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分阶段实施抽水蓄能参与市场交易,优先推动自愿及符合准入条件的个别抽水蓄能场站试点参与市场交易,后续视市场运行情况逐步扩大抽水蓄能参与市场优化出清、交易结算规模
●试运行的一个月里,平均每天抽水发电电量570万千瓦时,对系统负荷变化的调节效率达到入市前的4倍,更好地保障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
●储能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电能存储载体和负荷调节电源,本身不生产电能,核心价值是对电力作为商品属性的“服务”价值
数据
抽水时,电站12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可对40个大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稳定接入
发电时,日均45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可满足75万居民用户一天的用电需求
1至6月,南方区域7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达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机组启动次数达20008次,同比增长20.9%
10月1日,南网储能公司梅州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进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全部电量。这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首次改变传统营收模式,以“报量报价”方式全电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开辟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径,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作了积极探索。抽水蓄能电站的市场化方式灵活调用,能够一体发挥电站作为大规模储能装置的电力属性和市场属性,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积极落实政策要求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抽水蓄能电站具有上、下两个水库,在用电低谷时将山下水库的水抽到山上,在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帮助电网削峰填谷,促进风电、光伏发电等不稳定性、波动性、间歇性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被称为电网的“蓄电池”“稳压器”和“调节器”,是目前最成熟、最经济、最可靠的大规模储能设施。
2024年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要完善体现灵活调节价值的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支持调节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8月、9月,我国首份省级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实施方案及试行细则先后在广东印发。
落实政策要求,南网储能公司在广东省能源局的指导下,与广东电网公司有关部门及机构携手合作、同向发力,加快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入市”。“广东目前共有在运抽水蓄能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达到968万千瓦,接近全国在运总量的五分之一。南网储能公司作为广东全部在运抽水蓄能电站的管辖者,有职责和使命积极推动试点电站‘入市’交易!”南网储能公司运行分公司党委书记刘玉斌表示。
然而,要让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新型主体成熟在电力市场交易,需要开展一系列全面系统的筹备工作,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将分阶段实施抽水蓄能参与市场交易,优先推动自愿及符合准入条件的个别抽水蓄能场站试点参与市场交易,后续视市场运行情况逐步扩大抽水蓄能参与市场优化出清、交易结算规模。”广东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蔡秋娜说。
聚焦“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试点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一目标,双方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同步推进“入市”前的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筹备工作。南网储能公司迅速成立了以运行分公司为工作实施主体、多部门跨专业的电力现货专项工作组,针对电力现货交易对抽水蓄能电站提出的自动发电启动、水库数据传送、计量配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决定选取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先行试点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试点确定后,专项工作组加快推进机组技术改造、运行人员培训、平台数据整合等各项准备工作,实现电站采用先进技术算法进行发电计划曲线自动开停机的重要功能。同时,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现货技术支持系统中精细建模抽水蓄能机组,实现参数调整—信息披露—交易出清—结果发布全流程一键智能化管理,有力保障抽水蓄能电站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参与市场交易。
新模式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全部电量电费收入都来自市场交易,原来被动接受调度的“计划电”变为主动参与竞争的“市场电”。
科学制定报价策略一体凸显储能的电力属性和市场属性
2024年9月1日,梅州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运行公司电力市场小组结合梅蓄电厂设备状态分析,以梅蓄历史节点电价数据和每日市场边界条件为基础,科学合理制定报价策略,每日自主申报抽水、发电功率及对应电能量的价格曲线。通过现货市场的分时峰谷价差信号,提供削峰填谷服务,获得价差收益,每日清算、每月结算。
据了解,早于2023年10月,南网储能公司就积极推动梅州宝湖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国内率先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相对于规模70兆瓦的宝湖储能站,梅州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超过宝湖储能站的17倍,结合电站本身的巨大库容优势,可调节电量能达到宝湖储能站的100倍以上,在电力系统负荷调节中具有大容量、长时间的储能优势。“抽水时,电站12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可对40个大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稳定接入;发电时,日均45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可满足75万居民用户一天的用电需求,更好地促进‘绿电’消费。”南网储能公司运行公司集控中心经理黄晓佳表示。
众所周知,电力市场用电高峰时电价高,用电低谷时电价低。当两者之差达到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预期值,电站便可通过“低价买电抽水”和“高价放水发电”,获得给电力系统提供削峰填谷服务的应有收益,成为电力市场的“绿电银行”。反之,如果电站预期过高或机组不能按需调用,无法买卖电量,也就没有收益。
对此,南网储能公司紧扣报价策略和机组性能两个关键要素,积极实践、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报价策略”方面,运行公司市场工作小组就“机组抽水发电的合理报价值设定”“台风等特殊情况下的报价策略”“库容变化对市场调用的影响”“分段报价对机组启停次数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机组性能”方面,基于公司长期积累的先进设备运维能力和“入市”前所做的性能优化检验,机组在不同报价策略下均运行平稳。试运行期间,机组运行更灵活,每天的启动次数也有所增加,达到5到6次,是“入市”前的一至两倍。
集控中心值班员在完成“一人一席两厂站”的技能升级后,又新增现货市场值班的技能点。由于试运行期间启动次数增加,梅蓄现场值班人员针对重点设备开展特巡特维和数据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缺陷,同时按计划组织开展了两台次的机组定期检修工作,确保了梅蓄机组在现货环境中开得出、调得起、停得下。“梅蓄入市增加了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试运行的一个月里,平均每天抽水发电电量570万千瓦时,对系统负荷变化的调节效率达到入市前的4倍,更好地保障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黄晓佳介绍。
