张,同比增长292.63%。据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2024年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完成绿电交易量5.97亿千瓦时,占全疆绿电交易总量的28.76%,交易电量规模位于全
今年以来,大唐国际扩围升级制定落实成本领先攻坚行动方案,统筹抓好生产提质、降本增效、改革发展、管理优化等重点工作。一季度,京津冀区域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发展建设稳步推进,实现同比增利,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政治保电任务,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大唐国际系统企业同心聚力、实干争春,跑出首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4月8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新疆年内消纳绿电电量47亿千瓦时,为2024年同期消纳规模的6.7倍,同比增长567%,其中绿电交易电量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绿证交易400万张,同比增长763%。目前,新疆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位居全国前列。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通
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
4月3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实现绿电交易加速跑,重庆加大绿电供需情况摸排,加强宣传培训,服务重点企业,重庆绿电交易正驶入“快车道”。一季度,重庆绿电成交电量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达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达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
What|什么是“绿电直连”?“绿电直连”在我国并非新概念,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21〕1445号)提出的“新能源直供电”,到《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提出的“绿电直供”,再到《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
由市城建集团所属环境集团运营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审核,获得222.244MWh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证的餐厨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Q什么是绿证?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
记者4月5日从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企业下属子公司新疆国恒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新疆青松化工有限公司完成23410张绿色电力证书(绿证)交易签约,标志着南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绿证作为国家认定的可再生能
由南京环境集团运营的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餐厨垃圾产沼发电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审核,获得222.244MWh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绿证的餐厨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什么是绿证?绿色电力证书(GEC),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中国可再生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电、绿证市场作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机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绿电、绿证市场,不仅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的重要路径,更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抓手。然而,当前我国绿电、绿证市场仍面临政策不完善、供需不匹配、交易规模有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
3月27日,在广州绿色电力消费签约仪式上,广州市各绿色转型先锋企业合计购买绿证1680万张,绿电成交规模达168亿千瓦时,占2025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当前绿证交易量30%,是全国城市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单批次绿证交易。该交易量是广州去年全年绿电消费量的近3倍,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9.7万吨、植树5.2
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25年度资质管理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以来资质管理、能源信用、绿证核发工作取得的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以来,资质管理工作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的核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