试点先行逐步扩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2024年1至6月,南方区域7座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量达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机组累计启动次数达20008次,同比增长20.9%。“抽水蓄能机组作为可以帮助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的储能资源,上半年启用频次大幅提高,34台机组的启动次数增幅达到了发电量增幅的16倍。”南网储能运行分公司集控中心副总经理张国洋介绍。
抽水蓄能机组的高频启用离不开智能化调度和高效设备维护的双重支撑。
在位于广州的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全国近五分之一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远程集中控制。370平方米的集控大厅里,1名值班员就可远程控制2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的实时启停,效率达到属地分散控制模式的2至3倍。而在我国首个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依托31万个测点的数据提取和5000多个算法的毫秒级数据分析,检修人员可“足不出户”地精准掌握设备“健康状态”。
储能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电能存储载体和负荷调节电源,本身不生产电能,核心价值是对电力作为商品属性的“服务”价值,价值实现的原则应该是“谁享受服务,谁分摊成本”“谁的服务需求越多,谁支付的服务费用越多”“谁提供服务的质量越高,谁获得的服务收益越多”。价值获得的方式应该是综合用好市场和非市场两大途径,强化彼此之间的互补互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实现。“只有通过统一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建立更加有效的成本分摊和价格信号机制,才能通过市场形成良性反馈,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本最优。”南网储能公司总经理李定林在在第十四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上的专题研讨发言中谈道。
到2030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为目前的2.2倍。试点先行、逐步扩大地推动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将持续促进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推动抽水蓄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满足投资人了解不同省份储能电站的电能量收益情况,飔合科技广泛收集市场数据,基于聆风智储收益测算模型,暂不考虑系统运行、运营等费用对收益的影响,仅考虑设备性能(设备充电深度100%,转化效率80%,额定功率100MW),测算独立储能电站在各省现货市场低充高放收益表现,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
备受期待的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终于落地!4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虚拟电厂发展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新阶段。我们将从专业视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近日,新疆能源监管办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新疆电力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成调研组,赴山东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运行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加快推进新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调研组一行与山东能源监管办、山东省能源局、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了深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华中能源监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中区域“两个细则”部分条款修订意见的通知。修订内容包括:新型储能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参与辅助调频的电厂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DL/T2313)要求,自第一台PCS并入电网时纳入。并网主体应严格
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的公告。细则明确,按照“照付不议、偏差结算”原则进行结算,其中,绿电优先结算。非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偏差电量不分时段结算。电网企业于次月3日前,将当月省调直调电厂、西南网调直调电厂上网电量(含调试电量等)推送至四川电
我国新能源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辅助电源成为主体电源,已经由培育成长期向发展壮大期转变。1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简称“136号文”),明确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
4月16日,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经营主体自律公约》(2025年修订版)。参会包括发电、用电、售电、电网等企业三十一位委员对自律公约内容高度认可,并代表各自行业进行现场集体签约,拉开2025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自律签约工作全
备受期待的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终于落地!4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虚拟电厂发展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新阶段。我们将从专业视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备受期待的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终于落地!4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电厂专项政策,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虚拟电厂发展正式进入规范化、规模化新阶段。我们将从专业视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健全我省“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体系,明确将独立储能纳入市场主体范畴,促进独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和电力中长期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它像一位精通能源拼图的大师,把“碎片化”的风电、光伏、储能和可调节负荷巧妙组合,拼接成灵动的电力画卷;又像电力市场的“超级中介”,赋予城市充电桩、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分散资源以商品属性,把可调节的错峰电力变成真金白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业态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
随着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对多年期绿电交易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多年期绿电交易在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在稳定用电预期、保障发电收益、激励源荷互动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三峡安怀一体化光热电站内,光伏板呈矩阵式排列,远处排排风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